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策略。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15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通过严密监护加强护理,改变患儿肺顺应性,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高压,提高肺血流量,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提高肺动脉血氧压力,改善患儿缺氧状态,改善心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降低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肺高压危象的发生。结果:治愈127例,死亡3例,2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2 d,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4 d。结论: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护理难度大、危险高,全面、规范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大大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和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断性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行诊断性治疗,通过定时观察用药前后患儿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确定手术时机。结果 32例患儿中有26例经用药后,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86%~92%提高至95%以上,达到手术指征。其中25例围术期恢复顺利,1例因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结论通过联合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可以为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手术治疗带来转机。护理的重点在于观察用药后患儿四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加强治疗期间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及相关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1例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肺高压危象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是避免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出生48d,体重2.4kg,因吸吮力差,喂养困难,呕吐腹胀,脱水高热,于2008年8月28日急诊入院。患儿重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完全消失,哭声小,下肢温度明显低于上肢。诊断为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行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吻合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前1周即开始给予静脉营养液,在深低温(18℃)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弓离断矫治术,术后延迟至72h后关胸,术后呼吸机辅助94h后脱机成功,术后第9天转出ICU。  相似文献   

5.
王嘉琳  钟小娟 《全科护理》2013,(26):2435-2436
[目的]总结3例主动脉弓离断(IAA)患儿的术后早期监护及护理。[方法]对3例IAA患儿实施手术,术后早期重点维持和稳定心功能,防治肺高压危象的发生,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引流管护理,保护脑部细胞,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重视患儿和家属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2例存活,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对IAA患儿术后早期进行有效的监护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主动脉弓离断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可行性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经手术证实的6例IAA伴ARSCA患儿对照手术结果,分析超声心动图特点,并与不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弓离断病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主动脉弓离断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特有的超声表现。年龄、体重以及肺动脉与主动脉比值等在IAA-B伴ARSCA与IAA-B普通型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6例主动脉弓离断(均为主动脉弓离断B型)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4例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C型。主动脉弓离断B型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特征性表现:主动脉弓离断前发出右、左颈总动脉,与升主动脉一起呈对称的"Y"型,离断后降主动脉发出左、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走行多变。肺动脉直径与主动脉直径的比值增大较未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者明显。 结论超声心动图早期确诊主动脉弓离断同时能检查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提高分型正确率,为外科手术提供全面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唐旭东  刘建  郝嘉  肖颖彬  周凯  吴凡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17-2219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术后难以脱机及成功救治经验。方法:4例先心脏病患儿,其中病例1,女,11个月,体重6.5kg,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因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机支持20d。病例2,女,5个月,体重5.5kg,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室流出道狭窄,术后因心功能不全,呼吸机支持25d。病例3,男,7岁,体重12kg,永存动脉干,术后因重度肺动脉高压、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21d。病例4,男,8岁,体重15kg,完全房室管畸形、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23d。机械通气方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压力控制通气及双水平通气(bilevelventilation)。结果:4例患儿期间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危象、肺不张、张力性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源性感染、呼吸衰竭,经积极救治均成功脱离呼吸机。结论: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术后合并肺高压危象、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感染等是术后难以脱机的主要原因,经积极救治后均可成功脱离呼吸机。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总结2004年10月-2005年10月56例风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本组术后患者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心功能的维护,保证充分供氧,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药物,并且做好药物应用护理,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认为对术后患者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对提高风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总结5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的术后护理。术后护理要点包括:维持心功能稳定,积极防治肺高压危象的发生,密切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及时发现出血征象,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治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早观察和发现吻合口狭窄。本组4例存活,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患儿早期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随访2个月至6年,1例出现轻度主动脉压差,其余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肺高压患儿120例,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8个月~7.5岁,平均4.3岁,体重5~37kg,平均16.7kg。术后24h内发生者5例,24~48h发生者3例。中度肺高压6例,重度肺高压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高压是心血管外科围术期的难题之一,当平均压大于或等于5.33 kPa(40 mmHg)为重度肺动脉高压[1].它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决定因素[2].氧化亚氮(NO)经气道吸入后,直接作用于肺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及血管扩张,且对体循环血压无明显影响,是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3].我科在2007年10月收治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持续吸入NO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儿主动脉弓中断(IAA)矫治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1999年5月-2005年11月16例行IAA矫治术后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在对患儿实施血压监测、积极镇静与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及时控制出血、监测并处理肾功能异常、纠正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监护、做好呼吸道管理后,13例患儿得以治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术后根据IAA特点进行严密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准确、及时防治并发症,提高手术生存率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手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连带  宋蕾  罗旭霞 《现代护理》2007,13(23):2215-2216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06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者(平均肺动脉收缩压≥100mmHg)132例。术后护理主要为:给予充足的氧气及定时翻身、拍背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血气分析调节氧的浓度、呼吸比值相应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同时使用扩张肺血管,降低肺高压的药物;预防肺高压危象及肺部并发症。结果13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共5例,其中3例肺不张,2例肺高压危象,死亡2例,死亡率为1.5%。结论精心的护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复杂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行体外循环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1 10例复杂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行体外循环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经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93例,完全性房室通道6例,主动脉缩窄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右室双出口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均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55 mm Hg;年龄1~12个月,平均(5.6±6.2)个月;体质量3.6~12.5 kg.术后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使用时间(36.5±10.6)h.术后均使用一氧化氮气体吸入.术前详细评估,术后重点观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控制肺动脉压力.结果 110例患儿监护室停留时间为(3.2±24)d,均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动脉高压危象.平均住院时间19.4 d,均顺利出院.结论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做好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减少ICU停留时间.危重患儿特别是伴有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手术期降低肺动脉压力,术后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儿快速恢复呼吸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1994年6月-2006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者(平均肺动脉收缩压≥100 mm Hg)132例.术后护理主要为:给予充足的氧气及定时翻身、拍背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血气分析调节氧的浓度、呼吸比值相应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同时使用扩张肺血管,降低肺高压的药物;预防肺高压危象及肺部并发症.结果 13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共5例,其中3例肺不张,2例肺高压危象,死亡2例,死亡率为1.5%.结论 精心的护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特点。方法对60例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加强支持疗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保护心功能,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指导家属正确照顾和喂养患儿;术后加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监测与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全组病人手术30天内死亡3例,其中反复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致呼吸系统衰竭2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致心跳骤停、重度低心排综合征1例,其余康复出院。结论对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加强支持疗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后加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监测与管理,正确处理休息与有刺激性的检查和护理之间的关系,是患儿尽快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永存动脉干患儿术后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2001年4月-2005年5月8例先天性心脏病永存动脉干术后患儿的监护经验。护理重点是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控制右心功能衰竭,加强呼吸道护理,仔细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胸液引流量,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切口感染。除1例因术中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外,其余7例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6-01~2006-12为8 kg以下、1岁以内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实施心内直视手术108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3例,女45例,年龄1~12月龄,平均6.3月龄,体重3.5~8 kg,平均6.05 kg。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8~48 h。1.2结果死亡5例,其中死于低心排3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突发心脏骤停1例。93例治愈出院。2护理2.1术前预评估术前1 d由ICU护士去病房收集资料,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采取专人护理,制定护理计划。2.2术后护理2.2.1循环系统监测及护理由于患儿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应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弓离断三联症合并右室双出口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主动脉弓离断三联症合并右室双出口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主动脉弓离断三联症合并右室双出口的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及 1例电子束CT(EBCT)、另 1例磁共振 (MRI)扫描资料。结果 两例均为主动脉弓离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右室双出口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本组两例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被误诊和漏诊。结论 心血管造影是诊断该类复杂畸形最可靠的方法 ,并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围术期护理,留王肺动脉导管监测肺血流动力学,应用伊洛前列素等肺血管扩张剂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对已发生的肺动脉高压危象进行积极处理,患者恢复,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