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松解术治疗严重膝关节伸直型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松解术治疗严重膝关节伸直型挛缩病人21例(21膝)。首先通过髌骨外上方的小切口逐步解除阻碍膝关节屈曲的关节内和关节外因素,必要时行股四头肌肌腱延长,最后行关节镜下清理术。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和最后随访时膝关节屈曲度分别为(26.2±14.2)°和(122.1±9.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92,P<0.01)。术前和最后随访时HSS评分分别为(77.5±4.9)和(95.9±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93,P<0.01)。3例病人在最后随访时存在轻度伸膝缺失(分别为5°,5°,10°),2例切口不愈合,无切口或关节内感染。结论:小切口松解术治疗严重膝关节伸直型挛缩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和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7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6~12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对手术条件要求不高,膝关节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同种异体肌腱单切口重建内侧副股韧带和双切口重建内侧副股韧带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不稳定患者26例(26膝),均采用内侧副韧带重建;其中单切口重建内侧副韧带12例,双切口重建内侧副韧带14例.术前、术后按照IKDC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并测量术后膝关节内侧开口、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14~49个月).末次随访2种方法术后IKDC评分分别为(84.33±7.85)分和(84.21±7.67)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84.41±8.67)分和(84.5±7.52)分,与术前相比评分明显提高;2种方法术后IKDC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度与内侧关节间隙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2种方法的术后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切口重建内侧副股韧带和双切口重建内侧副股韧带治疗膝关节内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4.
钟仕久 《四川医学》2010,31(3):355-357
目的评价膝关节前正中切口双侧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2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前正中切口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规律随访24个月,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发生切口皮片边缘坏死1例,骨折塌陷1例,无内固定失败患者,术后24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72.7%。结论膝前中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具有较高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三柱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复杂的三柱胫骨平台骨折21例,手术均采用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手术前后应用Rasmussen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月(平均12月)。随访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良好,无皮肤坏死及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塌陷及膝内外翻畸形发生,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改良单切口手术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术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可有效重建膝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是治疗复杂三柱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髌骨近侧小切口,对18例膝关节僵直患者粘连组织进行松解,术中应用手法逐渐屈曲膝关节,以达到有效的屈曲角度。术后随访6月~8年,参照佟纪元等膝关节粘连松解后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提示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9%。提示:小切口治疗膝关节僵直,具有刨伤小、感染发生率低、皮肤不易坏死、屈曲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孙欢  尤琳  方勇 《安徽医学》2015,36(10):1234-1235
目的:探讨一期小切口切开复位外伤性难复性膝关节脱位,二期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诊治7例外伤性难复性膝关节脱位伴多韧带损伤患者,一期行小切口切开复位膝关节脱位。待伤后2~3周行关节镜探查及韧带修复或韧带重建术。结果所有病例均予以随访11~30个月(平均21个月)。大多数患者对疗效满意,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5.7%(优4例,良2例,可1例)。结论一期小切口复位,二期关节镜下治疗外伤性难复性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具有疗效确切,微创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空螺纹钉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髌骨纵行骨折患者采用髌前切口行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优10例(77%),良3例(23%),无骨不愈合及膝关节僵硬。所有患者未发生肺栓塞,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髌骨纵行骨折患者,中空螺纹钉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避免膝关节僵硬,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张力-应力法则设计一种新型膝关节外固定牵伸器,探讨其治疗屈膝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参考Ilizarov理论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膝关节外固定牵伸器,应用该牵伸器治疗屈膝23例,治疗效果按照Dimeglio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术前膝关节屈曲70~115(91.6±25.4)°,术后随访膝关节屈曲0~55°(13.32±3.41)°;18个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4个关节在随访时屈膝畸形有<30°的复发。优良率为87.0%。结论应用该新型膝关节外固定牵伸器治疗膝关节屈曲畸形避免膝部切口并发症,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简单切口的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起点撕脱合并胫腓骨骨折,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 在手术治疗胫腓骨折的同时,采用膝后“L”型切口,应用松质骨螺钉治疗损伤的后交叉韧带。结果 8例病人随访8~24月,疗效满意。结论 后交叉韧带损伤必须早期诊断、早期修复;受伤原因、临床表现、X线照片有助于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起点撕脱合并胫腓骨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膝后“L”型切口是手术修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实用切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和临泉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2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左膝13例,右膝19例.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及外侧副韧带(LCL)联合损伤2例,ACL、PCL及LCL损伤8例,ACL、PCL及MCL损伤20例,ACL、PCL合并后外侧复合体(PLC)损伤2例.所有患者采用膝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Ⅰ期手术治疗多韧带损伤,采用Lysholm评分、抽屉试验、内外翻应力试验、Lachman试验及活动度来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42.3±4.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88.0±6.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或弱阳性,所有患者均无膝关节僵硬情况,膝关节能完全伸直,屈曲活动度90°~120°.32例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膝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用于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效果显著,结合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关节稳定性,较好地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FT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FTP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引流量。术后随访1 a,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长较长,下床活动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 a无病例脱落。对照组和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2.97%、91.89%。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FTP,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入路中空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共收治28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联合腘窝后内侧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术后予伸直位支具固定,指导其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正侧位片,采用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和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2.3)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腘窝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提示骨折复位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屈伸膝活动受限,仅1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弱阳性,余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48.7±7.8)分vs (90.7±4.2)分]和Lysholm评分[(52.2±9.3)分vs (93.8±4.6)分]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优20例,良6例,可2例.术后IKDC评分A级23例,B级4例,C级1例.结论 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入路中空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方便、安全,内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简单切口的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起点撕脱合并胫腓骨骨折,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方法 在手术治疗胫腓骨折的同时,采用膝后“L”型切口,应用松质骨螺钉治疗损伤的后交叉韧带。结果 8例病人随访8~24月,疗效满意。结论 后交叉韧带损伤必须早期诊断、早期修复:受伤原因、临床表现、X线照片有助于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起点撕脱合并胫腓骨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膝后“L”型切口是手术修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实用切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限制性假体的全膝关节置换(TKA)在Charcot膝关节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TKA治疗的10例Charcot关节病患者(10膝)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限制性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均在术后1、3、6、12个月随访1次,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评价膝关节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有无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2~11年,中位随访时间5. 5年。术后HSS评分优9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限制性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应用于Charcot膝关节病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措施;对照组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采用传统前侧入路手术治疗措施。随访1年,内容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1年随访结果可知膝关节功能评分为25.69±2.3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具有切口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技术难点,观察U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24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退变患者,24例(24膝)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左僻8膝,右侧16膝,均为内侧间室退行性变,骨性关节炎。依照AHLBACK标准:Ⅱ期9例,Ⅲ期15例。采用髌内侧旁小切口行uKA治疗。膝关节HSS评分(包括关节活动度、疼痛、关节功能评价)。告知患者来本院复查拍片,进行长期随访和总结。结果术后2周拆线,切口I期/甲级愈合。出院后1~6个月随访有7例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行保守治疗,半年后复查疼痛症状消失。24例患者随访18~32个月,无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剩余间室退变。HSS评分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通过UKA治疗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可靠UKA的近中期疗效可与全膝关节置换相媲美,而且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3,(11):1638-1641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的选择,为行小切口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整理、总结、归纳近年来关于小切口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文献。结果:常用小切口全膝关节置换术入路有内侧髌骨旁入路、股四头肌下入路、股四头肌内侧头入路等。结论:小切口全膝关节置换术其具有手术切口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不同的切口入路有具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优缺点,合理选择切口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UKA)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初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3例(23膝)。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别从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完整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术后衬垫脱位等并发症。1例术后1个月因骨水泥松动行全膝关节翻修术,2例报告膝关节残余疼痛,不剧烈可耐受。经统计学分析,相比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文献报道,本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只重建病变的间室、保留正常的间室和正常的韧带结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对于经严格选择的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其初期疗效优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切口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膝关节内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后.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24例.结果 24例全部获得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患者由术前平均61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4分.优良率达93%.结论 小切口可抽出钢丝固定是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易于县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