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大部分栓塞治疗对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检测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脾大部分栓塞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率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肝硬化患者脾大部分栓塞前外周血CD3^ ,CD4^ 百分率,CD4^ /CD8^ 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栓塞治疗8周后,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仍低于健康人(P<0.05),而CD8^ 细胞百分率,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在栓塞前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前者P<0.05,后者P<0.01),栓塞后两者均下降,与健康人相比,前者P>0.05,后者P<0.05,结论:巨脾可能是肝硬化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脾大部分栓塞可部分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旨在探讨术中及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I组在全麻下、Ⅱ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胃癌根治术,Ⅲ组在全麻下、Ⅳ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Ⅱ、Ⅳ组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48h。分别于手术日晨,手术切皮后1 h,术后第1、3、7d晨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 (总T淋巴细胞)、CD4^ (辅助性/诱导性T淋巴细胞)和CD8^ (抑制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I组术后第1d、第3dCD4^ 、CD8^ 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Ⅱ组、Ⅲ组各时间点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Ⅳ组术后第1dCD4^ 表达受抑(P<0.01)。上腹部手术(Ⅰ、Ⅱ组)较下腹部手术(Ⅲ、Ⅳ组)CRP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明显,术中、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轻,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改变,术后硬膜外镇痛无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BALB/c妊娠小鼠感染弓形虫后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己烯雌酚(DES)对感染弓形虫孕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使用一定剂量的DES处理感染弓形虫孕鼠,于不同妊娠时期将孕鼠处死,用放免法测定孕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对照组的脾脏CD4^ 与CD8^ T细胞水平于14、16、18d增高(P<0.05);CD4^ /CD8^ 比值降低,16、18d有显性(P<0.05)。与感染对照组相比,DES处理组脾脏CD4^ 、CD8^ T细胞降低(P<0.05),CD4^ /CD8^ 比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DES对脾脏CD4^ 和CD8^ T细胞亚群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CD8^ T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大;提示脾脏CD4^ 和CD8^ T细胞都有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且CD8^ T细胞占主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腺机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6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静脉血中CD3^ 、CD4^ 、CD8^ 的百分率,并计算CD4^ /CD8^ 比值。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CD3^ 、CD4^ 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D8^ 显著上升(P<0.001);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提示免疫状态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细胞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B-NHL)患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和NK细胞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20位正常人和24例B-NHL患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进行分析。结果:(1)B-NHL患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NK细胞和CD4:CD8比值显低于正常人(P<0.05)。(2)经CHOP方案治疗后有效组外周血中CD4^ 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1),CD4:CD8比值增大(P<0.01);无效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治疗前后无显区别(P>0.05);(3)有效组患外周血NK细胞治疗前后存在显差异(P<0.01),无效组外周血NK细胞治疗前后不存在显差异(P>0.05)。结论:测定B-NHL患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报道用武汉系列抗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检测四种疾病147例患和36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肺结核组CD3^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细胞和CD4^ /CD8^ 细胞比值降低,而CD8^ 细胞升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非常显意义(P<0.01);脑血管病患的CD4^ 和CD8^ 细胞均高于正常人(P<0.01);恶性肿瘤组CD3^ 细胞和CD4^ /CD8^ 细胞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CD8^ 细胞较正常人有所升高(P<0.05);自身免疫病组CD3^ 细胞低于正常人水平(P<0.05)。结果提示这些疾病均出现了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补体、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UC患者(UC组)和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经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UC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C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UC组CD4^+与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择期经腹胆囊切除术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及白介素2受体(CD25)表达的影响,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硬膜外麻醉组和异再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各20例,于麻醉前即患者入室后10min,麻醉后60min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4ml经密度梯度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单克隆抗体花环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CD25,结果:麻醉后60min,全麻组CD^ 3,全麻组CD^ 3,CD^ 4,CD^ 8细胞均呈增加趋势,且CD^ 3,CD^ 4细胞增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硬膜外组仅CD^ 4呈增高趋势(P>0.05),CD^ 3细胞变化两种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CD^ 25细胞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全麻组醉后CD25细胞明显增加(P<0.05),认为两种麻醉方法对T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CD25的影响不同,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使T细胞免疫处于易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9.
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胃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Th1亚群CD4^ ,CD45RA^ ,Th2亚群CD4^ ,CD45RO^ 的表达,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同期检测1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CD4^ CD45RA^ 明显下降(P<0.05),Th2细胞CD4^ ,CD45RO^ 虽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h1/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γ,IL-4水平均有降低,以IFN-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5),结论: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Th2及其功能对增强,Th1/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动期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表面Fas及bcl-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T、B淋巴细胞凋亡变化的关系,淋巴细胞的凋亡改变对疾病活动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活动期LN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表面Fas及bcl-2进行检测,同时测定T、B淋巴细胞的凋亡状态,分析其与LN肾功能变化,抗dsDNA疾病活动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B淋巴细胞,CD8^ T细胞表面bcl-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D4^ T细胞表面bcl-2表达降低(P<0.05)。CD4^ ,CD8^ T细胞表面Fas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B淋巴细胞表面Fas表达降低(P<0.01);B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CD4^ T细胞百分率下降(P<0.01),CD8^ T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LN肾功能的变化,体内抗dsDNA的增加与B淋巴细胞凋亡的减少,CD4^ T细胞的减少,CD8^ T细胞的增加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LN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的异常变化与淋巴细胞表面凋亡基因的异常表达相关,且在LN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CD3A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抗CD3单克隆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对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D3AK细胞对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①治疗有效率(CD+PR+MR)为39.65%;②免疫功能变化: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CD8^ 下降(P<0.05),CD3^ 、CD4^ 、CD4^ /CD8^ .比值均升高(P<0.01),sIL-2R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CD3AK细胞能有效地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细胞亚群在妊高征中变化。方法:采用SAP法检测妊高征患及正常孕妇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探讨T细胞亚群及CD4^ /CD8^ T细胞比值在妊高征中变化。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患CD3^ 总T淋巴细胞无显变化,CD4^ T淋巴细胞升高,差异非常显,P<0.001;CD8^ T淋巴细胞下降,差异非常显,P<0.001;CD4^ /CD8^ T淋巴细胞细胞比值升高,差异非常显,P<0.001。妊高征组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非常显,P<0.001;妊高征组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与平均动脉压呈显正相关,r为0.058,P<0.01。结论:妊高征患T细胞亚群及CD4^ /CD8^ T细胞比值失衡,且与平均动脉压呈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癌患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检测55例肺癌患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与15例肺良性肿瘤患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肺癌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 recepfor rosette,RR),CD3+,CD4+,CD8+,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1CR)依次高于肺良性肿瘤组,正常人(P<0.05),(2)Ⅲa,Ⅲb期肺癌,RBC-1CR高于正常人(P<0.01),I,II期病人CD3+,CD4+,CD8+低于正常人(P<0.01),RBC-1CR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肺癌患RBC免疫和T细胞亚群的测定,对肺癌的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估计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栗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HIV和AIDS患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后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10例HIV感染、10例AIDS患外周血中CD3^ 、CD4^ 、CD8^ 、CD8^ CD38^ 、CD45RO^ 、CD45RA^ CD62L^ 的表达及ThTs的改变。结果:HIV( )组与AIDS组的CD4^ T细胞比正常对照组显下降(P<0.01),CD8^ 明显增高(P<0.01),Th/Ts明显倒置;HIV(+)组与AIDS组的CD8^ 、CD38^ 、CD45RO^ 较对照组明显增高,CD45RA^ 明显下降(P<0.01);AIDS组的CD62L^ 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P<0.01)。结论:人体感染HIV后一些免疫因素如低的幼稚T细胞数、明显的T细胞活化及细胞凋亡等参与了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T细胞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借助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2组宫颈癌放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艾灸治疗2个月后宫颈癌放疗患者外周血CD3^ 、CD4^ T细胞数量较艾灸前有明显增加(P<0.01),而CD8^ T细胞数量下降,差异显著(P<0.05);空白对照组CD3^ 、CD4^ T细胞数量下降,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分别观察了CD4^ /CD8^ T细胞的比值,艾灸治疗组明显上升(P<0.05),而空白组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有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例CH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CHD患者CD3^ 、CD4^ 、CD8^ ,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1);CD4^ /CD8^ 、IgG、C3、C4高于对照组(P<0.01),IgA、IgM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参与了CHD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尖锐湿疣的复发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单抗致敏红细胞花环实验直接法,检测CA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水平。结果:治疗前CA患者,治疗后复发者CD4^ 百分比降低,CD8^ 百分比升高,CD4^ /CD8^ (免疫调节指数)比值降低;治愈者CD4^4 升高,CD8^ 降低,CD4^ /CD8^ 比值升高(P<0.05)。结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与CA的发生,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CV感染者在病程各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丙型肝炎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并将其分为急性期组,慢性期组检测CD4^+CD25^+、CD4^+CD28^-T淋巴细胞。结果丙型肝炎患者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CD4^+/CD8^+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CD4^+CD2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28^-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期组CD4^+CD25^+T细胞显著增高,而CD4^+CD28^-T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CD4^+/CD8^+明显降低,机体免疫状态紊乱,在各病程阶段CD4^+CD25^+、CD4^+CD28^-T细胞比率明显变化,说明此淋巴细胞亚群与丙型肝炎的发病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