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医药》2005,45(30):F0002-F0002
青岛儿童心脏中心是山乐省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最大的医疗机构,青岛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该中心坚持超常规、高起点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组建了一支由医学硕士博士为主、具备良好合作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医疗团队。每年完成新生儿婴幼儿手术近300例,其中10kg以下患儿占50%、复杂重症占41%,成功率高达98.0%以上。目前,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手术成功率保持100%。  相似文献   

2.
《山东医药》2006,46(9):F0002-F0002
青岛儿童心脏中心是山东省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最大的医疗机构,青岛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该中心坚持超常规、高起点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组建了一支由医学硕士博士为主、具备良好合作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医疗团队。每年完成新生儿婴幼儿手术近300例,其中10kg以下患儿占50%,复杂重症占41%,成功率高达98.0%以上。目前,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手术成功率保持100%。  相似文献   

3.
《山东医药》2006,46(6):F0003-F0003
青岛儿童心脏中心是山东省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最大的医疗机构,青岛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该中心坚持超常规、高起点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组建了一支由医学硕士博士为主、具备良好合作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医疗团队。  相似文献   

4.
《山东医药》2006,46(15):F0002-F0002
青岛儿童心脏中心是山东省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最大的医疗机构,青岛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该中心坚持超常规、高起点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  相似文献   

5.
部分PDA病例左心导联ST下移、T波低平甚至双相,呈左室劳损,表现类似“收缩期”而非“舒张期”负荷过重的心电图特征。本文52例单纯PDA中心电图左室肥厚32例,其中近1/3有不同程度的上述表现,属左向右分流量最大的一组。提示此现象与大动脉水平分流量增大有关。结合国外学者意见指出Cabrera理论的局限性,用以衡量PD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时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6.
经皮心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12月以来 ,我院实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动脉导管未闭 (PDA)经皮封堵术 4 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 6例 PDA中 ,男 17例 ,女 2 9例 ;年龄 1岁 5个月~ 12岁 ;体重 7~ 2 8kg。术前均经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和/或左心造影确诊为 PDA漏斗型或管型 ,PDA直径为 1.5~6 mm。手术分别穿刺股动、静脉 ,放置左右心导管 ,造影检查确定 PDA的形态及管径 ;经心导管放置及释放封堵装置 ,听诊和造影核实封堵情况。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 4~ 6 h,麻醉前 0 .5 h肌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 0 .0 1mg/ kg。入手术室后开放一条外周静脉 ,静注氯…  相似文献   

7.
刘淮海 《山东医药》2007,47(17):88-89
2004年10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施行各类心脏手术800例,现就围术期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800例心脏疾病患者,男397例,女403例;年龄50d~65岁,体质量3~80kg。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91例(包括房缺,室缺,房室缺,法洛三联、四联、五联症,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单心室,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左室双出口,永存动脉干,冠状动脉左室漏,动脉导管未闭等),后天性心脏疾病109例(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瓣膜置换手术后瓣周漏、二尖瓣脱垂、心脏肿瘤及冠心病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二代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介入治疗儿童小型动脉导管未闭(PDA,≤3mm)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2011年5月至2019年4月,应用ADOII封堵治疗118例小型PDA,其中男性49例,女性69例;年龄6个月~18岁,中位年龄3. 8岁;体质量5. 8~54 kg,平均(20. 0±12. 1) kg。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体检、心电图、胸X光片及超声心动图确诊。封堵后主动脉造影评价疗效,术后行心脏超声及临床检查随访。结果:造影结果显示:PDA最窄处内经0. 6~2. 4 mm,平均(1. 51±0. 45) mm,按Krichenko分型:A型(漏斗型) 34例,C型(长管型) 70例,D型(串珠型) 7例,E型(不规则型) 7例。主肺动脉压力(26. 92±4. 56)/(13. 9±2. 17) mm Hg(1 mm Hg=0. 133kpa),118例患者介入治疗手术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即刻封堵率98. 3%; 2例即刻封堵时有少许残余分流,术后1 d复查超声心动图分流消失。共释放ADOII封堵器118枚,ADOⅡ经动脉途径传输117例,经静脉途径传输1例;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同时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同时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结论:应用ADOⅡ介入治疗小型PDA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残余分流少,血管损伤小并发症少。更适合于细长管型、串珠型、不规则形、PDA外科结扎术后残余分流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Amplatzer ductal occluder(ADOⅡ)封堵器配合微导管微导丝轨道技术介入封堵患儿极细小动脉导管未闭(PDA,术中造影测量直径<1 m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4月10日至2019年12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共12例诊断为极细小PDA的患儿采用微导管微导丝轨道技术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确诊后收住院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门诊随访。结果12例患儿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7±1.5)岁;体重(16.4±5.4)kg。12例患儿PDA造影形态均为长管型,造影测量的PDA最窄处平均直径(0.8±0.1)mm,PDA平均长度(17.1±6.1)mm。12例患儿手术成功率12/12,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2/12,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采用穿刺股动脉、股静脉建立全轨道法经股静脉入径顺行封堵1例、经股动脉入径逆行封堵5例,采用穿刺股动脉建立半轨道经股动脉入径逆行封堵6例。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ADOⅡ封堵器配合微导管微导丝轨道技术封堵儿童极细小PDA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主诉心脏杂音20年。患者平素体健,无胸闷、发绀、长期发热等症状,一般活动不受限制,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病史。查体:右上肢血压128/60 mm Hg(1 mm Hg=0.133 k Pa),血氧饱和度98%;右下肢血压124/64 mm Hg,血氧饱和度100%,口唇无发绀,四肢无差异性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传导广泛,P2  相似文献   

11.
特殊类型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 PDA)已有 30余年的历史 ,随着封堵装置的不断更新换代 ,这一疗法的适应症越来越广 ,但对一些特殊类型 PDA的介入治疗报道较少。我们对 7例特殊类型的 PDA患儿进行了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PDA患儿 7例 ,男 3例、女 4例 ,年龄 1 3个月至 8岁。均经病史询问、查体、超声心动图及降主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动脉导管 ( DA)内径超过 1 0 mm的大型 PDA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2例 ,特长漏斗型 1例 ,动脉瘤型 1例 ,窗型 1例 ,PDA结扎术后再通 1例 ,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后残余…  相似文献   

12.
759例心导管检查中,60例根据插管的特征性行径可立即作出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其中57例经外科手术证实,共见6种插管行径.讨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方法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钳闭手术方法及疗效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钳闭动脉导管的手术方法 ,总结近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 :36例患者 ,平均年龄 9.0 8± 4.96岁 ,平均动脉导管直径 0 .6 2± 0 .2 5 cm,73.0 %为管状型 ,其余为漏斗型 ,均采用大号钛夹钳闭。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在电视胸腔镜下完全钳闭动脉导管 ,无导管损伤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 ,无残余分流。术后最长已随访 3年 ,均未发现导管再通现象。  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钳闭动脉导管可取得良好的近期与远期手术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敏  赵莹  周发爱 《山东医药》2004,44(8):36-3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7%~10%。自2000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兴季  杨杰 《山东医药》2002,42(10):56-56
动脉导管未闭 (PDA)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 10 %~ 2 0 % ,其治疗以往依赖于外科手术。目前 ,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PDA的有效方法。其特点为创伤小、疗效高 ,并可部分替代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Porstmann法先将 1根 3 m长的细软钢丝置心导管内从股动脉插入 ,逆行经降主动脉 ,穿过未闭的动脉导管进入右心 ,再通过下腔静脉由大隐静脉拉出 ,退出心导管 ,保留钢丝在体内 ,形成从动脉进、由静脉出的环形轨道 ,然后把预备好的泡沫塑料塞子穿入钢丝 ,由动脉端顶送至动脉导管部位 ,予以堵闭。该法闭塞率高、栓塞形成率低 ,但操作复杂 ,输…  相似文献   

16.
动脉导管未闭 (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无症状或活动后气急乏力 ,易并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婴幼儿多因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就诊。近年国外报道[1] ,采用导管介入堵闭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我院于 1989年开始应用此项技术 ,特别是近年来Rashkind的双面伞器 ;Sideris的纽扣补片及多种弹簧圈堵闭器等方法堵闭动脉导管未闭[2 ] 。我院于 1989年 3月~ 1997年 6月用双面伞器、纽扣补片法及弹簧圈堵闭法共堵闭PDA患儿 12 7例 ,现本文重点对堵闭术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共 12 7例 …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自 196 6年Rushkind和Miller提出应用球囊导管行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大动脉转位 ,介入性治疗开始进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的规范治疗范畴[1,2 ] 。其后 ,Porstmann于 1971年开发了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1974年King及 1977年Rashkind成功实现了介入治疗房间隔封堵术。 1982年Kan首先报道球囊扩张治疗肺动脉狭窄 ;1984年Lababidi成功实现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瓣狭窄。1985年 ,日本胸外科医生Inoue开发了二尖瓣球囊导管 ,成功开展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1992年 ,Cambier首先报道应用弹簧栓子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取得成功。 2 0世纪 90年…  相似文献   

18.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溶血及血小板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科2010年11月12日行右心导管术及PDA封堵术,报告如下:患儿女性,2岁11个月,11 kg。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响亮连续性杂音,P2明显亢进,经皮血氧饱和度98%。心电图: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厚。心脏X线片:肺血增多,肺动脉段凸,左心扩大,心胸比0.69。超声心动图:左心明显扩大,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48 mm,动脉导管未闭(PDA)呈粗大漏斗型肺动脉端8 mm,CW:大动脉水平以收缩期为主左向右分流,速度312 cm/s,压差39 mmHg(1 mmHg=0.133 kPa)。血常规:血红蛋白12 g/L,血小板(PLT)198 G/L。  相似文献   

19.
1978年Mc Grath首次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描述寂静的动脉导管未闭(silent PDA)。新生儿的动脉导管(DA)位于降主动脉的前侧方,以锐角30°~35°自降主动脉发出,大多向右侧转向肺动脉,以钝角110°~120°进入肺动脉。新生儿期的DA约长7~11mm,足月儿的DA中段约为4~5mm,其终未端为7~8mm。该文应用心血管造影方法研究动脉导管的血流动力学及其与降主动脉和肺动脉成角间关系,以及与可闻及的心脏杂音间关系。 方法 15例寂静PDA和15例存在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蘑菇伞器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本组共68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6.4岁),体重6.5-30(平均18.2)kg,PDA直径为3-8mm,术中行右心导管检查取血,测压,术后5-15min行隆主动脉造影,测肺动脉压,主动脉压。术后1月,3月,6月分别行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有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位置。结果:本组68例均应用AmplatzerPDA蘑菇伞器治疗,成功率100%,疗效满意,无并发症,术后3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无1例分流。结论:应用Amplatzer蘑菇伞器治疗PDA创伤小,操作简单,使用广泛,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