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4月,收治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6~60岁,平均36岁。左足8例,右足3例。其中碾挫伤5例,压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4~12h;恶性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术后3例,病程3~12个月。创面部位:第1跖趾关节背侧5例,趾背侧2例,跖骨远端背侧4例;创面范围4cm×2cm~6cm×5cm;单纯肌腱外露6例,肌腱缺损合并骨外露4例,肌腱缺损合并跖趾关节开放脱位1例。一期皮瓣修复7例,二期修复4例。于足背外侧设计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外侧动脉皮瓣,以足背动脉足底穿支为旋转点,逆行移位修复前足创面;皮瓣切取范围4.5cm×2.5cm~6.5cm×4.5cm。其中7例将足背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残端吻合。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7d2例皮瓣出现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皮瓣成活;余9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外观无臃肿、磨损及破溃,患者步态正常。其中7例吻合神经者,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为5~12mm;未吻合神经者皮瓣仅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结论逆行跗外侧动脉皮瓣厚度适中且耐磨,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管径粗大,血供充分,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皮瓣面积为9cm×6cm~7cm×5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8cm×5cm~6cm×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3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逆行胫前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4月,收治6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5~56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砸伤4例,碾压伤2例。创面均伴肌腱外露,合并骨折5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3 cm×6 cm~15 cm×8 cm。采用大小为14 cm×8 cm~17 cm×9 cm的逆行胫前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无磨损及破溃;患者穿鞋行走正常。结论 胫前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厚薄及质地适中,是修复前足创面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背侧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4月,收治16例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16~5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烧伤5例,交通事故伤8例,压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30 h,平均6.5 h。创面范围4 cm×3 cm~10 cm×7 cm。伴趾间关节侧副韧带、关节囊缺损3例,骨外露12例;均伴肌腱外露。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3例,携带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3例。皮瓣切取范围5 cm×4 cm~11 cm×8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无臃肿,重建韧带的关节稳定,未继发畸形。供区无明显凹陷。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穿支血管解剖相对恒定、血运可靠、可以携带肌瓣修复复合组织缺损、修复后足部外形较好等优点,是修复前足背侧创面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结扎腓动脉穿支的外踝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道应用结扎腓动脉穿支的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小腿外侧设计结扎腓动脉穿支的以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为血管蒂的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对足背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7例,皮瓣面积15 cm×9 cm~7 cm×3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经3~12月随访皮瓣外形、色泽、质地满意.踝关节活动良好. 结论 通过结扎腓动脉外踝上穿支利用该穿支降支在足背部丰富的血管吻合网提供皮瓣的血运,增加了血管蒂的旋转半径,方法 简便、安全,为修复足背尤其是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
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7年7月到2011年12月,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25例,穿支动脉来源分别为腓动脉18例,胫后动脉6例,足背动脉1例.皮瓣面积4cm×10cm~9 cm×33 cm.结果 供区直接缝合9例,游离植皮16例,有3例皮瓣术后出现静脉淤血,2例经滴血疗法最终皮瓣成活,1例皮瓣远端1/3坏死,经清创后游离植皮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个月,所有皮瓣蒂部平整,外表美观,患者较为满意.结论 穿支螺旋桨皮瓣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中比其他带蒂皮瓣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腓动脉穿支蒂顺行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骨及钢板外露、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蒂顺行皮瓣修复9例胫腓骨骨折术后小腿中上段骨及钢板外露、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4 cm×8 cm~7 cm×12 cm,切取皮瓣面积6 cm×10 cm~9 cm×14 cm。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皮瓣均成活,皮瓣质地、颜色均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0~12个月。结论腓动脉穿支蒂顺行皮瓣血供可靠,层次清晰,操作简单,皮瓣转移幅度大,对小腿功能和外形影响小,是修复小腿中上段骨及钢板外露、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腿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33 ~ 62岁,平均43岁.创面面积5 cm×3 cm~11 cm×6 cm,均伴有骨质、肌腱外露.其中腓动脉穿支皮瓣7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4例. 结果 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随访3 ~ 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外观良好,无需二次手术修薄. 结论 小腿穿支皮瓣质地良好不臃肿,穿支血管稳定可靠,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引导下,设计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足背部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2002年2月至2008年3月,于临床应用1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为13.5 cm×3.0 cm~8 cm×3 cm,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前下方0.5~1.5 cm处.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适于修复足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足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单纯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9例,肌皮瓣9例;其中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9例,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营养血管皮瓣19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2 cm×9 cm~4 cm×3 cm,皮瓣面积13 cm×9.5cm~6 cm×5 cm。结果 43例皮瓣完全存活,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清创植皮修复。皮瓣术后轻度肿胀,无感染及淤血,皮瓣蒂部无臃肿。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植皮术后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优良,是修复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7月,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8~55岁.重物砸伤9例,交通伤2例.其中单纯足背远端皮肤缺损、肌腱外露4例;第1跖骨头及其邻近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6例;第3、4足趾毁损、足背远端皮肤缺损并骨外露l例.缺损范围为3 cm ×3 cm~7 cm × 5 cm.术中切取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4 cm×4 cm~8 cm ×6 cm.供区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均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10例植皮成活,切口I期愈合;1例植皮部分坏死,经外踝上皮瓣修复后愈合.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患足均能正常负重行走,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 结论 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背远端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中远端穿支位置及前臂背侧皮神经走行设计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6例手腕、手背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缺损面积:10 cm×7 cm~15 cm×13 cm,切取皮瓣面积:10 cm×8 cm~16 cm×14 cm。结果术后有3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保守治疗后创缘愈合。16例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皮瓣外形无明显臃肿,质地良好,感觉恢复达S3+1例,S36例,S29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0例,良4例,可2例。结论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手术操作简单,风险较低,血管蒂可灵活设计,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前足及足趾部皮肤缺损,常伴肌腱及骨外露,处理棘手,处理不当将导致截肢严重影响足部功能.2005年6月至2011年3月,我院应用带足背动脉蒂、带足底内侧动脉穿支蒂及带跗外侧动脉蒂3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共23例,取得较好疗效. 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3~52岁,平均32.5岁.损伤原因:交通伤10例、枪弹伤2例,重物压砸伤7例、肿瘤术后缺损4例.其中感染创面4例.软组织缺损部位:前足外侧8例,前足跖侧3例,前足背内侧5例,前足外侧并背侧4例,趾3例.缺损范围2.0 cm×5.0 cm~8.0cm×10.0 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加蒂部一叶瓣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增加蒂部一叶瓣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64岁,中位年龄33.5岁。上肢创面8例,合并桡骨茎突骨骨折1例,伸指肌腱外露3例,肱桡肌肌腱外露1例。下肢创面16例,合并跟骨或跖骨、趾骨骨折4例,跟腱离断1例,趾长伸趾肌腱、趾长屈趾肌腱外露8例。创面范围为8 cm×5 cm~18 cm×12 cm。根据创面大小及缺损区域,常规超声多普勒探查旋股外侧动脉穿支(2~5支)并标记;将不规则创面分解成多个部分(分2~4叶)分别计算面积,皮瓣切取范围9 cm×6 cm~20 cm×14 cm,最大单叶瓣切取面积24 cm×6 cm;分叶血管蒂长7~12 cm;蒂部联合创面嵌入分叶瓣面积5 cm×3 cm~7 cm×5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动、静脉危象发生。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8个月,平均9个月。1例合并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患者皮瓣修复后伴窦道形成,经常规换药后3个月愈合。所有皮瓣均菲薄,无需二次修薄;5例合并骨折者软组织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受区腕关节、踝关节跖屈、背屈功能正常。结论设计增加蒂部一叶瓣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是减少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动、静脉危象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旋转点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8月,应用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8~53岁.左足2例,右足4例.蓖物压砸伤5例,车祸伤1例.患足均伴肌腱、骨外露或坏死皮肤软组织切除后肌腱、骨外露.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4例.清创后创面缺损为7.0 cm×5.0 cm~9.0 cm ×5.5 cm.皮瓣旋转点位于内踝上1~3 cm处,切取皮瓣人小为8.0 cm × 6.0 cm~13.0 cm × 6.5 cm.其中2例将皮瓣内隐神经近断端和创面内足背内侧皮神经残端吻合.供区创面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4例术后皮瓣顺利成活;2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水疱,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皮瓣厚薄、颜色及质地接近受区.术中吻合神经的2例皮瓣痛、温觉恢复,两点辨别觉分别为8 mm和9 mm;未吻合神经的4例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皮瓣无皮肤破溃. 结论 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血供可靠,足修复前足背侧缺损创面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内侧联合足底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5年12月,采用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内侧联合足底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52岁,中位年龄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重物压砸伤3例,电击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 h~2 d,平均9 h。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伴肌腱外露2例,正中神经缺损1例,肌腱合并神经外露1例。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 cm×4 cm~11 cm×6 cm。术中皮瓣切取范围7.0 cm×4.5 cm~13.0 cm×7.0 cm。皮瓣血管蒂长6~10 cm,平均7.5 cm。供区取髂腹股沟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9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1例植皮部分坏死,其余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平整;皮肤感觉恢复时间4~7个月,平均5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为S4级4例、S3+级3例、S3级2例;两点辨别觉7~10 mm,平均8.5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功能获优5例,良3例,可1例。供足功能均正常。结论以足背动脉为蒂的跗内侧联合足底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皮瓣质地接近正常,手部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18例。其中,足后跟软组织缺损伴骨感染4例,跟腱部缺损3例,内踝部缺损3例,外踝缺损伴死腔8例,皮肤缺损范围9 cm×4 cm~16 cm×9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6 cm~18 cm×10 cm,携带的深层腓肠肌肉面积4cm×3 cm~9cm ×6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7例,游离植皮11例。 结果 术后18例肌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随访5~14个月,无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行走正常,术后皮瓣感觉恢复欠佳。 结论 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足皮下组织较少 ,外伤易致皮肤缺损、肌腱及骨关节外露等 ,单纯游离植皮不易愈合 ,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因技术设备要求高而影响成活率。我们应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 口止母趾及前足软组织缺损 6例 ,创面均一期愈合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男性 ,年龄 17~ 4 9岁。 口止母趾离断残端皮肤缺损5例 ,跖趾关节背侧皮肤缺损 1例 ,均切取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 3cm× 5 cm~ 5 cm× 7cm,1例因缝合过紧皮瓣有浅表水泡形成 ,予以及时处理。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创面均 期愈合。随访 6~ 2 4个月 ,皮瓣色泽正常 ,无溃破 …  相似文献   

19.
跗外侧动脉蒂小腿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跗外侧动脉蒂小腿前外侧皮瓣的解剖特点,以及修复足前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20条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尸体标本,解剖观察其跗外侧动脉、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浅动脉等血管的分支、走行和吻合.据此设计跗外侧动脉蒂小腿前外侧皮瓣,对8例足前部组织缺损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足前部缺损范围5 cm×4 cm ~ 9 cm×5 cm.供区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跗外侧动脉、腓动脉穿支、胫前动脉穿支、腓浅动脉相互吻合,在足外侧、外踝前、小腿前外侧形成一条纵行血管轴.皮瓣范围6 cm×4 cm ~ 10 cm×6 cm.结果 术后8块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无溃疡发生.患者能自由行走.结论 以跗外侧动脉为蒂切取小腿前外侧皮瓣,皮瓣血运可靠,血管蒂长,可修复足前部任何区域,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15例.创面大小6 cm×3 cm~10 cm×6 cm.切取皮瓣面积7 cm×4cm~11 cm×7 cm,皮瓣蒂长5~13 cm,实际皮瓣最长轴达20 cm.创面游离植皮.结果 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1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患手无缺血表现.结论 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可修复手部桡侧皮肤软组织缺损.血供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