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手术疗效。方法C型臂透视引导下定位距下关节,采用跟腱后外侧切口,透视引导下于距下关节内打人导针,并以阶梯钻沿导针方向扩开通道,破坏距下关节两侧关节面,后取自体髂骨移植或以同种异体骨填充关节间隙,并自足跟打人空心拉力螺钉1~2枚给予固定。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Ⅲ,优1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4.12%。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骨折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7年2月,对8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交替使用三个入路。结果8例术后随访20~55个月,平均30个月。未见皮肤坏死、麻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8例X线片均示骨性融合,平均愈合时间10.8周(9~12周)。改良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从术前的(51.0±11.7)分提高到(82.0±10.9)分,差异具有显著性(配对t检验,t=19.69,P〈0.01)。结论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理论上不损伤跟骨距骨的血供,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避免切开,早期适当活动及负重,有助于恢复本体感觉,有利于骨性愈合,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阶梯钻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行性,以及不同阶梯钻角度获得的距下关节融合面积及所占后关节面百分比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人足标本22具,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1具).C型臂X线机透视下向距下关节方向打入1枚导针,A组用空心钻沿导针向距下关节钻取隧道,再以动力髋螺钉阶梯钻扩大隧道;B组在A组基础上将阶梯钻于内、外侧各倾斜20°~25°钻入,以增加融合面积.取髂骨松质骨并剪成碎骨块向隧道内打压植骨,空心螺钉固定距下关节.比较两组中距骨、跟骨相对关节面的轴向融合面积及其占后关节面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距下关节融合隧道内关节软骨完全清除,未伤及内外侧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植骨块充分填充于融合隧道,未遗留空腔.A组距骨侧轴向融合面积为(293±34)mm2,跟骨侧轴向融合面积为(321±56)mm2,占后关节面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43.3%和47.4%,B组中距骨侧轴向融合面积为(433±19)mm2,跟骨侧轴向融合面积为(515±37)mm2,占后关节面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4.3%和76.1%.两组距骨、跟骨轴向融合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钻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操作安全、方便,对周围软组织影响小,适当调整阶梯钻角度后再次钻入可获得满意的距下关节融合面积,从而提高融合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feasibility of the minimally invasive subtalar arthrodesis for subtalar traumatic arthritis with a subland drill for dynamic hip screw (DHS),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fusion areas and their proportions to the posterior articular facet on the treatment. Methods Twenty-two frozen cadaveric specimens of adult feet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2 equal groups.In group A,after a guide pin was inserted into the subtalar joint,atunnel was made with a hollow drill along the guide pin.Next the tunnel was expanded with a DHS subland drill.In group B,the tunnel was enlarged to increase the fusion area by driving the DHS subland drill medially and laterally about 20° to 25° respectively,in addition to all the steps of group A.In both groups,morselized spongy bone of ilium was impacted into the tunnel before the subtalar joint was fixed with a hollow screw at last.The axial fusion areas of the talus and calcaneus and their proportions to the posterior articular facet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for both groups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in the tunnel was removed completely and the surrounding soft tissue was not disturbed.The grafted bone was impacted in the tunnel fully and no vacant space left.In group A,the axial talar and calcaneal fusion areas were 293 ± 34 mm2 and 321 ± 56 mm2,which accounted for 43.3% and 47.4% of the posterior articular facet respectively.In group B,the axial talar and calcaneal fusion areas were 433 ± 19 mm2 and 515 ±37 mm2,which accounted for 64.3% and 76.1% of the posterior articular facet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s in the fusion areas were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2 groups ( P < 0.05 ). Conclusions The procedur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btalar arthrodesis with a DHS subland drill is safe because the damage to the surrounding soft tissue is minimal.Furthermore,this simple method has a benefit of achieving a broader fusion area,which can facilitate subtalar fusing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theatrically.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用于胫距、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融合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间隙植骨融合加钛合金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胫距及距下关节退变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2—69岁,平均57.5岁。9例伴踩外翻,2例伴马蹄内翻。手术距原发创伤的时间5-13年,平均7.6年。手术取部分远端腓骨植入关节间隙,自跟骨向胫骨逆行置钉并常规作近、远端锁钉。术前、术后对患者行AOFAS评分,并通过影像评价植骨融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切口愈合均正常,恢复负重的时间9—16周,平均13.6周。手术后1名患者出现腔隙性脑梗塞。1人(5%)于平地行走时中度疼痛;2人(11%)于崎岖路面上行走时出现轻-中度疼痛;1人(5%)站立时轻度疼痛。14人(79%)无疼痛。手术前后患者的AOFAS平均评分分别为43.5分(40-52分)和69分(56—84分)。13人(72%)植骨完全融合,时间12~48周,平均16.8周;3人(17%)不完全融合;2人(11%)未融合。[结论]植骨融合加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胫距、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关节镜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关节镜距下关节融合术的31例严重距下关节炎患者资料。总结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19.1±2.9)个月。随时间推移,31例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AOFAS评分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30例后足对线正常,仅1例存在轻度内翻(<5°),与术前相比后足对线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融合率为100%。[结论]后侧入路关节镜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距下关节病疗效显著,术后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年8月-2009年11月,收治41例46膝痛风性膝关节炎男性患者。年龄21~71岁,平均42岁。单侧36例,其中左侧22例,右侧14例;双侧5例。首次发作8例,反复发作33例。病程2个月~20年,中位病程6年2个月。术前膝关节伸直(4.88±6.22)°,屈曲(93.95±35.33)°,膝关节活动度为(87.79±35.19)°;Lysholm评分为(63.2±11.7)分。32例血尿酸增高。术前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27例,14例诊断为其他疾病。11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30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加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后均接受正规内科抗痛风治疗及饮食控制。结果结合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患者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术后1例1膝发生关节腔内出血,行关节镜下血肿清除术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126个月,平均50个月。术后15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6.8±5.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4,P=0.000)。膝关节伸直(1.16±3.91)°,屈曲(125.93±18.65)°,膝关节活动度为(126.86±16.33)°,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13例14膝复发,总复发率为30.4%(14/46);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发病时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彻底清理尿酸盐结晶体,且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配合内科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可有效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复发,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治疗距下关节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介绍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治疗距下关节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6月~2001年10月,利用环锯(Φ11.5mm、12mm、13mm)对18例距下关节痛患者进行环锯切骨融合,男12例,女6例;年龄35~59岁,平均47岁;右足11例,左足7例;创伤性距下关节炎8例,退变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跟距骨桥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顽固性跗骨窦炎1例。应用100mm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AS测试,80~91分,平均83.8分。踝关节后外侧入路14例,踝关节前外侧入路4例;14例行原锯心骨旋转90°回植融合,4例取髂骨骨柱植骨融合。术后踝关节中立位石膏固定12~16周。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4年,平均25个月。术后2周切口一期愈合,4周有骨痂形成,12周应用100mm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AS测试,22~49分,平均32.5分,较术前降低30~59分,平均降低51.3分。均摄X线片示距下关节牢固融合。1例出现轻度足下垂,1例出现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后足跟部酸胀痛。结论采用环锯切骨融合距下关节的方法治疗距下关节痛,切口小,易显露,不影响后足的生物力学结构。在距下关节原位状态下融合,对距下关节高度及距舟关节稳定性影响不大;应用锯心骨旋转回植不需另植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距下关节原位植骨融合术后疗效与足底压力变化特征的关系,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12月,将26例单侧距下关节原位植骨融合患者纳入试验组,观察术后双侧影像学变化和距下融合对邻近关节的影响,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足部功能进行评价。同时纳入26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测试,对足底峰值压力和重心动态位移曲线进行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71个月,平均18.2个月。所有患者距下关节于术后4个月15 d~11个月,平均5.6个月达骨性融合。术后12个月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76.36±6.90)分,较术前(35.18±8.16)分显著增加(t=13.910,P=0.000)。9例(34.6%)患者手术效果评定为满意,13例(50.0%)为基本满意。术后距跟高度、距跟角、距骨倾斜角和跟骨补偿角分别为健侧的87.04%±6.17%、76.73%±5.13%、65.86%±7.01%和70.19%±8.33%。7例患者同侧邻近关节出现退变性关节炎表现。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侧第3~5跖骨区域峰值压力上升(P<0.05),第1、2跖骨区域峰值压力下降(P<0.05)。试验组患侧与健侧比较,足底各区域峰值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临床疗效满意者足底峰值压力分布较为均匀,但较健侧仍有一定差距。6例中足峰值压力较高患者,有临床不易观察的轻度足跟内翻。足底重心动态位移曲线试验组健侧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前足触地时曲线内移;患侧足底重心位移不规则并较对照组外移,前足触地曲线无内移。结论原位植骨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效果满意。步态分析可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融合后健侧步态会发生适应性变化,进行步态分析时应采用正常人群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粗钻头法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9年1月采用粗钻头法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11例严重距下关节炎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2~63岁,平均42.5岁。右足6例,左足5例。其中陈旧性跟骨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9例,骨关节炎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采用跟骨外侧切口,以4.5 mm粗钻头于距下关节处开出骨道,取髂骨植入。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42个月,平均2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按视觉模拟法对疼痛评分,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为5.9~7.5分(平均6.7分)及1.1~2.0(平均1.5分)。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踝评分系统评分,从术前41~67分(平均55.6分)至末次随访72~94分(平均83.7分)。优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1.8%。结论应用粗钻头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临床操作简便、易行、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辅助下清理融合术治疗晚期距下关节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85年,Parisien与Vangsness[1]首先开始将关节镜技术应用于距下关节.近年来,以关节镜下清理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已有报道,但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距下关节结核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2-4].距下关节结核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大多数病例就诊时已进入晚期.对于晚期距下关节结核,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为开放清理与融合手术,但是这些手术的创伤大、清理不彻底、并发症发生率高、融合率低.我们在总结关节镜技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结核经验的基础上[5,6],采用关节镜下清理融合术治疗晚期距下关节结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39岁,因左足跟部疼痛、肿胀、包块形成3年入院。3年前发现左足跟部包块形成,局部疼痛伴肿胀。活动及长时间行走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于外院诊断为滑膜炎,行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来我院就诊。查体:左足跟部肿胀明显,可触及一约3 cm×4 cm的包块,边界不清,质软,有压痛,移动性差,局部皮温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7-01—2021-02诊治的24例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采用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观察组),12例采用踝上截骨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年的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踝关节活动度、CT测量的胫骨前侧关节面角(Tibial anterior surface angle,TAS)、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胫骨踝穴角(Tibiocrural angle,TC)。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1例严重疼痛,对照组1例切口感染、1例严重疼痛导致活动障碍。观察组术后1年的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TAS和TLS较术前增加、TT和TC较术前减小,观察组TAS和TLS较对...  相似文献   

13.
2013 年1 月~ 2018 年10 月,我科采用原位自体植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17 例创伤性距骨下关节炎患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例资料 本组17 例(17 足),男10 例,女7 例,年龄37 ~ 56 岁.均诊断为距骨下关节炎.  相似文献   

14.
从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共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 5 9例 (6 5膝 ) ,全部病例均随访 3个月~ 12个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9例 (6 5膝 ) ,男 2 1例 ,女 38例。年龄 4 5~ 74岁 ,平均 5 6 2岁 ,右膝 33例、左膝 2 0例、双膝 6例 ,病程 2个月~ 2 0年。1 2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 膝关节肿胀 2 6例、疼痛 5 5例、活动障碍 2 8例、交锁 8例、内翻畸形 10例。X线片 16膝为明显关节间隙改变及骨刺形成 ,37膝表现中等程度的骨刺生长及轻微关节间隙变窄 ,12膝呈现明显关节间隙狭窄及骨刺生成 ,1…  相似文献   

15.
距下关节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下关节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重要功能的关节 ,它在足的内、外翻运动中起重要作用[1 ] 。对距下关节病变以往的诊断方法很多 ,包括X线片、关节造影、CT扫描、MRI等 ,但结果均不十分理想 ,治疗方法较少 ,且创伤较大 ,外科医生们努力在寻找一种无创或微创的技术来诊断、治疗距下关节内的各种病变。Parisien[2 ] 首先于 1985年开始将关节镜技术应用于距下关节。此后该技术逐渐得到发展 ,但单独报告距下关节镜的文献很少 ,有关的临床报告更少。现就距下关节镜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一、解剖 :距下关节 (见图 1)解剖复杂 ,其放射成像及关…  相似文献   

16.
距下关节镜     
距下关节是复杂的后足结构,可作内翻及外翻运动,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作用。距下关节由两个独立的关节腔共同组成,包括距跟舟关节(前距下关节)及距跟关节(后距下关节),两个关节腔被跗骨窦及跗骨管所分隔。后距下关节镜的经典入路包括外侧入路或后侧入路,然而,这两种经典入路下仍无法完全暴露后距下关节的内侧部分及跗骨管。为此,后距下关节镜的内侧入路及跗骨管入路应运而生,补充了经典入路的不足,使关节镜下完全暴露后距下关节成为可能。同样,前距下关节镜配合内侧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镜可完全暴露前距下关节。随着手术器械及操作技术的进步,距下关节的不同部位的病变均能镜下观察及操作。  相似文献   

17.
急性外踝韧带损伤十分常见,约有不到10%的患者转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其中少数伴发或单发距下关节不稳而构成临床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距下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距下关节的稳定、脱位机制及脱位后复住失败的原因和对策作一综述,以便能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处理该类损伤,减少并发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9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2000年11月~2002年5月我院共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59例(65膝),全部病例均随访3个月~12个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12月,对12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男10例,女2例;年龄38~54岁,平均44.8岁。左足5例,右足7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例,交通事故伤3例,其他伤1例。跟骨畸形愈合按照Stephens分型标准均为Ⅱ型。根据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术前总评分为(35.68±10.35)分,疼痛评分为(8.14±1.83)分。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7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2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2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距下关节于术后10~14周(平均11.5周)获骨性融合。根据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总评分为(76.45±9.83)分,疼痛评分为(1.52±1.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