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道镜下氩气刀(APC)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27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或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途径使用APC治疗肝移植术后相关胆道并发症.胆管狭窄经APC凝切增生组织后配合探条扩张;胆管异物经APC凝切后清除;胆管息肉样肉芽先行肉芽组织活检,之后凝切;吻合口缝线经APC凝切后取出.结果 25例28处胆管狭窄的治疗成功率为78.6%(22/28);7例胆管异物的清除率为85.7%(6/7);5例胆管息肉样肉芽的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良性增生或炎性肉芽,APC清除率为100%;5例胆管吻合口缝线的APC凝切取出率为100%.无APC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胆管狭窄术后3个月复发率为4.5%(1/22),术后6个月累计复发率为13.6%(3/22),均为非吻合口狭窄.胆管异物术后3个月复发率为16.7%(1/6),术后6个月累计复发率为33.3%(2/6).结论 胆道镜下使用APC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胆管异物、胆管息肉样肉芽和处理吻合口缝线的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的临床价值。方法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后保留残留胆囊管0.5~0.6cm,经胆道探条或血管分离钳机械扩张胆囊管,直至CHF—XP20超细纤维胆道镜随意插进胆总管,观察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同时可以经胆道镜活检孔道插入配置的取石网篮取石,或插入配置的活检钳进行组织活检。结果332例胆总管内小结石(0.3~0.5cm),其中25例合并肝内一级胆管结石,术中经超细纤维胆道镜检查证实后,使用网篮顺利取出;9例胆总管内隆起样病变取组织活检,其中炎性息肉样病变5例,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病变4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及乳头肌收缩功能减退24例。365例经胆囊管进行均顺利完成超细纤维胆道镜检查及治疗,术中未出现胆道持续出血、胆道穿孔及术后胆道感染等并发症。295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5月),未发现术后残余结石,继续随访13~18个月(平均15.5月),胆总管结石复发12例。结论超细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进行胆道探查手术有严格适应征,合理、选择性的应用可避免总胆管切开。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肝胆管残留结石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2月~2004年6月纤维胆道镜治疗573例,十二指肠镜治疗3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T管窦道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取净率96.02%(507/528);经皮经肝纤维胆道镜置镜成功率84.21%(16/19),结石取净率78.95%(15/19);经皮下盲袢纤维胆道镜取石取净率84.62%(22/26).经十二指肠镜胆道造影成功率91.67%(33/36),结石取净率80.56%(29/36). 结论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和复发结石有效、便捷.  相似文献   

4.
胆道手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9年7月期间使用术中胆道镜处理的136例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1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经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和针对性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为100%(85/85);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发生率(简称残石率)分别为0(0/85)和22.6%(7/31),总残石率为6.0%(7/116)。经胆道镜探查发现良性肝内胆管狭窄13例,恶性肝内、外胆管狭窄8例;通过胆道镜取活检,确诊肝门部胆管癌4例,胆总管癌4例,胆总管下段息肉2例,肝胆管结石合并左肝胆管内胆管癌3例;16例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得以证实。全部病例均无胆管撕裂、膈下脓肿、急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胆道镜可大大降低胆管残石率,提高胆道疾病的确诊率,对其治疗方案起到合理的指导作用,术中胆道镜对明确黄疸病因有其独特的优势,胆道镜在胆道疾病诊治中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超细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管探查取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5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超细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18例的临床资料。胆囊管横行切开,插入O lympus超细纤维胆道镜XP20,直径3.7 mm,球囊扩张胆囊管,胆道镜经扩张的胆囊管插入胆总管进行探查,网篮套取结石。取石完毕后,离断胆囊管,剥离胆囊,并置引流管。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5~190(120.0±32.8)m in,术中出血量20~30 m l。术后住院时间4~10(5.5±2.0)d。18例随访1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避免了放置T管的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oscope,PTCS)[1]是采用纤维胆道镜经皮经肝瘘道进行肝内、外胆道疾病诊治的技术,目前大多应用于肝内外胆管、胆囊结石,狭窄或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并体现出良好应用前景。自1985年PTCS引入国内以来,目前已经有基于传统技术的新型扩张器械的研发及改良。由于缺乏成型扩张器械和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易导致出血及胆汁瘘等,常需反复  相似文献   

7.
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结石的要点和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寻找结石,如何解决狭窄,如何处理巨大结石,如何取出结石,如何判断结石取净等。同时,通过学习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胆道镜应用技巧,如经皮经肝胆道镜和胆肠吻合术后胆道镜的经验和技巧,可以提高外科医师在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方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和具体方法。方法:对2004~2005年应用纤维胆道镜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肝外胆管结石55例,一次性取净率100%;4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净率57%。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0例,经“T”管窦道取石,一次性取净率50%;多次取石10例;1例胆管下段肿瘤活检获得诊断。结论:纤维胆道镜具有安全、准确、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纤维胆道镜的应用是诊治胆管残石和降低胆管残石发生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综合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2年3月366例连续术后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92例,女性72例,年龄18 ~69岁,平均年龄44.5岁.记录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发胆漏患者予置管充分引流.吻合口狭窄者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行球囊成形术,必要时放置胆道支架;非吻合口狭窄者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0 ~ 129个月,平均58.5个月,36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42例(11.5%).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第2次热缺血时间(门静脉血流复通到肝动脉血流复通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胆道吻合口直径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相关(Wald=9.474~ 17.208,P<0.05).12例胆漏患者通过腹腔引流、鼻胆管引流治愈;22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经肝胆道造影球囊成形术治愈,其中6例放置了胆道支架;8例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6例经皮经肝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后痊愈,1例接受二次肝移植后痊愈,1例恢复不良.结论 第2次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吻合口大小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胆管非弥漫性狭窄及胆漏的微创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抽签原则分为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140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远期效果与安全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结果 (1)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和结石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取净结石。与常规手术组比较,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切口长度更小(P0.05)。(3)术后14 d时,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2.9%),常规手术组共发生并发症16例(11.4%),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χ2=2.881,P0.05)。(4)术后6个月时,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达到优良患者137例(97.9%),常规手术组达到优良患者119例(85.0%),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χ~2=4.784,P0.05)。(5)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术后6个月时的血清ALT与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在远期有利于促进患者肝胆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随访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 ,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多次开腹手术。方法 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 (三镜 )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 36例。经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尤其是胆总管下端结石及狭窄。经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及结合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术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扩张术 (LPBD) ,解除肝门部胆管狭窄及行肝内胆管支架引流术。术后 2月行胆道镜和 或十二指肠镜治疗残余结石。结果  36例均获成功 ,未再施行开腹手术。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具创伤小、结石除净率高 ,狭窄胆管球囊导管扩张后置支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应用价值探讨(附216例报告)   总被引:38,自引:11,他引:38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16例胆道探查手术病人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102例同时使用术中和术后胆道镜,结果:9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技术,术后残石率由46.7%(42/90)降为23.3%(21/90),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结石取净率为95.2%(20/21),结论:强调胆道探查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肝胆管结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肝胆道镜(mPTCS)治疗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改良经皮肝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为45-87岁。18例患者术前有胆道或腹部手术病史。结石位于肝内胆管和或胆总管。结果 平均每例PTCS操作为1-...  相似文献   

14.
胆道镜微创技术联合常规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狭窄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及狭窄常规手术治疗结合胆道镜微创技术以改善疗效、降低手术残石率及最终残石率的方法。方法对1981年1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07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采用胆道镜治疗(包括膜状狭窄胆管的扩张治疗),并根据术中胆道镜探查结果指导手术方式。手术分别采用或组合应用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型术、肝叶切除术(包括肝叶、肝段、契形、不规则切除术)、肝实质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含皮下空肠盲襻)、肝内胆管引流术、肝内外胆管U形管引流术、胆总管T管引流术等术式。术后采用胆道镜取除残石、术后胆道镜介入下微创技术包括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狭窄胆管球囊导管扩张、狭窄胆管微波切开治疗等。结果对带有T管的拟手术的4例肝内外胆管广泛结石患者,术前应用胆道镜治疗,手术费时少,术后较早拔除了T管。应用术中胆道镜,取除残留结石、扩张膜状狭窄胆管、指导术式选择,使手术残石率由78.0%(409/524)降低为24.4%(128/524)。术后经胆道镜取石治疗,最终残石率为2.4%(26/1076),其中17例胆管狭窄,经胆道镜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狭窄胆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15例胆管狭窄,经胆道镜微波切开治疗,狭窄得以解除;25例巨大的或嵌顿性残石,经胆道镜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结石取净。结论肝胆管结石及狭窄常须手术联合胆道镜微创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有利于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既可有效减少手术残石,又能减少手术创伤;术后胆道镜及胆道镜介入下的微创治疗直接关系到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的最终治疗效果,应争取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疗效及优势。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采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碎石取石的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2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30~82岁,平均(50.9±10.1)岁;左肝胆管结石4例,右肝胆管结石4例,左右肝胆管结石5例,左右肝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结果 22例均成功施行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取石术,其中15例取净结石,7例仍有少许残余结石,结石取净率68.2%。手术时间40~270min,平均(113.0±41.9)min;取石次数为1~5次,平均(2.6±0.9)次;术中出血量5~200ml,平均(18.8±20.5)ml;住院天数4~53d,平均(19.4±2.3)d。术后并发右侧胸腔积液和右下肺不张1例,经非手术方法治愈。无胆瘘、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结论经皮肝胆道造瘘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对多次胆道术后复发或残留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易重复的方法。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3d后一次性扩张造瘘并取石是安全的。硬质胆道镜经皮肝瘘道行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开口针尖样狭窄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胆道镜及肝总管高位切开、肝部分切除技术治疗的25例肝内胆管针尖样狭窄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5例患者,行肝内胆管开口针尖样狭窄扩张术14例,行左肝外叶切除术9例,行萎缩右半肝+右尾状叶切除术2例。术中经胆道镜结石取净23例,术中胆管有结石残留2例,术后经T管窦道以胆道镜取净结石,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肝总管高位切开、肝部分切除及胆道镜的应用在合并肝内胆管开口针尖样狭窄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3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多次开腹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36例,经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尤其是胆总管上端结石狭窄,经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及结合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术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扩张术(LPBD),解除肝门部胆管狭窄及行肝内胆管支架引流术,术后2月行胆道镜和/或十二指肠镜治疗残余结石。结果:36例均获成功,未再施行开腹手术。结论: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具创伤小,结石除净率高,狭窄胆管球囊导管扩张后置支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结石7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  关秀文  冯贤松 《腹部外科》2010,23(5):279-28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70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49例行肝胆B型超声,39例行MRCP;治疗:37例行肝部分切除术+胆道镜取石,17例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16例行肝胆管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吻合+胆道镜取石。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病理类型不一;B型超声和MRCP是主要诊断手段;应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及评价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总结操作经验。方法对8例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评价结石清除效果和操作安全性。结果 8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成功,Ⅰ期取尽结石2例,Ⅱ期取尽结石4例,Ⅲ期取尽结石1例,1例因基础疾病放弃治疗,总结石取尽率为87.5%。术中发现胆道狭窄2例,经扩张或留置引流管支撑持续扩张。无死亡病例,无胆道出血或胆瘘并发症。1例胆道活检明确共存有胆管细胞癌。单次经皮肝胆管造瘘取石或经瘘管取石时间37~200 min,平均119.7 min。随访5~11个月,平均9.8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具有肝内胆管扩张的胆管结石,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满意,远期效果仍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病因病理机制复杂,根治困难,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较高~([1]),反复多次手术给外科医生提出巨大的挑战。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是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的基础上,经窦道扩张后胆道镜直视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