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形电撕囊仪在现代白内障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78例80眼白内障手术中采用环形电撕囊仪进行连续环形撕囊。结果:80眼中采用环形电撕囊仪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达92.5%。结论:环形电撕囊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分别应用连续环形撕囊和开罐式截囊治疗白内障,并进行了手术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环形撕囊术用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90例作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上方角膜切口术,观察组施行连续环形撕囊术。分析比对效果;手术时间、视力好转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矫正视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角膜内皮混浊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视力好转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手术前两组矫正视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接近,P> 0.05;手术后观察组矫正视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角膜内皮混浊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行连续环形撕囊术效果好,可更好改善矫正视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吲哚青绿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连续环形撕囊术的帮助及术中术后的安全性。方法 616例785只眼,术中前房注入0.1ml吲哚青绿,观察前囊膜染色效果,对撕囊的帮助,环形撕囊的成功率及超声乳化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有关情况。结果 经过0.5%吲哚青绿染色的白内障患者环形撕囊成功率为99%,术后随访未见角膜内皮受损引起的并发症,虹膜炎及高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吲哚青绿对白内障前囊染色后,提高了前囊膜的可见度,对撕囊成效帮助大,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曾晓黎  易泰松  易妹  郑延川 《重庆医药》2009,38(16):2051-2053
目的评价囊膜染色剂(台盼蓝和吲哚青绿)在成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成熟期白内障随机分为台盼蓝组、吲哚青绿组和未染色组。采用前房气泡下染色法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比较撕囊成功率、超声乳化参数、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眼压。结果台盼蓝和吲哚青绿均能充分着染前囊膜,撕囊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7%,明显高于未染色组的80%。3个组的超声乳化参数、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囊膜染色剂台盼蓝和吲哚青绿均可显著提高成熟期白内障前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高泽明  李文英 《河北医药》2011,33(11):1699-1700
皮质性白内障患者发病率高,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率的65%~70%,其中又有部分患者为皮质液化性白内障,而这部分患者因缺乏眼底红光反射,手术中难以辨清囊膜及撕囊轨迹,增加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在易发后囊混浊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老年性白内障及并发性白内障;容易发生后囊膜混浊的儿童白内障、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在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0年3月~2003年1月在本中心收治的88例(98只眼)伴有后囊膜混浊、易发后囊膜混浊的白内障,在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同时作视轴区的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然后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随访3~37个月,视轴区均透明。无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及人工晶状体后玻璃体疝,也无黄斑囊样水肿。结论 对伴有后囊膜混浊且无法抛光的白内障、易发后囊膜混浊的白内障,在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同时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或预防后囊膜混浊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下连续环形撕囊在成熟或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工人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例(212只眼)连续环形撕囊随机分为水下组130眼和常规粘弹剂组82只眼,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撕囊成功率:常规组58眼(71.95%);水下组125组(9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下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高,适用于成熟或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工人晶体植入手术。  相似文献   

9.
刘钢 《江苏医药》2006,32(3):289-289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关键技术之一是成功晶状体前囊膜的连续环形撕囊(CCC)。我们对术中撕囊失败而改为开罐式截囊的白内障采用旋转切削联合劈核技术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连续环形撕囊术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手术步骤。普通的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术较容易完成。但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由于缺乏眼底红光反射,囊膜和撕囊轨迹不易辨认,盲目撕囊易造成前囊膜向赤道部撕裂和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大连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行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模式超声乳化治疗。结果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实验组在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眼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的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施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采用改良的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施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人工晶体位置等情况。结果 41眼视力比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指数者3眼,<0.1者2眼,0.1~0.3者13眼,0.3以上者24眼,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平均眼压为(13.25±3.10)mmHg(1mmHg=0.133kPa)。结论采用改良的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施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与眼压控制,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易于掌握,术中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适合开展。  相似文献   

13.
罗光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0,8(8):36-36,100
目的比较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用的125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小切口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后观察两组的视力恢复情况和手术对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两组手术的视力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超声乳化组的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小切口手术的并发症少,简便易行,费用低。结论对于不同情况的白内障患者要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硬核白内障患者还是用小切口手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 05 6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术中51例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4.8%,全部行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5例囊袋内固定植入,42例睫状沟固定植入和4例DGR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法植入.术后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46例(90.2%);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05,低于0.3者4例(7.8%);矫正视力低于0.05者1例(2.0%).结论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民政残联组织到边远农村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非超乳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手术效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本组患者708例(708眼),人工晶体植入率100%,脱肓率99.29%。结论在基层医院完全可以开展规模化白内障手术,就近解除患者的痛苦,让盲人重见光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通型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中重度脱位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11眼)白内障并伴有135°~225°晶状体脱位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其中6例(6眼)玻璃体脱出前房者先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后环形撕囊;将囊袋张力环两端孔穿过聚丙烯缝线固定于脱位侧巩膜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6~1.0者4眼(36.4%),0.3~0.5者6眼(54.5%),<0.3者1眼(9.09%)。UBM提示所有的人工晶状体均正位无偏斜。结论对于晶状体大范围脱位者应用缝线固定普通型囊袋张力环有利于囊袋完整及人工晶状体植入,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异氟醚在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及扩容在稀释血液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切实可行 ,与扩容同时进行减少了出血量 ,节省了输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76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n=38),A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及视力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眼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后各时段的平均眼压改善程度和视力水平明显优于A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接受手术的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FTS新理念治疗(TST组)及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腹症外科治疗中应用FTS可以有效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总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超乳三联术组)的患者74例(92眼),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囊外三联术组)的患者40例(52眼),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结果超乳三联术组术后平均眼压为(13.72±2.72)mm Hg,囊外三联术组术后平均眼压(12.92±5.35)mm 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且两组下降值差异无显著性(t=0.166,P>0.05)。超乳三联术组术后视力显著提高(χ2=18.254,P<0.01),囊外三联术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随访,眼压≥21mm Hg者,超乳三联术组2只眼,囊外三联术组4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超乳三联术组明显低于囊外三联术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效果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