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六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编写的统一问卷,对新疆四地州的七县市(区)的调查对象进行匿名调查,分析比较六类人群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调查六类人群3318人。各人群梅毒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2.4%,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知晓率为80.1%,暗娼人群为77.5%,流动人口(农民工)为61.4%,城市居民为56.2%,青年学生为53.3%,农村居民为48.8%,各类人群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53,P0.05)。不同民族间知晓率有差异,其中汉族较高,维吾尔族较低(χ2=106.24,P0.05)。结论此次调查中的新疆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均低于国家规划的要求,亟待加强各类人群中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淄博市不同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淄博市城市和农村居民、在校学生、流动人口、暗娼及男男性行为者(MSM)等六类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现况。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调查的2 799人中,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81.21%(2 273人),暗娼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9.89%(169/188),20~29岁年龄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4.45%(581/688),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知晓率为89.34%(436/488),梅毒防治知识主要通过宣传教育(58.20%)、广播电视等方式获得(50.27%)。结论淄博市各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其他省市,暗娼、青壮年及高学历人群知晓率更高,今后仍需要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咸阳市不同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于2012年10月,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大中学学生、农民工和暗娼等5类人群,开展了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重庆市不同人群2011年和2020年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评价性病防治宣传工作的效果。方法分别于2011年和2020年对重庆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流动人口、暗娼人群、MSM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比较两次调查梅毒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 2011年和2020年分别调查了2 206人、2 402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流动人口、暗娼人群、MSM知识知晓率2011年为74.4%、53.0%、59.8%、56.0%、71.1%、69.7%;2020年为92.8%、82.5%、91.3%、90.5%、95.3%、94.8%。梅毒知识知晓率和各题回答正确率均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20年梅毒防治知识获取渠道更多的来源于网络、宣传活动、电视、宣传材料。结论 2020年相比于2011年重庆市各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达到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中有关宣传教育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不同人群的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重庆市不同人群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调查2 205人,包括城市居民300人,农村居民300人,在校学生403人,农民工402人,暗娼401人,男男性行为者399人,各类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城市居民74.4%、暗娼71.0%、男男性行为者70.0%、在校学生59.8%、农民工56.0%、农村居民53.0%。结论重庆市不同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亟需开展预防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以提高人们对梅毒的自我防范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对丙型肝炎(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行为,对丙肝防治宣传材料的需求和喜好,为制定丙肝健康教育和宣传材料开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流动人口、城市居民、吸毒人员、暗娼4类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650份,调查流动人口155人,城市居民167人,吸毒人员219人,暗娼109人。丙肝传播途径知晓率依次为吸毒人员(8.3%)、暗娼(5.5%)、城市居民(1.8%)、流动人口(0.6%)。丙肝预防方法知晓率依次为城市居民(3.6%)、吸毒人员(0.9%)、流动人口(0%)、暗娼(0%)。丙肝高危行为普遍存在,一般人群主要为牙科治疗、内窥镜、手术等;高危人群主要为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多性伴等。绝大多数调查对象以往从未接触过丙肝防治宣传材料,对丙肝宣传材料喜好主要为科教片、读本、挂历台历、挂图等。结论各类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亟需加强丙肝健康教育,开发适宜的传播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为遏制梅毒的传播流行,我国于2010年下发《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1](简称梅控规划),要求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并将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作为工作目标。2013年,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在珠海市、深圳南山区及清远英德市开展梅毒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探索落实梅控规划的工作机制。为了解示范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暗娼、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等人群的梅毒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变化特征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综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11─2013年巴州暗娼人群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巴州暗娼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为88.93%,不同年龄段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9.36%,最近一个月商业性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率58.16%,安全套的使用率随知晓率的上升而增加;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干预措施覆盖率为59.41%,HIV抗体阳性率0.42%,梅毒抗体阳性率4.66%,HCV抗体阳性率0.79%。结论新疆巴州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结合2021年重庆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对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吸毒人群1 823人,MSM 491人,暗娼人群3 148人,其中吸毒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为49.9%、MSM为61.9%、暗娼人群为66.7%,三类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44,P<0.05)。三类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均与其文化程度相关,高中及以上者知晓的概率更高。此外,吸毒人群中曾经注射吸毒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OR=2.7, 95%CI:2.1~3.5),暗娼人群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OR=1.5, 95%CI:1.3~1.7)。结论 吸毒人群、MSM及暗娼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今后要加强低文化、非注射吸毒及发生高危性行为人群的宣教,宣教内容侧重丙肝传播途径及检测治疗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居民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科学地制定梅毒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伊犁州8县3市为单位,采用方便抽样方法,2023年1月在每个县(市)各抽取1个街道和1个乡(镇)的城市居民及农村居民,开展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共调查1 708人,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75.56%)高于农村居民(59.14%),男性(75.30%)高于女性(6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岁以下居民知晓率最低(41.37%),50岁以上最高(77.50%),不同年龄组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49,P<0.0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知晓率最高(74.79%),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44,P<0.01)。居民获得梅毒预防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活动。结论 伊犁州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均未达到国家要求,开展宣传活动十分必要且有效;应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以多形式、多语种在全州特别是梅毒高发的县(市),广泛深入地开展梅毒预防知识宣传教育,从而降低梅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5-2011年中国大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的总体及随时间和地区分布的情况。方法通过相应检索策略查找2005年至2011年期间针对该人群的HIV/梅毒感染率、性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文献,对其进行数据提取并建立数据库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2篇文献入选。2005-2011年,中国大陆MSM人群合并HIV感染率为4.4%[95%可信区间(CI):3.8%~5.0%],合并梅毒感染率11.1%(95%CI:9.7%~12.4%)。在各地区中,西南地区合并HIV感染率(12.1%)和合并梅毒感染率(10.6%)较高。近6个月性行为特征呈高肛交发生率(81.7%),高多性伴发生率(59.7%)和低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率(37.9%)。但是,该人群有较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7.9%)。结论就现有发表文献而言,2006-2010年中国大陆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特别是在西南地区。该人群虽有较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但是高危性行为仍普遍发生,亟需针对该高危人群将艾滋病防控与梅毒防控有机结合,并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和女性性工作者(FSW)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互联网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在我国MSM和FSW人群中开展的HPV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合并HPV感染率。结果分别有6篇关于MSM和FSW人群HPV感染情况的文献纳入分析。1956名MSM的HPV感染率为59.2%[95%可信区间(CI):46.2%-70.7%],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8.6%(95%CI:22.7%-48.4%);749名感染HIV的MSM的HPV感染率为65.6%(95%CI:54.4%-92.5%),高危型HPV感染率为46.6%(95%CI:35.0%-70.0%)。1797名FSW人群的HPV感染率为42.8%(95%CI:30.2%-53.3%),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3.5%(95%CI:24.6%-42.7%)。结论我国部分HIV感染高危人群的HPV感染率较高,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隐患,亟须在MSM和FSW这两类HIV高危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干预,并在过程中普及HPV知识,以期降低HPV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性病艾滋病的干预建议。方法 2009-2012年连续4年采用自愿招募和滚雪球的方法,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和开展外展干预活动,对第一次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4年共招募MSM 1043人。70.76%(738/1043)的人通过网络寻找性伴,4年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和接受HIV检测人数均逐年上升(P〈0.01)。近6个月,898人(86.10%)有过同性肛交行为,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为42.76%;34.63%(311/898)有过异性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98%;9.02%(81/898)有过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53.09%。HIV、TP、HCV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75%(60/1043)、7.19%(75/1043)、0.19%(2/1043),HIV、TP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相对低、在当地居住时间短、曾感染过性病是HIV、TP感染率的危险因素;年龄较大的MSM,TP感染的风险更大。结论秦皇岛市MSM HIV、TP感染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年轻MSM的宣传干预力度,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同时推广网络宣传干预;而在年龄大、已婚的MSM,则应加强TP筛查并提供方便、可及的诊疗服务。在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的同时不应忽视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建议。方法应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MSM,采用电脑辅助自填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采血检测HIV和梅毒抗体。使用RDSA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492名MSM,HIV阳性率为4.6%[95%可信区间(CI):2.59%~6.7%],梅毒患病率为16.4%(95%CI:11.9%~21.0%)。平均年龄为(27.2±6.3)岁,初中以上文化占98.4%,该市户籍占8.5%,60%以上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最近半年内平均男男性伴数为2.37个,32.2%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男男性行为时未能使用安全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仅为61.1%,安全套使用知识知晓情况也较差,仅为55.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深圳居住小于3个月、已婚、来自HIV高流行地区、有超过一个非商业男性性伴,是MSM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最近6个月内获得过艾滋病相关服务,是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需进一步加强MSM中HIV监测和干预工作,有效阻断HIV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原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状况,为调整和制定下一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太原市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同时运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539人,回收有效问卷3400份,调查城市居民547人,农村居民574人,校内青少年704人,校外青少年152人,流动人口904人,暗娼182人,同性恋106人,吸毒者231人。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一般人群中,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校内青少年、校外青少年、流动人口分别为77.3%、58.6%、92.5%、9.2%、48.5%;高危人群中,暗娼、同性恋、吸毒者分别为61.9%、90.4%、77.2%;各类人群知晓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艾滋病防治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栏、广告栏。结论太原市各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沈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做好MSM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法(RDS)招募900名MSM,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性行为状况、接受干预服务情况和HIV/梅毒感染状况,并抽取静脉血检测HIV及梅毒,对影响HIV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结果调查了900名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1.3%。86.9%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有同性肛交性行为,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7.5%。HIV感染率为9.3%,梅毒感染率为11.0%。分析显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梅毒感染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 MSM人群高危性行为发生率、HIV和梅毒感染率均高,可能成为当前HIV流行的重要人群和重要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辽宁省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开展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1年共监测4类人群16 879人。吸毒者、MSM、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是0.4%、4.3%、0和0.3%。吸毒者最近一年不安全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为66.7%;MSM人群最近6个月肛交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54.7%;暗娼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2.9%。从2007-2011年辽宁省高危人群的HIV阳性检出率变化趋势来看,MSM人群HIV阳性检出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结论 MSM人群HIV阳性率最高,提示该人群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全省艾滋病疫情呈低流行态势,但诸多传播因素仍然存在,必须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梅毒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为MsM的梅毒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MSM的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危险行为及既往性病史等基本情况;采集血样,应用梅毒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2011-2012年共调查2806名不同职业的MsM,平均年龄为29.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占28.6%;已婚者占17.7%;梅毒、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程度较高;94.2%的调查对象有无保护性肛交行为。此次调查的梅毒患病率为14.2%;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年龄(46岁及以上:OR=3.65)、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OR=0.15),且与被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和职业密切相关。结论黑龙江省MSM的梅毒患病率在国内居于中等水平,危险行为普遍存在,MSM已成为梅毒等性传播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时间场所抽样调查方法,在最佳时段,在MSM活动场所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HI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共招募MSM 870名,HIV检测阳性率为4.5%(39例),梅毒阳性率为11.7%(102例),HCV阳性率为0.9%(8例)。74.5%的MSM向男性提供过商业性性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招募场所为家庭会所或桑拿、性取向为同性恋以及梅毒阳性,分别是MSM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罗湖区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MSM比例较高,桑拿及家庭会所感染率较高,应考虑在现有干预方案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