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咏梅 《西南军医》2010,12(2):375-37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患者好发的一组临床症状群,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狭窄、痉挛等原因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和行走不稳以及焦虑、睡眠形态紊乱等。短时间者持续数秒钟,长时间者可导致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8例,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供血不足判断意义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全余 《西南军医》2008,10(3):124-12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对椎动脉狭窄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判断意义。方法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与计算机后处理重建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SCTA能够同时显示椎动脉与毗邻结构,三维成像能判断椎动脉狭窄、受阻部位,狭窄程度,原因及椎动脉畸形。结论SCTA对椎动脉狭窄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发育不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常见,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其原因之一,但长期以来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常常误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临床的相关性,提供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的用药依据。方法:应用经颅彩色多谱勒[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椎基度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经TCD检查大多数有异常改变,可表现脑血流速度的变化[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频谱形态及频谱性质的改变,以及转颈试验时峰值流速的变化。结论:TCD是一种无损伤性检查,简单、快速,可为医生诊断椎基底动脉脉供血不足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对医生选择用药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于大脑半球后下部、丘脑、脑干和小脑,其病变常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或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我院自1999-2004年共诊治156例,现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予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较为常见,自2004年起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临床诊断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患者行椎动脉(VA)检查,观察其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影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脑膜炎4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误诊的原因及其教训。方法对48例误诊的结核性脑膜炎回顾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误诊为血管性头痛22例,神经性头痛14例,偏头痛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误诊时间(36±8)d。结论肺部结核证据较少,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缓慢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询问病史不详细、分析病情不全面是误诊的重要教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了19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结果49例均在5mm薄层CT扫描上显示椎基底动脉增粗、扩张、迂曲,测量其宽径大于等于4.5mm,且分叉高于鞍上池或者位置超出鞍背或斜坡范围。VBD伴有基底动脉壁钙化9例,脑干局部受压10例,基底池扩大4例。大部分合并脑干、小脑、基底节及其他部位梗死、出血。其临床主要表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脑内缺血梗死症状,表现复杂且差异较大。结论VBD诊断主要靠影像学,CT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常规诊断手段,充分认识其CT征象对提高VBD的诊断准确率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远洋船员劳动强度大,海上作业三班倒,疲劳所致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所支配区域供血不足,临床上出现各种症状,但缺乏准确的客观诊断依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与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ping,BEAM)检查在不同方面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椎-基底动脉先天变异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临床表现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对椎-基底动脉进行观察,分析椎-基底动脉起源、行径、管径、数目、窗式等变异。结果160例患者中,共发现起源变异1例(0.6%),椎动脉颅外段入横突孔变异11例(6.8%),椎动脉颅内段走行迂曲变异74例(46.3%),一侧优势椎动脉变异105例(65.6%),一侧椎动脉缺如变异2例(1.3%),窗式变异5例(3.1%),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23例(14.4%)。结论 MSCTA血管成像可以清晰、全程、直观、多角度显示椎-基底动脉先天性解剖变异,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部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性病变导致急性腹痛的64层螺旋C 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血管源性急腹症平扫及增强CT ,分析CT表现。结果内脏动脉瘤合并出血6例;腹主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瘤合并出血3例;腹主动脉分支夹层7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扭转3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及血栓形成14例;肾动脉栓塞5例。结论通过64层螺旋C T平扫及增强扫描,腹部血管性病变能清晰显示其病因、病变范围及其继发改变,达到诊断明确,所以腹痛疑诊为血管性病变时,CTA应作为影像学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Traumatic bas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BSAH) is infrequent but of forensic neuropathological importance because of its high mortality and complex causal mechanisms. The source of the hemorrhage is most frequently identified in the vertebro-basilar arteries but often cannot be identified in these arteries. We present a case of TBSAH possibly originating from hemorrhagic cerebellar contusions due to fist blows to the neck. A 35-year-old woman, who was punch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neck, became unconscious about 20 min later and died. Autopsy demonstrated a massiv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t the base of the brain, with blood clots attached to the right lower surface of the cerebellum. No tear was detected in the vertebro-basilar vessels, but there were hemorrhagic cerebellar contusions beneath the blood clots as a possible source of TBSAH. The site of impact to the neck suggested the cerebellar contusions to be a coup injury due to hard blows.  相似文献   

13.
笔者报告了32例X线误,漏诊肺癌病例,其中误诊为肺炎及肺结核20例,占全部误,漏诊病例的62.5%,误诊为其它疾病占24.9%,可见肺癌的误诊主要在常见疾病之间,漏诊4例,占全部误,漏诊病例的12.5%,肺癌的漏诊多因与周围正常结构重叠所致。回顾分析,由于经验不足,检查方法不全而误,漏诊占37.5%,由于缺乏定性诊断的X线表现,诊断比较困难者占59.4%,作者认为积累X线诊断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X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儿期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CT影像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23例患儿的头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实质出血10例,硬膜下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3例,其中60%为多部位出血,脑梗死1例。结论结合临床特点,CT检查不仅可以明确具体的出血部位,还可以辅助作出出血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CT复查指征及预后。对象与方法:36例颅脑外伤后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的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均经CT复查,并与第1次CT检查所见比较。结果:经CT复查发现36例颅内血肿,其中,脑内血肿16例(19个病灶),硬膜下血肿7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硬膜外血肿9例,以及混合性血肿4例。结论:当颅脑外伤病人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时,择期进行CT复查可以发现第1次CT检查未发现的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原因,为临床正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5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32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2例中有3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其中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者11例,老年性痴呆者10例,脑动脉硬化者4例,脑炎2例,丛集性头痛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结论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出血极易误诊。为减少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常规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17.
机械性眼球损伤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机械性眼球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采用GE Sytec 4000iCT扫描仪对59例62只机械性损伤的眼球(挫裂伤44只,穿孔伤18只,除外仅有异物者)进行横断面、冠状面扫描,并对CT图像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眼球体积的改变、眼球变形、眼球不连续或部分增厚、玻璃体内斑片状密度增高、晶状体密度降低、晶状体脱位或脱出、球内或眶内异物及眶壁或颅面骨骨折是机械性眼球损伤的常见CT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血管源性病变导致腹痛的 CT 分析,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腹痛血管源性病因的 CT 资料。结果腹痛的血管源性病变中,肠系膜上动脉及静脉闭塞最多见,共30例(43%),而引起闭塞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27%);各种累及腹主动脉的夹层(Ⅰ+Ⅲ型+局限性)15例;腹主动脉和/或髂总动脉多发溃疡9例(13%);B 型壁内血肿6例(8%);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例;其他较少见的有脾动脉血栓闭塞2例,双肾动脉闭塞及单纯脾动脉夹层各1例。所有病例中漏诊7例,主要原因为放射科医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腹腔内容易出现腹痛的实性脏器或空腔脏器,而忽略了观察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动脉,缺乏对这一类病变的认识和经验。结论血管源性病因是导致腹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临床以腹痛行 CT 检查的患者,在排除常见的肠道及其他腹腔脏器病因后,应想到血管源性病因的可能,并仔细查找腹腔内的动静脉血管以排除可能的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CT平扫及CT血管成像(CTA)特征,旨在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方法12例烟雾病患者均行CT平扫和CTA检查,在ADW4.4(或4.5)工作站上做最大密度投影(MIP)、多面重建(MRP)、容积重现(VR)。结果本组12例,平均年龄(43±25)岁,缺血型4例、其中2例表现为多发脑梗死,1例表现为腔梗、1例表现为软化灶,出血型8例,脑实质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脑实质出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CTA均能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Willis环血管远段明显增多、扩张的脑底部侧支血管,一侧颈内动脉C3~5段明显狭窄1例,一侧大脑前动脉A1及M1段狭窄4例,双侧大脑前A1段,双侧中动脉M1段及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闭塞4例,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闭塞3例,12例患者有10例见到颅底异常血管网。结论MSCT平扫及CTA对烟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16排螺旋CT在高危胸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一次CT扫描同时完成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CTA检查,鉴别上述高危胸痛,探讨16排螺旋CT在高危胸痛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2月~2008年6月住院及急诊胸痛患者46人。应用两种方法行行一次性胸痛三联检查。结果:46例患者一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段以上分支、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及主要分支。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42例,肺动脉栓塞5例,主动脉夹层2例。结论:16排螺旋CT一次动脉期增强扫描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对胸痛病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