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行业动态     
《上海医药》2006,27(6):285-287
我医药保健品出口遭遇贸易壁垒有三大特点,国际投资机构纷纷看好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东828种药品将实行同品种规格统一价,江苏入围医药百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天津将建现代医药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陈致远 《上海医药》2013,(13):40-43
目的: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推进我国医药分业改革的建议。方法:根据日本医药分业改革历史,通过分析其政策特点和效果,提炼出可借鉴之处。结果与结论:提高医师诊疗报酬和控制药品价格差异是实现医药分业改革的关键政策变量,并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中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敏感、最主要的市场信号和市场调节器。价格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的重要内容、关键的一环。国家多次对医药价格进行调整和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随着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价格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着医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制约了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2年全国医药商品货源充足,价格平稳,新药走俏,医药市场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1993年医药市场面临的形势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取消,商品将根据市场调节,药品专利实施,关贸总协定执行,进口药品(特别是进口制剂)、中外合资药品增长幅度将冲击我国的药品市场,对工厂企业将会带来严峻的考验。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给医院的收入和药品使用结构方面带来一些影响。就去年全国药品供销情况来看,对1993年武汉医药市场有以下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5.
医药价格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医药价格改革是推动医药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各级在学习《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后,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确立了医药价格改革的目标:逐步从国家计划价格转变为可调控的市场形成价格为...  相似文献   

6.
施少斌 《中国药房》2004,15(2):73-74
"医药分家"是"老"话题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推行 3年多了,药品招标采购、盈利性医院和非盈利性医院的划分、医疗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等改革都逐步在全国深入推广开来,但医药分家却一直裹足不前,成为"三项"改革矛盾集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4,(32):3014-3014
<正>本刊讯2014年7月9-1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陈啸宏一行赴广西进行"公立医院价格监测与成本核算重点课题"调研,了解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情况、贯彻落实2012年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情况以及全国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工作推进情况。调研采取座谈会、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组听取了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国坚关于广西医药价格改革情况的汇报,与区卫生计生委、发改委、物价局、财政厅、人社厅等部门负责人座谈,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参加了座谈会。调研组还分别与南宁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国家计委有关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规定,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招标代理机构的价格行为,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保证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顺利实施,国家计委、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从8月中旬到10月底开展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 这次专项检查范围是:全国所有从事  相似文献   

9.
谁动了医药商业的“奶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子 《医药世界》2002,(9):37-39
价格下跌引发了药品商业亏损面扩大,虽然我国医药流通体制的改革获得了重大成果,但是医药流通领域的盈利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医院药剂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闫双银 《中国药事》2003,17(5):298-29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加入WTO ,原有的医疗保健制度和药品管理体系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目前 ,医疗保险制度已在全国展开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OTC)分类管理制度正在实施 ,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等政策措施在医疗单位推行 ,降低了药品价格 ,遏止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节约了医疗资源 ,规范了服务行为 ,迫使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服务费用。1 药剂科面临的形势药品是实现基本医疗的物质基础。在医疗改革中 ,药品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点。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别管理 ,打破了医药垄断制度 ,引入了竞争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资料分析法,通过检索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访问各省市药品集中采购网站,收集整理我国药品采购制度相关文献与政策文件,对历年来我国药品采购制度的演变与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现状与完善措施。 结果与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实施在降低药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实施过程中的产能、流通配送及用药合理性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隐患,建议可从明确价格区间、精确采购量、 规范用药行为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政策对耐药结核病患者药物可负担性的影响。方法根据《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和药品说明书,按体质量50 kg成年人估算服药日剂量,参照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和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药品价格,测算集采政策实施前后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疗程费用,以灾难性医疗支出(指家庭的医疗支出占家庭可支付能力的比重≥40%)为指标评估耐药结核病患者的药物可负担性。结果对利福平敏感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疗程费用为(0.40~0.88)万元,乙胺丁醇的价格在集采政策实施后下降了42.86%,但组合治疗方案的总疗程费用相差不大;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疗程费用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3.38~42.83)万元降为集采政策实施后的(2.85~21.04)万元,其中含有利奈唑胺的治疗方案的疗程费用降幅为31.68%~50.88%。48个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组合方案中,造成灾难性医疗支出的组合方案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38个降至集采政策实施后的17个。城镇患者的药品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20.77%~102.43%降至集采政策实施后的19.74%~48.51%,造成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治疗方案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9个降至集采政策实施后的5个;农村患者的药品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由集采政策实施前的54.91%~270.83%降至集采政策实施后的52.19%~128.27%,但所有组合方案均会造成灾难性医疗支出。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可在降低药品费用的同时降低个人自付费用,但二线抗结核药品价格仍较高,给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且农村患者的情况更严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8年来对医疗机构用药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提取我院2001—2007年采购药品信息,对中标药品的品种、价格、差价率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招标药品品种逐年增加,品种频繁调整,药品价格普遍降低,药品差价率由2001年的34.52%下降到2007年的14.80%。结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使医院药品收入呈下降趋势,建立新的补偿机制,调整招标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陶菁  姚英 《中国药事》2023,(9):1060-1073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不同时间段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简称我院)他汀类调脂药的使用情况,探讨该政策对我院他汀类调脂药使用的影响,为推动制定和完善政策、提升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汇总我院“4+7”带量采购、第二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及第三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后7个月门诊他汀类药的使用数据和政策实施前同期的使用数据,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我院他汀类调脂药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 的影响。结果: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我院他汀类调脂药中选品规单价显著降低,未中标品种的单价未变;他汀类调脂药使用量逐步增长而销售金额却下降明显,其DDDs逐年升高,DDC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我院执行情况良好,政策的实施不仅让他汀类调脂药中选品规的日均费用降低明显,使患者和医保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同时也有利于优化调整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的协同作用及尚存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其协同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政策评估法,分别对目前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的直接协同与间接协同作用进行阐述,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我国医保支付制度在技术层面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完善我国药品及医用耗材(以下简称"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检索2018年11月-2021年11月我国出台的药品及耗材集采相关政策文件,运用政策分析法并参照相关研究文献,分析我国集采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结果 与结论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保障部门通过激励和监督措施来保障医...  相似文献   

17.
全国各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  罗敏  金朝辉  李天平  胡明  徐珽 《中国药房》2012,(16):1469-1471
目的:为国家及各地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通过各省政府办公厅、卫生厅、药品集中交易监管平台等相关官方机构网站,收集各地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在招标周期、质量层次区分、采购及议价方式、中标企业数量、差比价规则运用等方面存在不同模式。结论:建议国家修订与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适当延长招标周期,取消质量层次区分,规范采购及议价方式,中标价引入差比价规则,中标结果纳入公立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加速仿制药替代的背景下,提出促进仿制药使用的政策建议。方法:选取江苏省某胸部专科医院治疗肺癌的8种既有原研药也有仿制药的品种,按季度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原研药和仿制药使用量占比、使用金额占比、价格比,以及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执行集中采购前后仿制药替代潜在的费用节省率。结果:2018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2季度,原研药、仿制药使用数量占比分别由22.38%下降至14.26%、77.62%上升至85.87%,使用金额占比分别由39.43%下降至21.56%、60.57%上升至78.44%,仿制药与原研药价格比从2.08上升至2.75。在执行集中采购后,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潜在可节约费用1 061 254.51元,费用节省率为55.93%。结论:随着仿制药相关政策的推进,仿制药使用数量和金额占比都在上升,仿制药替代确有降低药品费用支出的作用。因此,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同时配合仿制药政策的宣传,着力提高医患对仿制药的认同,再通过集中采购政策,可以促进仿制药利用以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9.
范治国 《中国药房》2009,(10):721-722
目的:探索公立医院药品收费的合理结构和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具体途径。方法:对《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公立医院实施"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完整表述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并不只是对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政策简单地取消了事,而是有着完整的实施路径和配套政策的保障,是通过建立药品收费的合理结构和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王萍  刘亚婷  赵莹  李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12):2870-2875
目的 分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对天津市北辰医院门诊降压药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提取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前后门诊降压药的用药数据,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回顾性分析药品价格、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换药率等变化情况。结果 2018—2022年天津市北辰医院门诊降压药共涉及9个品种,集采药较原用药相比,降价幅度均在50%以上,销售金额减少132.48万元,同比降低54.26%,DDDs同比升高29.01%,DD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70.71%~100.00%患者将非集采药更换成集采药使用。结论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切实降低了天津市北辰医院高血压患者用药负担,提高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医生和患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集采药,集采药逐步得到大众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