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定量评价饮食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5年9月国内外饮食教育对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符合条件研究中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指标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包括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9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饮食教育对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有统计学差异[WMD=-0.26,95%CI(-0.32,-0.21),P0.00001;WMD=-0.66,95%CI(-0.82,-0.49),P0.00001],饮食教育对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血钙无统计学差异[WMD=0.03,95%CI(-0.02,0.07),P=0.24]。结论饮食教育能降低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磷、钙磷乘积水平,对血钙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4):540-542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高磷血症患者血液透析饮食管理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血液透析治疗高磷血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分别采取血液透析常规护理与引入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管理,持续进行24周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低磷饮食健康信念,以及服药、饮食知识及行为情况。结果对照组干预后的低磷饮食健康信念总分为(112.54±7.85)分,观察组干预后的低磷饮食健康信念总分为(117.70±6.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服药、饮食知识及行为得分为(20.23±4.01)分,观察组干预后的服药、饮食知识及行为得分为(25.34±4.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健康信念模式与饮食管理结合起来,可有效改善高磷血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低磷饮食健康信念,改善饮食行为,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3.
高磷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它是导致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传统的降磷治疗包括饮食治疗、磷结合剂和血液透析。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一些高磷血症对MHD患者的新的影响(包括透析过程中高血清磷减少率,血磷达标状况与MHD患者的动脉硬化的关系等)、高磷血症发生相关因素的新发现(例如透析前碳酸氢盐浓度、适当控制高能量饮食等)、新的饮食教育模式(如运动、依从性的改善)、新型药物治疗如铁基磷酸盐结合剂、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如高效on-line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等,可以有效改善MHD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将围绕高磷血症对MHD患者的影响、高磷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饮食教育、药物治疗、血液净化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高磷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50例病人,PDCA循环管理法,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磷血症发生的原因,制订我科高磷血症控制及处理流程图。结果:250例患者通过12个月CQI管理模式,患者血磷达标率由15%提升到30%,结论: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有较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肾衰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查看其在预防高磷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高磷血症的概率、血液透析的达标率.结果:经过护理对比后,观察组患者出现高磷血症、血液透析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肾衰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出现高磷血症等并发症,并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的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科自2008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司维拉姆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5例,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磷、血清钙磷乘积水平以及血清低密度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有了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OCUS-PDCA程序在血液透析患者钙磷水平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00例病人,运用FOCUS-PDCA程序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控制的各个环节,明确高磷血症发生的原因;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重新制订高磷血症控制及处理流程,并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及监督,比较改进前后钙磷水平。结果:200例患者通过6个月FOCUS-PDCA程序,患者血磷达标率由15.9%提升到29.5%。结论:FOCUS-PDCA程序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水平实施标准化管理,有效预防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饮食日记干预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水钠控制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符合上述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58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宣教、个体指导、随访管理等在内的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3)和强化组(n=43),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强化组则给予强化健康教育措施,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强化组患者的血磷达标率、血压控制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此外,强化组患者对疾病知识、饮食、药物及自我护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精神症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16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入组时)、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的评分及再住院率进行比较,以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前两组患者MARS和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MA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84±2.68)vs(5.90±2.16)和(7.26±2.33)vs(5.97±1.77)]、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6.33±7.50)vs(50.52±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指导对骨折患儿家属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择骨折患儿共170例,并以患儿其中一位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家属按照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研究组给予微信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宣传.比对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儿的康复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6%)(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康复优良率以及患儿家属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发生压疮、肺炎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2.35%)明显低于对照组(10.59%)(P<0.05).结论对骨折患儿家属给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了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利于患儿的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参加医院"血透患者之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72例,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对患者发放血液透析健康教育处方、随机教育、集中讲解授课等方式进行心理、内瘘自我护理、饮食、运动、透析并发症预防等进行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设同伴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回归社会就业7例,生活能自理20例,营养状况达标16例,负性情绪28例,依从性好21例;观察组分别为16例、30例、25例、8例、34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中有协同作用,明显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 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门诊符合标准的孕产妇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产前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方式、3个产程时间、会阴侧切、会阴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果 干预组3个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指标导向的结构化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服药信念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基于指标导向的结构化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服药信念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BMQ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BMQ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不孕症患者身心健康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24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而观察组则给予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的生活方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及受孕率等指标。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干预后的饮食节律、饮食内容、体质认识、生活节奏等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运动意识得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评分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后的受孕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55.8%(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通过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后,可改善生活方式,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门诊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和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指导。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健康教育6个月后,干预组用药依从性在按时服药、遵医嘱加减药量、定期复查以及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的血压发生明显变化,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围手术期管理在正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来本科就诊的行正颌手术治疗的患者167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2人和实验组8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建立微信平台,采用标准化围手术期管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前准备完善率、依从率、满意率依次为94.12%、90.59%、84.71%,均高于对照组的75.61%、75.61%、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4,P=0.002;χ2=5.679,P=0.017;Z=-2.408,P=0.016)。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为(7.98±1.07)分,高于对照组的(7.57±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P=0.005)。面部术后肿胀程度,实验组平均值为(19.12±6.46)mm,对照组为(24.37±5.52)mm,2组的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97,P<0.001)。实验组口腔异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9.41%、3.82%,对照组为14.63%、6.1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1,P=0.423;χ2=1.386,P=0.239)。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术前准备的完善率,降低患者术后面部肿胀程度,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依从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更好进行肿瘤患者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6/1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科40例住院治疗肿瘤患者纳入微信组,采取配对研究设计,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肿瘤类别等因素以及1∶1比例配对常规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微信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配对比较2组基线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配对资料均数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干预后,微信组QLQ-C30中情绪功能(70.62±8.03)分、认知功能(71.39±7.85)分、整体生活质量(70.12±7.83)评分高于常规组(66.14±7.85)分、(61.35±7.12)分、(58.37±6.42)分,疲乏(30.12±3.82)分、疼痛(19.24±2.58)分、恶心与呕吐(26.24±3.01)分、便秘(35.28±4.23)分、睡眠障碍(36.07±4.68)分、食欲丧失(31.75±4.06)评分低于常规组(35.24±4.05)分、(23.65±2.75)分、(29.13±3.08)分、(40.03±4.85)分、(42.08±5.12)分、(40.38±4.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