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3-2010年山东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且目前仍在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的治疗结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底前开始接受AIDS抗病毒治疗且目前仍在治的HIV/AIDS病人的随访资料,描述分析其一般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机会性感染发生状况等。结果山东省2003-2010年接受AIDS抗病毒治疗且目前仍在治疗的HIV/AIDS病人608例,其中男性占65.6%(399/608),女性占34.4%(209/608),平均年龄为(40.2±10.2)岁,已婚或同居者占65.5%(398/608);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感染为主,占44.9%(273/608),其次是同性性接触感染,占21.1%(128/608);有182例更换了抗病毒治疗药物,占29.9%,换药主要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平均计数≤200个/μL的占65.8%,200~350个/μL的占33.0%,≥350个/μL的占1.2%,同基线时相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增加(P〈0.05)。治疗后病毒载量低于检出限的比例增高,机会性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提高HIV/AIDS病人的免疫力,有利于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接受抗病毒治疗且服药依从性良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体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艾滋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新疆伊宁市接受抗病毒治疗且依从性良好(≥95%)的HIV/AIDS 11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满一年后定量检测其血液样本中病毒载量(HIV-RNA)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分析统计学相关性。结果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效率从30.63%增至44.14%,病毒载量有效率从20.72%增至68.47%;免疫破坏组(CD4200/μl)、恢复组(200/μl≤CD4500/μl)和正常组(CD4≥500/μl)的病毒载量(H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18,P0.05),且均值呈降低趋势;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479,P0.05)。结论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体内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总体趋势上呈负相关;应结合指标变化调整并制定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艾滋病(AIDS)病人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HIV/AIDS病人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结果 HAART开始12个月后,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增长(241.61±148.02)个/μl,病毒载量均低于检测下限。结论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实现部分免疫重建,但也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山西省运城市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6月底至2009年12月底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系统的病例,收集资料,补充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结果 602例抗病毒治疗病例中,存活490例(81.4%),死亡81例(13.5%),退出和转诊22例(3.7%),意外死亡9例(1.5%)。治疗后第3、6、12、24、36、48、60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3、0.91、0.89、0.87、0.86、0.85、0.84。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平均值(123±98.6)个/μL,治疗后平均值(298±187.1)个/μL,治疗前后平均增加175个/μL(P=0.000)。病毒载量治疗前<最低检测限(LDL)占9.1%,治疗后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中医药改善艾滋病(AIDS)病人免疫功能、促进免疫重建的积极作用,为中医药介入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1例经HAART后病毒载量控制理想、但免疫功能恢复不完全的AIDS病人,给予介入中医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21例经单纯HAART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不明显的病人,在介入"康爱保生胶囊"进行中西药合用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上升〉50/mm3者17例(占80.95%),上升〈50/mm3者2例(占9.52%),下降者2例(占9.52%)。21例病人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上升(167.14±38.89)/mm3,上升比例达94.37%。结论在HAART有效控制病毒载量的基础上,积极介入中药治疗,将有助于促进病人免疫功能的重建,大大增强HAART的疗效,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省庆阳市艾滋病患者在当地定点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检测情况,评估本地病例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为扩大治疗和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庆阳市治疗时间1年以上患者54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男性43例、女性11例,男女性别比3.9∶1;患者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中位数36.5岁;同性传播16例、占29.6%,异性传播38例、占70.4%;使用一线治疗方案49例、占90.7%,二线治疗方案5例、占9.3%;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基线值升高(t=-7.00,P0.05);病毒载量检测34例低于检测下限值,为完全抑制,13例小于400 cp/ml,5例在400~5 000 cp/ml,2例病毒载量大于5 000 cp/ml。结论甘肃省庆阳市艾滋病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应在患者依从性较好的前提下,积极扩大抗病毒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山西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6月底至2013年12月底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病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治疗前后死亡率、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病毒载量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共调查2377例艾滋病病例,平均年龄38.8岁、男性占66.0%、农民占59.3%、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43.1%)。共有17种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案,使用其中6种初始治疗用药方案的病例占97.7%。治疗前CD4细胞数平均为158个/μL,治疗后平均为345.1个/μL,治疗前后平均增加187.1个/μL(P=0.000)。病毒载量治疗前〈最低检测限(LDL)占18.3%、几何均数4.0×104拷贝/mL,治疗后〈LDL占85.0%、几何均数2.2×103拷贝/mL。治疗前后CD4细胞和病毒载量数值差异和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的CD4细胞计数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后增长值均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第6、12、24、36、48、60、72、84、96、108个月死亡率(CDR;1/100人年)分别为13.8、9.0、2.6、1.8、1.9、2.9、2.9、1.5、3.9、4.6。结论治疗后死亡率下降、CD4细胞增加和病毒载量下降明显,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最初3个月的免疫重建综合征问题. 方法 对收治的HIV/AIDS病人,在抗病毒治疗的前3个月内的临床症状、CD 4 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进行描述. 结果 2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病人中,治疗的前3个月CD 4 T淋巴细胞均上升,病毒载量下降有的甚至检测不到,出现免疫重建综合征12例;并发肺炎6例(细菌性4例、霉菌性2例),卡氏肺囊虫肺炎(PCP)3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结核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肠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血行播散型结核并脑膜炎1例),带状疱疹1例. 结论 HAART可使免疫重建,包括CD 4 T淋巴细胞功能上升、病毒载量下降和其他的治疗益处,同时也会激活一些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病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艾康胶囊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349例HIV/AIDS病人,分为益艾康组口服中成药益艾康胶囊,益艾康+HAART组给予HAART治疗,6个月检测1次CD4+T细胞,1年检测1次病毒载量,连续观察60个月,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益艾康组434例,口服中成药益艾康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益艾康+HAART组治疗915例。治疗60个月后,CD4+T细胞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D4+T计数升降50个/μl为评定值,益艾康组上升者占28.70%;稳定者占17.10%;益艾康+HAART组上升者占46.80%;稳定者占2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例病毒载量下降程度与疗前相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艾康组病毒载量下降率为64.10%,下降和稳定共计85.89%;益艾康+HAART组下降率为57.50%,下降和稳定共计90.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艾康胶囊具有提高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或使之保持稳定,并降低或稳定病人病毒载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分析艾滋病(AIDS)病人治疗前后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和乳酸(LACT)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2年3月,在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南宁)住院治疗的385例AI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治疗前病毒载量和合并症进行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全自动生化分析等技术,对AIDS病人治疗前后各组的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血清γ-GT活性、LACT浓度的检测结果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385例AIDS病人中,单纯HIV感染171例(44.42%);合并结核病感染180例(46.75%);合并马尔尼非青霉菌(PSM)感染34例(8.83%)。病毒载量高值组为330例(85.71%),低值组55例(14.29%)。病毒载量高值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除血清LACT浓度有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低值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检测结果比较,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清LACT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HIV感染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除血清LACT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合并结核感染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比较,除血清LACT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结果比较,所有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合并PSM感染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血清LACT浓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γ-GT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AIDS病人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γ-GT、LACT均有不同变化,对病人病情发展、疗效观察及用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82例HIV/AIDS实施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接受规范HAART的182例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 182例中,157例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且在治疗后前6个月内增加速度最快,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则较为缓慢。病毒载量在治疗后的6个月内下降最快,大部分降至血浆检测不到的水平,6个月后比较稳定;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部分患者的病毒载量出现反弹,可能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和病毒耐药性的出现有关。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病毒载量是影响HAART疗效的危险因素,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按时服药是保护因素。结论 HAART能明显增加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病毒载量,有效控制机会感染,治疗效果显著。影响HAART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因素以提高疗效,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郑州市HIV/AIDS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4-2009年在我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44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0年6月,比较分析治疗基线及治疗结束后CD4^+T淋巴细胞水平、HIV载量变化,统计抗病毒治疗方案、机会性感染的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44例中,死亡12例;存活的132例中,102例HIVRNA〈50copies/ml。132例存活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09例次。目前达到病毒学治疗成功目标的102例中,91例采用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结论郑州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绝大部分HIV/AIDS患者采用一线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病毒学及免疫学效果,同时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中国南部地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重建规律。方法收集近3年来30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按基线CD4^+T细胞数分为A、B、C三组,观察基线及治疗1、3、6、12月末CD4^+T淋巴细胞数、12月末血浆病毒载量(VL)、临床症状和毒副作用。结果抗病毒治疗12月末300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上升127个/1,以治疗3月后增长明显,3、12月末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2月末273例(91%)患者血浆病毒载量(VL)〈5copies/ml,27例(9%)患者病毒载量(VL)〉50copies/ml,高病毒载量A组16例,C组4例;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外周神经炎(35.4%)、骨髓抑制(18.2%)、皮疹(15.2%)、肝功能损害(12.1%)、乳酸酸中毒(12.1%)和肾结石(6.1%)。结论HAART治疗对中国南部地区的艾滋病患者有效,能够实现免疫重建,但存在较多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蛋白酶抑制剂(PI)方案,对免疫重建不良的艾滋病(AIDs)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50拷贝/mL)且免疫学失败的病人,改用NRTI+PI方案,即用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酯(TDF)+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期间病人CD+T淋巴细胞(CD4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收集的16例病毒载量〈50拷贝/mL且免疫学失败的病人,在接受治疗3、6和12个月后,病人CD。细胞数分别上升至(195±5.63)个/μL(213±4.68)个/μL和(270±4.36)个/μL,显著高于基线(换药时)CD4细胞水平(131±3.65个/μL)(P〈0.01)。结论3TC+TDF+LPV/r方案可以促进病毒载量低而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的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15.
艾灵颗粒治疗18例HIV/AIDS患者12个月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艾灵颗粒治疗HIV/AIDS患者的疗效。方法18例HIV/AIDS患者给予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治疗12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并对患者体重、免疫功能、病毒载量、细胞因子、ALT和Cr等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自汗、脱发,P<0.05,症状总积分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CD4 细胞达到稳定标准以上病例占61.11%,病毒载量下降或保持稳定者达72.22%;IL-2水平有增高趋势,但P>0.05,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ALT、Cr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患者体重保持稳定,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中药艾灵颗粒能显著改善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今后北京市AID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艾滋病门诊2005年1月—2011年8月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731例AIDS患者临床相关信息,分析其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开始后,病毒载量(viral load,VL)<50 copies/ml的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约为80%;治疗18个月时达到病毒学治疗成功的患者比例最高达91.1%。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逐步上升趋势,治疗3年后达到平台期。在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也是治疗过程中换药的最主要原因。结论传统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具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中VL,提高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药物不良反应是治疗过程中换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徽省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儿童的免疫学及病毒学状况。方法对2007年安徽省HIV/AIDS儿童进行病史调查,并检测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以及病毒载量。结果安徽省HIV/AIDS儿童的传播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儿童病毒载量的对数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62.5%的儿童病毒载量低于最低检出限,未治疗组儿童病毒载量均高于最高检出限。母婴传播感染HIV/AIDS儿童的感染时间与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水平呈反向相关关系(P〈0.05),CD8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呈正向回归关系(r=0.553),病毒载量对数值与CD4细胞计数呈反向回归关系(r=0.273)。结论安徽省HIV/AIDS儿童以母婴传播为主,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HIV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