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IL-8 IL-17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白介素 - 8(IL - 8)及白介素 - 17(IL - 17)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 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及其缓解期和 2 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 ,离心后取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 - 8、IL - 17的浓度 ,同时测定出所有受试者 (急性期治疗前后、缓解期、正常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 8浓度 (70 1 5 3± 12 1 34)pg/L与缓解期 (2 2 8 5 3± 5 7 5 8)pg/L及对照组 (2 0 2 87± 31 14 )pg/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 17浓度 (76 0 1± 4 35 )pg/L与缓解期 (2 0 85± 3 6 8)pg/L及对照组 (16 30± 3 0 8)pg/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2 34±2 9)× 10 9/L与缓解期 (5 9± 1 39)× 10 9/L及对照组 (3 87± 0 83)× 10 9/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 ,血清IL - 8浓度 (4 2 2 6 7± 88 9)pg/L明显低于治疗前 ;血清IL -17浓度 (4 4 0 2± 4 82 )pg/L也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IL - 8、IL - 17浓度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γ =0 6 34、γ =0 5 94 )。  相似文献   

2.
血清白细胞介素1β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溃疡性结肠炎 (U C)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1β(IL - 1β)的含量 ,并分析其与 U C病变范围、病变程度和复发与否的关系 ,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收集经内镜证实的 UC患者血清 6 4例 ,采用 EL ISA法测定血清中 IL - 1β的含量 ,正常对照为健康献血者血清。 结果 :UC患者 IL - 1β的含量 (10 .8± 14 .0 ) pg/ 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1.8± 0 .6 ) pg/ ml (P<0 .0 1)。不同病变范围 IL - 1β含量 ,愈合者、直肠病变、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及全结肠分别为 (6 .4± 8.6 )、(9.0± 11.0 )、(8.3±7.8)、(19.8± 14 .6 )和 (15 .5± 2 3.3) pg/ ml,左半结肠病变与愈合期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不同病变程度 IL - 1β含量 :0级为 (6 .4± 8.6 ) pg/ ml,1~ 3级分别为 (6 .2± 6 .2 )、(11.2± 12 .6 )和 (16 .9± 19.7) pg/ m l,其中 3级较 0级有明显增加(P<0 .0 5 )。初、复发患者及治疗前后 IL - 1β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UC患者血清中 IL - 1β含量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治疗后明显下降。表明 IL - 1β的变化对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免疫异常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时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变化 ,并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 )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方法 实验选用 SD大鼠 ,分为正常对照组 (n=6 )、急性胰腺炎组 (采用开腹胰管注射 5 %牛黄胆酸钠 1.0 m l/ kg诱导急性胰腺炎 ,不治疗 )和生长抑素治疗组 (胰腺炎诱导成功后 0 .5小时静脉注射思他宁 2 0μg/ kg)。后两组动物分别在术后 2小时 (n=6 )、6小时 (n=6 )和 2 4小时 (n=8)处死抽血 ,用 Bioassay法检测血中炎症性细胞因子 IL - 1、TNFα和 IL - 6 ;用 EL ISA检测血中抗炎症性细胞因子 IL - 10和 TGF-β;作血清淀粉酶及胰腺湿重测定。结果 对照组血中 IL - 1为 0 .5 6± 0 .0 6 ng/ m l,TNFα为 2 3.5 0± 1.871IU / m l,IL - 6为 6 9.0±6 .40 IU/ m l,IL- 10为 32 .0 5± 14.87pg/ ml,TGF- β为 6 6 .4± 13.2 0 pg/ ml。急性胰腺炎组成模后 2 4小时其血中 IL-1为 1.15± 0 .13ng/ m l,TNFα为 5 5 .33± 12 .79IU/ m l,IL- 6为 12 7.17± 13.91IU/ ml,IL- 10为 6 8.13± 19.90 pg/ml,TGF- β为 10 3.77± 2 8.95 pg/ m 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 .0 5 )。生长抑素治疗组在生长抑素治疗后2 4小时 ,其血中 IL- 1为 0 .83± 0 .12 ng/ m l,TNFα为 33.0 0± 7.40 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 6、8(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5 8例内异症患者和15例非内异症患者 (对照组 )血清和腹腔液中的IL -6、IL -8、TNF -α的含量 ,并分别与R -AF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分别为 :3 2 .77± 15 .2 3 pg/ml;12 6.79± 184.5 5 pg/ml)、IL -8(分别为 :5 3 .3 9± 43 .45pg/ml;15 5 .66± 190 .99pg/ml)、TNF -α(分别为 :3 1.0 9± 19.2 9pg/ml;3 5 .92± 2 2 .0 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 :17.5 9± 4.97pg/ml、18.15± 6.3 8pg/ml、11.15± 3 .71pg/ml;腹腔液 :2 1.5 1± 8.44 pg/ml、2 0 .15± 6.3 8pg/ml、12 .5 3± 7.15 pg/ml) (P <0 .0 1) ,且Ⅲ~Ⅳ期浓度升高。除腹腔液中IL -8外 (P >0 .0 5 )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IL -8、TNF -α的浓度与R -AFS评分均呈正相关。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IL -6、IL -8的水平明显高于血清 (P<0 .0 1~ 0 .0 5 ) ,而腹腔液中TNF -α的水平与血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异常水平的IL -6、IL -8、TNF -α是血清和腹腔免疫动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 ,病情程度与白细胞介素 -6(IL -6)及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G HDL -C)比值的关系。方法 测定 73例CHD患者血浆IL -6浓度 ,TG浓度 ,HDL -C浓度及TG HDL -C比值 ,并与对照组 (健康者 3 0例 )相比较 ,分析IL -6及TG HDL -C比值的临床意义。结果 IL -6浓度及TG HDL -C比值在对照组 ,稳定型心绞痛 (SAP)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SP)组分别为 :98± 41ng L ,1.87± 0 .41;2 82± 13 6ng l;3 .2 6± 0 .81;5 12± 2 5 9ng l,3 .66± 1.0 2 ;SAP组及UAS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NC)分别 (P <0 .0 1,P <0 .0 5 )。结论 :IL -6及TG HDL-C比值在临床评价CHD病情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Ren H  Hou F  Bi Y  Zhang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68-1172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受体的表达及其与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水平之间的关系 ,以及血透病人循环中高水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5 9例 (其中非透析组 2 2例 ,维持性血透组 37例 )和正常人 30例 ,观察单核细胞表面AGE结合蛋白的数量和亲和力 ,检测单核细胞表面AGE受体 (RAGE)的表达及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的TNFα和IL 1β的水平。 结果 血透病人单核细胞与12 5I AGE 白蛋白的特异性结合率 (41 4fmol/ 10 5细胞± 2 2fmol/ 10 5细胞 )较正常人 (31 6fmol/ 10 5细胞± 4 1fmol/ 10 5细胞 ,P <0 0 5 )明显升高 ,细胞表面AGE结合蛋白的数目(2 4 2± 0 2 1× 10 5/细胞 )高于正常人 (1 74± 0 2 9× 10 5/细胞 ,P <0 0 5 ) ,但亲和常数 (Kd)与正常人单核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异 ;血透病人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亦高于正常人 ;在相同剂量AGE 白蛋白刺激下 ,血透病人单核细胞分泌的TNFα和IL 1β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这种升高作用可被抗RAGE抗体所阻断 ;单核细胞AGE结合蛋白表达上调的血透病人 ,其循环TNFα和IL 1β水平亦显著升高。结论 血透病人单核细胞AGE受体表达上调 ,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合成前列环素 (PGI2 )的影响以及钙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对 IL - 6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实验对象 ,用放免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 6 - keto PGF1α。结果 :IL - 6组内皮细胞合成的 6 - keto PGF1α的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对照组为 (6 2 0 .4±34 .1) pg/ ml,而 IL - 6组 (5 0 u/ m l、10 0 u/ ml)分别为 (5 0 3.2± 2 3.6 )、(470 .3± 2 3.6 ) pg/ m l(P <0 .0 5 ) ;钙拮抗剂可以拮抗 IL - 6的上述效应与 IL - 6组比较 ,P <0 .0 5 ,而地塞米松无此作用。结论 :IL - 6能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分泌PGI2 ,此作用可能是通过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分级与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nterleukin - 6 ,IL - 6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5 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经CT检查并根据Balthazar标准进行分级。运用放免法测定急性胰腺炎病人及正常人血清IL - 6浓度。结果 :5 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根据Balthazar标准分级 ,Ⅰ级 2 9例、Ⅱ级 11例、Ⅲ级 10例。其血清IL - 6的浓度依次为 (113 3± 35 5 ) ,(15 7± 4 1 1) ,(171 1± 31 6 )ng/L。血清IL - 6的浓度随着急性胰腺炎CT分级升高而升高 ,两者间存在正相关 (rS=0 875 )。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人 ,其血清IL - 6的浓度与CT分级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烫伤所致的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以 [3H]地塞米松为配体 ,用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容量(Receptorcapacity ,R0 )和表观解离常数 (Kd)。采用体内注射TNFα、IL 1 β中和抗体和α 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 (α melanocyte stimulatinghormone ,α MSH)和合成肽KPV(Ac D Lys L Pro D Val)等措施调节其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30 7.86± 2 4.2 2 )fmol/mg ;Scatchard :(30 6 .71± 2 7.96 )fmol/mg]相比 ,烫伤后 1 2h ,轻烫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2 85 .1 9± 1 6 .6 2 )fmol/mg ;Scatchard :(2 96 .6 4± 1 6 .0 6 )fmol/mg]差异不显著 ;重烫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2 0 5 .5 2± 30 .41 )fmol/mg ;Scatchard :(2 0 8.45± 30 .78)fmol/mg]则显著下降 (P <0 .0 5 )。用体内注射TNFα、IL 1 β中和抗体和α MSH和KPV均能明显改善重烫组R0 的降低。结论 TNFα、IL 1 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重度烫伤所致的病理性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伴IgG亚类缺陷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莉佳  蒋利萍 《重庆医学》2003,32(4):426-427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儿童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ELISA测 4 4例RRTI儿童血清IgG亚类水平和 17例RRTI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IL 2、IL 4水平 ,7名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3 6例无哮喘RRTI患儿中IgG亚类缺陷 (ISD) 9例 (占 2 5 % ) ,ISD患儿IL 2、IL 4 (10 6 65± 85 4 3pg/ml、12 93± 2 19pg/ml) ,较对照组IL 2、IL 4 (15 3 3± 4 65 82pg/ml、16 3 7± 2 75 pg/ml)明显降低 (IL 2P <0 0 1,IL 4P <0 0 5 )。 8例哮喘患儿均有IgE升高 ,5例IgG4升高 ,IL 2。 (2 ) (73 85± 72 4 9pg/ml)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高于ISD组 (均为P <0 0 1)。IL 4 (19 96±2 19pg/ml) ,高于对照组和ISD组 (均为P <0 0 1)。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免疫发病机制不同 ,无哮喘者更易发生ISD和Th1/Th2同时降低 ;有哮喘者常有IgE、IgG4升高 ,Th1轻度降低、Th2亢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肝损害与血清IL-6水平的关系。方法:96例AP患者分轻、重症(MAP、SAP)两组,设正常对照组34例。采集AP患者入院24 h内及出院前1 d空腹静脉血,对照组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ALB、LDH、AKP、γ、GT)及IL-6水平。结果:96例AP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58例(60.42%)。AP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SAP组与MAP组比较,血清各肝功能指标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SAP患者的血清ALB较治疗前升高(P<0.05),SAP组和MAP组肝功能其他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IL-6水平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P合并肝损害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肝损害患者组(P<0.01)。AP肝损害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血清ALT、AST正相关(r=0.64,P<0.01;r=0.58,P<0.01),与其他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对AP严重程度预测ΔALT=-20.50U/L、ΔAST=-8.50 U/L、ΔIL-6=-36.23 ng/L时灵敏度、特异度较高。结论:AP肝损害发生率高,SAP肝损害严重程度明显高于MAP,AP肝损害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AP严重程度预测,ΔALT及ΔAST指标灵敏度、特异度较显著,ΔIL-6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5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苦参素组,常规组给予一般护肝、支持及对症治疗,苦参素组另加苦参素胶囊。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IL-6、TNF-α值及肝功能指标(ALT及TBIL)。结果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及肝功能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苦参素组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胶囊能显著降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具有较好的抗肝脏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与张力性胆囊炎的关系。方法采用OLYMPUS AU600生化仪测定40例慢性肝炎患者(其中20例张力性胆囊炎患者,20例胆囊正常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FIA)测定血清甘胆酸(CG)浓度。结果张力性胆囊炎组TBA与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而ALT与TBIL水平虽然也有增高的趋势,但是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TBA分别与CG、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TBA不仅反映肝脏损伤程度,而且可以反映慢性肝炎时的胆囊炎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内毒素(ET)水平、肠道菌群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6]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4+、自然杀伤细胞(NK)、CD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DAO、ET、TNF-α、IL-10、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NK、CD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DAO水平、ET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肠道菌群水平,效果优于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  相似文献   

15.
乔旭霞 《河北医学》2012,18(10):1351-1353
目的: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40例诊断明确的患者采用131I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比较甲状腺功能(FT3、FT4、TSH)、肝功能(TBIL、AST、ALT、γ-GT、A LP)和机体免疫功能(IL-2、CXCL-10)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1例和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后,血清TBIL、AST、ALT、γ-GT及A LP IL-2、CXCL-10水平明显下降,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降低,而TSH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促进肝功能和免疫紊乱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理气化湿活血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理气化湿活血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治疗情况[HBeAg转阴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6个月后HBV-DNA病毒载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ALT、AST、DBIL、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HBe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2、4、6个月的时候,研究组HBV-DNA病毒载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理气化湿活血汤联合拉米夫定能够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透明质酸(HA)评价丹渗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检测20例健康献血员及3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度)患者血清IL-6、HA水平,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或葡萄糖治疗4周后复查,观察血清IL-6、HA水平及其与ALT、TBIL的关系、和丹参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鸡活血汤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鸡活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治疗组血清ALT、TBIL、AST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 Ⅲ)、层粘连蛋白(LN)、4型胶原(ⅣC)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治疗组血清HA、PC Ⅲ、LN、IVC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鸡活血汤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水飞蓟胶囊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及恩替卡韦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及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胶囊治疗,两组...  相似文献   

20.
张翠琴  黄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0):1167-1168,1171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重型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研究患者血清瘦素与PTCHO及肝脏功能之间相关关系。方法:选择55名慢性重型肝病患者的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瘦素,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年龄(TBIL)、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胆汁酸(TBA)值。结果:对55名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测定值与PT、AIT、AST、TBIL、ALB、CHO、TBA做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总胆红素年龄和总胆固醇对血清瘦素有显著的影响,采用多元相关性分析年龄和总胆固醇与血清瘦素有显著相关性。采用两变量相关分析血清瘦素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凝血酶原时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肝脏损伤坏死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瘦素水平反映肝脏损伤坏死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