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前庭阵发症是一种引起眩晕的外周前庭疾病,其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为主要表现,发病率低,易误诊漏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MRI影像学表现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意义,大部分前庭阵发症的患者可发现神经血管交互压迫现象,目前通常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该病,常用卡马西平,有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该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血管减压术治疗第Ⅷ颅神经血管压迫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以血管减压术治疗6例第Ⅷ颅神经根血管压迫患者。均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术前予桥小脑角空气造影高分辨率CT检查,其中5例可见神经根血管交叉压迫。经乙状窦后经路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证实,第Ⅷ颅神经根被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它们的分支血管压迫。术后失,随访0.5-1.5年无复发。并对该症的术前诊断,发病机理和微血管减压术的适应证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 ,VP)的临床特点,观察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诊断为V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眩晕发作特点、纯音听阈(pure-tone audiometry PTA)、听性脑干反应(ABR)、头颅磁共振(MRI)及前庭功能等检查结果。给予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治疗3个月后评估其疗效。结果32例V P患者均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24例(75.0%)患者在转头或转身时诱发眩晕发作,24例(75.0%)患者伴平衡障碍或自身感觉的不平衡感;11例(34.38%)患者 PT A阈值上升;所有患者的颅脑MRI均显示前庭蜗神经存在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 -compression ,NVCC)现象;行 ABR检测的30例患者中有24例(80.00%)异常,其中I-III波间期延长(>2.2 ms)者19例(63.33%),其病程较I-III波间期正常者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31)。所有患者经抗癫痫药物治疗1个月,失访1例,症状无改善者4例,其余27例患者均继续治疗3个月,停药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其眩晕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P<0.05),眩晕的严重程度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VP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诱发因素有头位或体位变动;MRI均提示有NVCC现象,多数患者ABR I-III波间期延长,部分患者PTA阈值上升;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能有效控制眩晕症状,在试验性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耳科的常见症状,其发病原因有多种,其中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可由桥小脑角区的血管袢压迫第Ⅷ颅神经所引起,并可以通过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获得成功。我科于2003年4月为1例眩晕患者成功地实施了乙状窦后径路第Ⅷ颅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乙状窦后入路神经血管减压术后的颅内压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乙状窦后入路行神经血管减压梳理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但术后脱水剂的应用较为混乱。为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脱水剂及有关药物的使用,促进恢复,我们对6o例行神经血管减压术患者由乙状窦入路行颅内压测定,对观察术后病情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6O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33~73(平均57)岁。其中,三叉神经血管减压梳理术4o例,面神经血管减压梳理术2o例。手术均经耳后小切口乙状窦后八路进入桥小脑角,顺利完成。术后不用脱水剂,液体量控制在15oo~2oooml/d;应… 相似文献
7.
8.
血管神经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15例报告刘志涛,闫俊霞,于立新,王莉我科自1988年开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0例,面肌痉挛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三叉神经痛10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68... 相似文献
9.
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血管压迫性耳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压迫性耳的发病原因及提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经乙状戏路进入桥小脑角,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听神经周围仔细检查,发现38耳第Ⅷ脑神经均有血管压迫,其中6耳伴有蛛网膜增厚,将压迫或刺激听神经根的责任篾这及粘连分开,并在神经与血管间夹放一块自体肌膜将其隔开。结果:术后38耳耳鸣均完全消失。其中4便伴眩晕者术后眩晕亦消失,随访6个月-7年2个月,2耳耳鸣复发,36耳痊愈。结论:血管压迫性耳鸣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状窦后进路小脑脑桥角区神经和血管显微位置关系。方法应用47具(94侧)10%甲醛固定的成年人尸头标本,模拟临床乙状窦后手术进路,观察小脑脑桥角区神经和血管。结果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复合体、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与相关血管接触和压迫率分别是17。02%、72。34%、39.36%,主要责任血管是小脑上、前下和后下动脉,接触或压迫神经的主要位置位于神经远离脑干的外1/3。副神经未发现有血管接触和压迫。面听神经复合体的接触或压迫血管中有89.83%成袢,穿行于神经之间。舌咽和迷走神经接触或压迫血管中有44%穿行于神经之间。结论小脑脑桥角区神经和血管关系密切,上述研究为该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解剖学基础,对于此区的手术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Background: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etiology of vestibular paroxysmia (VP) remains unclear, moreover, due to the lack of reliable diagnostic features for VP, the clinical diagnosis will be made mainly by exclusion.Aims/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curative effect of keyhol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with local anesthesia for VP.Material and methods: 54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hemifacial spasm and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underwent keyhol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with local anesthesia, twelve of whom were coexistent with VP. The evaluation of the vertigo after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symptom report card for 12 patients with VP and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116?months (range 114–118?months).Results: The cochleovestibular 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 at the root zone of vestibular nerve was found in 12 patients with VP, of whom 11 patients had the neurovascular compressive vertigo induced intra-operatively and the vertigo disappeared postoperatively, moreover, one patient had no neurovascular compressive vertigo induced intra-operatively and the vertigo was no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operation. Of 12 patients with VP during the mean 116-month follow-up, 11 patients had no recurrence of neurovascular compressive vertigo and the effective control rate of vertigo was 91.7%.Conclusions and significance: Keyhole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with local anesthesia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ing VP and controlling neurovascular compressive vertigo, but also has definite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VP.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第Ⅷ脑神经与血管交叉压迫性眩晕的临床特点、病理生理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拟诊为第Ⅷ脑神经与血管交叉压迫性眩晕患者的症状、听功能、前庭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特征,药物治疗效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共同临床表现为活动或头部运动时出现眩晕及不稳感,静坐或卧床休息可缓解,前庭抑制剂不能缓解;体位诱发试验表现为头部运动过程中眩晕或漂浮感,而当头部在任何位置静止时眩晕停止;患侧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ABR患侧或病变较重侧Ⅰ~Ⅲ间期较对侧延长;前庭功能检查提示为中枢性病变;颞骨CT及内耳道、桥小脑角MRI排除占位性病变,MRI提示迷路动脉与前庭神经交叉压迫;口服卡马西平加巴氯芬或单服得理多可缓解症状;相关文献报道手术探查确认了第Ⅷ脑神经与血管压迫的存在,责任血管主要为小脑下前动脉,针对眩晕而进行的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确切.结论:第Ⅷ脑神经与血管交叉压迫性眩晕作为一种疾病实体真实存在,活动或头部运动诱发眩晕及不稳感为主要临床特点,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既往文献报道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前庭神经炎是引起急性眩晕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可导致单侧前庭功能障碍。其发病原因可能是潜伏于前庭神经节中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大多单侧发病,且多累及前庭上神经,而极少单独累及前庭下神经,可能与其解剖结构有关。病史和查体、头脉冲试验、温度试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检测能实现分型诊断。对症支持药物只用于急性期缓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类固醇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的效果还存在争议,但可以减轻水肿,改善眩晕症状和促进前庭功能康复。而早期积极的前庭康复治疗是使各类患病人群回归正常生活、回归社会不同岗位(包括飞行人员重返蓝天)的最有效方法。本文就前庭神经炎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因学、相关检查、诊断、鉴别诊断、病程、治疗、医学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长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 15年经手术证实的病例 ,从临床上解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神经血管减压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1985年以来采用乙状窦后和迷路后进路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76 5例 ,对获得信访和门诊复查、手术时间超过 3年、资料完整的 5 87例进行总结。结果 :5 87年术中未见血管压迫者 49例 (8.35 % ) ,余 5 38例 (96 .6 5 % )有血管压迫 ,多数病例可见神经根有明显的血管压迹或神经根扭曲 (静脉压迫无此现象 )。疗效 :5 38例神经血管减压术者治愈5 2 9例 ,治愈率 98.33% ,有效 3例 (0 .5 6 % ) ,无效 6例 (1.12 % ,其中 1例为顽固性面痛 )。治愈者中复发 48例 (9.0 7% ,静脉压迫者基本全部复发 )。感觉根部分切断 49例 ,2例复发 ,1例顽固性面痛。结论 :三叉神经痛主要病因为血管压迫神经根 ,神经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愈率高 ,长期疗效稳定。静脉不应视为压迫血管。顽固性面痛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揭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对2003年5月—2005年12月收集的107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分析、影像学分析及SLC26A4致病基因检测分析,以期发现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系列特征。临床听力学特征性观察包括纯音听力中低频的气骨导差;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时观察特征性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evokedshortlatencynegativeresponse,ASNR);影像学检查包括对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扫描或耳蜗水成像磁共振检查了解前庭水管、内淋巴囊及耳蜗的发育情况;病因学分析包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SLC26A4基因的21个外显子,直接测序,DNAStar及BioEdit序列比对软件分析SLC26A4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70.8%~83.7%LVAS患者在低频500Hz、250Hz存在显著的气骨导差,范围在15~95dBHL。75.7%的LVAS患者在常规ABR测试时发现ASNR,潜伏期为3.26±0.57ms。97.9%的LVAS患者发生了SLC26A4基因的突变,其中双等位基因突变占88.4%,单等位基因和未发现突变的家系分别占9.5%和2.1%。共发现38种突变形式,包括23种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突变,15种已报突变(五种仅报道于中国家系)。其中IVS7-2A>G突变是所有突变中最常见的突变,占所有突变者的78.9%,是中国人群中的特征性突变。影像学检查CT及磁共振是诊断LVAS的金标准。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纯音听力—低频气骨导差;具有特异性的ABR波形—ASNR;CT检查见前庭水管扩大,直径>1.5mm;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扩大的内淋巴囊;具有特异和常见的SLC26A4基因突变谱。上述系列特征形成了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依据。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患者听力的保护与康复。 相似文献
17.
刘博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5):52-55
虽然已有很多研究证实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引起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但临床仍常见漏诊和误诊病例。究其原因可能与该病多于出生后隐匿起病、婴儿期常有比较好的可用听力、对语言学习影响不大或波动性听力下降易被家长忽视有关。也可能与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局限有关.患儿听力下降中混杂的传导性成分易被许多临床医师所忽视和误诊。综上原因.来自于家长和医师的原因都很容易耽误此病的早期诊断并错过最佳的有效治疗时机.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相似文献
18.
19.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和时机。方法:周围性面瘫患者57例,分别在2个月以内和2个月以后行面神经减压术,采用组间χ^2。检验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个月以内组治愈率显著高于2个月以上组(P〈0.05)。结论: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手段,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