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是古人根据妇女的不同年令的生理特点而提出的运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方法。本文拟从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及肝脾肾与冲任之关系略加论述,不妥之处,请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患病率逐年增高,成为绝经期妇女需要重点关注的全身慢性疾病。喻秀兰主任从医数十载,临床上诊疗PMOP主张肝肾为本、脾肾并重与气血调和相结合,重视标本同治,通过肝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善于将滋肾、调肝、健脾等中药配伍使用,兼顾老年女性绝经后生理特点,达到强健筋骨之功。  相似文献   

3.
浅述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本文通过整理蔡老为中医妇科初学者的讲课内容,对其运用“精血”理论阐述妇科疾病的特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应用进行总结,突出精血理论在妇科疾病中的地位,认为精血的盈亏与肾肝脾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妇女疾病从调补肝脾肾及调理气血冲任来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是医家刘完素根据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提出的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学术思想。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发生在妇女绝经前后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晚年生活。中医对围绝经综合征综合辨证论治多从肝肾着眼,而脾胃在本病中的影响常被忽略。本中通过对脾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的探讨,将使"老年治脾"这一大法合理的运用到本病的治疗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妇科病的临床治疗,我体会到,妇科疾病与肝、脾、肾三脏有极密切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肾气充沛则女性生理发育正常,所以女性生殖机能的发育、成熟和衰退,关键在于肾气的盛衰。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肝气条达则月经按时而至;若肝气郁滞则经期紊乱。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脾的生化功能低下,化源不足,则多造成血枯经闭;若脾气  相似文献   

6.
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论述肝脾肾三脏与妇科疾病的关系及从肝脾肾论治妇科疾病;并根据冲任二脉的始末与循行,与肝脾肾三脏经脉相通,冲任二脉的生理病理,与肝脾肾息息相关,治疗也是通过调治肝脾肾三脏而达到目的,故提出冲任二脉为病,均责于肝脾肾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对于女性衰老本质的认识多以肾虚为基础,以补肾法立论,但是依据女性的生理特性,女性初老期应以肝虚为先。叶天士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耗伤气血。右归丸虽以补肾为主,但却可兼顾阴阳,肝脾肾同补,寓有“阴中求阳”之义,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女性衰老性疾病的防治。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梳理右归丸对预防女性衰老的作用,希望为后续在女性防衰老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行泄泻一词最早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指妇女每到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期间,即出现大便溏泻,甚至清稀如水,一日数次的症状,月经过后便逐渐缓解,不治自愈。古人认为此病有异于五更泻,其主要与脾、肾相关,责之于脾肾虚弱,但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之调畅气机功能可影响脾之运化。故在临床上治疗经行泄泻以温肾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敛肝理气为辅。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强调了肝在妇科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女子以肝为先天与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关系密切相关。女子以血为根本,肝主藏血正常则女子经、带、产、乳才能正常;肝主疏泄对于女子精神情志、气血运行、生殖机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肾同源与肝与冲任二脉之间的关系是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基础。深入探讨"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和临床意义,对妇科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卵巢早衰是妇科领域的常见病,对育龄期女性的生殖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学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文中从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将其内涵概括为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认为可从肝肾同补滋肝阴、肝脾同调养肝血、疏肝解郁调肝气、心肝同治清肝火分而治之,强调从肝论治卵巢早衰的重要性,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统计常见妇科疾病的性激素水平,为妇科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54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性激素检测,以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卵泡期激素检测结果为参考值。结果: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E2水平明高于正常妇女,绝经后妇女FSH、LH明显增高,老年性(萎缩性)阴道炎患者E2明显低于正常妇女。肌瘤、囊肿和良恶性肿瘤时LH、FSH、PROG均高于正常妇女,一般炎症时只有LH和FSH增高。结论:性激素六项检测可辅助医生对生殖内分泌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妇女病发病情况和妇女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把握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对6700例妇女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常见病所占比率和发展趋势。结果:患病率达64.80%,疾病顺位前四位依次为: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妇女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讨论老年治脾的缘由及病机,探讨了补脾诸法与老年虚证的关系,提出补气健脾、升陷益脾、引血归脾、除湿运脾、消中启脾、开胃醒脾、和中调脾、温中补脾、温肾暖脾、疏肝实脾、节食寿脾、小劳行脾、清心养脾等为治疗老年病的法则,并列举相应的治疗方药,为老年病从脾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给老年病的防治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积极防治对于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指出元气亏虚是老年失眠的发病关键。未病培元、既病保元的失眠防治策略符合中医元气理论的思想。在中医"元气理论"指导下,针对老年人元气亏虚,"未病培元",采取饮食、起居、运动、体质等多种有效措施,减少元气损耗,预防失眠的发生。针对老年失眠患者,"既病保元",及时积极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重视保元以防止疾病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中医体质学说以生命个体的人为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同时由于女性具有经带胎产特点而区别于男性,因此体质学说可在妇科疾病中发挥作用,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开窍药是医药类院校药学专业《中药药理学》教材中的一个小章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脑病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一章的内容,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及中医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疾病,笔者长期致力于治疗老年疾病相关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以及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在此浅谈开窍药的课堂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浅析国内梅毒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我国妇女梅毒的流行现状,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抽取来院就诊的4393例梅毒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梅毒感染者共79例,总感染率为1.80%。其中,孕产妇2488例中感染37例,占1.49%;其他妇科疾病患者1905例中感染42例,占2.20%。结论:近年来国内梅毒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应提高认识,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相关措施,以控制梅毒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绝经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绝经相关症状及绝经后相关疾病具有多系统、多样化的特点,严重影响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身心健康,故确立绝经相关症状和疾病的治疗对策,对提高和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现代医学主要是采用激素疗法(HT)治疗,中医学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绝经综合征中潮热汗出、情绪障碍及绝经远期病变的防治难点与对策,希冀有益于开拓中医药防治绝经综合征思路和提高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慢性炎症产生炎症调节因子所形成的炎症微环境可诱导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为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等,相关研究表明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常与前期相应部位炎症的持续存在有关。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妇科炎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炎症与肿瘤发病机制“炎癌学说”出发,以近年来妇科炎症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基础,结合中医药对妇科常见慢性炎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述和探讨积极防治妇科炎症反复发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妇科炎症的优势与特色,为进一步研究妇科炎症和肿瘤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妇科恶性肿瘤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随之下降,并且各个器官的功能也会逐步退化或是发生障碍.因此,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更易患有各种疾病.本文对于老年人的疾病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研究了中医在治病过程中对于老年患者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