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HBV DNA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接受血清HBV DNA、HBeAg、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检测。结果 HBV DNA含量在105~107IU/ml、107IU/ml两组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值均高于103IU/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含量在105~107IU/ml、107IU/ml两组与103~105IU/ml组比较,HA、PcⅢ、Ⅳ-C三项指标值均高于103~105IU/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含量103IU/ml与103~105IU/ml组比较、105~107IU/ml与107IU/ml组比较,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 DNA含量103IU/ml时,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BV DNA含量高于103IU/ml时,HBeAg阳性组HA、PcⅢ、Ⅳ-C三项指标值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载量与IFN- γ和IL-4的关系,为CH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检测HBV DNA含量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FN-γ和IL-4含量.按HBV DNA含量 (拷贝/ml)把CHB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107/ml),中载量组(106~105/ml)和低载 量组(<105/ml).结果 CHB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显著降低( t=4.20,P<0.01),IL-4显著增高(t=6.36,P<0.01).高、中、低 载量组之间比较:IFN-γ、IL-4含量有显著差异(分别F=3.65,P<0.05,F=4.89 ,P<0.05).IFN-γ在高载量组最低,低载量组最高;IL-4在低载量组最低,高载量 组最高.结论 CHB患者存在一定程度TH1/TH2型细胞的失平衡,以TH 2型细胞因子表达占优势,并随着病毒载量增高而加重.因此,调节TH1/TH2 型细胞平衡有助于清除HBV和治疗CHB.  相似文献   

3.
唾液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在预防乙型肝炎传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唾液中乙肝病毒(HBV)含量在乙肝传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00例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唾液中HBVDNA含量.按血清乙肝病毒含量高低分为4组,即对照A组、阴性B组、低病毒C组[1×103~1×105拷贝/ml(copies/ml)]、高病毒D组(>1×105copies/ml).分析唾液与血清病毒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检出HBV DNA 180例,阳性率为90.O%,而唾液中检出HBV DNA145例,阳性率为72.5%,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35,P>0.05).低病毒C组血清与唾液检出病毒(100.0%vB 38.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11,P<0.01).高病毒D组血清与唾液检出病毒(100.%It8 83.8%)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05,P>0.05).血清高病毒D组病毒平均含量为(6.63±1.55)log copies/ml(拷贝/ml的常用对数),唾液中病毒平均含量为(5.21±1.85)log copies/ml,唾液较血清病毒含量平均低一个数量级.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和唾液中未检出HBV DNA.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的HBV DNA病毒时,其唾液中也存在具有感染性的HBV DNA病毒,可能成为传染源之一.精确检测唾液中HBV DNA水平可评价病毒在体内复制程度,进而判断患者的传染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炎症相关性,以判定是否以1×105拷贝/ml作为进行肝组织活检的标准.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244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肝功能、HBVDNA、乙肝标志物,依据血清HBVDNA将患者分为高载量(≥105)和低载量(<105)两组,同时依据肝脏炎症程度分级分<G2,≥G2两组.结果 244例患者中炎症分级G≥2者48例(19.7%);HBV DNA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肝组织炎症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0.05), 0.05).结论 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轻度炎症,炎症分级G≥2者占19.7%;肝脏炎症程度与血清HBV DNA无相关性,1×105拷贝/ml不能作为是否进行肝组织活检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19例(CHB组)和ACLF患者98例(ACLF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分别比较两组不同HBeAg状态患者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以及HBsAg和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LF组和CHB组患者血清HBeAg阴性患者分别占68.4%(67/98)和42.9%(5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LF组血清HBV DNA水平与CH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BeAg阳性患者HBV DNA均高于同组血清HBeAg阴性患者(P<0.05).ACLF组血清HBsAg水平在血清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CHB组血清HBeAg阳性患者(P<0.05).血清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具有相关性(P<0.05),血清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生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HBV DNA水平ACLF患者中不同HBsAg水平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无直接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和I型干扰素(IFN)α、βmRNA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未经治疗的CHB患者88例(CHB组),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74例(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TING,IFN-α和IFN-βmRNA表达,用2~(-ΔΔCT)的方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B组患者外周血中STING,IFN-α和IFN-βmRNA的表达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2.95、3.14、2.01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2,-3.41,-2.31,均P0.05);CHB患者STING相对表达量HBV DNA病毒载量≤10~(4 )IU/mL组分别是HBV DNA病毒载量10~4~10~(5 )IU/mL组、10~5~10~(6 )IU/mL组和10~(6 )IU/mL组的2.98、3.76、3.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患者STING与IFN-α、IFN-β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5、0.503,均P0.05)。结论CHB患者体内STING表达升高,且STING高表达影响HBV复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铅接触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TRECs)的含量,了解其初始T细胞含量和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从而研究其免疫功能的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0例铅接触者外周血TRECs含量,与11例非铅接触者进行比较;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和偏相关分析法分析铅接触组TRECs水平与年龄、工龄、血铅、尿铅、血锌原卟啉(ZPP)和尿δ-氨基-γ-酮戊酸(δ-ALA)浓度的关系。结果10例铅接触者TRECs水平[(2.44±1.87)/1000]明显低于非铅接触者[(5.60±3.96) /1000];TRECs水平与尿δ-ALA浓度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754,P<0.05),但控制血铅或尿铅因素后,TRECs水平与尿δ-ALA浓度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铅对胸腺输出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且TRECs与血铅和尿铅存在相关性,提示低水平的铅接触早已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乙型肝炎(AHB)临床特征和病毒标志物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急性发作的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比较2005-2009年同期住院的105例AHB患者和102例CHB急性发作息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三系和HBV DNA定量变化,总结AHB动态变化规律及区别于CHB急性发作的鉴别指标.结果 AHB组入院时一般情况、ALT、TBil、HBsAg、HBeAg、HBV DNA水平与CH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HB组抗-HBc-Igm滴度为(26.34±3.74)S/CO,明显高于CHB组的(14.46±3.10)S/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AHB组ALT、TBil下降值分别达(1540.50±225.54)IU/L、(103.60±46.48)μmol/L,明显高于CHB组;AHB组HBsAg、HbeAg、HBeAg、HBV DNA分别下降(2558.46±644.26)IU/mL、(285.20±66.20)S/CO、(4.53±1.42)log10拷贝/mL,均明显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HBc-IgM滴度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B患者入院时,19.04%的患者HBV DNA已经阴转.AHB患者HBsAg和HBeAg阴转迅速,随防结束时,AHB患者90.47%出现HBsAg血清转换;94.24%出现HBeAg血清转换;ALT下降快速但其复常明显较病毒清除慢.结论 入院时AHB和CHB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基本相似,但经治疗后AHB组的肝功能恢复明显较CHB组快.抗-HBc-IgM持续强阳性(≥20 S/CO)、病毒标志物的快速下降和早期阴转或血清转换、ALT≥20×ULN且快速下降和复常缓慢是AHB区别CHB急性发作的主要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自贡地区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BCP区1762/1764及前C区1896位点的突变情况,探讨其与HBV相关性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141例经本院确诊的乙肝性相关疾病患者血清标本(HBV DNA≥103IU/mL):慢性乙肝(CHB组)50例、肝硬化(LC组)45例、肝癌(HCC组)46例,并收集临床相关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的HBV DNA水平,多通道荧光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然后采用ARMS-PCR法检测HBV基因BCP区1762/1764及前C区1896突变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组和CHB组在e抗原阳性率、HBV DNA水平及HBV DNA>105IU/mL方面对比发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和LC组在e抗原阳性率方面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水平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乙肝患者HBV基因BCP区1762/1764位点突变率分别为67.0%、57.1%(P>0.05),前C区1896位点突变率分别为61.6%、66.7%(P>0.05)。HCC组患者、LC组患者、CHB组患者的HBV基因BCP区1762/1764突变率分别为91.3%、84.4%、22%,HCC组与CH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C组与L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前C区1896突变率分别为84.8%、62.2%、42.0%,HCC组与CHB组、L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患者的HBV基因前C区1896和BCP区1762/1764位点同时突变率为78.3%,要高于LC组和CH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型方面比较,无论是基因B型还是C型的乙肝相关患者,疾病进程较重(HCC组、LC组)的受试者携带BCP区1762/1764突变型或前C区1896突变型的比例都要高于慢性乙肝患者(CHB组)。结论自贡地区HBV基因BCP区1762/1764和前C区1896突变率高,无性别和基因型差异,其中HBV基因BCP区1762/1764位点和前C区1896位点联合突变与HBV相关性HCC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重度苯中毒患者外周血23个TCRVβ-Dβ1TRECs的存在情况,进一步了解重度苯中毒患者胸腺近期各Vβ亚家族初始T细胞的输出情况。方法分别在5×104和1×104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水平下,采用半巢式对12例重度苯中毒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23个TCRVβ-Dβ1TRECs进行扩增。结果在5×104和1×104细胞水平下,苯中毒组检出各TCRVβ-Dβ1TRECs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5×104细胞水平时,对照组检测到23个TCRVβ-Dβ1TRECs,苯中毒组仅检测到17个TCRVβ-Dβ1TRECs,其中12个TCRVβ-Dβ1TRECs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提供了苯中毒患者外周血中各TCRVβ-Dβ1TRECs存在情况。苯中毒患者TCRVβ-Dβ1TRECs检出数量和检出率低于正常人,提示重度苯中毒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存在部分缺陷和低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不同临床分型患者IL-12水平与Th1/Th2细胞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根据临床分型的不同,分为轻度32例(CHBⅠ级组)、中度29例(CHBⅡ级组)和重度9例(CHBⅢ级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 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和HBV标志物[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水平;检测外周血Th1、Th2及Th1/Th2细胞比例。结果 CHBⅠ级组患者血清HBV DNA病毒载量显著低于CHBⅡ级组和CHBⅢ级组(P0.05); CHBⅠ级组HBeAg、HBsAg水平显著低于CHBⅡ级组和CHBⅢ级组,而抗-HBe水平显著高于CHBⅡ级组和CHBⅢ级组(P0.05); CHB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CHB患者病情的加重,血清IL-12水平显著升高(P0.05); CHB患者的Th2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h1、Th1/Th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CHB患者病情的加重,Th2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而Th1、Th1/Th2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Th1/Th2失衡现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体内HBV DNA载量呈正比,病毒复制水平升高可能与Th1细胞减少,机体的病毒清除能力下降,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48系统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医院肝病科就诊的45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99例和终末期肝病[失代偿期肝硬化(LC)、肝癌(HCC)、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159例,所有患者采用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48系统检测血清HBV-DNA,同时检测血清乙型肝炎三系和肝脏生化指标,比较不同病情慢性HBV感染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病情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年龄、血清HBV-DNA载量和阳性率、血清HBeAg滴度和阳性率、血清ALT水平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C组血清HBV-DNA载量显著低于CHB和ACLF组,而HCC组和ACLF组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CHB组和LC组;CHB组病毒复制状态以HBV-DNA>1 000IU/ml为主(40.80%),LC组病毒复制状态以HBV-DNA<20IU/ml为主(37.64%),HCC组病毒复制状态以HBV-DNA 20~1 000IU/ml为主(43.18%),ACLF组病毒复制状态以HBV-DNA>1 000IU/ml为主(50.00%);终末期肝病组(包括LC、HCC、ACLF)低病毒复制状态的比例均高于CHB组(P<0.05);从HBeAg阳性到HBeAb阳性,HBV-DNA载量逐渐降低;但仍有超过50%HBeAg阴性患者其血清HBV-DNA为阳性。结论 COBAS Taqman系统检测血清HBV-DNA可以有效地发现慢性HBV感染患者低病毒复制状态,特别是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产妇血清学模式及血清HBV病毒载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为HBV母婴传播阻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468例HBV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血清学模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病毒定量检测情况及主被动联合免疫1年后新生儿血清HBV DNA阳性率;比较不同HBV DNA病毒载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病毒定量检测情况。结果 468例HBV感染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共53例,宫内感染发生率11.32%。不同血清学模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率比较(1、3、5组与1、4、5组比较,1、3、5组与1、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5组与1、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12个月后新生儿HBV DNA定量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 DNA病毒载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率比较,≥105组与103~105组比较、≥105组与1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105组与1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组及103~105组平均log病毒载量经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e抗体(HBe Ag)阳性及HBV DNA高病毒载量孕产妇发生母婴传播的几率较高,对新生儿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有利于HBV母婴传播的阻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免疫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BV感染相关的106例肝细胞癌(HCC)患者、60例肝硬化(LC)患者和7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以及102例健康人的GDF15、甲胎蛋白(AFP)和HBV DNA载量水平进行测定,探讨GDF15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及与AFP、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评估GDF15在HBV感染相关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HCC和LC组患者GDF15水平均比CHB和健康组高(均P0.01),CHB的GDF15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而HCC和LC患者GDF1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C、CHB、健康组相比,HCC组AF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LC和CHB患者AF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LC和CHB患者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和LC组HBV DNA载量均低于CHB组(均P0.05)。HCC和LC患者体内的GDF15与AFP、HBV DNA载量均呈正相关(r=0.254、0.275,均P0.05);CHB患者GDF15与AFP呈显著正相关(r=0.635,P0.01),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表明,GDF15和AFP单独诊断LC和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和0.79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8%、72.3%和70.3%、86.6%;两者联合诊断LC和HCC的AUC为0.834,灵敏度为79.3%,特异度为72.3%。结论 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GDF15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体内的AFP有弱正相关性。GDF15诊断LC和HCC的价值略优于AFP,GDF15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LC和HC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测,证实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s被HBV感染的事实。方法提取PGM-HBV质粒,用双蒸水连续10倍梯度稀释,建立浓度为3×102~3×105拷贝/mL PGM-HBV标准系列;常规分离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BMCs中HBV DNA和HBVcccDNA。结果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中HBVcccDNA阳性31例(39.74%)。HBVcccDNA与血清和PBMCs中HBV DNA阳性率和滴度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在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之间,PBMCs中HBVcccDNA的检出率无差别(P>0.05)。结论根据HBVcccDNA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证实HBV能感染PBMCs,并在其中复制;PBMCs中HBVcccDNA阳性与疾病的炎症活动和疾病的严重性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职业性苯中毒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TRECs)的含量,了解苯中毒工人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和TaqMan方法检测苯中毒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Cs的含量。结果显示,TRECs含量苯中毒观察对象2·97±1·31、轻度苯中毒1·73±1·11、中度苯中毒2·28±1·44、重度苯中毒1·91±1·95,各组患者每1000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Cs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组7·39±6·83(P<0·05),轻度和重度苯中毒组TRECs含量显著低于苯中毒观察对象组(P<0·05)。重度苯中毒组接苯时间>3的工人TRECs含量显著低于接苯时间≤3年者,苯中毒观察对象组接苯时间>5年的工人TRECs含量显著低于≤5年者(P<0·05)。提示苯中毒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接苯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TRECs)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了解接苯后工人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为接苯后机体细胞免疫改变提供资料。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健康人和接苯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 ,CD4 ,CD8 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和TaqMan方法检测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Cs的含量。结果在接苯工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情况下,接苯组CD8 含量显著增加,CD4 /CD8 比值为(1.13±0.78),低于健康人(1.43±0.25)(P<0.05)。每1000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接苯组与对照组TRECs含量分别为(3.90±3.58)和(7.39±6.8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接苯可能引起一些工人的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低下,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DNA载量、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和60例健康体检自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TING mRNA表达和HBV DNA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和干扰素-β(interferon-α,IFN-β)表达水平,根据肝穿刺活检结果及病理学分级标准对CHB进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并分析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HB组STING mRNA(8.25±1.08)、INF-α(38.46±3.04)IU/ml、INF-β(35.17±2.86)IU/m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根据HBV DNA载量将CHB组分为四组,四组血清STING mR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92,P<0.001)。CHB组中不同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患者STING mRNA表达差异明显(P<0.05)。经Pearson法分析,STING mRNA与INF-α、INF-β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STING在慢性乙型肝炎中低表达,并伴IFN-α/β明显降低,与患者HBV DNA载量、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状态下血清病毒反转录酶(RT)区准种异质性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就诊治疗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12例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12例,留取2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前血清标本,比较2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准种异质性差异点,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准种异质性与HBV DNA病毒载量、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 ACLF患者的准种复杂度(包括核苷酸水平、氨基酸水平)和准种多样性(平均遗传距离、平均同义替换数、平均非同义替换位数)均高于CH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ACLF组B基因型患者准种平均遗传距离核苷酸水平、平均同义替换数、平均非同义替换数高于C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基因型患者准种复杂度核苷酸水平高于C基因型患者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准种复杂度氨基酸水平与C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HB组患者平均遗传距离的氨基酸水平、复杂度的氨基酸水平与HBV DNA有相关性(r值分别...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值与HBeAg、抗-HBe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DNA的拷贝数(HBV DNA)与HBeAg、抗-HBe的相关性。方法对883例乙肝患者采用美国雅培公司AXSYM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法检测HBeAg、抗-HBe和Roche COBAS AMPLICOR定量PCR仪及COBAS AMPLICOR HBV MONITORTM试剂盒内标法检测患者的HBV 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HBV DNA与HBeAg呈线性正相关(r=0.505,P<0.01 Mean:HBV DNA:7.12×1012拷贝/ml; HBehg:218.31 S/CO)。DNA含量104拷贝/ml对应HBeAg:104 S/CO;DNA含量在105-108拷贝/ml,HBeAg:112 S/CO;DNA含量109-1015拷贝/ml,HBeAg:252S/CO。(2)HBV DNA与抗-HBe无线性正相关(r=-0.052,P=0.477>0.05 Mean:HBV DNA 8.0×1010拷贝/ml,抗-HBe:0.18 S/CO)。结论HBV DNA与HBeAg呈线性正相关,HBeAg>100 S/CO,HBV DNA>104拷贝/ml,病毒复制活跃。HBV DNA与抗-HBe无线性正相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病毒复制有所下降,但病毒载量仍较高,不可忽略其传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