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学、病理学、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例SF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随访3年,肿瘤无复发。MRI示肿瘤T1WI多为等信号,T2WI多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检查:CD34(+),CD99(+),Vim(+)。结论颅内SF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全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认知能力下降,帕金森病综合征2例,构音不清2例,精神异常、舞蹈病和共济失调各1例。头颅MRI检查5例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1WI高信号,2例中脑红核对称性T1WI高信号。治疗后1例病人有好转,3例病人无明显变化,1例病人病情恶化。结论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是一种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且治疗困难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异性的MRI表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gG4相关硬脑膜炎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l例IgG4相关硬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病人表现为头痛半年、复视7d,查体:右侧展神经功能障碍,MRI示右侧枕部脑膜病变,显微镜下行开颅手术。结果病变全切除。病理:IgG4相关硬脑膜炎合并化脓性肉芽肿。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治疗后疗效好,症状消失。半年后复查,强化MRI:病变无复发。随访1年,恢复正常。结论 IgG4相关硬脑膜炎是一种IgG4相关性疾病,需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相关的免疫检测指标确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Ⅰ型的临床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早期获得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FCDⅠ型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经临床、影像学、视频脑电及术后病理常规检查明确诊断为FCDⅠ型。该3例患者均表现为儿童期发病,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1例患者术前MRI发现病灶,呈阳性表现;另外2例术前MRI未见明显异常,呈阴性表现。3例患者均行PET-CT检查,例1示右侧顶叶较对侧摄取FDG明显减低;例2表现为右侧额中回异常信号;例3表现为双侧额叶、左侧颞叶放射性摄取减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均确诊为FCDⅠ型,术后恢复良好无功能损害。结论 FCDⅠ型临床常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多于儿童时期发病,可以发生于大脑的任意脑叶,头部MRI可呈阴性表现,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对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pPNETs患者的CT与MRI检查资料,比较CT、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pPNETs位于肌肉18例,盆腔6例,胸腔3例;术前CT、MRI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5.56%,误诊率为44.44%。CT平扫显示肿瘤密度类似于相邻肌肉组织,经增强扫描可见中等以上强化,经双期增强扫描可见进行性不均匀强化。MRI检查在T1WI上为不均匀略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为不均匀略高或高信号,经增强扫描可见显著不均匀强化。结论 pPNETs具有特征性CT和MRI征象,CT和MRI检查对于临床诊断鉴别、治疗决策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低场强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01-2011-07我院诊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低场强MRI诊断,就其MRI表现及血肿内血红蛋白在低场强MRI中的信号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 2例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典型腰穿检查可有血性脑脊液;1例临床症状不典型,MRI扫描特性也不明显,进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血肿有轻度强化,同时进行CT检查,最终确诊为脑出血;7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MRI扫描结果也无明显特征性,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确诊为脑出血;亚急性期脑出血13例,T1WI和T2WI都表现为高信号,且具有特征性;17例慢性期出血患者,开始阶段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结论掌握脑出血MRI信号演变的典型规律,同时也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斜坡异位泌乳素垂体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斜坡异位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该例患者表现为高泌乳素血症,MRI检查发现斜坡病变,术前诊断为脊索瘤。采用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肿瘤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泌乳素阳性,术后未完全降至正常,口服溴隐亭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斜坡异位垂体腺瘤临床罕见,误诊率高;仍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结合文献对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以颅内压升高和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B细胞型)。4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给予联合放化疗、单纯化疗或放疗,至随访终点,2例患者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20个月。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来综合判定,确诊必须依赖病理学检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预后不佳,手术治疗是PCNSL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应积极放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诊断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出血患者MRI影像学表现及血肿内血红蛋白的信号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3例症状典型,腰穿有血性脑脊液确诊;1例症状不典型,MRI影像学特点不明显,进行Gd-DTPA增强扫描,血肿轻度强化,结合CT检查确诊;10例MRI影像学特点不典型,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确诊。20例亚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低场强MRI检查中影像学特点典型,且T1WI、T2WI均为高信号。26例慢性期脑出血患者,病变开始阶段T1WI、T2W均为高信号。结论临床医师需要掌握低场强MRI的典型影像学特点及信号演变规律,并结合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顶叶中枢神经细胞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病例肿瘤位于顶叶,MRI检查、术中所见无明显特异性;手术全切肿瘤,术后辅助放疗及替莫唑胺化疗;术后病理学证实为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后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中椒神经细胞瘤发病率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其最佳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所有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16例患者的硬脊膜外血肿分别位于下颈段(2例)、颈胸段(6例)、胸段(7例)及胸腰段(1例)。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可见混杂低信号。12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例预后良好;4例保守治疗者中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脊髓MRI检查是诊断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疗效主要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间隔时间有关;症状较轻者在密切观察下可予以保守治疗,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所有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16例患者的硬脊膜外血肿分别位于下颈段(2例)、颈胸段(6例)、胸段(7例)及胸腰段(1例)。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可见混杂低信号。12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例预后良好;4例保守治疗者中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脊髓MRI检查是诊断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疗效主要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间隔时间有关;症状较轻者在密切观察下可予以保守治疗,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病(RE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既往有鼻咽癌及放射治疗史;临床表现为癫痫失神发作;MRI示右侧颞叶类圆形病变,周围大片水肿;经手术切除病变及术后糖皮质激素、脱水、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病情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放射性脑病。结论放射性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常易与脑胶质瘤等相混淆,确诊须依靠病史及病理检查;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高颅压症状明显时,应行手术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13.
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有颈、胸脊椎及软组织感染和脊髓压迫症状;MRI示病变椎体骨质破坏,颈、胸硬膜外软组织肿块,脊髓受压。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3例均为放线菌感染,2例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伴微脓肿形成,另1例表现为硬膜外脓肿。均予以脓肿清除、脊髓减压术,并给予4~8周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滴注,后改口服维持4~6个月,术后及随访3例患者均取得显著的疗效。结论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脓肿引流、椎管内减压术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临床、病理学表现和治疗,探讨其临床诊断。方法对1例AG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中发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AG共有34例(含本例)。AG以儿童和年轻人多发,通常以癫痫发作起病,肿瘤生长缓慢,增强MRI强化不明显,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但此例头晕为唯一症状,MRI增强明显强化,边界清楚,血管丰富并伴有卒中。肿瘤细胞上皮样分化、呈双极型,以血管为中心排列是AG病理学特征性表现。结论 AG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存在多样性,因此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加深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4年9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确诊的一组9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治疗转归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9例患者中男8例,女1例。病变部位:2例累及颈段,3例累及胸段,4例累及腰骶段及马尾神经根。缓慢进展4例,病程中有波动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并在应用激素后病情突然恶化2例。临床上表现为不对称的横贯性脊髓和(或)神经根症状体征,二便和性功能全部受累。脊髓MRI多表现为长节段脊髓病变,T2像矢状位上见到"铅笔征",还可以在髓周见到串珠样、虫蚀样、或管样的多发血管流空影。受累节段越靠近腰骶段及马尾区,髓周见到异常血管流空影比例更高,病程中症状波动机会也更多。脊髓DSA检查见到动静脉瘘口和粗大迂曲扩张的引流静脉确诊。瘘口阻断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都是可以选择的治疗办法。本病可以有复发,本组介入栓塞治疗组复发率更高。激素治疗后病情恶化的2例患者在明确诊断、尽快行手术治疗后,仍然可以逐渐缓慢恢复。结论 SDAVF是一组在临床和影像学上有其特点的疾病,脊髓MRI检查有助于诊断,脊髓DSA检查是确诊的手段,当怀疑或者临床不排除本病可能时,避免首先使用激素治疗,而应当先尽早明确诊断。瘘口阻断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都是治疗SDAVF的有效方法,即使是激素应用后病情恶化的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或栓塞治疗也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ICCA 18例。结果 :18例共 19个病灶 ,单发17例 ,多发 1例 2个病灶。 11例表现为小脑自发性出血 ,7例表现为颅高压及小脑症状。 15例行头颅CT检查 ,诊断小脑ICCA 2例 ,2个病灶 ;头颅MRI检查 16例 ,诊断小脑ICCA 15例 ,16个病灶。 3个病灶为囊性变。 18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 2例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全切除病灶。手术无死亡 ,疗效满意。结论 :自发性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首选手术切除病灶。囊性小脑ICCA可能为实质性ICCA内部慢性出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特征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经显微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1例CN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本组病例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术后常规进行放射治疗,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8例,随访时间1~8年。结果 影像学检查显示多数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并跨透明隔生长,邻近Monro孔,肿瘤均具有不规则形态;MRI表现为等或稍长T1和T2信号,多呈混杂信号影,特征性的表现为丝瓜觚样改变及“索条征”,增强呈轻至屮度强化,呈“冒泡征”,肿瘤实质CT在平扫多呈等密度及稍高密度,多伴散在钙化灶。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CNC是好发于脑室内的分化较好的神经元性肿瘤,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依靠病理学诊断可确诊,应用显微手术结合术后放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30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症状、术前检查和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例中21例术前经MRI检查确诊;30例均行手术治疗。除1例复发性室管膜瘤术后稍有改善,1例复发性神经鞘瘤因多次手术致术后恢复较差外,其余病例均恢复满意。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MRI是高颈段椎管内肿瘤首选的检查方法,手术摘除肿瘤,解除脊髓压迫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显微外科技术是髓内肿瘤手术成功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例临床确诊为ADEM患者进行回顾及随访.并对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症状多样,影像学表现:主要累及脑白质的脱髓鞘病变,应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ADEM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多样。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垂体结核的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垂体、垂体柄、第三脑室底结核病例资料,并复习国内垂体、鞍内或鞍区结核的相关文献。结果垂体结核术前诊断普遍困难。临床症状不典型,既往史多无特殊,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高,胸片多提示肺部正常;而MRI影像与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难以鉴别,临床易误诊为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需通过术后病理确诊。结论认为目前垂体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术后一旦确诊为垂体结核,应立即给予规范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