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2例(32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32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平均眼压(15.1±3.5)mmHg(1mmHg=0.133kPa),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和虹膜损伤。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可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保持滤过泡功能,不影响眼压的控制,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陈源  邢茜  陆炯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79-1680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手术并发症,对比入院时及术后的视力及眼压。结果: 手术并发症轻且易于控制;17例术前眼压41.7~62.4mmHg,视力光感,术后眼压平稳于10.7~18.2mmHg,视力≥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软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132例148眼,行鼻上或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39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患者132例148眼术后视力恢复较满意,术后1wk矫正视力<0.05者8眼(5.4%),0.05~0.3者26眼(17.6%),~0.6者72眼(48.6%),~1.0者40眼(27.0%),>1.0者2眼(1.4%)。手术后眼压稳定,平均眼压15.23±3.42mmHg(1mmHg=0.133kPa)。手术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及虹膜反应,均较轻,2~5d内消退。结论:经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散光小,并发症少,眼压控制好,在对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复杂情况方面似有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8例(30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采用避开滤过泡的角巩膜缘3mm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眼压和滤过泡的改变。结果术后29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视力≥0.5者70%。术后随访6~18月,眼压和滤过泡无改变。30眼均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1眼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内皮水肿5眼,大部分在1周内消退。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角膜缘3mm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不影响眼压,手术安全可靠,既可提高视力,又可保持原有的抗青光眼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501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高眼压11例,占2.19%,其中粘弹性物质阻塞房角2例,色素性青光眼1例,类固醇性青光眼8例。结论 早期高眼压与粘弹剂未彻底清除有关,后期主要为激素性青光眼,对原有葡萄膜炎患者应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展极为迅速 ,此类白内障手术由于受滤过泡、小瞳孔、浅前房的限制 ,使手术难度加大。我院自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5月对 72例 76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常规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植入5 .5 mm直径人工晶状体 ,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5月已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作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72例 76眼。其中男 32眼 ,女 44眼 ,年龄 42~ 87岁。1.2 术前情况 光定位及辨色力均正常 ,视力眼前手动~0 .2 ,晶状体核硬度 ~ 级 ,其中 级核 2 4…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术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和人口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25例(28眼)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者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或合并小梁切除术。手术切口根据结膜滤过泡及眼压的情况选择巩膜隧道及透明角膜缘2种,随访3~12月。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67.86%术后矫正视力达0.3~0.8,所有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青光跟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同时强调保护角膜内皮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冯利  成静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478-1479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施行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吸出和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术后视力达0.3~0.4占59%,0.5以上占25%。术后97%眼压维持正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前段葡萄膜反应、前房出血、后囊膜混浊。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有效,提高视力同时保护了原有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4例 (2 4只眼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随访 1~ 6月 ,观察视力、滤过泡、眼压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2 4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滤过泡无瘢痕化。术后平均眼压为 (14.3± 3.1) mm Hg。无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 15例 (6 2 .5 %) ,经过药物治疗后 ,均恢复透明。前房渗出 13例 (5 4%) ,经过药物治疗后 ,2~ 6天均完全吸收。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不会损伤滤过泡 ,能够维持正常眼压 ,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4年3月本院收治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36只眼)。术前控制眼压,经视力检查、前房角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后,均单独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32只眼视力较术前提高,视力〉0.5者占69.5%;33只眼术后眼压〈21mmHg(1mmHg=0.133kPa),另3只眼用一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全部治疗眼前房加深,房角粘连范围减轻。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瞳孔阻滞缓解后伴白内障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43例(47眼)伴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药物治疗缓解瞳孔阻滞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角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眼压由术前的(18.5±5.5)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13.5±4.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可见大部分睫状体带;平均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3.25±0.35)mm降至(1.30±0.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瞳孔阻滞缓解后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有效.  相似文献   

12.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压的影响.方法182例218眼行无缝线小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术前及术后1周、3周、2月、3月的眼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周、3周、2月、3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4.7±0.22)mmHg、(14.2±0.23)mmHg、(13.6±0.20)mmHg、(13.8±0.20)mmHg,均与术前(16.0±0.21)mmHg差异有显著性.术前为青光眼者术后1周眼压较术前升高(1.4±2.17)mmHg(P<0.01),与术前有显著差异.病人年龄、性别、眼别、手术切口、人工晶状体及粘弹剂类型、超乳时间对术后眼压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眼压方面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小切口三联手术对47例(5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48个月。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4.27±0.78kpa(1kpa=7.5mmHg),术后最终平均眼压为2.02±0.98kpa,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0.5者占83.3%。开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4.21±0.82kpa,术后最终平均眼压为1.95±0.78kpa,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0.5者占71.4%。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安全、快捷、眼压控制理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两种疾患并存的疗效。方法对20例(26眼)在小梁切除同时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及抗青光眼手术。结果术后随诊时间平均3-12月,平均眼压14.23±3.47mmHg。16眼矫正视力〉0.5,10眼矫正视力0.12-0.5,术后三月屈光检查,11只眼散光值为0.25-0.75D,6只眼散光值为1.00-1.25D,9只眼无散光。结论此术式具有切口小、二次手术一次完成,患者痛苦小、对眼损伤小、对房角小梁不产生损坏,术后眼压易控制,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经颞侧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4例 2 7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在施行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的同时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平均乳化时间 1 37"± 2 5 " ,超声能量平均 31.89± 8.2 1%。结果 术后 1日、1周、1月视力 0 .6以上分别为 6 6 .6 %、77.8%、85 .2 % ;术后 3月视力 1.0以上 37%。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是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经颞侧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恢复良好视功能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并保持术后眼压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玻璃体抽吸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我院眼科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60例(65只眼),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经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40 mmHg以内的患者,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共36例(38只眼);观察组为经药物治疗3~5天,眼压不能控制,前房极浅的患者,采用玻璃体穿刺抽液后再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共24例(27只眼).分别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眼压为(14.38 ±4.71) mmHg,显著低于术前眼压(50.53±19.08)mmHg(P<0.01);对照组术后眼压为(22.37 ±6.12) mmHg,较术前(32.14±8.13)mmHg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术后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前房深度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4、0.4、0.3比例明显升高,而小于0.1、0.1比例明显降低(P<0.05),0.2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玻璃体抽吸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疗效较好,能够显著降低眼压、增大前房深度及增进视力,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眼压变化。方法 39例39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在超声乳化的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平均随访19.7月(3~18月)。结果 82.0%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0.1以上,100%术后眼压维持正常。结论 术后避开滤过泡选择偏颞侧(鼻侧)角膜,行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眼压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紹青光眼術后白内障經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聲乳化吸出并人工晶體植入術的方法和療效觀察。方法避開原有效濾過區象限選擇鼻上或顥侧透明角膜區,行白内障超聲乳化吸出并人工晶體植入術,觀察術后視力、眼壓、角膜内皮細胞變化及術后并發症情况。結果 83只眼眼壓術前術后對比,無統計毕差异(t檢驗P>0.05)。27%病例術后視力達0.5以上,角膜内皮細胞損失率為14.5%,術后普遍存在虹膜色素脱0、角膜后彈力層皺褶、前房炎症反應等并發症。結論 經透明角膜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青光眼術后白内障,其療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超声乳化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方法对4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或缓解期,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合并白内障病人,随机分为A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B组(虹膜周边切除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视力情况.结果 A组术后第1天眼压升高,随后降至正常.术后平均前房深度(4.56±0.52 mm),较术前(2.30±0.20 mm)加深.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比术前房角增宽,差异也有显著意义.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超声乳化手术可以加深前房,开放房角,既能提高视力,又能避免青光眼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武警总医院眼科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60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0例(28只眼),女性28例(32只眼)。年龄在57~82岁,平均年龄为(69.20±7.32)岁。按照起病缓急,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者32例(34只眼)分为A1组;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者16例(26只眼)分为A2组。按照前房角粘连范围,将<180°者22例(28只眼)分为B1组;将≥180°者26例(32只眼)分为B2组。按照两种局部降压药物是否能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将控制良好者18例(21只眼)分为C1组;将控制不佳者30例(39只眼)分为C2组。所有患者均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对受试者进行随访,记录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前房角开放度数、前房角粘连范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药物使用情况。对所得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A1组和A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30.52±8.29)mmHg(1 mmHg=0.133 kPa)和(23.91±8.12)mmHg,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2.3±4.21)mmHg和(17.7±4.13)mmHg,经独立样本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9,4.96;P<0.05);B1组和B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0.8±4.45)mmHg和(32.59±8.16)mmHg,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4.04±3.19)mmHg和(16.38±4.80)mmHg,经独立样本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1,2.19;P<0.05);C1组和C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19.8±1.05)mmHg和(34.59±7.26)mmHg,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2.04±2.19)mmHg和(18.98±2.65)mmHg,经独立样本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5,-10.25;P<0.05);所有受试者,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前房角开放度数分别为(2.01±0.31)mm、(0.14±0.05)mm及(15.6±5.36)mm;术后3个月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前房角开放度数分别(3.60±0.15)mm、(0.34±0.04)mm及(34.3±3.42)mm。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中央前房加深,前房角开放距离增大、开放度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6,-24.19,-22.78;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前房角粘连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9,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8;P<0.05)。术后随访3个月,A1、A2、B1、B2、C1及C2组患者的眼压控制率分别为97%、88%、96%、91%、100%及91%。此外,术前眼压小于30 mmHg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下降程度与术前眼压以及晶体拱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相应的函数关系为Y=-0.854+0.813X1-1.648X2 (X1为术前眼压,X2为晶体拱高)。 结论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有效降低术前应用两种或两种以内降眼压药物能有效控制眼压或前房角粘连范围<180°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对于术前眼压小于30 mmHg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下降程度与术前眼压以及晶状体拱高密切相关。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使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加深、前房角开放、最佳矫正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