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眼眶神经鞘瘤CT与MRI的各自影像表现特点,对比二者在眼眶神经鞘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总结经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眼眶神经鞘瘤的CT与MRI影像表现特点,根据诊断符合率,运用统计学处理,找出最适合诊断的检查方法.结果 眼眶神经鞘瘤的定位诊断上,MRI平扫和CT平扫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2%,MRI平扫与CT平扫(P=0.502>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性诊断上,MRI平扫、MRI增强、CT平扫、CT增强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1%、46%、47%,MRI平扫与CT平扫(P=0.008<0.01)、MRI增强扫描与CT增强扫描(P=0.036<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平扫+增强)扫描是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egnetic resoance imaging,MRI)影像对于眼眶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并提出常见的MRI图像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的眼眶神经鞘瘤62例,均为单眼发病,所有患者均行眼眶MRI检查,获取T1和T2加权像。注射钆喷酸葡胺后获取强化T1加权像。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所有MRI图像。结果眼眶神经鞘瘤常见的肿瘤形状为圆锥形(16例)、哑铃形(10例)、椭圆形(9例)和圆形(8例)。神经鞘瘤的好发部位为眶上部(17例)、眶内上方(12例)和眶尖部(12例)。在T1加权像,53例显示均一的等信号或伴小片状低信号区。强化T1加权像的图像特征与T2加权像具有相关性,增强类型可分为5类。最常见的增强类型是环形强化征,有18例。均匀增强和不均匀增强各为16例和26例。结论MRI对于眼眶神经鞘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在使用造影剂后。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状和位置。T1加权像无明显特异性。T2和增强的T1加权像可提供肿瘤的组织学信息。环形强化征可作为神经鞘瘤的靶特征。  相似文献   

3.
眼眶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眼眶内神经鞘瘤16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4—70岁,平均40岁。病程1月—5年。右眼10例,左眼6例。视力0.1—0.5者4例;>0.5者8例,<0.1者4例。突眼者12例,两眼突出度差值最大23mm,最小2.5mm。病理组织学检查:AntoniA型8例,AntoniB型4例,混合型4例。本文还对眶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以及鉴别诊断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神经鞘瘤是由神经鞘细胞即施万细胞(雪旺氏细胞)增生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约占眼眶原发性肿瘤的3.7%~6.4%。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近4年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眶内神经鞘瘤46例,现将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报告1例肿瘤内出血导致的眼眶神经鞘瘤迅速增大暴露于皮肤表面的患者。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男,79岁,左侧上眼睑内侧有一个缓慢增长2a的肿物,近期肿物迅速增大。切取一部分活组织进行检查。4wk后,左眼肿物继续增大,视力则下降为6/18。检查发现肿物位于左眼眼眶鼻上方,眼睑呈机械性下垂及眼球受压向下外方移位。左眼眼球运动受限,向上注视时尤为明显。CT扫描显示在左眼内侧有巨大肿物突出。左眼前径路眶切开术活检显示包膜完整。组织学检查显示神经鞘瘤囊性改变和有血管血栓形成。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视力提高至6/6和没有复视现象出现。结论:眼眶神经鞘瘤应作为一个重要与缓慢增长的肿瘤鉴别诊断,但快速增长的良性肿瘤也可以因为肿瘤内出血而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或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对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38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16例神经鞘瘤,均为单眼发病,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23例海绵状血管瘤和10例神经鞘瘤行多期增强CT检查.观察肿瘤的增强方式.结果 所有海绵状血管瘤呈"渐进性强化",增强早期,56.5%(13/23)海绵状血管瘤增强起自一点,43.5%(10/23)起自多点,73.9%(17/23)增强点位于边缘,26.1%(6/23)位于中央,随时间延迟强化逐步向全肿瘤扩展;增强早期4例神经鞘瘤为均匀强化,5例为伴有小片状低密度区的不均匀强化,1例为囊性变不强化,囊壁强化,随时间延迟强化程度无明显无变化.两种肿瘤的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螺旋CT多期增强检查可有助于鉴别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院1978~1998二十一年间132例神经鞘瘤患者进行病例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总结了神经鞘瘤独特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具多样性,多以眼球突出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眶内各种形状的占位性病变,以类圆形居多。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注意手术技巧和术式的选择可以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9.
包兵  钱雯  宋济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6):360-361,I0005-I0006
目的 分析眼眶神经鞘瘤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4例眼眶神经鞘瘤,其中CT扫描26例,MRI检查4例,CT加MRI检查4例.结果 27例肿块位于肌锥内,7例位于肌锥外,多呈椭圆形和类圆形.CT平扫为等密度,多数密度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肿瘤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肿瘤囊变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瘤体实质部分呈均匀强化,而囊变部分不强化.结论 CT与MRI均能显示眼眶内的肿块,MRI对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优于CT.(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360~361)  相似文献   

10.
眼眶神经鞘瘤是较常见的眼眶肿瘤, 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 典型的神经鞘瘤主要由交替分布的AntoniA型和AntoniB型瘤细胞组成, 大多为AntoniA型瘤细胞。临床诊断以MRI检查作为首选, CT检查作为辅助, 后者主要观察肿瘤对周围骨质的影响,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需要注意与海绵状血管瘤、恶性眼眶神经鞘瘤等进行鉴别诊断。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疗法, 尚未发现更优治疗方法。(国际眼科纵览, 2022, 46:283-288, 封三)  相似文献   

11.
CT、MRI在眼眶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2例进行CT、MRI影像检查的眼眶脑膜瘤进行分析,其中,视神经鞘脑膜瘤10例,眶内脑膜瘤5例,蝶骨嵴脑膜瘤6例,眶内、颅内与副鼻窦三腔脑膜瘤1例,术后得到随访者7例。CT、MRI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符合率,对肿瘤做出定位诊断,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术后随访中MRI比CT更有优势,可鉴别肿瘤复发与术后瘢痕组织,给早期治疗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讨论CT、MRI的优缺点及眼眶脑膜瘤的CT、MRI表现。  相似文献   

12.
宋念艺  陈绪涛  张娴 《眼科新进展》2012,32(10):988-989
目的 比较B超、CT及MRI检查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130例(195眼),采用B超检查者71例(99眼)、CT检查者42例(70眼)、MRI检查者17例(26眼),记录各组的图像特点以判断肿瘤分期,并将各组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行B超、CT及MRI检查患者中,分别有82眼(82.8%)、35眼(50.0%)、11眼(42.3%)显示有钙化斑,13眼(13.1%)、21眼(30.0%)、3眼(11.5%)显示视神经增粗,3眼(3.0%)、6眼(8.6%)、8眼(30.8%)提示肿瘤向眶内蔓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行B超、CT及MRI检查患者中,分别有83眼、53眼、15眼显示为I期,13眼、11眼、3眼为Ⅱ期,3眼、6眼、8眼为Ⅲ期,与病理学检查分期改变相符合分别为25眼(25.3%)、27眼(38.6%)、4眼(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B超、CT及MRI检查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中各有其优势之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注重联合检查,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以进一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23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21例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渐进性强化"是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眼眶皮样囊肿125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虹  宋国祥 《眼科研究》2003,21(2):178-180
目的 联合应用超声,CT,MRI对眼眶皮样囊肿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以术前得出正确诊断。方法 利用15年期间诊治的眼眶皮样囊肿125例做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种检查结果的特征。结果 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均可发现病变。超声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声学性质和内部血流情况;CT能够准确定位,并且在揭示继发改变,如骨增生,骨缺失等方面优于超声;MRI可清楚地显示肿物颅内或颞窝蔓延。结论 联合应用超声,CT及MRI多种检查方法,术前可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MRI对泪腺混合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行CT或MRI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泪腺混合瘤17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mo~10a,14例未复发,3例复发(18%),1例为外院术前未行CT或MRI检查。结论:CT,MRI对泪腺混合瘤具有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对手术入路选择、手术设计及术前准备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对指导初次手术中连同包膜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减少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分析海绵状血管瘤CT、MRI表现,总结术前CT、MRI对海绵状血管瘤眼眶内粘连程度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97例经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均行CT水平加冠状扫描,MRI水平、冠状、矢状、增强+压脂扫描,对这些病例的CT、MRI表现及手术中粘连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轻度粘连47例,CT、MRI表现为边界清晰、类圆形肌锥内肿物.中度粘连14例,冠状位肿瘤与视神经边界不清,增强后,后极部可见导血管.重度粘连36例,肿瘤形状不规则或者呈桑椹状,肿瘤充满于眶尖,或者虽然肿瘤与眶尖存在三角区,但肿瘤某一边界存在形状扭曲,增强后,后极部呈毛刺状.结论 CT、MRI表现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及初步确定手术入路、判定粘连程度及手术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7.
A wide range of disease process involve the lacrimal gland/fossa. In this pictorial review, we use histology-proven cases to illustrate conditions that affect the lacrimal gland/fossa. CT and MRI features of neoplastic, inflammatory, infiltrative, and developmental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同顧性分析眼眶炎性假瘤的臨床論斷、并發癥及CT或MRI對其定位診斷分型意羲的探討.方法總結分析我院10年間資料完整的眼眶假瘤45例(48眼).結果前部型假瘤12例(12眼),痊愈8眼,好轉4眼;後部型假瘤12例(12眼),痊愈3眼,好轉9眼,其中繼發青光眼2眼,視神經萎縮2眼,眶炎综合徵1眼;彌漫型6例(7眼),痊愈3眼,其中繼發青光眼3眼,視神經萎縮2眼;泪腺炎型7例(7眼),痊愈3眼,好轉4眼,繼發青光眼1眼;肌炎型8例(10眼),痊愈8眼,好轉2眼,繼發青光眼3眼.平均總治愈率(26眼)54.17%.入院前平均視力0.17,出院平均視力0.29.結論高度重視對眼眶炎性假瘤的積極治療,减少誤診及并發癥,CT或MRI對眼眶炎性假瘤的定位診斷分型對指導治療、評估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CT及MRI对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长征医院眼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经手术治疗,具有完整病理资料的眼眶神经源性肿瘤76例,回顾分析超声、CT、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各种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杳有利于揭示病变内的组织结构.CT利于显示病变的空间位置以及相邻结构的继发改变.MRI即可以显示病变的空间位置、病变蔓延情况.也可以通过显示信号强度提示病变的内部结构.结论 联合应用眼部超声、CT、MRI是发现和诊断眼眶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对大多数肿瘤可以做出明确定性、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