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人工气道是保障危重患者呼吸道畅通,机体供氧需求与二氧化碳排出的重要措施,是连接呼吸机实行正压通气的主要方式。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气囊压力的管理又是气囊管理的重要部分。气囊压力过高可引起气管黏膜水肿、淤血和缺血,出现黏膜糜烂、溃疡;气囊压力过低出现气道漏气,不能保证患者的有效潮气量,现将近几年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气道是保障危重患者呼吸道畅通,机体供氧需求与二氧化碳排出的重要措施,是连接呼吸机实行正压通气的主要方式.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气囊压力的管理又是气囊管理的重要部分.气囊压力过高可引起气管黏膜水肿、淤血和缺血,出现黏膜糜烂、溃疡;气囊压力过低出现气道漏气,不能保证患者的有效潮气量[1].  相似文献   

3.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气管导管设置气囊这一装置的目的在于封闭气道,固定导管,保证潮气量的供给,预防口咽部分泌物进入肺部,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现临床使用可吸引式气管导管进行持续或间断声门下吸引是一种新的可靠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方法。气囊压力过低会出现气道漏气,影响呼吸机通气,导致口咽部病原菌自由地进入下呼吸道[1];而气囊过度充气容易导致气道损伤[2]。由于影响气囊压力的因素很多,保持一个恒定的气囊压力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维持气管插管病人适度的气囊压力,是护理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气管内导管的气囊及压力的研究已成为许多体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焦点,气管内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国内外学者都对这一方面也也做了相关研究,现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穿刺彻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韵,缺一不可,现将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它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穿刺彻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现将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气囊需合理充气以封闭气道、固定导管、保证潮气量的供给,还可避免口咽分泌物进入肺部,防止误吸,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1].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气囊一旦漏气破裂,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呼吸频率增快、紫绀、经皮氧饱和度(SpO2)降低、人机对抗等表现,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而危及生命[2].临床常用处理措施为更换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但是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立即更换套管.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本院ICU对9例人工气道气囊漏气又无法立即更换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患者,使用气囊漏气补偿装置,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防止机械通气时气道漏气,避免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入气道,防止气体由上呼吸道反流,保证有效通气量,防止气道黏膜损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气囊压力是决定气囊是否会损伤气道黏膜的重要因素,压力过高则容易出现气管黏膜的缺血坏死等;压力过低会影响呼吸机通气,引起误吸,导致口咽部病原菌自由地进入下呼吸道。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气囊需要合理充气以封闭气道,固定导管,保证潮气量的供给,还可以避免口咽分泌物进入肺部,防止误吸,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当气道内的气囊完好无破损,而外露小气囊出现破损时,会导致小气囊端口处漏气,继而使气道内的气囊压力降低,导致患者在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情况下出现气道漏气、呼吸机通气不足、人工气道滑脱,同时也易导致吸入性肺炎,影响患者病情。对于上述情况临床常用的处理措施为更换气管套管,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立即更换套管。北京协和医院高干帅府三层病房使用 Q-Syte 接头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呼吸机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各种呼吸衰竭并提供麻醉及手术后呼吸支持的重要仪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机械通气可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但由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亦不容忽视。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防止机械通气时气道漏气,避免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入气道,防止气体由上呼吸道反流,保证有效通气量,防止气道黏膜损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人工气道管理包括对气囊放气、充气以及气囊压力等的管理。气囊压力是决定气囊是否会损伤气管黏膜的重要因素:压力过大,将导致气管黏膜缺血性损伤甚至坏死,随后瘢痕形成而致气管狭窄,严…  相似文献   

10.
纪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7):1618-1619
近年来,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纠正呼吸衰竭,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工作中,气囊内注气量的多少,一直未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经常遇到的气管套管漏气问题,目前只是根据临床经验,给气囊注气或补气,但并没有重视过气囊压力。而对人工气道的气囊管理是危重患者气管导管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护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护理要点。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6月109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的气囊管理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患者发生相关感染21例(19.27%);气管导管滑出或移位3例,其中2例为气囊充气不足所致,1例为气囊破裂所致;无1例发生气道黏膜损伤、坏死及气管食管瘘。结论掌握好气囊压力的调整(即气囊的充气量)、把握好气囊放气的时机以及应用气流冲击法有效地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是人工气道的气囊管理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熊玉梅 《现代护理》2007,13(28):2731-2732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经气管切开所建立的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功能,氧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功能。近年来护理同行对气管的护理,吸痰方法,气道湿化,气囊的护理等气道护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将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1气管插管的护理插管时病人应取仰卧位,肩背部垫高约10cm,头后仰,颈部处于过伸位,使口腔、声门、气管处于一条直线上。气管插管应妥善固定,避免随呼吸运动使导管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黏膜,或在挪动病人与呼吸机时导管脱出或滑入一侧支气管。选用适当的牙垫,…  相似文献   

13.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人工气道是将气管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它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人工气道护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痰液抽吸、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方法、气囊管理、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现就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鹏 《全科护理》2012,10(24):2295-2296
带囊气管导管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使用可以减少漏气,从而减少更换气管导管的几率并保证正常的吸入潮气量;减少误吸,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此外还可以使呼吸末二氧化碳、潮气量、肺顺应性的监测更加准确[1]。带囊气管导管广泛应用的同时,正确管理气囊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笔者从气囊内压力影响因素、气囊充气方式、压力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潘爱红  陶园 《现代护理》2007,13(7):1850-1852
人工气道是将气管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它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人工气道护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痰液抽吸、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方法、气囊管理、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现就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经气管切开所建立的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功能,氧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功能.近年来护理同行对气管的护理,吸痰方法,气道湿化,气囊的护理等气道护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将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1 气管插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已经广泛用于ICU危重症患者,是ICU主要的生命支持技术之一。气管内导管气囊压力的科学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部分,既要阻断气囊与气管壁间的漏气,又要防止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性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口咽部污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易在气管内导管气囊上积聚,通过气囊与气管周围缝隙误吸入下呼吸道,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enti-  相似文献   

18.
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是决定气囊是否损伤气管黏膜的重要因素,气囊充气不足或漏气不能达到有效通气,充气过度、压力过大,易导致气管壁局部缺血引起溃疡出血、坏死,形成气管食管瘘。为防止气囊造成气管黏膜的损伤和有效通气,必须测定气囊压力,  相似文献   

19.
人工气道气囊可以固定气管插管、密封气道、避免漏气和误吸等,但伴随着诸多并发症,如漏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声门下狭窄及气管破裂等。气囊压力与气道并发症密切相关,且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材质、体位、机械通气、气囊位置、导管型号、护理操作、导管使用时间等。如何将气囊压力控制在目标水平范围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许多学者自主研制压力监测装置进行气囊压力监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文章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的新进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两种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探讨更合适于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最小封闭压力组采用气囊最小封闭压力,定时放气组采用传统方法:气囊放气-充气1次/4h,并对潮气量、SaO2、PEEP和并发症如痰阻、刺激性咳嗽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最小封闭压力组在维持潮气量和SaO2稳定均优于定时放气组(P<0.05),维持PEEP值和减少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优于定时放气组(P<0.005),痰阻发生率低于定时放气组(P<0.05),采用气囊最小封闭压力无1例气管黏膜损伤。结论使用气囊最小封闭压力管理人工气道气囊,有利于机械通气治疗顺利进行,减少病人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