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10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并随访一年,判定102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02例患者中,显效79例(77.5%),有效23例(22.5%);患者术后一个月总有效率为100%,随访一年,总有效率为80%。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明显,且手术简单易操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射频等离子消融治疗并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40例并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应用鼻中隔次全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低温射频等离子对肥大鼻甲、鼻丘及鼻中隔前上方消融治疗。结果 40例患者均能在局麻下完成治疗,随访1年以上,该方法能矫正鼻中隔偏曲,有效的缩小肥大鼻甲,术后患者术后过敏症状消失,有效率达9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联合低温射频等离子消融治疗并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创伤小、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患有变应性鼻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鼻内镜下中隔矫正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下中隔矫正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症状比单纯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效果要更明显,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县人民医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3年11月184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鼻内镜下中隔矫正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92例,有效68例(73.9%);研究组92例,有效86例(93.5%),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者症状改善幅度显著提高。结论鼻内镜下中隔矫正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对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等离子低温消融术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双下鼻甲肥大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年。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兰州)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76.7%(46/60),有效18.3%(11/60),无效5%(3/60),总有效率95%。治疗后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临床确诊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0例患者下鼻甲过度肥大,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一年,38例患者中32例有效,有效率达88%。结论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予以全面分析。方法56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术,对照组24例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取得显著效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应变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诊治应变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鼻内镜下手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应变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内镜下行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持续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鼻内镜下同期行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术后定时随访判定疗效。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后6个月有效率为93.1%(67/72),1年有效率为80.6%(58/72),2年有效率为66.7%(48/72)。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或免疫治疗效果不理想,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通过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加鼻中隔成形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激光烧灼筛前神经联合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筛前神经激光烧灼联合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筛前神经激光烧灼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用计分法评定疗效.结果 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治疗前评分为(11.32±2.21)分,治疗后评分为(6.68±1.9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筛前神经激光烧灼联合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麻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有效率分别为96.00%、88.00%、80.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56.00%、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比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好,疗效更持久,存在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改善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40例为实验组,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5%和10.0%,且实验组明显并发症均少。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的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现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例数34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26例,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以P<0.05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92例下鼻甲肥大的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施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复诊,最后一次复诊时评价疗效。结果 76例慢性鼻炎患者中,术后2个月复诊示显效46例,占60.53%;有效26例,占34.21%,总有效率为94.74%。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术后2个月复诊示显效8例,占50.00%;有效6例,占37.50%,总有效率为87.50%。92例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患者经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48%,仅2例患者发生鼻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慢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离子射频消融和药物分别治疗常年性AR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各56例,随访1年。结果手术组显效36例(64.28%),有效13例(23.22%),无效7例(12.50%),总有效率为87.50%;药物组显效6例(10.71%),有效30例(53.57%),无效20例(35.72%),总有效率64.28%。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等离子射频消融联用治疗常年性AR并鼻中隔偏曲,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胡晓瑾 《北方药学》2013,(11):78-79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用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46例变应性鼻炎并发鼻中隔偏曲现象的患者,以矫正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比较治疗后3个月与12个月疗效差异。结果:治疗之后3个月,本组46例病患45例有效,总有效率97.83%,治疗之后12个月,41例有效,总有效率89.13%,两者比较,前者比后者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46例病患均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或者嗅觉减退等症状。结论:临床医师以鼻中隔偏曲的矫正手术为变应性鼻炎伴随发生偏曲现象的患者施治,可有效改善打喷嚏、鼻痒、流清涕症状,且无并发症,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彭亚  李湘胜  李琴  柳浩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20-2321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在伴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鼻腔清理及换药。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1年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8%(59/65)、84.6%(5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2%(45/65)、60.0%(3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鼻中隔矫正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治疗的有鼻中隔偏曲、经变应原检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AR)患者45例在局部麻醉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矫正手术,分别于治疗前及行鼻内窥镜下矫正鼻结构异常手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由患者填写RQLQ 问卷.结果 治疗后3、6个月、1年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P<0.05).结论 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AR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通过鼻内镜,对下鼻甲、鼻丘、鼻丘对应鼻中隔,进行低温等离子治疗。术后一个月,根据"变应性鼻炎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的疗效判定标准,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结论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