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3月6例儿童逝世后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随访1个月~9个月,了解病人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因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30 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中毒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病人血清药物浓度在稳定水平;其余3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2d.随访期间,6例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结论]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术后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23例尿量1 000 m L/d,15例出现不同程度体温升高,2例下肢水肿;15例肾移植区胀痛,10例腹胀。经系统治疗和护理,22例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肾周血肿,剖腹探查止血后出血停止,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反复肾破裂出血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结论肾移植术后应加强患者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的监测,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合理运用免疫抑制剂,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3月6例儿童逝世后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随访1个月~9个月,了解病人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因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30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中毒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病人血清药物浓度在稳定水平;其余3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2d。随访期间,6例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结论]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术后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致敏受者行脱敏治疗及肾移植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高敏受者采用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脱敏治疗后行肾移植术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总结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其中6例为早期严重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4例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1例并发移植肾破裂,经抢救后行移植肾修补术。1例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经血液透析7周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结论:做好术前脱敏治疗、术后监护及并发症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脱敏治疗后肾移植成功和患者尽快康复。术后的护理重点是监测排斥反应和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5.
OKT3是一种鼠源性抗CD3单克隆抗体的强效免疫抑制剂,其临床主要适应症是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排斥反应,其他适应症包括:①抗急性排斥反应的初始治疗;②术后预防排斥反应的诱导治疗,尤其是术后早期肾功能延迟性恢复;③选择性用于多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肾功能不全移植肾术后3个月内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肾移植术后患者106例,均在B超引导下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肾C4d表达情况;确诊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后给予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1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4d均为阳性;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移植肾切除;15例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患者中13例治疗后移植肾功能恢复,2例移植肾功能未恢复,血肌酐稳定于较高水平.结论 移植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浆置换及静脉注射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在肾功能不全移植肾术后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治疗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共实施肾移植手术150例,发生排斥反应98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肾移植后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87例,女63例,25~63岁。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排斥反应96例,发生率65%。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为术后3~120d。1.2方法2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术中即切除移植肾,其他患者经积极给予抗排斥及对症治疗后,均康复出院。2临床观察2.1加速性排斥反应常发生于术后3~5d,表现为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已恢复或接近正常,突然出现体温升高、血尿、少尿、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8.
刘晶晶 《当代护士》2007,(10):22-24
对18例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的病因进行了探讨,主要病因是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排斥反应、环孢素A肾中毒、器官灌注不良、术中低血压等.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积极的控制感染,正确服用免疫抑制剂,科学的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18例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均成功度过围术期,有2例(11.1%)受者术后发生感染,体温升高、白细胞及中性比例增高,经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正常;有4例(22.2%)受者发生移植肾肾功能恢复延迟,经对症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应严格监控脑死亡供体肾移植受者的液体出入量和免疫抑制剂用量,密切观察其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和移植肾排斥的症状、体征等,从而促进受者移植肾肾功能的尽早恢复,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术后存活率有所改善,但排斥反应仍是影响早期移植肾功能的主要因素。鼠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体(Wut3)是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有效药物。我科应用Wut3治疗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共3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患者循环中出现供者特异性抗体时,称为急性体液排斥反应(AHR),AHR对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血浆置换能有效地清除循环抗体,促进排斥反应逆转,本文报告15例AHR患者的72次血浆置换治疗,认为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行血浆置换术时,维持好患者的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凝血,溶血和移植肾破裂以及做好心理护理和预防感染和各项措施,对AHR得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不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实施的40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效果,其中夫妻间供肾3例,丈夫给妻子1例,妻子给丈夫2例;父母给子女21例;兄弟姐妹间供肾16例。结果:所有供者术后7d内出院.随访2~48个月。供者肾功能均正常;所有受者肾功能均恢复后出院,其中夫妻间供肾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3d发生加速排斥反应;父母给子女的21例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中2例肾移植术后7d左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恢复;兄弟姐妹间供肾的16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至第4周恢复正常。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其中父母给子女供肾或兄弟间供肾肾移植效果较好,夫妻间供肾效果相对稍差。  相似文献   

13.
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移植肾失功后同期再次肾移植13例,均获得成功。13例病例中首次移植失败的原因为顽固性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无效5例,肾血管栓塞7例,肾动脉出血1例。再次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术后随访1~5年,13例(人/肾)均存活,血肌酐水平72~146μmol/L,平均(110.8±20.6)μmol/L。结论:肾血管并发症引起的移植肾失功切除同期可行再次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引起的移植肾失功在严格的组织配型基础上,高群体反应性抗体患者在避开存在致敏位点的供肾的条件下,切除移植肾后仍可同期行再次肾移植。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排斥药物及生物制剂,再次肾移植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手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肾移植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加强肾移植术后观察护理 ,减少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尤其重要。现对 5年间 5 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5年 11月至 1999年 12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5 8例次。男 42例 ,女 16例 ,18~ 6 0岁 ,平均 38 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5 6例 ,多囊肾 2例 ,其中 2例因急性排斥反应 ,1例因肾血管破裂大出血摘除移植肾。 2例摘除移植肾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等待再次行肾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应用血浆置换疗法降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护理体会。通过时30例肾移植前群体反应抗体增高≥30%及10例肾移植后出现加速排斥反应的患者,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做膜分离法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认为应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注意出入液体量的平衡、防止溶血、低血压的发生,以保证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从而使肾移植前群体反应抗体降低,减少术后的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肾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应用血浆置换疗法降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护理体会.通过对30例肾移植前群体反应抗体增高≥30%及10例肾移植后出现加速排斥反应的患者,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做膜分离法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认为应严格无茵操作、预防感染、注意出入液体量的平衡、防止溶血、低血压的发生,以保证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从而使肾移植前群体反应抗体降低,减少术后的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肾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由于移植肾源不足,大多数晚期尿毒症患者术前需要透析治疗。探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式与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01/2005-1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移植受者204例,术前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均知情同意。按照移植术前透析方式分为两组:①血液透析组(n=122)术前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透析10 ̄12h/周,手术前1日透析1次。②腹膜透析组(n=82)术前采用标准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直至手术当日,在术前4 ̄6h排空腹透液。术后3个月拔管。两组都采用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后1年内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细菌感染、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情况以及人/肾1年存活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4例肾移植受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后1年内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及人/肾1年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血液透析组患者肾移植术后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腹膜透析组(14.8%,25.6%;13.9%,23.2%,P均<0.05),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高于腹膜透析组(40.2%,20.7%,P<0.05)。结论:肾移植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各有优缺点。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而腹膜透析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较快,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多尿期的观察与护理,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多尿期护理从补液方案及护理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2例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4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抗排斥反应后3天出现多尿期;3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恢复血透2周后肾功能逐渐恢复;69例患者肾功能恢复顺利。结论严格把握"量出为入"的补液原则,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是平稳度过保证多尿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物致移植肾失功能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例因肾毒性药物所致移植肾失功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男性患者,均停用免疫抑制剂,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其中1例加用两性霉素B。用药15 d、20 d后均出现移植肾失功能,临床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均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予抗排斥治疗无效,后通过病理检查排除急性排斥反应,经综合分析诊断为药物所致移植肾失功能。1例停用万古霉素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另1例因移植肾功能无法恢复而予以切除。结论肾毒性药物致移植肾失功能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故临床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病理检查是准确诊断并指导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治疗难度较大,如何有效的保护或者替代移植肾功能,又不能使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极度低下,免疫抑制剂的调整使用至关重要.文章旨在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方法:选择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2-01/2006-12收治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20例,其中重症肺部感染13例.症状较轻的患者,给予免疫抑制剂调整及减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立即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根据肺部感染治疗效果,逐渐加用常规免疫抑制剂.观察2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例的治疗转归.结果:7例症状较轻的患者全部治愈.13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治愈9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治愈的9例中仅有1例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1次,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逆转.治愈病例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有利于提高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