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和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服务网络,使该人群及其家庭得到适宜的关怀,同时建立医疗救助、生产自助和转介服务的纽带关系,有效开展艾滋病关怀工作,促进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在市CDC、社区卫生院和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关怀服务点,建立目标人群随访档案、入户随访,发放艾滋病宣传册、安全套,为感染者提供体检及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结果喀什市有237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社区卫生院共对201名感染者进行了随访工作,随访率达63.2%;为72名感染者/病人解决了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又为40名感染者/病人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现已为CD4小于200个/mL的艾滋病病人进行了抗病毒治疗。结论喀什市社区居民在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的随访对艾滋病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也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社区为基础的关怀与支持活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通过项目活动的开展,创造无歧视的社区环境,动员包括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伎滋病(AIDS)患者在内的更多人参与到AIDS防治活动中,鼓励和支持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进行自救和帮助他人。方法 进行多级培训。使得项目地区的人们深刻地理解社区关怀与支持的内涵,加强开展项目活动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性社区关怀活动,培训和社区活动强调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参与。结果 各级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区活动顺利开展,很多HIV感染者参与到活动中来,社会歧视减少。成立了HIV感染者自救小组,各地分别开展具有不同特色的活动,同时向项目以外的地区辐射。结论 AIDS的社区关怀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要重视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参与和项目活动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艾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中的社区参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区参与作为艾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在民族文化及伦理方面的尊重.社区参与使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与社区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和谐有序的平衡关系.目前我国的艾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中社区参与的主要方式有:(1)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作平台,开展多方位多部门的艾滋病防治合作;(2)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发展"社区外展"人员;(3)艾滋病治疗相关项目建立艾滋病家庭护理示范点;(4)建立社区顾问委员会;(5)召开非正式/不定期的项目咨询会.但仍然还存在:社区参与的主动意识不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工作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某些人员甚至对艾滋病仍然有许多知识误区,社会歧视等问题,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有关艾滋病(AIDS)病人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传染源医学管理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十分不利于社区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为加强对HIV/AIDS患者管理,荔湾区一直在积极主动地探讨推广社区关怀支持服务的方向和定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社区组织(NGOs)如何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医疗机构更加紧密地合作,建立具有实效的、符合当地文化和经济背景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人综合管理模式。方法分析项目实施策略、过程和产出,对相关合作机构和受益人群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个案访谈。结果项目的实施,建立了昆明市"三位一体"HIV感染者/病人综合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工作原则,也为NGO充分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性环境和资金保障。正确引导HIV感染者进行治疗,并配合医院开展依从性教育、提供心理支持。促进了HIV感染者/病人随访关怀工作及转介机制,感染者和病人的CD4检测及抗病毒治疗转介成功率达100%,对发现新报告感染者告知率达到100%。结论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拓展,NGO小组在各地区参与感染者/病人的随访关怀及提供转介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但CDC、抗病毒治疗医疗机构、NGOs的职责、人员能力以及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仍然是有效工作模式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作为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及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治疗、关怀的切入点,已被世界各国广为重视,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支持的艾滋病预防工作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近期济南市艾滋病疫情状况,对2007—2008年到济南市VCT门诊的求询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PLWHA)随访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视角,了解中国PLWHA随访干预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云南部分HIV/AIDS高发地区,采用深入访谈的方法,组织主管艾滋病领导、随访工作人员、PLWHA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政府重视、"四免一关怀"政策、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随访工作人员数量、PLWHA的流动、歧视、家庭支持、心理压力、缺乏了解艾滋病相关政策、被抓强戒和劳教、交通不便等,是影响PLWHA随访的主要因素。结论建议利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体系,充分发挥社区人力资源优势;加强艾滋病相关政策的宣传,来减少对PLWHA的歧视;发挥MMT门诊随访PL-WHA的平台作用;与公安协作,建立监管场所中随访PLWHA的模式;以提高PLWHA的随访干预比例。  相似文献   

8.
一个社区干预前后对HIV/AIDS社会歧视转变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人看艾滋病 (AIDS)在生理上属于一种“超级绝症” ,又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更是一种“道德病”。人们这种对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人群的惧恨交织成非常严重歧视的社会心理 ,构成社会对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强烈的偏见与歧视。为探索社区消除歧视 ,动员全社会关怀HIV感染者 /AIDS病人 ,有效地遏制AIDS在中国大规模蔓延的方法[1] ,2 0 0 2年 3月 ,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 (中英项目 )在四川省资中县某镇开展了HIV/AIDS社区关怀支持模式试点工作。经过半年的艰苦工作 ,减少了社区歧视 ,建立了健康人和HIV…  相似文献   

9.
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支持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伎滋病(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外的研究表明,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能使HIV/AIDS患者较好地适应病后角色,对各种预防措施采取合作态度。我国农村地区可利用的社区软资源极为丰富,但社会支持活动的开展少见报道。在安徽省某县艾滋病流行区开展的社会支持研究中,85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65名亲属对生活质量总体评价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4.7%和53.8%,社会歧视仍广泛存在。由定性访谈可知,多数访谈对象认为,目前农村社区社会支持模式的建立要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民俗、民风,应以HIV感染者/AIDS患者为中心,周围邻居为依托,发挥基层医生的作用,并加强爱心家园基础设施及其功能的建设,同时建立完善的救助机制和艾滋病宣传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地区艾滋病(AIDS)病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社会支持状况。方法整群抽取安徽农村地区某项目乡AIDS病人/HIV感染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219名AIDS病人/HIV感染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2.50±7.13,主观支持为17.95±4.15,客观支持为8.90±3.02,支持利用度为5.65±2.42;家庭和政府在AIDS病人/HIV感染者的社会支持网络中起到了决定作用,家庭人口数多及子女孝顺的AIDS病人/HIV感染者社会支持评分较高。结论AIDS病人/HIV感染者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家庭的主导作用,同时进一步调动其他组织和人员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河南省以社区为依托的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艾防)模式,为制定艾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并完善现有的县-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科学地开展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管理、患者追踪、实验室检测、母婴阻断、高危干预、健康教育和医疗救治。结果截至2008年底,河南省艾滋病病死率下降至4.57%,母婴传播率降为4.16%,单阳性配偶阳转率为1.13/100人年,病人治疗12个月后仍坚持治疗的比例达到85.2%,大众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2.3%,暗娼中艾滋病预防服务覆盖率为96.98%,娱乐场所暗娼在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9.54%,暗娼中能够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比例达81.17%,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HIV/AIDS病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达92.57%。结论河南省基于农村社区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效果显著,建议在HIV/AIDS病人相对较为集中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更好地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PLWHA)的状况,及对感染者社区组织提供服务的需求情况,以便为该人群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在中盖项目覆盖的7个城市(北京、昆明、南京、天津、武汉、青岛、西安)中,对正在接受当地感染者社区小组所提供服务的PLWH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52名被调查对象的家庭年收入普遍偏低,有28.1%的人没有享受到任何医疗保障,6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感染HIV后给其个人及家庭带来了负面影响;被调查对象希望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因被调查对象性别、收入水平和传播途径等不同,希望获得的支持和服务内容也不同。结论 PLWHA的基本情况普遍低于一般人群,且需求存在多样化。应结合具体的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有效地延长了艾滋病病人的生命,艾滋病逐渐成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中,对艾滋病病人关怀、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姑息关怀是一种对于慢性非治愈性疾病病人实施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关怀与支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艾滋病病人治疗中推荐的一种关怀方式。探讨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实施姑息关怀概念、方式与方法,能够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人开展有效的姑息治疗与关怀,提高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大多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作为及早发现HIV感染者,以及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治疗、关怀的切入点,是目前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工作之一.将危机干预理论应用于咨询员的选择、培训及整个工作过程,奠定了艾滋病VCT工作的理论基础,提高了艾滋病VCT服务的利用率,也对艾滋病病人的治疗、关怀等后续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HIV感染者配偶自愿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1990年首次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配偶中发现感染者,感染率为3%,之后几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其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992、1995、1997年分别为5%、11%、13%。为此,2002年3月,在当地选定了131户已婚HIV感染者家庭进行干预和关怀,并对HIV感染者配偶(均为女性)开展了HIV抗体自愿咨询和检测(VCT)服务。  相似文献   

16.
AIDS心理和行为干预的循证医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参照国内外研究,从循证医学角度综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不同心理反应.对HIV感染者实施心理关怀、情感治疗和社会支持.借鉴他国经验,广泛、深入的全民健康教育;反对歧视HIV/AIDS;对患者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干预;全身支持疗法;发展咨询等服务;启动非政府组织力量是目前干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部分省份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民间组织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民间组织状况,为更好地动员和支持民间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第六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作为平台,通过网络招募、邮件组、深入访谈等形式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民间组织在不同省份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其中55%为未注册的机构,基本都具有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所有专门从事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的机构均未注册,且分布在城市;专门从事吸毒和暗娼人群干预的民间组织为数不多,为感染者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提供关怀和支持的机构,则与感染者的分布及是否有项目支持相关.结论 要进一步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民间组织开展工作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管理,强化和支持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技术支持作用,同时鼓励民间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社区人群有关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城市、城镇、农村社区的各类人群对AIDS/STD的掌握程度,评价这区开展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方法 对城市、城镇、农村社区中的各类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干预,在干预前后分两次开展抽样调查,采取匿名问卷(KABP)法。结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晓率已经有较高的水平,所以有的项目两次调查多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类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知识有了大幅度提高,相比而言,学生干预的力度尚待加强。结论 社区各类人群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它能极大的提高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制止艾滋病在我国大范围流行的可能。社区干预工作应及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以便确定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内容的重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菏泽市6个县(市、区)的108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艾滋病防治一般知识的知晓率在73.10%~98.10%之间,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91.70%~98.10%,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在90.70%~98.15%,获得知识来源主要为当地卫生部门提供的面对面交流咨询,占99.10%。结论HIV感染者/AIDS病人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救助关怀满意度不是很高,因此应注意工作方法,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并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治疗、关怀的切入点,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干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