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中等流行区,现有的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有2 000万例。HBV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病原因素,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根本~([1])。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的复制,从而抑制疾病进展,因此能改善预后,推迟或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肝有安全、有效、易行的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高病毒载量CHB初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ETV)治疗,观察组采用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12、24个月时的HBV DNA载量、HBsAg或HBeAg血清学转换、ALT复常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6、12、24个月时的HBV DNA载量(拷贝/ml)的对数值(3.4±0.4、2.6±0.3、1.2±0.4)比同期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3.7±0.3、2.9±0.4、1.6±0.7)(t值分别为3.339、5.657、2.806,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12、24个月时HBV DNA阴转率(87.5%、95.0%)、HBeAg转阴率(80.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77.5%;55.0%、70.0%)(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24个月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ALT复常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7.5%vs 50.0%;82.5%vs 55.0%,P值均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毒学突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10.0%,P0.05)。结论初始联合ETV、ADV治疗高病毒载量CHB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可减少应答不佳和耐药的发生,长期临床疗效比单一使用ETV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昆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和住院的拉米夫定耐药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对照组22例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HBV DNA、ALT、AST、TBil、Alb、HBV血清学标志物含量变化以及治疗48周时非rtM204I位点变异发生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四格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挽救治疗后4、12周ALT、AST下降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24、5.271、4.476、5.125,P值均0.01),挽救治疗24、48周后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40、2.307、2.886、2.908,P值均0.05)。治疗4、12、24、48周后,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3.9%、86.8%、95.7%、1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79、5.75、10.29、5.89,P值均0.05)。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在治疗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8周后未出现新的非rtM204I位点变异,而对照组非rtM204I位点变异情况为4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用于既往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的挽救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Xing J  Han T  Liu L  Li Y  Li J  Li Y  Xiao SX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828-832
目的 对拉米夫定(LAM)初治耐药后,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恩替卡韦(ETV)单药或ETV联合ADV进行补救治疗,比较两种补救方案的疗效.方法 对LAM初治耐药后应用LAM联合ADV应答不佳的40例患者,分别应用ETV 1.0 mg/d(14例)及ETV 0.5 mg/d联合ADV 10mg/d (26例)两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至少观察48周,定期监测HBV DNA、肝肾功能、HBV标志物等指标.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或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补救治疗前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采用两种补救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均有下降,但ETV联合ADV组下降幅度较大.补救治疗24周时,ETV 1,0mg组有28.6%%(4例)达到HBV DNA转阴,ETV联合ADV组则有80.8% (21例)达到HBV DNA转阴,x2=8.469,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ETV1.0mg组仍仅有4例患者HBV DNA转阴,而ETV联合ADV组全部26例患者均达到HBV DNA转阴.补救治疗24周时,ETV 1.0mg组有42.9%(6例)患者ALT复常,ETV联合ADV组有92.3% (24例)患者ALT复常,x 2=9.337,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ETV 1.0mg组有57.1%(8例)患者ALT复常,而ETV联合ADV组所有患者均达到ALT复常.补救治疗48周时,ETV 1.0mg组有1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ETV联合ADV组有4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对于LAM耐药后LAM联合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TV联合ADV的补救方案较ETV单药1.0mg的方案更为有效,可以实现更好的病毒学及生物化学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单药与联合恩替卡韦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经治患者仍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挽救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仍效果欠佳的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单药组给予替诺福韦酯(300 mg/d)替换治疗;联合组使用替诺福韦酯(300 mg/d)和恩替卡韦(0.5 mg/d)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检测基线,治疗12、24和48周时病毒学、生化学、血清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时间点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患者治疗48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85.0%(34/40)、76.2%(16/21)、0、13.1%(3/23),联合组分别为87.5%(35/40)、77.3%(17/22)、0、16.0%(4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均良好,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导致停药。结论对于恩替卡序贯治疗后仍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酯单药替换恩替卡韦的挽救治疗仍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6周的疗效,以探讨理想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44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96 w的疗效。结果在96 w治疗结束时,恩替卡韦治疗患者ALT复常率、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95.5%、84.1%和38.6%,而联合治疗患者则分别为88.1%、42.9%(P〈0.05)和31.0%;两组均无患者血清HBsAg转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始抗病毒治疗在96 w时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优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起始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9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另33例给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评价两组治疗24周、48周和96周时的疗效。结果在治疗24周、48周和96周时,联合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75.9%、89.7%、100%)和HBV DNA转阴率(72.4%、89.7%、96.6%)与单药治疗组(78.8%、87.9%、100%和69.7%、78.8%、87.8%)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0%和17.2%,与单药治疗组(0%和9.1%)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96周时,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7.9%,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15.2%,P﹤0.05)。结论拉米夫定起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的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在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A组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组,B组为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组。观察两组患者分别服药12、24、48周时生化学、病毒学及血清学转换率有无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病毒耐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12、24、48周时病毒学、生化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2、24周时两组血清学转换率无明显差异,而48周时B组HBe 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0%vs 67.5%,22.5%vs 45.0%,χ~2值分别为4.114 3、4.528 3,P值均0.05)。B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高于A组。结论 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均可有效抑制高载量HBV DNA的复制,延缓病情进展,实现HBe Ag的血清学转换。但两种方案各有利弊,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9.
预防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主要目标就是长期抑制病毒。德国汉堡Jorg Petersen等研究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治疗57例部分应答或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性与  相似文献   

10.
陈芬兰  艾迎春  程计林 《肝脏》2014,(12):968-97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病毒携带、慢性肝炎进展和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常见疾病,大多数国家已批准干扰素及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等)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由于NA 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阻止 HBV 聚合酶的逆转录过程,而不能直接干扰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的形成,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此过程中常伴随 HBV 聚合酶耐药突变的出现和选择[1]。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Embase、PubMed、Web of sicence、Coc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BM数据、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库建库至2018年12月已发表的所有与本研究主题相符的文献,质量评估并提取数据,用RevMan5.3进行汇总并分析。比较的指标包括DNA阴转率、HBeAg转化率、ALT复常率。结果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实验59个,合计6424例患者。①两种方法各时间段血清DNA阴转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Z=0.37,P=0.71; 24周时Z=0.47,P=0.64;48周时Z=0.06,P=0.95;96周时Z=0.87,P=0.38);②两种方法各时间段血清ALT复常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Z=0.72,P=0.47;24周时Z=0.42,P=0.68;48周时Z=0.85,P=0.40;96周时Z=0.75,P=0.45);③两组96周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P=0.02,RR=1.51),联合用药组96周HBeAg转换率优于单药组,其余各阶段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周时Z=0.85,P=0.40;48周时Z=0.60,P=0.55)。结论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的短期疗效相似,但联合用药的远期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单用ETV组。联合用药组有少数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的现象,但经适当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提示联合用药应注意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耐拉米夫定(LAM)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 LAM 耐药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 ETV 联合 ADV 挽救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 LAM 联合 ADV 挽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48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病毒 DNA(HBV-DNA)、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含量变化以及治疗48周时非 rtM204I 位点变异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挽救治疗后12周 ALT 和 AST 分别降至(36.5±13.23)U/L 和(50.2±11.66)U/L,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 ALT[(60.3±12.28)U/L,P <0.01]及 AST [(69.7±13.56)U/L,P <0.01]含量;治疗后48周治疗组 ALT 和 AST 降至(27.9±10.58)U/L 和(26.7±10.95)U/L,低于同期对照组 ALT[(50.4±11.53)U/L,P <0.01]及 AST[(44.9±15.33),P <0.05]含量。治疗12周及48周,治疗组 HBV-DNA 转阴率分别为85.5%及91.7%,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转阴率(53.3%和73.3%,P 均<0.05)。治疗组48周后出现1例新的非 rtM204I 位点变异,而对照组非 rtM204I位点变异情况为6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P =0.024)。结论ETV 联合 ADV 用于既往 LAM 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挽救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济南军区总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替诺福韦酯)50例、对照组(恩替卡韦)50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比较二者在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耐药率、安全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随访观察12、24个月后各项指标较前明显改善,但二者在HBV-DNA转阴率(32/50 vs.28/50、46/50 vs.42/50)、HBeAg血清学转换率(4/28 vs.6/30、8/28 vs.12/30)、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42/50 vs.40/50、49/50 vs.46/50)、耐药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长期口服恩替卡韦对肾脏影响高于替诺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比较,二者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相当,但长期口服药物安全性方面有优势,因此建议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运用替诺福韦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DV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断流术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率的变化。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患者80例,术前均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接受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40例患者继续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另40例则口服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在术后24 w,联合组血清HBV DNA水平为(3.0±0.8)lg copies/mL,显著低于恩替卡韦治疗组的(4.7±1.1) lg copies/mL(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评分和AST水平均显著低于,而血清ALB水平则显著高于恩替卡韦治疗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速度及门静脉宽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恩替卡韦治疗组;联合组患者1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95.0%和87.5%,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治疗组的80.0%和67.5%(P<0.05)。结论 ADV联合恩替卡韦用于断流术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保护肝脏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17.
李卫 《肝脏》2014,(3):229+232-229,232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大多数患者认可,但长期应用易产生 YMDD 病毒变异耐药,其耐药突变发生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升高,1、2、3、4年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14%、38%、49%、66%[1],发生耐药的部分患者在出现血清病毒载量的明显反弹后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最终发生肝衰竭[2],此时加用阿德福韦酯可能为时已晚,对于这一人群的抗病毒药物的选择,相关的指南并没有明确指出,我科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此类患者2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胡侠  周岳进  卢成鸿  潘华将  王开鉴 《肝脏》2021,26(6):614-616
目的 探讨对恩替卡韦应答不佳和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在联勤保障部队906医院温州医疗区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对恩替卡韦治疗应答不佳患者(A组)36例,对恩替卡韦耐药(B组)44例,均换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单独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12、24、48周的HBV DNA转...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阮XX,男性,19岁,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于2004年11月17日来我院门诊就医。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不大;肝功能ALT110U/L、AST90U/L、HBsAg(+)、HBeAg(+)、抗-HBC(+)、HBVDNA(+)1.0×10^7拷贝/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