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F-ERG和OPs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STZ诱发的DR大鼠 4 6只 ,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2 2只 ,针刺组 2 4只 ,同时设同批次同种属大鼠 9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给予电针治疗 ,模型组与空白组不予治疗。结果 :针刺治疗后针刺组F -ERGa、b、OPs各子波Op1、Op2、Op3波延迟的峰潜时、振幅得到明显恢复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针刺组降低OPs波总振幅恢复 ,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肯定的疗效 ,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使异常的视觉电生理得到改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针刺治疗后糖尿病大鼠针刺F -ERGa、b、OPs各子波OP1、OP2 、OP3 波延迟的峰潜时、振幅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而模型组的上述改变不大 ,甚至进一步恶化。由视觉电生理理论可以推论 ,针刺治疗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循环 ,增强视网膜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 ,减轻高血糖对视网膜的病理学损害 ,从而起到保护糖尿病大鼠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病理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TZ诱发的DM大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2只,针刺治疗组24只,同时设同批次同种属大鼠9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给予电针治疗,模型组与空白组不予治疗。结果:(1)针刺可提高STZ诱发DM大鼠的生存质量,其体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针刺治疗后DM大鼠的血糖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针刺治疗可改变周细胞核的形态和减少其衰亡。治疗组周细胞数目明显高于模型组,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仍低于正常组。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抑制周细胞衰亡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脉糖眼明胶囊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其振荡电位(OPs)的影响。方法DR患者8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3只眼,对照组41只眼,同时收集同年龄健康者40只眼作为空白组。治疗组予通脉糖眼明胶囊治疗,治疗前后3组分别进行F-ERG和OPs振幅、潜时的对比。结果DR患者F-ERG及OPs振幅降低,峰潜时延迟,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OPs波总振幅,F-ERGa、b,OPs前3子波振幅与峰潜时均得到明显恢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脉糖眼明胶囊可明显改善DR患者的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及氮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DM)模型的36只大鼠随机分成单纯DM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18只),同时设同批次同种属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针刺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单纯DM组和对照组不予治疗。结果:①针剌可提高STZ所诱发DM大鼠的生存质量,针刺治疗组大鼠体重与单纯DM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针刺治组大鼠血糖明显低于单纯DM组(P〈0.01);③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面密度明显降低,氮能神经元的密度及吸光度明显则增高(P〈0.01)。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抑制DM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增生和提高氮能神经元的密度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百会透悬厘针刺法对脑出血后脑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对照组8只,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72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各24只。于造模治疗后2天、7天、14天时间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来评定鼠脑组织中NGF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通过光镜手段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脑组织中NGF检测的阳性细胞数,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意义。造模后2天,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结果有差异(P<0.05)。造模后7天、14天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NGF阳性细胞数增高( 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NG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P<0.01),针刺组和西药组结果有差异(P<0.05)。针刺组及西药组周围脑组织中NGF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随不同的时相点变化而逐渐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百会透悬厘”能保护在脑出血中受损的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网康对视网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糖网康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灌胃2 mL蒸馏水、150 mg/kg糖网康、300 mg/kg糖网康、600 mg/kg糖网康。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个月,记录大鼠明视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a波、b波和Ops波,并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用药后中药中高剂量组比其他各组用药后的a波、Ops波振幅提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a波波峰潜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潜时缩短;中药中低剂量组比其他各组的b波振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波峰潜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潜时缩短。中药糖网康能提高糖尿病大鼠fERG的振幅,缩短潜时,尤其是对Ops干预作用明显。结论:中药糖网康对糖尿病模型的早期视网膜功能损害,尤其是视网膜内层血液循环状态的改善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早期大鼠模型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ERG)和大鼠视网膜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6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SD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低(3.85 g/kg)、中(7.70 g/kg)、高剂量组(15.40 g/kg)及西药组(羟苯磺酸钙胶囊,0.167 g/kg),每组8只。另设正常对照组(8只,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均灌胃给药20周。测定ERG,检测暗适应眼最大电反应的a、b波振幅及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 OPs)振幅总和。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IOD)、GFAP蛋白及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ERG a波、b波和OPs振幅降低(P<0.01), IOD、GFAP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各剂量组b波和OPs振幅升高, IOD、GF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活血解毒方中、高剂量组a波振幅值升高;西药组b波振幅值升高, IOD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西药组与活血解毒方各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解毒方可减轻糖尿病早期大鼠视觉电生理功能损害,对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益气明目口服液对光损伤大鼠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东  唐细兰  吴伟  叶成添 《中药材》2005,28(9):805-808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明目口服液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后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实验大鼠均接受1900±106.9 Lux绿色荧光灯24h持续光照射,建立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模型.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于光照前7d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益气明目口服液灌胃给药,阴性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光照后6h、6d、14d各组视网膜电图中a波及b波的变化.结果:阴性对照组大鼠左、右眼ERGa波及b波的振幅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大鼠ERGa波及b波的振幅于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后6h及6d均持续降低,至14d时仍无显著恢复;益气明目口服液低、高剂量组对实验大鼠光化学损伤后ERGa波振幅的降低均有保护作用,高剂量组益气明目口服液可有效保护实验大鼠光化学损伤后ERGb波振幅的降低.结论:益气明目口服液对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激光光凝配合补肝肾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配合补肝肾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1例121只眼采用分组治疗方法,光凝组71只眼仅接受激光光凝治疗。综合组50只眼应用激光并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结果 光凝组的有效率为81.7%,综合组的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治疗后视网膜出血、渗出和水肿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组(P<0.05或P<0.01)。对新生血管退化的治疗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补肝肾中药可用于配合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麝香注射液穴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网膜电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用视网膜电图(ERG)对麝香注射液肝俞,肾俞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进行研究。方法:应用TEC-150V^ 电生理检测仪,对16例RP患者32只眼前后进行ERG检测,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暗适应的潜伏期,经治疗后峰时较前缩短,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适应ERGa波,b波的振幅均较治疗前提高,潜伏期较前缩短,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视力亦明显提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麝香注射液肝俞,肾俞穴位注射治疗RP,可有效地改善视网膜锥细胞的功能,增进其神经网络的生物活性,对缓解病情,保持有效的中心视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特征。方法对临床确诊的RP患者21例42只眼和正常对照组36例50只眼进行了mf—ERG检测。分别对两组中5个环的N1、P1波振幅密度和潜伏期后极部P1波总振幅值和总潜伏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P患者mf—ERG从中央到周边5个环的P1、N1波振幅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黄斑区(第1环)呈降低反应,黄斑外区(第2—5环)呈较平坦反应。P1、N1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延长,但与第1环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5环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1波后极部总振幅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P的mf—ERG表现为整个后极部视网膜功能的损害,各个区域不尽相同,以周边病变早而严重。mf—ERG检查具有局部定位和定量功能,能发现RP患者的黄斑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偏侧纹状体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的方法制备PD模型大鼠,将制备成功的模型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针刺组、美多巴治疗组及针刺结合美多巴治疗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针刺百会、风府和双侧阳陵泉;美多巴治疗组:给大鼠灌胃美多巴;针刺结合美多巴治疗组:除了针刺治疗外,按照美多巴治疗组的剂量给予大鼠灌胃;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治疗。观察针刺前后PD模型大鼠阿朴吗啡诱导的行为学及纹状体多巴胺(DA)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刺组、针刺结合美多巴治疗组、美多巴治疗组PD大鼠旋转次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大鼠纹状体DA、HVA、DOPAC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针刺结合美多巴治疗组、美多巴治疗组大鼠纹状体DA、HVA、DOPA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并且可以提高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振荡电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运用视网膜电图的振荡电位 (OPs)对麝香注射液肝俞肾俞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RP)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 TEC- 15 0 V+电生理检测仪 ,对 RP16例患者 32只眼进行治疗前后 OPs的检测 ,并对其各子波振幅、潜伏时及 OPs总振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 OP1 、OP2 、OP3 及Σ OPs治疗后振幅明显提高 ,OP1 、OP2 治疗后峰时较前缩短 ,经 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而 OP4振辐及 OP3 、OP4峰时虽较治疗前改善 ,但经 t检验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麝香注射液肝俞肾俞穴位注射治疗 RP可有效地改善 RP患者视网膜内层的循环状态 ,促进其神经突触活动 ,增强视细胞活性 ,对延缓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电凝椎动脉的方法建立后循环缺血大鼠模型,通过跳台实验、平衡试验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BAEP)观察电项针对后循环缺血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将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项针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跳台潜伏期及平衡性情况。在造模后1天、7天分别进行BAEP检测,比较3组大鼠Ⅰ、Ⅲ、Ⅴ波的振幅(AMP)和波峰潜伏期(PL)。结果:模型组、电项针组大鼠在造模1天后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平衡性明显下降(P 0. 01);治疗7天后,电项针组较模型组大鼠跳台潜伏期明显缩短、平衡性明显提高(P 0. 01)。模型组、电项针组大鼠在造模后1天进行BAEP检测,Ⅲ、Ⅴ波振幅(AMP)明显压低; Ⅲ、Ⅴ波峰潜伏期(PL)波峰明显延长(P 0. 05),假手术组不出现变化,Ⅰ波无明显变化(P 0. 05)。治疗7天后,电项针组较模型组大鼠Ⅲ、Ⅴ波振幅(AMP)抬高(P 0. 05); Ⅲ、Ⅴ波峰潜伏期(PL)缩短(P 0. 05),Ⅰ波无明显变化(P 0. 05)。结论:电针项可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大鼠的脑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PN)模型坐骨神经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普通针刺组、电针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实验DPN大鼠模型,造模后14天检测各组血糖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坐骨神经Nrg1和ErbB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和普通针刺组血糖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普通针刺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高(P<0.01),坐骨神经Nrg1和ErbB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其中电针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上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坐骨神经Nrg1和ErbB2 mRNA表达,促进施万细胞生存,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坐骨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制荆维糖平对耱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方法造模,设立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维糖平大剂量组、堆糖平小剂量组。第12周末测定各组大鼠内脏重量、血脂、游离脂肪酸等。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和脾脏的重量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蛆较模型组的肝脏重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尤其以:甲双胍干预组较模型组差异极显著(P<0.01)。维糖平大剂量组的脾脏重量较模型组也有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CHO、TC、HDL-C、LDL-C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维耱平大剂量组对CHO、TG、HDL-C、LDL-C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维糖平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升高HDL-C水平(P<0.01)。二甲双胍组仅对HDL-C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FFA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堆糖平大、小剂量组和二甲双胍蛆大鼠外周血中的FFA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雏耱平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与降低算内脏重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游离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针刺+依达拉奉)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于造模后1 d,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取视网膜组织,运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各组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牛磺酸(Ta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 ①ERG a、b波振幅相对恢复率:联合组、针刺组及依达拉奉组与模型组相比,a、b波振幅相对恢复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与针刺组和依达拉奉组相比,联合组作用更为显著(P<0.05).②氨基酸含量:联合组、针刺组及依达拉奉组与模型组相比,Glu、Asp、Gly、Tau、GABA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针刺组或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视网膜形态改变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视网膜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正常兔眼视网膜急性缺血模型视网膜电图(ERG)最大反应、振荡电位(OPs)的影响及对兔视网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环腺苷酸(cAMP)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均予结扎右眼视神经lh制作兔视网膜急性缺血模型.造模前记录右眼ERG最大反应和OPs。川芎嗪组于视网膜缺血造模后0h、24h、48h及72h给予耳缘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复查ERG指标,模型组同期进行ERG检查,不予其他处理。视网膜缺血造模后72h处死动物,取右眼,免疫荧光技术观察cAMP在视网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视网膜缺血造模后24~72h,2组实验兔的最大反应振幅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川芎嗪组OPs振幅在缺血造模后24h、72h时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嗪组缺血造模后72h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AMP表达强于模型组。结论川芎嗪对缺血视网膜的Ops振幅有改善作用,可能与促进视网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cAMP表达,改善视网膜血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糖目宁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46例(90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糖目宁加减方,对照组服用2,5-二羟苯磺酸钙.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彩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野、电生理等检查.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9只眼中24只眼有效,有效率48.98%,20只眼稳定,稳定率40.82%,5只眼恶化,恶化率10.2%;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电图OPs波振幅提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目宁可以有效控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进一步证明针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大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以针刺及胰岛素治疗,并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于3个月及6个月取大鼠血清及视网膜,检测血糖,胰岛素含量,电镜观察视网膜变化,结果:血糖、胰岛素含量,针刺组、胰岛素组及正常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模型 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匀观察针刺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得以改善。结论:针刺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