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技术进行功能解剖定位,要求肿瘤切除过程中病人处于完全清醒状态,麻醉过深或过浅均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唤醒麻醉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已有多年历史,主要包括局部麻醉联合镇静或真正的术中唤醒全麻技术.术中唤醒全麻使得存术中评价病人清醒状态下的神经功能成为可能:本文就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方法和监测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术中唤醒麻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手术应在尽可能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术中唤醒麻醉技术是能够达到以上目的的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方法。开颅、关颅期间采用血浆靶控输注技术可达到有效麻醉镇静程度,并通过头部神经阻滞为患者提供充分镇痛,喉罩可于术中有效控制呼吸道保证通气。脑功能区监测及病灶切除期间,通过调控血浆靶控输注参数能使患者达到手术满意的清醒程度。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3年1月~2004年8月采用术中全麻唤醒下实施脑功能区病变手术28例,手术顺利[1,2]。现将有关术中巡回配合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男15例,女13例;年龄26~70岁,平均42岁。脑胶质瘤24例,脑膜瘤1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脑脓肿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精神萎靡、癫疒间、运动性失语、肢体乏力等。2 术前准备全麻术中唤醒是新技术,病人有畏惧感,疑问多;手术要求病人术中唤醒时很好配合,因此,做好术前访视尤为关键。术前1 d,巡回护士参加临床科室组织的术前讨论,到病房探视病人,耐心讲解手术的配合工作,尤其是术中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3):143-144,I0001,I0002,I0003,I0004,I0005
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手术领域探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这类手术的关键是术中病变和功能区定位,术中唤醒下皮质及皮质下直接电刺激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大脑功能区定位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清醒麻醉下手术切除语言功能区胶质瘤并保全其语言功能的可行性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位于语言功能区的脑胶质瘤患者10例,实施头皮神经干阻滞麻醉后全程清醒开颅手术,切除肿瘤中维持患者进行出声连续计数的语言功能监测,使尽可能全切肉眼可见肿瘤而保存功能脑区。结果清醒开颅手术全过程中麻醉满意,手术中患者能很好地完成语言监测配合,其中8例患者实现肿瘤的肉眼全切;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性语言障碍并发症;随访6~20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局部阻滞麻醉下全程清醒手术能很好保障脑功能区病灶的开颅切除,术中出声连续计数的语言功能监测对安全切除语言功能区肿瘤有重要定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7(5):196-197
目的探讨清醒麻醉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阻滞、清醒麻醉下手术,术中神经导航、超声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切除肿瘤时,维持病人出声连续计数或读图的语言功能监测,或持续按键的运动功能监测。结果术中麻醉满意,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均不同程度好转;癫未再发作1例,药物可控制3例。术后出现偏瘫2例,术后无疼痛回忆。结论清醒麻醉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结合术中定位明确肿瘤切除范围,及肿瘤与脑功能区的关系,可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和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0):479-480
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探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指南基于2013年发表《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的专家共识》,根据近一年来相关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成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完善.增加基于循证医学的相关推荐,使其成为较具权威性和更具指导的技术指南。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及更好的开展手术工作,本指南参照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的循证医学和推荐级别分类[1]。 相似文献
9.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8)
正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已被国内外神经外科视为最大限度安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的重要技术,并且仍是目前手术领域探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1])。为便于中国神经外科医生更好地开展该项技术,中国胶质瘤组于2013年首次发表《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专家共识》,并于2014年制定《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技术指南(2014版)》。根据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6)
目的探讨电针对术中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切除后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且需术中唤醒麻醉技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非电针组各50例。麻醉诱导前30 min,电针组选取两侧内关、合谷和足三里,持续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非电针组在对应取穴旁3 cm处给予同样电针刺激。检测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NOX2和NOX4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各时间点心率、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电针组比较,电针组术后血浆SOD水平显著升高(P 0.01),而MDA显著下降(P 0.01),NOX2和NOX4蛋白水平亦明显降低(P 0.05)。结论电针刺激复合全麻可以有效调控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切除后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在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行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唤醒麻醉下行皮层电刺激,准确定位脑功能区后最大程度切除病变。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中唤醒及功能区病变切除,术后10例患者无功能区损伤表现,仅5例患者早期出现轻度功能障碍,但均在手术2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在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运用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可尽可能保留功能区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与清醒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分析大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对病人清醒程度的影响因素,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对15例病人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给药,按作者提出的脑功能区定位时态评判标准对清醒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术中唤醒状态下语言清晰者10例,指令应答准确8例,无痛9例;颅内压正常10例.定位时态优5例,良8例,差2例.13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2例因脑组织膨胀未定位.结论丙泊酚TCI给药是脑功能区手术唤醒术较好的麻醉方法.应用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对提高麻醉清醒质量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消麻醉药对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的影响,为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手术患者提供最佳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择期进行脑功能区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瑞芬太尼,观察组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舒芬太尼。观察患者手术前基础值、插喉罩前、中、后,切皮时、苏醒时MAP以及HR的变化及唤醒时间。结果在丙泊酚诱导麻醉、插喉罩后及切皮时,2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低于正常基础值(P0.05)。对照组唤醒后血压及心率以及观察组的心率明显高于正常基础值(P0.05),观察组的血压比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均可在短时间内唤醒。结论与瑞芬太尼对比,舒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唤醒质量以及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立体定向仪和手术计划系统,对8例脑功能区病灶进行立体定向开颅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8例病灶均定位准确,显微镜下全切。6例术前有癫痫的患者术后4例发作完全消失,另2例明显减轻。2例胶质瘤病人1例术后13月复发。2例转移瘤病人1例死于原发病,1例颅内再次转移。2例术前无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出现对侧肢体无力,经治疗1例恢复,1例改善。3例合并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病变定位准确,侵袭性小,有助于提高病变全切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0,(3)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CM)的显微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脑功能区深部CM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术中唤醒麻醉、B超、神经导航、皮质电生理监测及皮质电刺激显微手术全切除病灶。结果 术后72 h内MRI显示:CM全切除25例(100%);无术后再出血及颅内感染病例,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MRI复查未见复发。术后1年m RS评分:0分21例,1分2例,2分1例,3分1例;无永久性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副损伤。结论 脑功能区深部CM采用术中唤醒麻醉、B超、神经导航、皮质电生理监测、皮质电刺激,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能达到满意切除,并最大限度保护脑功能和改善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唤醒状态下手术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围手术期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
院在术中唤醒状态下手术切除的36例脑功能区胶质瘤为研究对象,18例给予胶质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照组),18例给予标准化护理流程(
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出院时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制定并实
施唤醒状态下手术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围手术期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保证高品质护理服务同质化,帮助实现在手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范围实施肿瘤
切除、保留功能,病人更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术中全麻唤醒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附5例报告) 总被引:39,自引:9,他引:39
目的 初步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的方法,为深入研究脑功能区微创手术提供经验。方法 对5例脑功能区脑内占位病变病人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神经导航解剖定位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脑功能区定位,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题下切除脑内病变后再在全麻下关颅。结果 5例病人均顺利经过喉罩插管下全麻一术中唤醒一再全麻,其中3例安全经历术中拔管和再插管。唤醒后脑功能区经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得到定位,脑内病变得到最大程度切除,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恢复,其中3例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无痛苦回忆。1例术前频繁发作癫痫唤醒后出现癫痫发作。结论 全麻唤醒状态下进行皮质电刺激及皮质诱发电位定位脑功能区手术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灶,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 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白质纤维束与肿瘤位置关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定位运动功能区,在全麻-唤醒-再全麻技术下开颅,实时B超、皮层脑电图(ECoG)定位肿瘤及致痫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病灶.结果 有44例患者顺利经过全麻-唤醒-再全麻的过程,其中28例术中持续保留喉罩;16例语言区肿瘤唤醒后拔除喉罩,语言区定位及功能测试后再置入喉罩全麻.年龄偏大的3例胶质瘤及2例脑膜瘤患者因唤醒时躁动、憋气,脑组织膨出明显,放弃唤醒麻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定位出脑功能区36例,皮层功能定位阴性8例;ECoG监测发现瘤周皮层致病灶31例.胶质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脑膜瘤全切13例,次全切1例,术中未出现癫痫发作现象.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26例,均于1月内恢复;术前原有功能障碍均好转.癫病发作完全消失3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3例. 结论 术中全麻唤醒下手术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疗效好、风险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合适的手术体位的摆放及有效预防癫痫发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舒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开封妇产医院2018-01—2019-01收治的90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成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舒芬太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瑞芬太尼,比较麻醉效果、麻醉期间2组患者的体征指标波动情况和唤醒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5.56%),对照组为(91.11%),组间麻醉优良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插喉罩前(T_1)、插喉罩即刻(T_2)、插喉罩后5 min(T_3)、切皮时(T_4)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本组基础值(T_0)(P0.05);T_2时观察组MAP(73.83±7.10)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9±5.23)mmHg(P0.05);T_0、T_1、T_2、T_3、T_4时2组的HR比较无明显差异,T_0、T_1、T_3、T_4时2组MA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唤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HR(91.23±15.62)次/min和苏醒时MAP(81.46±11.37)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57±7.67)次/min和(98.12±4.68)mmHg(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舒芬太尼可有效改善唤醒质量,维持体征指标稳定,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
正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灶又减少术后偏瘫、失语等并发症,尽可能地保留正常神经功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是神经外科经常面临的挑战,也是最近几年神经外科领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就临近语言功能区、中央回运动区病灶切除术前、术中的功能保全性措施进行实践性探讨,总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自2006年11月至2015年8月,我科先后对累及语言功能区的40例脑胶质瘤和临近中央运动皮质区的42例镰窦旁脑膜瘤患者,实施全程清醒的开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