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胶原酶不同注射方法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比较盘内、盘外和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随机将 10 3例患者依胶原酶注射给药方法分为盘内法组 (36例 )、盘外法组 (2 8例 )和盘内外法组 (39例 )三组 ,术后通过门诊复查、信函和电话随访。结果全部患者近期总优良率 6 8.93% ,总有效率 93.2 0 % ;远期总优良率 73.79% ,总有效率 84 .4 7% ,三组间近、远期疗效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认为盘内、盘外和盘内外法三种胶原酶注射法均是临床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余庆阳  何斌 《中医正骨》2005,17(8):21-21,23
为比较盘内、盘外及盘内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改变.将62例L4~5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按入院顺序抽签法分为盘内法组(A组)17例,盘外法组(B组)21例,盘内外法组(C组)24例,分别采用盘内、盘外及盘内外胶原酶溶解术,并进行不少于4个月的随访及CT复查.结果3组突出物变小率分别为52.94%、14.29%和70.83%.B组突出物手术前后CT评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L4~5椎间盘突出症应该采用胶原酶盘内外注射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盘内、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表面及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内和表面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盘内注射胶原酶;B组为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C组为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内和表面联合注射胶原酶组.总结三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C组优良率90%,疗效明显优于A组(70%)和B组(60%)(P<0.05和P<0.01);A组和B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组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内和表面联合注射胶原酶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盘内外胶原酶注射治疗突出型和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9例依据CT和/或MRI检查,病理分型属突出型和脱出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采用盘内外胶原酶注射法治疗,盘内,外胶原酶用量各600^U,并分别于术后1/2-1个月内(近期)和3个月之后(中远期)随访。结果:突出型和脱出型腰突症组近期优良率分别为71.9%/50.0%;中远期优良率分别为80.8%/71.8%;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盘内外胶原酶注射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对突出物较大的脱出型患者亦可取得满意疗效,从而扩大了临床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盘内、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表面及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内和表面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盘内注射胶原酶;B组为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C组为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内和表面联合注射胶原酶组。总结三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C组优良率90%,疗效明显优于A组(70%)和B组(60%)(P<0.05和P<0.01);A组和B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组经硬膜外腔侧隐窝突出物内和表面联合注射胶原酶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后患者意愿自行选择分成两组.A组50例行胶原酶盘外治疗组;B组50例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组.临床疗效采用改良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第4天,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结果:术后有效率分别为:A组84.7%,90.3%,92.4%,94.2%;B组:92.8%,93.0%,93.7%,9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6个月疗效远高于胶原酶盘外治疗.  相似文献   

7.
黄光明 《中医药导报》2002,8(8):496-496
采用胶原酶溶核术椎间盘内外混合注射 ,配合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2例为治疗组 ,并与皮质激素曲安缩松同法注射 3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 81% ,对照组优良率为 36 .8%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表明胶原酶溶核术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斌 《四川中医》2001,19(12):58-59
目的:观察胶原酶盘内注射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采用因人而治的方法,酌情在病病的椎间盘内注入适量的胶原酶,术后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改善病变椎间盘组织的微循环,促进溶解的椎间盘组织的吸收,从而降低了疼痛的发生。结果:本组病例102例,优良率为81%。结论:胶原酶盘内注射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能降低盘内注射术后所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1月采用硬膜外注射 (部分采用盘内注射 )胶原酶 6 0 0U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48例 ,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348例患者术后 2周~ 3个月随访 ,总有效率为 93.1%。结论 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益明  尹超 《中医正骨》2003,15(2):19-19
为观察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疗效。将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分成Ⅰ组、Ⅱ组,采用胶原酶硬膜前间隙注射治疗。结果经平均6个月随访,Ⅰ组优良率为90.90%,Ⅱ组优良率69.23%,表明对于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胶原酶溶解治疗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 0例腰突症患者采用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的方法 ,并与 16 0例维生素 B1 2 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86 .2 5 % ,与对照组有效率 79.38%比较 ,统计学处理 P<0 .0 1,有显著差异。结论 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维生素 B1 2 注射液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弥可保注射液)和对照组76例(维生素B12注射液),采用穴位注射受压神经根相应节段夹脊穴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25%,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两组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表明"弥可保"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维生素B12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3.
曹纪委 《光明中医》2016,(18):2657-2658
目的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和后路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继而进行严格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观察组42例进行后路开窗手术医治,对照组42例进行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开窗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较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考虑在临床上普遍推行。  相似文献   

14.
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针刺郄穴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郄穴为主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与常规针刺法相对照 ,同时两组都配合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视觉模拟评分 (VAS)提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针刺疗法能较好地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针刺郄穴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法优于常规针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法  相似文献   

15.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腹针与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患者中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6.
腹针加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加体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而对照组为89.2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确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市二四二医院中医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传统中医针灸治疗,连续治疗20 d,对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炎性因子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肌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综合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而2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及炎性因子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能力、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水针、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电针加推拿组)38例,B组(水针加推拿组)42例,C组(水针、电针加推拿组)56例。结果 C组的疗效显著高于A组(P〈0.01)和B组(P〈0.01);A组和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水针、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加推拿或水针加推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旋转复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对照组各96例,治疗组采用旋转复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牵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3.3%,对照组愈显率64.6%,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转复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