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的手术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123例行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包括胸内吻合及颈部吻合者,男87例,女36例;年龄38~72岁,平均59岁.按吻合部位分为:胸内吻合组(Ivor-Lewis)74例,腹腔镜游离胃,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切除,右胸顶胃食管吻合,带蒂大网膜包埋吻合口;颈部吻合组(McKoewn) 49例,胸腔镜食管游离,腹腔镜游离胃,胃食管颈部吻合.比较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术后声嘶发生率、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及术后2个月内吻合口狭窄),手术时间、吻合口操作时间、手术中失血量、ICU监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123例无手术死亡.胸内吻合组与颈部吻合组相比,手术时间及吻合口操作时间均显著增长[(371.22 ±28.38) min对(313.47±18.77) min和(72.68±9.04) min对(36.14±4.43) min];术中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吻合口瘘(4.1%对18.4%)和吻合口狭窄(1.4%对17.5%)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术后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0.89±3.81)天对(24.31 ±6.27)天];胸内吻合组与颈部吻合组术后声嘶及ARD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食管中下段癌,全胸腔镜下应用普通吻合器行Ivor-Lewis手术及袖套式大网膜包埋吻合口手术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对于上段食管癌仍应遵循McKoewn术式.  相似文献   

2.
在65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中,对吻合口的处理采用食管胃“两定点吻合”加半边大网膜覆盖。作为术式改进组;另对50例食管癌,贲门癌采用传统吻合方式,将肌层行间断缝合包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灶的病理分类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术式改进组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4例。食管重建中,对吻合口的操作采用食管胃“两定点吻合法”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我科单医疗组2012年3~8月在20例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行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运用普通胃肠吻合器(强生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右胸内吻合以重建消化道,并腔镜下行吻合口减张缝合及大网膜包埋。结果 20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270~350min,平均310 min,其中胸腔镜胸部操作时间150~220 min,平均200 min,术中出血250~480 ml,平均350 ml。每例清除淋巴结11~27枚,平均19.9枚,阳性4例6枚(阳性率1.5%,6/398)。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2天即可下床活动。1例吻合口漏(1/20,5%),保守治愈。其余19例术后住院时间10~16 d,平均12 d。随访1~6个月,无死亡,无复发,进普食。结论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微创治疗中下段食管癌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覆盖包绕吻合口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 将食管癌根治性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加带蒂大网膜覆盖包绕吻合口的10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将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的11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发生吻合口瘘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发生吻合口瘘3例(2.94%),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5例(4.42%).两组病例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吻合口瘘病例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轻.结论 带蒂大网膜覆盖包绕吻合口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无明显预防作用,但是对减轻发生吻合口瘘后的临床症状有明显作用,有助于吻合口瘘的后续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胃分层缝合,外层半荷包包埋吻合方法在食道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近5年来施行食管胃分层缝合,外层半荷包包埋吻合法的106例食管癌病人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吻合瘘发生率为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传统吻合法。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5%,同传统吻合法无差别。结论食管胃分层缝合,外层半荷包包埋吻合法,在术后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吻合法。该术式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附58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降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应用深浅间隔进针吻合法或附加大网膜覆盖术,连续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584例,无吻合口瘘。说明此法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及胸胃穿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食管胃浆肌层“∧”“∨”型缝合包埋,可避免外压因素所致的狭窄。针对瘘易发生的多环节“综合治理”,相对固定术式,熟练掌握吻合技术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发生。  相似文献   

7.
尽管食管癌手术技术及术后治疗有了较大进步,但食管癌术后并发的吻合口瘘仍困扰着胸外科医生.2000年2月至2009年4月我科采用国产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吻合36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改良食管胃吻合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方法 将35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78例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单层(全层)连续吻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对照组:180例常规食管胃丝线间断缝合加食管壁与胃壁包裹。结果 术后研究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和严重的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5例(2.78%),发生严重吻合口狭窄6例(3.33%);两组比较有差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重度瘢痕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GQ  Song JX  Jiao GG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4):905-908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重度瘢痕狭窄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24例重度吻合口瘢痕狭窄并下咽困难的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中,原发肿瘤为食管癌17例(9例为颈部食管胃吻合,8例为胸内食管胃弓上吻合),贲门癌7例(6例为胸内食管胃弓下吻合,1例为经腹食管胃膈下吻合);狭窄段长0,3~0.5cm、在瘢痕基础上形成蹼状者18例,狭窄段长0.5~1.0cm、环形狭窄呈收缩状者6例。二次手术解剖吻合区的吻合口上下各1—2cm范围,在距吻合线上下各2~4mm处分别切开一半食管腔和胃腔,然后切除部分瘢痕狭窄环组织,再行食管-胃单层吻合。结果24例成功地完成二次手术,1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诊2—3年,患者可顺利进软食和普食,未发生二次吻合口狭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发生的吻合口重度瘢痕狭窄,可行二次手术切除部分瘢痕狭窄环再吻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吻合口的组织学病理学功能学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实验研究及871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和部分病例连续24小时食管pH监测,对部分食管切除食管胃端侧吻合术的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的愈合过程、胶原含量的改变、抗反流的效果和发生吻合口瘘后保守治疗的结果等5个方面,与“隧道式”吻合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隧道式”吻合术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愈合过程快,吻合口胶原含量和胶原回升量高,有较好的抗反流效果;一旦发生胸内吻合口瘘后保守治疗效果好。因此我们认为“隧道式”吻合优于端侧式食管胃吻合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带蒂大网膜在老年食管癌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老年食管癌患者214例随机分成带蒂大网膜吻合组(130例)和常规吻合组(84例),带蒂网膜吻合组患者术中游离胃时,保留胃右动脉处网膜宽约4.0~6.0 cm,将带蒂网膜垂帘式包绕食管胃吻合口1周,间断缝合固定,剩余网膜和胃网膜右动脉平铺在食管床,呈半包围状覆盖管胃,防止吻合口及胃小弯侧胃漏。观测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拔胸管时间、出院时间、吻合口漏、胸胃综合征、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上速等)、肺部感染、术后1个月肺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带蒂网膜吻合组术后吻合口漏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拔胸管时间、出院时间、胸胃综合征、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术后1个月肺功能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大网膜垂帘式包绕吻合口、网膜平铺食管床半包匪管胃,可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有利于老年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Ivor-Lewis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行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胸内吻合术10例。开腹游离胃,清除腹腔淋巴结。用TL90直线缝合器做管状胃。胸腔镜下游离食管,清除胸腔淋巴结,用普通管状吻合器行管状胃、食管胸内吻合术。结果 10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腹部手术时间70~90 min,平均81 min;胸部手术时间180~310 min,平均210 min。清扫淋巴结15~28枚,平均19.5枚;阳性4例10枚(阳性率4.7%,10/211)。无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呼吸衰竭、乳糜胸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术后病理:10例均为鳞癌,根据AJCC第7版(2009)病理分期:Ⅱ期7例(T_2N_0M_06例,T_2N_1M_01例),ⅢA期3例(T_3N_1M_03例)。10例随访3~27个月,中位数19.5月,无转移、复发,无明显吞咽困难症状。结论胸腔镜食管癌Ivor-Lewis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目前食管癌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治疗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和展望,总结了目前食管癌微创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尤其是逐渐兴起的胸腔镜下胃食管吻合技术,分析了短期长期治疗效果。总结了目前报道的开放与微创手术的对比研究,并对未来食管癌微创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目前食管癌微创手术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3种: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McKeown MIE)、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Ivor-Lewis MIE)、经裂孔食管癌微创切除等。随着技术进步,在解决了胸腔镜下胃食管胸内吻合的技术问题后,对于中下段食管癌、胃食管交界部癌患者,基于上腹右胸(Ivor-Lewis)的微创手术方式,已逐渐成为标准术式。其主要的胸腔镜下胃食管吻合技术包括:全手工吻合、环形吻合器、侧侧吻合、三角吻合等。与开放食管癌切除术比较,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住院日和ICU住院日,降低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肺并发症发生率,MIE总体术后短期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微创视野下对淋巴结的清扫也显著优于开放手术。目前MIE与开放食管癌术后长期生存相近。微创食管癌手术目前发展迅速,未来展望的要点包括:微创手术的个体化与生活质量、快速康复、机器人食管癌微创手术等。同时本文也探讨了胃镜下早期食管癌黏膜下切除术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4.
食管胃吻合的组织学病理学功能学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实验研究及871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和部分病例连续24小时食管pH监测,对部分食管切除食管胃侧合术的术后胸内吻合瘘发生率,吻合口的愈合过程,胶原含量的改变,抗反流的效果和发生吻合瘘后保守治疗的结果等5个方面,与“隧道式”吻合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隧道式”吻合术的吻合瘘发生率低,愈合过程快,吻合胶原含量和胶原回升量高,有较好的抗反流效果;一旦发生胸内吻合瘘后保守治疗效果好。因此我们认为“隧道式”吻  相似文献   

15.
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复杂的吻合口瘘处理困难。自1985年以来,我院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空肠片移植修复颈部吻合口瘘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为降低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应用深浅间隔进针哈合法或附加大网膜覆盖术,连续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584例,无吻合口瘘。说明此法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及胸胃穿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1981~1998年我们收治食管、贲门癌手术6200例,切除5242例。共发生吻合口瘘188例。切除和发生吻合口瘘率,分别为84.5%和3.3%。从1986年我院胸外科一组医生根据Redo、Lowers和刘鲲粘膜下“隧道”食管胃吻合进行了多项改进,共行食管、贲门癌切除936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其中贲门癌360例作了弓下吻合,中下段食管癌572例作了弓上吻合,4例中上段食管癌作了颈部吻合。我们对400例病人进行随访,食管钡餐正、斜及头低脚高位X线摄片,吻合口直径除8例有轻度狭窄(0.5cm),24例有轻度返流外,其余吻合口都在1~2cm。对280例作了食管镜检查并与240例“荷包”和“套叠”式吻合进行对照,不论从食管镜肉眼观察、粘膜活检及粘液pH值测定,两组都有明显的差异。肌层内“隧道”食管胃吻合实践证明有以下优点:①肌层内“隧道”食管胃吻合是用一片胃的浆肌层来建立一个保护屏障,以弥补食管因缺乏浆膜层而愈合能力差,因此能预防吻合口瘘。②肌层内“隧道”的吻合口吻合时是在一平面进行,吻合口周边不再包埋和套入,这样可避免吻合口狭窄。③吻合口在胃前壁环行肌的作用下而闭合,起到抗返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但是对少数经久不愈的复杂的吻合口瘘的治疗是非常困难的。作者自1985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以游离空肠片移植术修复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2例,全部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 2015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425例,根据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31例)和无吻合口漏组(394例)。检测血清VEGF、IGF-1水平,分析影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VEGF、IGF-1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价值。结果 吻合口漏组术后血清VEGF、IGF-1水平降低,无吻合口漏组血清VEGF、IGF-1水平增高,吻合口漏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血清VEGF、IGF-1水平均低于无吻合口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低白蛋白、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与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有关(P<0.05)。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水平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曲线下面积为0.675、0.655,联合两项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41,高于单独指标(Delong z=3.752、3.218,P<0.05)。结论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食管胃侧-侧吻合对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效果。方法自2014-01—2015-02间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食管胃吻合口后壁侧-侧吻合,吻合口前壁间断缝合完成食管胃颈部吻合53例,术后随访患者进食、反流情况,并行纤维胃镜、造影检查评估吻合口内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均顺利完成食管胃颈部吻合,其中胸上段食管癌22例、胸中段食管癌31例。手术径路分为左开胸二切口37例,右开胸三切口6例,胸腔镜10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7例,ⅡA期13例,ⅡB期22例,Ⅲ期1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7%),经禁食水,局部换药,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10 d后愈合。全部病例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随访3~24个月,行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吻合口直径(1.4±0.02)cm,所有患者进食顺利,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颈部侧侧吻合,可有效防止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