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出生的730例疑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胸部多切面扫查,对其超声心动图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30例受检新生儿中,卵圆孔未闭273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205例,卵圆孔未闭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5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6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卵圆孔未闭6例,肺动脉狭窄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5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3例,肺动脉吊带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永存动脉干1例,双主动脉弓1例,法洛四联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优势众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室间隔缺损并左室血流部分分流入右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对超声诊断的15例室间隔缺损并左室血流部分分流入右房的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并跟踪随访手术记录。结果15例均显示:右房内收缩期高速度负向湍流束,起自三尖瓣口,但来源于室水平左向右的分流束,结论与手术相符。结论右房内收缩期高速度负向湍流束,可作为左室血流部分分流入右房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房、室间隔缺损为一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修补有待正确诊断。以往多靠心导管检查。为简化检查过程,我们开展了超声心动图对房、室间隔缺损诊断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来源本组收集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共44例;其中房间隔缺损20例,室间隔缺损24例。年龄最大42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成因、症状、诊断,进一步明确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例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纳差。辅助检查示左心室增大、室间隔、房间隔回声中断。结论加强孕妇保健及孕前检查、积极避免可能的高危因素,能够有效减少小儿先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1990年至1995年我院共行小儿心脏体外循环心脏直机手术109例。本文重点讨论25kg以内小儿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的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109例中,男68例,女41例,年龄2-10岁,患儿体重11-25kg。临床诊断:房间隔缺损20例,室间隔缺损64例,法鲁氏四联征9例,法鲁氏三联征2例,肺动脉狭窄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二尖瓣脱垂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左房心肌纤维化合并巨大血栓1例,主肺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异位1例,三房心1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三尖瓣畸形1例。心胸比O.6-0.8,心功…  相似文献   

6.
赵永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77-178
目的:在基层医院中开展经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会,并对比右胸小切口与正中切口的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者13例,行右经胸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修补,其中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8例,房间隔缺损合并鸡胸采用右经胸直视手术1例,正中切口手术患者未选择,仅选择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合并胸部畸形正中劈开胸骨术后对比。13例手术均采用右侧腋下第3肋间进胸,行房室间隔缺损直视下修补手术。结果:术后引流量少,术后胸廓畸形无加重,无心脏功能及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结论:右侧腋下经胸小切口,行简单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隐蔽性强,有较好的美容效果。此方法在基层心胸外科医生中逐步推广,但要注意提高手术技巧及患者的选择。此方法不适合较复杂的心脏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失败患者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总结失败原因,以提高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前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不成功患者。在分析左室造影主要观察指标后,用美国GE公司ViViD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在不同切面于术后重复测量室间隔缺损大小、观察缺损口形态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以及各瓣膜的反流程度。结果:10例室间隔膜周部缺损,8例伴有膜部瘤,仅2例为单出口型,瘤体基底部宽度为6~18mm,基底部残端距主动脉瓣环距离0~5mm,距三尖瓣隔瓣距离2~5mm;均伴不同程度三尖瓣返流,其中,中至重度3例;伴有主动脉瓣反流4例,为微量至轻度。无膜部瘤2例。结论:由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受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对室间隔缺损的定位和大小的测量,应选择多切面、多方向的连续扫查法,严格标准切面,以筛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适应证及合适封堵器大小,保证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6年2月21日为1例出现先兆早产、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赘生物、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于妊娠38n周在局部麻醉加静脉麻醉下行剖宫产和心脏病手术,术后母婴平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8-02~1998-07,我科成功地救治了1例因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行心内直视术后继发霉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经再次手术而愈。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13岁,术前诊断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Ⅱ~Ⅲ级。入院后第10天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的补片修补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术后多次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经积极抢救脱险,取血标本送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0.
自1991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共收治67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与未封堵患者对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本院产科2012-2015年妊娠合并房、室间隔封堵术后与未封堵患者各90例,比较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心功能、围生儿结局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封堵术后,孕中晚期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引产早产发生率、低体重出生儿发生率明显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轻度组心功能I~Ⅱ级者明显多于重度组,肺动脉高压的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者明显多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减少孕中晚期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改善孕产妇心功能状态,确诊后应尽早行缺损封堵术。显多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减少孕中晚期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改善孕产妇心功能状态,确诊后应尽早行缺损封堵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66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观察组)及70例其他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的心电图,分析其对房室间隔缺损诊断的价值与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QRS时间显著延长〉0.12s者24例;观察组患者的QRS时间显著延长〉0.12s部分型1例,过度型3例,完全性3例,3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的检测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房室间隔缺损的判定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心血管造影对右心室双出口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1例右心室双出口患者的临床及心血管造影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的心血管造影诊断与术后诊断完全相符,符合率为100%.11例主动脉、肺动脉同时显影,两大动脉起自右心室.8例室间隔缺损,3例心内膜垫缺损.其中5例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同时并右冠状动脉异位开口;3例室间隔缺损位于主动脉、肺动脉之间,同时合并左右心房互换、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室间隔缺损远离肺动脉和主动脉,肺动脉发育差.另1例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二尖瓣、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结论 心血管造影对右心室双出口及合并畸形可做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诊断三房心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三房心的价值,并探讨其分型方法。方法应用CDFI检查10例三房心患者,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Bank Ⅰa型2例,Ⅰb型1例,Ⅱa型6例,Ⅱb型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9例,室间隔缺损2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3例及肺动脉瓣狭窄1例,并发轻、中度肺高压6例。结论 CDFI诊断三房心的效果优于其他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弓离断的诊断和治疗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梁智星李大奇郭建军张勇李俊梁法禹房室间隔缺损有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同时合并主动脉弓离断。1988年9月~1997年4月我们共收治21例,现就其诊断治疗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67岁,1994年秋患心脏病。近日去县中医院做心脏检查提示右房增大、室间隔增厚、主动脉增宽、三尖瓣反流(轻度)、主动脉瓣反流(轻度)。问:长期可服哪些中西药进行治疗?有没有价格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Ebstein畸形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2月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河南省胸科医院共行Ebstein畸形手术治疗27例,其中轻型4例,仅行DeVega三尖瓣成形术;中间型21例,16例折叠房化右心室并行三尖瓣成形,4例除行房化右心室折叠、三尖瓣成形术外,加做Gleen手术,1例行房化右心室折叠、三尖瓣成形及Fontan手术;重型2例行三尖瓣置换术。合并卵圆孔未闭或室间隔缺损均同期修补。结果手术死亡1例(3.7%)。术后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关闭良好17例,轻度关闭不全7例,中度关闭不全2例。术后24例随访5个月到8年,心功能(NYHA)恢复至正常9例,Ⅰ-Ⅱ级15例,均无远期死亡。结论 Eb-stein畸形应根据瓣叶发育情况和房化右心室大小选择手术术式,对于前瓣发育良好,房化右心室较小,应选房化右心室折叠术和三尖瓣成形术,对前瓣发育差,瓣下结构畸形严重,应行三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8.
陈启洪 《云南医药》1993,14(2):124-124
笔者在收检先心病过程中,经临床及心导管检查,发现2例复合紫绀型先心病,临床罕见,现报告如下:例1,李某,男,61/2岁。出生后即有紫绀。查体:体重15kg,身长100cm,唇舌指青紫,心界不大,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_2↓,杵状指趾。X线胸片:肺血少,右位心,心胸比例0.52。心电图:右房、右室、左室扩大。二维超声心动图:右房扩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失落,三尖瓣上方1.0cm处有一反光增强条状带,二、三尖瓣活动好,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前。右心导管检查右心房→(?)分别在上述部位测压力和取血测血氧饱和度。右心房造影右房显影同时左房显影,造影剂返流肝静脉,右心室未显影。左心房造影左房、左室、肺动脉、主动脉同时显影,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后方,肺动脉瓣开口约0.4cm,主干及分枝血管细。左心室造影左右心室迅速显影,心腔大,主动脉、肺动脉同时显影,均发至同一心室。诊断 1.单心室;2.房间隔缺损;3.肺动脉瓣  相似文献   

19.
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治疗先心病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方法。方法 5例房间隔缺损和4例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应用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过胸壁打孔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 9例患者术后一周皆痊愈出院,未出现残余漏及传导阻滞。结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等特点。只要熟练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器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大部分室缺、房缺皆可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及其合并症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36例房缺手术封闭(补片修补14例、直接缝合22例),并对合并症手术矫正,其中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转换1例,三尖瓣成形21例,右房迷宫2例。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2例迷宫术后恢复为窦性心律。随访6~12个月,全组病人症状全部消失,心功能较术前提高Ⅰ~Ⅱ级。结论:没有左向右分流的成人房间隔缺损均应手术治疗,根据缺损类型及大小,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