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总结使用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畸形、拔4⊥4牙矫正的疗效,对21例年龄在14~16岁的骨性Ⅱ类1分类错畸形、上颌前突、下颌轻度后缩病例,采用上颌拔除4⊥4牙、下颌不拔牙。依据方丝弓技术矫治原则和矫治顺序进行矫治。结果,21例骨性Ⅱ类1分类患者,平均矫治时间为16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正为完全远中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ANB角由(5.2°±2.5°)矫正为(3.1°±1.5°);代表面部软组织侧貌外形的Z角由(61.4°±4.0°)改变为(75.6°±5.0°)。临床应用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畸形、拔4⊥4牙,矫正时间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孟祥民 《当代医学》2009,15(2):66-67
目的总结临床使用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非拔牙病例的疗效。方法对26例年龄在11~16岁的骨性Ⅱ类1分类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病例,采用推磨牙向后技术,进行矫治。结果26例牙性Ⅱ类1分类患者,平均矫治时间为18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正为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具有代表意义的ANB角,由平均5.2°±2.5°改正为3.1°±1.5°;代表面部软组织侧貌外形的Z角,由61.4°±4.0°改变为73.6°±6.0°。结论临床应用磨牙推进器,推磨牙向后技术矫治安氏II类1分类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临床使用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非拔牙病例的疗效.方法 对26例年龄在11~16岁的骨性II类1分类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病例,采用推磨牙向后技术,进行矫治.结果 26例牙性II类1分类患者,平均矫治时间为18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关系由II类改正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具有代表意义的ANB角,由平均5. 2°±2.5°改正为3.1°±1.5°;代表面部软组织侧貌外形的Z角,由61.4°±4.0°改变为73.6°±6.0°.结论 临床应用磨牙推进器,推磨牙向后技术矫治安氏II类1分类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据统计Ⅱ类错(牙合)的发病率仅次于Ⅰ类错牙台,居第二位。对于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双期矫治,即Ⅰ期应用功能矫治器施以矫形力促进下颌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和侧貌,Ⅱ期为常规性治疗,双期矫治后达到矫治目的。本研究以Andresen肌激动器为Ⅰ期功能矫治器,Ⅱ期采用标准方丝矫治技术进行常规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董育军 《黑龙江医学》2003,27(2):142-142
目的 澳丝应用于“2× 4”矫治中 ,矫治替牙期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方法 运用“2× 4”矫治技术 ,通过澳丝的良好弹性 ,矫正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结果 澳丝的良好弹性及恢复能力、刚度、持续作用力对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澳丝在“2× 4”技术中的应用 ,可有效地矫正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探讨其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 方法:选择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非拥挤错牙 合患者21 例(男7例,女14例),所有病例均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对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X 线片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正畸治疗后上前牙及上唇发生了明显的后退(U1- NA, U1-L1°,↓);颌骨的改变不明显,下颌部分发生了轻微的后下旋转(OP- SN°↑),下前牙有压低并有轻微的唇倾(L1- NB°L1-MP°↑);软组织上下唇均有后退(Z 角,NLA↑,上下唇突度减少). 结论:上颌单颌减数矫治非拥挤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改变主要发生在牙及牙槽骨.此方法适用于牙性或轻度骨性的非拥挤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周文功 《海南医学》2008,19(2):69-70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拔牙联合导板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单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结合前牙平面导板,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矫治结果满意,上颌及上唇前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上颌单颌拔牙结合平面导板应用于低角的下唇及下切牙突度小,无下牙列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前后唇部软硬组织突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24例,拔牙后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测量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突度的7个项目和硬组织侧貌突度11个项目的变化值.结果 (1)鼻唇角、下唇倾角、上唇厚度增大,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减小(P<0.05);(2)ANB角、U1-NA角、L1-NBmm、 U1-SN角、U1-Namm 、L1-MP角、OJ减小,U1-L1角增大(P<0.05).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后,唇部软硬组织突度表现为上前牙突度减小和上下唇突度减小,软硬组织侧貌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经验。方法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病例12例,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结合Ⅱ期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治疗结束后,戴用保持器保持。结果8例使用口外弓6个月后效果显著,磨牙可达到中性胎或牙尖交错[牙合]关系;3例使用口外弓7—8个月后才有显著效果;1例8个月后出现上颌第一磨牙出现反[牙合],经用横腭杆调整后磨牙关系正常。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一些临界拔牙病例经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再行二期标准方丝弓矫治治疗的方法具有矫治时间短、不需要拔牙、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曲方丝弓联合颏兜矫治器矫治恒牙列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择14例恒牙列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12.5~15.2岁,平均(13.5±0.4)岁.采用颏兜矫治器联合多曲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以常规头影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与矫治前比,ANB增加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下唇凸点至SnPg′距离的差值,由矫治前的负值转变为矫治后的正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多曲方丝弓联合颏兜矫治力系可以成功矫治恒牙列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使患者软组织侧貌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1.
田绪标 《中外医疗》2012,31(7):68-68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时间平均(17.2±1.9)个月,患者侧貌有明显改善,颏唇沟变浅,口内检查上下牙列整齐,前牙覆盖覆牙合基本正常,上下第一磨牙呈中性关系。X线头影测量均有明显好转,趋于正常。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联合可有效诱导下颌功能前移,改善上下颌关系,改善侧面部容貌和咬合关系,有效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命质量,可作为矫正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佛山地区的骨性Ⅱ类错(牙合)颅面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该人群骨性Ⅱ类错(牙合)的致病机制.方法 按照ANB角度大小选择骨性Ⅱ类错(ANB>5°)样本,按照FMA大小将其分为高角型(FMA>34°)、均角型(24°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13例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13.6岁.通过拔除上、下颌共4颗双尖牙或2颗上颌第1双尖牙,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5.6个月,其中打开咬(牙合)平均用时4.2个月.治疗后均获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及中性磨牙(牙合)关系(仅1例拔除2颗上颌第1双尖牙成人病例,获得完全远中磨牙(牙合)关系),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分析显示:治疗后除SNA、MP-SN角、U6-PP距、U1C-PP距外,SNB角、ANB角、U1-NA角、L1-NB角、U1-L1角、U1+NA距、L1-NB距、L6-MP距、LIC-MP距、覆(牙合)、覆盖变化较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 传动直丝弓技术能快速、高效地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13例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13.6岁.通过拔除上、下颌共4颗双尖牙或2颗上颌第1双尖牙,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5.6个月,其中打开咬(牙合)平均用时4.2个月.治疗后均获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及中性磨牙(牙合)关系(仅1例拔除2颗上颌第1双尖牙成人病例,获得完全远中磨牙(牙合)关系),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分析显示:治疗后除SNA、MP-SN角、U6-PP距、U1C-PP距外,SNB角、ANB角、U1-NA角、L1-NB角、U1-L1角、U1+NA距、L1-NB距、L6-MP距、LIC-MP距、覆(牙合)、覆盖变化较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 传动直丝弓技术能快速、高效地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经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前后Tweed三角的变化,了解矫治对颜面侧貌的影响.方法:选用泸州医学院口腔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患者19例,男7名,女12名,年龄14~16岁.均采用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用标准方丝弓矫治,矫治后达到个别正常(牙合).在矫治前后摄取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Tweed三角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FMIA角平均增加7.1053度(P<0.05);IMPA角平均减少7.3684度(P<0.05).结论:安氏I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经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后Tweed三角有明显变化,颜面侧貌确有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6”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平面导板方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2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对2005-2009年在我科就诊的24例安氏Ⅱ2患儿,采用“2×6”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方法,并对矫治前后患儿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矫治后,FMA角、U1-SN角、U1-NA距、L1-NB距分别增加了4.3°、9.5°、3.8 mm、3.9 mm,FMIA角、U1-L1角分别减少4.5°、9.0°,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6”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平面导板方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2错(牙合)临床效果明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青少年安氏Ⅱ^1s错[牙合]矫治后对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对15例安氏Ⅱ^1s错[牙合]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使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Ⅱ类颌间牵引完成矫治,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描图和手工测量,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上前牙经过矫治内收后,前牙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上唇明显后移,长度随之伸长,突度降低;鼻高度相对增加;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变,开唇露齿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治疗青少年安氏Ⅱ^1s错[牙合],可使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得以改善,有效地纠正前牙深覆[牙合],最终取得良好的改善软组织侧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经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前后Tweed三角的变化,了解矫治对颜面侧貌的影响.方法选用泸州医学院口腔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患者19例,男7名,女12名,年龄14~16岁.均采用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用标准方丝弓矫治,矫治后达到个别正常(牙合).在矫治前后摄取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Tweed三角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FMIA角平均增加7.1053度(P<0.05);IMPA角平均减少7.3684度(P<0.05).结论安氏I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经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后Tweed三角有明显变化,颜面侧貌确有改变.  相似文献   

19.
高低T形曲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阳 《广西医学》2010,32(3):293-294
目的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观察矫治前后牙颌面的变化情况,以寻找一种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安氏Ⅱ^1类错[牙合]21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上颌拔除第一双尖牙并采用横腭弓控制支抗,下颌不拔牙,或拔除单颗严重错位的下切牙,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内收上前牙,单独牵引上颌尖牙远中移动至与下颌尖牙形成中性关系,采用0.018×0.025不锈钢方丝弯制高低T形曲内收、压低并根腭向转距控制上切牙。后期常规精细调整。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其颌面部变化。结果21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上前牙突距平均减小6.3mm,下前牙突距平均减小0.2mm,前牙覆盖平均减小6.1mm;SNA角平均减小3.8°,SNB角平均减小0.4°,ANB角平均减小3.4°;覆颌基本恢复正常;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平均减小13.3°;上前牙前突得到明显改善;尖牙为中性关系,磨牙完全远中关系。结论高低T形曲用于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能够内收、压低并转距控制上切牙,效果满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用功能性矫治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殆,并比较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头影测量的变化.方法 对3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恒牙列早期临界病例采用非拔牙矫治,进行双期治疗.第一期利用功能性矫治器抑制上颌骨生长,推磨牙向后,扩大上、下牙弓,引导下颌正常生长;第二期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技术,适当配合Ⅱ类牵引,矫正下颌后缩,直至达前牙的覆盖、覆(牙合)正常.对两期相关的软、硬组织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 利用功能性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使颌骨、牙齿、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利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选择合适的功能矫治器可以使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邻界病例非拔牙矫治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