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钛人工听骨在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Ⅰ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情况,为钛人工听骨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99例(耳)使用钛人工听骨进行I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对患者进行纯音听力检查,比较术前和术后气骨导差的变化。手术方法均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视上鼓室外侧壁(桥)保留与否和植入人工听骨类型的不同,将术后听力结果随访完整的112例病例分为三组:组一:留桥鼓室成形术,植入PORP;组二:断桥鼓室成形术,植入PORP;组三:断桥鼓室成形术,植入TORP。结果 :术后随访3月至1年,术后气骨导差≤20dB者共43例,其中植入部分人工听骨(PORP)42例,植入全人工听骨(TORP)1例。组一与组二比较,术后气骨导差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组之间术前与术后气骨导差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植入PORP组比植入TORP组术后气骨导差改善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无胆脂瘤复发,3例人工听骨排出。结论手术方式与术后听力改善无关,植入的方式与术后听力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钛质人工听骨在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对听力的改善作用。方法51例53耳胆脂瘤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加I期鼓室成形术,分为两组:人工听骨组28耳,术中使用Spiggle&Theis钛质人工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PORP21耳,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 7耳);非人工听骨组25耳,未使用人工听骨单纯行鼓室成形IIIa型术式。随访1~3年,纯音测听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air-bone-gap,ABG),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钛质人工听骨组术前ABG(36.9±11.6)dB,术后(22.4±11.8)dB,平均缩小(13.44±8.8)d B,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4.6 1 9 3,P<0.01),无1例出现听骨脱出;非人工听骨组术前ABG(38.5±12.3)dB,术后(31.3±14.4)dB,平均缩小(7.28±8.7)dB,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钛质人工听骨组听力提高水平明显优于非人工听骨组,差异有显著性(t=2.3015,P<0.05)。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使用人工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能够提高患者听力,钛质人工听骨组织相容性好,无排斥脱出发生,是较为理想的听力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3.
钛合金听骨Ⅰ期听骨链重建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钛合金听骨赝复物在鼓室成形术中Ⅰ期听力重建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76例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Ⅰ期听骨链重建术的病例,从中筛选具有完整中长期随访资料者106例(107耳),根据应用钛合金为全部听骨赝复物( 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或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PORP)将其分为PORP组(86耳)和TORP组(21耳),随访6至30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0.5、1、2、4 kHz纯音气导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的变化及术后听力重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 PORP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9.0±12.6)dBHL,术后为(31.3 ±7.1)dBHL,听力平均提高了17.7 dBHL.TORP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8.5 ±4.8)dBHL,术后为(29.4 ±4.7)dBHL,听力平均提高了19.1 dBHL.PORP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7.0±7.1)dB,术后为(14.5 ±4.6)dB,气骨导差闭合12.5 dB.TORP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9.1 ±7.2)dB,术后为(16.3 ±4.2)dB,术后气骨导差闭合12.9 dB.两组听力重建的成功率分别为83.7%和71.4%.两组在听力提高、气骨导差闭合、听力重建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听骨假体排出率为0.9%( 1/107).结论 应用钛合金听骨赝复物行鼓室成形术Ⅰ期听力重建,可有效提高听力,其排异率低.  相似文献   

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骨链病变及对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骨病变特点、听骨链完整性的判断及对骨导听力的影响.方法:对148例(17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术前纯音测听,术中显微镜下观察听骨链病变.结果: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和鼓膜松弛部穿孔者听骨链多有破坏,松弛部穿孔先破坏锤砧关节,紧张部穿孔先破坏砧镫关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完整、活动好52耳,听骨链中断或固定124耳.听骨链完好与听骨链病变者语频段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语频段骨导听阈比较无差异,两者高频骨导听阈均提高.结论: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链多有破坏.语频段气导听阈在40 dB以内,气骨导差在30 dB以内者,听骨链大多完好.气导听阈在55 dB以上,气骨导差在40 dB以上者,听骨链多有中断或固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伴有高频骨导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耳廓全层整片软骨结合外嵌技术在II、Ⅲ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耳廓全层整片软骨为移植材料采用外嵌法(将整片软骨置于纤维鼓环外侧,并将部分软骨片嵌顿于鼓切迹)行Ⅱ、Ⅲ型鼓室成形术的160例(16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5岁,平均33.5±9.2岁;其中鼓室硬化98耳,上鼓室胆脂瘤47耳,粘连性中耳炎20耳。术中采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重建听力105耳,采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重建听力60耳,术后随访12~36个月。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纯音听阈,耳内镜图像及并发症,观察部分患者术后颞骨CT显示的鼓室含气腔情况。结果 PORP组术前0.5~4 kHz平均气导听阈51.34±10.46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2.88±5.25 dB,术后一年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0.24±8.66 dB HL、13.60±6.18 dB,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TORP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54.85±9.48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4.59±6.85 dB,术后一...  相似文献   

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力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提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语频区和4.0kHz骨导听力与听骨链、胆脂瘤、鼓膜穿孔的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耳与健耳骨导听力阈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听骨链破坏和鼓膜穿孔的部位对骨导听阈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骨导听力下降。部分患者是由于中耳病变所致,因此积极的治疗可能提高患者的骨导听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自体砧骨重建听骨链的开放式IIIa型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改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16耳)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中耳炎接受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自体砧骨进行听骨链重建。术后随访3-6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后听力改善情况,分析指标为手术前后言语频率的纯音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所有均达到干耳。纯音气导听阈从术前的45.2到干耳。降至术后的30.6的干耳。纯音气导听阈(P<0.05)。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分别为33.1、术后7dB及19.8、术后7dB分别为从术前的析,其中气骨导差小于20dB者占62.5%(10/16)。结论在本组病例中,以自体砧骨行听骨链重建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获得了较好的近期听力改善效果,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典Wullstein Ⅲ型鼓室成形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其术后听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开放式Ⅲ型鼓室成形术的患者34例(34耳),患者均有听骨链破坏而镫骨结构完整,鼓膜内陷与镫骨头或砧骨豆状突直接连接,根据术中是否植入钛合金部分人工听骨(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PORP)分为两组, Wullstein Ⅲ型鼓室成形术(Ⅲ型组)11例和植入钛合金部分人工听骨(PORP组)23例。分别比较两组术后0.5、1、2和4 kHz的平均气导听阈、平均气骨导差的变化情况。结果Ⅲ型组患者术前平均气导听阈为46.59±16.60 dB HL,术后为34.89±10.34 dB HL,气导听阈提高11.70±19.30 dB HL;PORP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为44.23±12.31 dB HL,术后为37.08±14.36 dB HL,提高7.14±14.39 dB HL;Ⅲ型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为23.98±13.08 dB HL,术后为16.25±6.98 dB HL,缩小7.73±14.93 dB HL;PORP型组术前平均ABG为26.58±10.27 dB HL,术后为19.40±13.28 dB HL,缩小7.17±13.63 dB HL。两组患者在气导听阈提高值及ABG缩小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如果鼓膜内陷与镫骨头或砧骨豆状突形成连接,可以予以保留,短期随访术后听力水平与植入PORP重建听骨链的效果相当,长期效果还需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Ⅰ期钛质人工听小骨听力重建在慢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接受Ⅰ期钛质人工听小骨听力重建的慢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患者65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听力情况和气骨导差(ABG)。 结果 术后第1、3、6个月,纯音气导听阈均值(PTA)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G均值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G≤20 dB者达39耳(P<0.05)。 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加Ⅰ期钛质人工听小骨行听骨链重建治疗慢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证、良好的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同期选取对侧正常耳作为对照耳,通过对患耳与健耳、不同年龄组、单纯型与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链完好与听骨链破坏、细菌培养阳性者与阴性者,不同病理患者的术前骨导听力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并对各频率骨导听阈进行统计学处理, 对影响骨导听力的因素做相关分析。结果0.5、2、4 kHz处,患耳骨导听阈值高于健耳,而低频0.25 kHz及1 kHz处患耳与健耳骨导听阈值差异不显著;随年龄增长,患耳与健耳骨导听阈值差异有逐渐缩小趋势;中耳胆脂瘤及听骨链破坏者对各频率骨导有明显影响;病程及细菌培养阳性与否对骨导听力损害差异不显著。结论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有明显影响,但在不同频率,损害程度有差异;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对侧正常耳的骨导听力;③中耳胆脂瘤及听骨链破坏对骨导听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听骨赝复体应用于慢性中耳炎听力重建的疗效。方法:143例(143耳)慢性中耳炎患者分别用钛合金人工听骨(A组,52例)、羟基磷灰石人工听骨(B组,47例)和自体骨(C组,44例)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重建听力。随访24个月以上,比较3组术后并发症及0.5、1.0、2.0、4.0kHz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术后12个月,3组气导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均较术前缩小(均P<0.05),A组重建成功率(78.7%)略优于B、C组(68.1%、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B、C组气导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与术后12个月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重建成功率(48.9%、45.5%)均低于A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钛合金人工听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Ⅰ期听力重建,对提高听力更有效,稳定性强,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钛人工听骨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采用钛人工听骨进行听力重建的41例(41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31例,全部听骨赝复物(TORP)10例,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0.5、1.0、2.0和4.0kHz气导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 41耳术前0.5~4kHz平均气导听阈为56.32±6.53dB HL,术后为41.28±7.62dB HL,较术前降低15.04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BG)为30.01±6.11dB,术后为15.47±5.41dB,较术前缩小14.54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4耳术后ABG小于20dB,听力重建总成功率达82.93%(34/41)。所有手术耳术后均干耳。结论钛人工听骨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效果好,是适合于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的理想人工听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骨导听阈提高与术后骨导听阈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45例,术前3 d内和术后3个月分别行常规纯音测听,术前患侧与健侧相比,骨导听阈0.25~8.00 kHz至少连续2个或2个以上频率增加≥10 dB为术前骨导听阈提高阳性;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0.25~8.00 kHz至少2个或2个以上频率减少≥10 dB为术后骨导听阈下降阳性,增加≥10 dB为术后骨导听阈提高阳性.结果:45例中35例(77.8%)术前骨导听阈提高阳性,与病程长短、是否伴有胆脂瘤无关,但与听骨链破坏有相关性(P<0.05),听骨链中断易导致术前骨导听阈提高;术前骨导听阈提高阳性35例中有6例(17.1%)术后骨导听阈下降阳性;45例患者中有5例(11.1%)术后骨导听阈提高阳性.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造成骨导听阈提高,鼓室成形术不仅可使气导听阈下降、缩小气骨导差,还可使骨导听阈下降;术中过多触动听骨链及噪声等可造成术后骨导听阈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鼓膜张肌腱的完整性对鼓室成形术后鼓膜形态及听力重建效果的影响,为术中鼓膜张肌腱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鼓膜张肌腱完整与否及植入听骨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鼓膜张肌腱完整组80例[植入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45例,全听骨赝复物(TORP)35例],鼓膜张肌腱离断组65例(植入 PORP 34例,TORP 31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3个月时鼓膜形态及术后6个月时听力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鼓膜形态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时,鼓膜张肌腱完整组鼓膜形态接近正常者的比例(81.25%,65/80)明显高于离断组(52.31%,34/65)。术后6个月时鼓膜张肌腱完整组(植入 PORP)0.5~4 kHz 气导平均听阈(27.48±10.02 dB HL)和气骨导差(13.57±6.36 dB)均好于鼓膜张肌腱离断组(分别为32.36±9.34 dB HL 和25.73±7.44 dB)。植入 TORP 的鼓膜张肌腱完整组0.5~4 kHz气导平均听阈(28.76±7.14 dB HL)和气骨导差(21.02±5.48 dB)也均好于鼓膜张肌腱断离组(分别为39.93±5.12 dB HL 和31.41±6.25 dB)。结论鼓膜张肌腱的完整有利于维持鼓室成形术后鼓膜的正常位置和形态,听力重建术中保留鼓膜张肌腱对术后听力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77例(10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和20例(40耳)无耳部疾患的青壮年进行骨导听力测试,其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组、胆脂瘤-骨疡型组骨导听阈均值t检验明显高于无耳部疾患的青壮年组(P<0.001);但单纯型组、胆脂瘤-骨疡型组骨导听阈均值比较除1000Hz外,其余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10年以下组、11年以上组骨导听阈均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并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骨导听阈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材料和类型听骨赝复物应用于胆脂瘤中耳炎听力重建的疗效.方法 对142例(142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分别用钛合金(64例)和羟基磷灰石(78例)作为听骨赝复物行开放式鼓室成形及听力重建术,两组再分别分为部分听骨赝复物亚组和全听骨赝复物亚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0.5、1、2、4 kHz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钛合金组和羟基磷灰石组气导平均昕阈分别降低11.88、11.41 dB,气骨导差分别缩小7.80、6.98 dB,手术成功率分别为54.69%、44.87%,前者较后者效果略优,但无统计学差异.从4 kHz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看,钛合金组的部分和全听骨赝复物亚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3.33%和61.76%)高于总体.部分听骨赝复物亚组术后听力学结果优于全听骨赝复物亚组.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伴一期听力重建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应用钛合金和羟基磷灰石听骨雁复物对术后听力康复均有效,前者对于4kHz听力的提高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科行耳内镜下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的14例患者临床资料,共28耳,其中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室硬化症8耳,中耳胆脂瘤4耳;共完成鼓室成形术I型20耳,鼓室成形术II型7耳,鼓室成形术III型1耳;术后观察分析鼓膜愈合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复查12~24个月,14例(28耳)患者鼓膜移植物均成活,27耳穿孔鼓膜完全愈合,愈合率96.4%;1耳遗留小穿孔,于二次局麻下手术处理后愈合。28耳术前气导听阈为(55.4±21.6)dBHL,术后气导听阈为(35.5±16.4)dBHL(t=11.234,P<0.05);术前气骨导差为(29.3±10.3)dBHL,术后气骨导差为(11.3±3.9)dBHL(t=10.752,P<0.05)。结论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取得良好的听力改善效果,双侧同期手术可节省医患人力、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前后不同时间患者骨导听阈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68例(168耳)单侧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在经乳突病变切除和/或鼓室病变清除术加I期鼓室成形术时,分别采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简称软骨组,86耳)和颞肌筋膜(简称筋膜组,82耳)作为鼓膜移植物,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和1、3年骨导听阈变化.并比较术前骨导听阈提高(阳性)和下降(阴性)两组患者在术中所见的听骨链固定或坏死、前庭窗或蜗窗功能不良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健侧对比,两组168耳中共131耳术前骨导听阈提高,其中,软骨组67耳,占77.90%,筋膜组64耳,占79.27%;这些病例术后100耳(76.34%)骨导听阈下降,两组各时间段骨导听阈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发现听骨链或两窗功能不良者有79耳(79%,79/100),其中软骨组为41耳,筋膜组为38耳;而37耳骨导听阈正常的患者中,7耳有上述病变,其中软骨组为4耳,筋膜组为3耳.结论 胆脂瘤中耳炎患者骨导听阈提高主要与听骨链固定或坏死及两窗功能不良有关,行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不仅可缩小气骨导差,还可使骨导听阈下降,具有听力提高稳定、持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142例胆脂瘤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伴一期听骨链重建,随访24月,记录术后并发症、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随访期间未发现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复发,术后干耳率达96.5%,听骨赝复物脱出4例(2.8%),气导平均听阈降低11.6dB,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7.4dB,70例患者气骨导差<20dB,听力重建总成功率达49.3%.听力重建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术腔感染控制、咽鼓管功能、病变范围、听骨赝复物材料和手术技术.结论 虽然影响因素较多,开放式鼓室成形伴一期听骨链重建仍是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听力重建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钛质人工听骨在中耳乳突手术中听骨重建的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并接受德国宾格钛质人工听小骨植入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50例鼓膜修补后1个月复查均愈合良好,术后5个月发现2例听骨脱出,其中1例合并感染。50耳术前气导听力为36.67~103.33dB,平均为(63.00±18.03)dB;骨导听力10.00~58.00dB,平均为(28.07±14.22)dB。术后气导平均听力为(43.73±17.26)dB,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骨导平均听力为(27.10±16.25)dB,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气骨导差(ABG)为13.34~50.00dB,平均为(34.53±10.84)dB,术后ABG平均为(17.63±5.12)dB,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ABG≤20dB者及ABG较术前缩小15dB为听力提高有效共35耳,有效率为70%(35/50)。结论钛质人工听骨在听骨链重建的鼓室成形术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听力效果,是一种并发症少,脱出率低,值得推广使用的人工听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