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岭南温病学说形成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岭南温病学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岭南温病学的贡献和影响,并从医家学术思想及文献整理、理论探讨、临床发挥、实验研究等多层面对近5年的岭南温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岭南温病学今后的研究思路,宜跟踪社会需求,切入医疗主战场;融入“大温病学”概念,拓展温病学研究领域。与多学科汇通融合并建立长远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3.
岭南地区因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特殊性,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性,人群体质对疾病的反应性与其他地区也有所不同。因此岭南温病的发病、证候表现与防治方法亦有其特色和经验。总结与研究岭南温病学说,不但有力地说明温病具有地域性特点,而且有利揭示温病的本质。岭南温病的防治措施,对该地区及地理气候环境类同的国家和地区均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岭南温病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基于其因时、固地、因人制宜思想,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为岭南温病学术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很欠贡献。1978年以来,对岭南温病历代著作、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的资料整理,总结出了岭南常见温病,发病季节、内外病因、诊治方法以及药物运用等特点,对继承与发扬温病学说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气候、环境论岭南外感热病的证治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湿润多雨,人群体质以“阳热质”、“湿热质”、“气阴两虚质”居多,故岭南外感热病表现出阳热郁结、气机不畅,多挟湿的临床特点,在治疗上须重视清解透热、宣畅气机和化解湿邪。外感热病初起,治宜透表汇热和疏表化湿。外邪入里,以疏理宣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为治疗关键。病温热者,宜用寒凉宣汇之品或用寒凉宣热和辛温开通之品合用,疏畅气机,使温热之邪由里向外透达;病湿热或温病挟湿者,须注意分消湿热,万应重视化湿。宣通三焦是疏理气机,分消湿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由于岭南炎热多雨的地理气候,其影响下的人群体质有阳热、湿热偏盛,气阴两虚和脾气虚弱兼有痰湿的特点;岭南医家在继承中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首重火热病证治,重视地方性多发病、常见病的防治,善于运用岭南特有的中草药物,显示了独特的岭南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6.
试论岭南医学发展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为依据,试图分析岭南医学发展有异于中原医学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从而探讨岭南医学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批判历版教材出发,对温病的概念进行完善,从学科的性质阐述学科的类别,从基础理论阐明温病学的研究对象,进而说明其学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独立性,为其它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临床、实验三方面对近年岭南温病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性综述。指出岭南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群体质、生活习惯,决定了岭南温病的发病、治疗均各具特色。近年来各方面对历代医家温病学术思想的整理研究、岭南温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以昏谵证、登革热、疟疾等为主的热性病的治疗研究均极大促进了岭南温病学说的发展,但对岭南常见的气阴两虚体质研究、湿热病治疗研究、药物研究及药剂改革方面仍嫌不足,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以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为依据,试图分析岭南医学发育有异于中原医学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从而探讨岭南医学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11.
岭南医学史教研由3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关于岭南地域“博古约今”的概念。“博古”,古代岭南地域较今广阔,明清以前岭南医学史取材范围较为广博;“约今”,自明清以降,岭南地区的核心部位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取材范围相对约定。二是关于岭南医学史教研内容。首先要记述岭南医学史实,但不等于单纯的资料堆积,而是凝练学术观点,旨在通过源头梳理看清根本。三是关于岭南中医学术传承,岭南医学史研究积累了几代人的心血,今天已经形成共识,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及《岭南中医药文库》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医对医学地理学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地理学是近来新兴的医学和地理学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的关系,以及某些疾病的地理环境分布、流行情况,并为保护病区居民健康而制定防治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中医古籍虽无“医学地理学”这个新名词,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却十分丰富。笔者不揣浅陋,简述于下,以为抛砖引玉之举。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则侧重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由日光、空气、水、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搜集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孟河、吴中两个医学学派时各自区域性医药发展的影响.认为区域性医学学派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医药学的发展.同样地,岭南医学学派对于岭南地区的医药发展也已经并且将继续做出贡献,对岭南地区的医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岭南中医药学术发展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岭南地区有较为复杂的生态环境,从医学与社会文化的广泛联合及互动关系的寻绎分析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进行医家学术思想的深层的探索,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岭南医学成就的内在联系,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规律,对丰富祖国医药学体系,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分子基因水平讨论岭南温病的病因与致病机制,体质特点、舌质及岭南道地中草药的研究前景,指出分子生物基因技术的应用是岭南温病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地域医学视野下分析岭南医学与闽南医学的异同、发展之路。岭南医学与闽南医学皆以中原医学文化为主导,同具阳燠气泄、中虚湿盛、水火失济的区域生态医学特征,二者具有凉茶及食治医药文化及月子餐习俗等民俗医学的差异。邓铁涛教授的"伤寒与温病统一辨证论治"等创见,既符合中原医学"阴阳水火气化"的生命认识,又对岭南、闽南等华南医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认为从民俗医学的表象切入学术理论核心,尝试探讨岭南医学与闽南医学的异同点,可为挖掘地域医学流派理论特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搜集与整理岭南医家的学术、临证资料,发掘、总结岭南冠心病学术和岭南名家的胸痹临证经验,探讨岭南冠心病治疗、辨证的地域特色,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岭南医学,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部分,研究的对象是温热病。《素问》是最早记载温热病的著作,从病因、病机、发病到对临床表现的描述,说明当时对温热病已有初步认识。从两汉到宋早期,温热病的著作几乎不见。到金元时期,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提出"火热论",论述对热病的辨证治疗,初步奠定了温病学说的基础[1]。明代温病学说发展几近停滞。  相似文献   

19.
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有利于素材资源的分类与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和课件制作水平。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介绍了医学地理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和建设,并对资源库的后续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发挥岭南医学优势提高中医学术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省实际出发,发挥岭南医学优势,保持中医特色,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中医学术水平,是全面振兴中医事业的关键。文中首次阐明岭南医学的含义、研究的目的。列举我省研究的优势及现实意义,提出岭南医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