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 protein4,AQP4)对兔颅脑爆炸伤后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方法 8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70)及正常对照组(n=10).实验组建立兔脑爆炸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实施引爆.伤后1h、6h、12h、24h、72h、7d、14d测量2组动物垂体含水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垂体组织AQP4及ACTH的表达,采用免疫双标法检测AQP4和ACTH的分布及共存情况.结果 实验组垂体含水量、AQP4及ACTH的表达在伤后1h即升高,72h达到高峰,7d后表达开始下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垂体含水量与AQP4表达呈正相关(r=0.886,P <0.05),AQP4与ACTH表达随时间变化呈正相关(r=0.959,P<0.001).免疫双标结果显示:ACTH细胞胞质中可见AQP4和ACTH的表达.结论 兔颅脑爆炸伤后,AQP4有可能参与垂体ACTH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脑挫裂伤早期HMGB1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收集人脑挫裂伤后不同时间点挫裂伤组织的标本(正常组、6h、12h、24h、72h),4%多聚甲醛固定,冰冻切片,然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统计分析各时间点HMGB1的表达情况;同时将HMGB1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进行共标,观察人脑挫裂伤后早期神经元损伤过程中从核内向胞浆内转移的情况。结果正常人脑组织的HMGB1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与正常组相比较,人脑挫裂伤组在伤后HMGB1阳性细胞数于12h开始下降(P0.05),并持续至72h;而HMGB1从核内转移至胞浆内的数目从6h即开始增加(P0.05),随时间增加HMGB1也随之大量转移到胞浆中,在人脑挫裂伤后24h达到高峰(P0.05)。人脑挫裂伤后早期,HMGB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中(P0.05),脑挫裂伤后神经元的数目逐渐减少(P0.05),而HMGB1从神经元核内转移至胞浆的比例在6h明显增加(P0.05),于24~72h达到高峰(P0.05)。结论人脑挫裂伤后早期神经元死亡或凋亡数目明显增加,HMGB1阳性细胞数也在损伤后减少;而HMGB1神经元从核内转移至胞浆的比例升高;HMGB1可能参与了脑挫裂伤后神经元的死亡或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兔颅脑爆炸伤后脑皮质中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情况.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70).实验组采用纸雷管制作兔颅脑爆炸伤模型,对照组不行爆炸伤.实验组根据处死时间再分为伤后1h、6h、12h、24h、3d、7d、14d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兔脑皮质Caspase-3、CytC的表达情况.结果 Caspase--3在实验组致伤后1h出现明显表达,伤后24h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伤后7d仍维持较高水平;伤后1h~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tC在实验组兔致伤后1h即出现表达,伤后12h达高峰,伤后24h开始下降;伤后1~24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兔颅脑爆炸伤后早期神经细胞胞质中CtyC增加可能是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脑挫裂伤后AQP4和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在脑水肿形成中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特征,探讨脑水肿的形成机制。方法取脑挫裂伤区组织标本60例(观察组),10例非功能区正常脑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正常组及观察组伤后2~72 h相应时间点水肿区AQP4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脑水肿含水量,血脑屏障指数,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脑挫裂伤组在伤后2 h后AQP4表达开始增加(P<0.05),6 h、8 h、12 h明显增加(P<0.01),24~72 h达到最高(P<0.01)。AQP4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趋于一致(r=0.912,P<0.01);血脑屏障(BBB)指数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趋于一致(r=0.877,P<0.01);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BBB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08,P<0.01)。伤后早期血脑屏障结构即发生改变,随后血脑屏障结构被明显破坏,24 h、72 h血脑屏障破坏最为严重。结论脑挫裂伤后AQP4表达明显增强,BBB的通透性增加,提示AQP4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ICH周边组织AQP4表达、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及对BBB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参考Rosenberg等方法复制大鼠ICH动物模型,随机将12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20)、脑出血组(n=50)和尼莫地平治疗组(n=50),脑出血后分别观察6h、1d、3d、5d、7d等5个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CH周边组织AQP4的表达,用荧光标记检测胞内Ca2+及EB作为示踪剂监测BBB的损伤程度,用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1)脑出血组3d含水量达到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尼莫地平组3d含水量达高峰,但低于脑出血组;(2)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EB含量增加,1d达高峰,7d已明显下降;尼莫地平干预后各时间点EB含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高于假手术组,7d后EB含量恢复正常;(3)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AQP4表达及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高,3d达高峰,7d后下降明显;尼莫地平组血肿周边组织AQP4表达及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高,3d达高峰,明显低于脑出血组.结论 (1)Ca2+能促进AQP4的过度表达,使BBB通透性增加,参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2)尼莫地平可阻断Ca2+向细胞内过度内流,进而降低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程度,为脑出血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皮质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96)。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伤后1、4、8、12 h及1、3、7、14 d挫伤灶周围HIF-1α和GLUT-3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 m RNA在伤后4 h升高,12 h达高峰,7 d基本正常;伤后4 h~3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蛋白在伤后4 h表达升高,1 d达高峰,7 d降至正常水平;伤后4 h~3 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IF-1α与GLUT-3在m 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894,P0.05;r=0.921,P0.05)。结论 TBI后脑组织HIF-1αm 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介导GLUT-3的表达增加,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期高压氧治疗(HBOT)对兔颅脑爆炸伤后脑皮质细胞色素C(Cty C)、Bax、Bcl-2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创伤组(n=70)、HBOT组(n=70).创伤组和HBOT组建立兔颅脑爆炸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行爆炸伤.伤后1、6、12、24 h和3、7、14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组兔脑皮质中cyt C、Bax、Bcl-2 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伤组伤后1h即出现CytC表达上升,伤后12 h达高峰,伤后24 h开始下降,但维持较高水平:HBOT组CytC的表达在伤后早期较创伤组下降明显(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伤组Bax和Bcl-2 的表达在伤后1、6、12、24 h和3d均明显上调(均P<0.05);HBOT组Bax的表达在伤后早期较创伤组降低(P<0.05),Bcl-2的表达则明显上调(P<0.05).结论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爆炸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Bax表达,诱导Bcl-2表达上调从而阻止伤后早期线粒体释放Cyt C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颅脑损伤大鼠脑皮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96)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构建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伤后1 h、3 h、6 h、12 h、1 d、3 d、7 d、14 d,采用RT-q PC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挫伤区周围脑皮质MANF m 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ANF m 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颅脑损伤后1 h即开始升高,6 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14 d时与对照组无差异,1 h~7 d各时间点实验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MANF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胞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结论颅脑损伤后MANF出现阳性表达,且定位于胞质;MANF m 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颅脑损伤时激活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有关,MANF可能作为一种内质网应激敏感蛋白参与颅脑损伤后细胞抗凋亡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大鼠脑水肿形成和水孔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6 h、1 d、3 d、5 d组及AVP6 h、1 d、3 d、5 d组.于大鼠侧脑室注射AVP后,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对脑室周围组织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室周围组织AQP4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未见增加.AVP组大鼠侧脑室注射AVP 6 h脑室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增加,1 d即达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 d降到基础水平;脑室周围AQP4表达亦在注射AVP 6 h开始增加,1 d即达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5 d恢复到基础水平,与脑水肿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AVP可上调AQP4表达,引起大鼠脑含水量增加,导致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含水量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缺氧预处理组(HPC组,n=6)、TBI组(n=48)、缺氧预处理+外损组(HPCT组,n=48)。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RT-q 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MMP-9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BI组和HPCT组MMP-9 m RNA在伤后3h、6h、12h、1d、3d明显升高(P0.05),MMP-9蛋白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均在伤后3h、6h、12h、1d、3d、7d明显增加(P0.05)。HPCT组中MMP-9 m RNA在伤后3h、6h、12 h、1d、3d,MMP-9蛋白和脑组织含水量在伤后6h、12h、1d、3d、7 d明显低于TBI组(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能抑制颅脑损伤脑组织MMP-9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可能是缺氧预处理对颅脑损伤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脑挫裂伤后早期小胶质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配体(PD-L1)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2013~2015年手术治疗的脑挫裂伤组织标本15例,其中伤后6h 5例,伤后12h 4例,伤后1 d 3例,伤后4 d 3例;另选择3例肿瘤全切术中切除颞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以及小胶质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脑组织相比,脑挫裂伤后6、12h未见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浸润的来自血液中的炎症细胞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脑组织相比,脑挫裂伤后6h表达PD-L1的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表达PD-L1的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PD-L1可能参与了人脑挫裂伤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预处理对幼鼠癫痫发作及海马炎症介质Toll样受体4/高迁移率族蛋白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α(TLR4/HMGB1/P-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21d的SD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模型Ⅰ组采用海人酸(KA)诱导癫痫发作,模型Ⅱ组在应用KA前2h腹腔注射LPS,观察幼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荧光定量PCR检测癫痫持续状态(SE)后3h和24h各组海马TLR4和HMGB1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SE后3h、24h各组海马TLR4、HMGB1、P-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TLR4基因在SE后3h表达均显著增加(t=4.806,P0.05;t=4.954,P0.05),SE后24h也显著增加(t=3.924,P0.05;t=3.792,P0.05),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TLR4蛋白表达在SE后3h均显著增加(t=7.804,P0.05;t=8.385,P0.05),SE后24h也显著增加(t=4.256,P0.05;t=4.262,P0.05);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HMGB1基因在SE后3h表达均显著增加(t=3.626,P0.05;t=5.255,P0.05),SE后24h也显著增加(t=4.046,P0.05;t=2.836,P0.05),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HMGB1蛋白在SE后3h均无显著性增加(t=0.389,P0.05;t=0.213,P0.05),SE后24h也无显著性增加(t=0.106,P0.05;t=0.279,P0.05)。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P-IκB-α蛋白表达在SE后3h均显著增加(t=4.383,P0.05;t=6.627,P0.05),SE后24h也显著增加(t=14.521,P0.05;t=19.458,P0.05)。模型Ⅱ组与模型Ⅰ组相比,LPS预处理可显著增加海马TLR4基因在SE后3h的水平(t=2.362,P0.05),及SE后3hTLR4蛋白表达(t=4.284,P0.05);且显著增加SE后3h、24hPIκB-α蛋白表达(t=4.249,P0.05;t=9.120,P0.05);但对SE后3h、24hHMGB1基因水平无显著性影响(t=0.569,P0.05;t=0.691,P0.05),对SE后3h、24hHMGB1蛋白表达也无显著性影响(t=0.168,P0.05;t=0.385,P0.05)。结论LPS预处理加重幼鼠癫痫发作,使TLR4/P-IκB-α表达升高,对HMGB1表达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颅脑爆炸伤后脑皮质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采用600mgTNT电雷管在大鼠头部正上方12cm处爆炸,以建立颅脑爆炸伤模型;对照组不行爆炸致伤。伤后6h、24h、3d、7d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皮质中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Beclin-1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脑皮质中Beclin-1在伤后6h表达上升,伤后3d达高峰,伤后7d表达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颅脑爆炸伤后,脑皮质中Beclin-1表达呈波峰状,提示自噬现象在颅脑爆炸伤后增强,且可能参与颅脑爆炸伤神经元损伤后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对颅脑损伤大鼠皮质内质网应激蛋白P-e IF2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HPC组(n=8)、外伤组(TBI,n=96)、HPC+TBI组(HPCT,n=96)。采用改良Feeney’s法制作颅脑损伤大鼠模型,提前在低压氧舱内对大鼠处理3 d(-50 k Pa、3 h/d)。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挫伤区周围皮质P-e IF2α表达变化,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元细胞。结果 P-e IF2α蛋白于颅脑损伤后3 h开始增加,6~12 h逐渐升高,1 d达高峰,3~14 d逐渐恢复;HPCT组与TBI组比较,伤后6 h~7 d P-e IF2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HPCT组伤后6 h可见凋亡细胞表达,12 h~1 d上升,3 d达高峰,7~14 d逐渐恢复;HPCT组与TBI组比较,伤后12 h~7 d凋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C可选择性抑制颅脑损伤大鼠皮质P-e IF2α蛋白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维持神经元细胞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水通道蛋白4(AQP 4)的关系及尼膜同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RT-PCR法观察AQP 4 mRNA的表达,伊文思兰法测量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及尼膜同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升高(0.5955±0.0956、0.5092±0.0309),1d~3d最高(0.8889±0.0968、0.7826±0.0339和0.7914±0.0520、0.7442±0.0753),尼膜同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两组AQP 4 mRNA表达也于6h即开始升高(1.06±0.12、0.90±0.15),3d时达到高峰(1.34±0.14对1.27±0.14),尼膜同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BBB通透性与AQP 4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86,P<0.01),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 4 mRNA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尼膜同可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关系及尼膜同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RT-PCR法观察AQP4mRNA的表达,伊文思兰法测量BBB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及尼膜同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h开始升高(0.5955±0.0956、0.5092±0.0309),1d~3d最高(0.8889±0.0968、0.7826±0.0339和0.7914±0.0520、0.7442±0.0753),尼膜同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两组AQP4mRNA表达也于6h即开始升高(1.06±0.12、0.90±0.15),3d时达到高峰(1.34±0.14对1.27±0.14),尼膜同组低于脑出血组(P<0.05);BBB通透性与AQP4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86,P<0.01),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4mRNA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尼膜同可抑制此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TrxR2)在颅脑损伤大鼠皮质的动态表达变化。方法54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 =6)和颅脑损伤组(n =48)。颅脑损伤组采用改良的 Freeny&#39;s 自由落体装置制作颅脑损伤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伤后1 h、3 h、6 h、12 h、24 h、3 d、7 d、14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挫伤区周围皮质 TrxR2 mRNA 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qRT-PCR 结果显示:皮质中 TrxR2 mRNA 颅脑损伤后1 h 表达增加,24 h 达到高峰,7 d 恢复正常;颅脑损伤组伤后1 h~3 d 各时间点 TrxR2 mRNA 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 <0.05)。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TrxR2蛋白在颅脑损伤后1 h 表达增加,24 h 达到高峰,14 d 恢复正常;颅脑损伤组1 h~7 d 各时间点 TrxR2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 <0.05)。结论颅脑损伤后 TrxR2表达增多,提示 TrxR2作为一种急性应激反应蛋白参与颅脑损伤早期抗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hK1)在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及匹罗卡品诱导的TLE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T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TLE患者手术切除的皮质标本,纳入癫痫组(n=16)。收集脑外伤患者切除的颞叶皮质标本,纳入对照组(n=10)。将7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MC组,n=32)和匹罗卡品组(PILO组,n=40),PILO组根据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持续状态(SE)后的观察时间随机分为4个亚组:E6h组、E1d组、E3d组和E7d组(n=8)。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phK1在TLE患者颞叶皮质中的表达变化;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phK1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在人颞叶皮质和大鼠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AST)活化增生情况和SphK1在AST中的表达。结果癫痫组人颞叶皮质中SphK1的阳性细胞数及AST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E6h组、E1d组、E3d组和E7d组大鼠海马SphK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C组(均P0.05);PILO组AST细胞数明显多于MC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癫痫组患者颞叶皮质中,SphK1主要在活化的AST的胞质中表达;而在PILO组大鼠海马中,SphK1主要在活化的AST的胞核中表达。结论 SphK1在TLE患者颞叶皮质和TLE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明显增加,SphK1参与了T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与MRI各项指标变化,探讨AQP4的表达变化规律与出血性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5)及出血组(n=30),每组又均分为造模后l、2、3、5、7 d组.采用苍白球注射胶原酶造成大鼠脑出血模型,在造模后1、2、3、5、7d行MRI扫描,测量计算血肿周围水肿体积以及水肿区T1WI、T2WI及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成像后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AQP4的表达. 结果 各时间点出血组大鼠血肿周围AQP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表达与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呈线型正相关关系(r=0.687,P<0.05),AQP4的表达与血肿周围水肿区T2WI、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呈线型正相关关系(r=0.640,P<0.05;r=0.662,P<0.05). 结论 AQP4表达与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AQP4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