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0例儿童和青少年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内分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分型、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50例中男21例(42.0%),女29例(58.0%),年龄10~18岁,平均发病年龄15.5岁,平均病程45.5个月。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微腺瘤40例(80.0%),大腺瘤10例(20.0%);侵袭性腺瘤4例(8.0%);均行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肿瘤全切除48例(96.0%),次全切除2例(4.0%);随访时间1年,其中44例(88.0%)获得完整随访,7例(15.9%)在术后1年内复发或未缓解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结论经鼻蝶入路手术是儿童及青少年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的首选和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良好。该病具有复发倾向,需要定期复查垂体MRI及垂体内分泌激素,复发者可行再次手术或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内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20岁以下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泌乳素腺瘤14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无功能性腺瘤3例。均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3例。手术并发症:暂时性尿崩症4例,脑脊液漏2例,水电解质紊乱4例。随访6个月~5年,治愈26例,缓解3例,复发2例。结论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多为功能性腺瘤,无功能腺瘤仅占少数。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是治疗儿童和青春期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结果,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策略.方法 回顾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垂体腺瘤病例,对56例直径超过3cm的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及显微操作技术、辅助放疗和药物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鼻蝶窦入路40例,经颅入路16例.肿瘤全切27例,次全切25例,部分切除4例.随访获得全切患者仅2例,2年后复发.未能全切除的29例患者中,动态观察无明显生长者9例,余20例行普通放疗者7例,伽玛刀治疗者13例,影像学复查肿瘤渐缩小或不增大.结论 多数大型垂体腺瘤可首选经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能否全切取决于肿瘤的质地和是否侵袭海绵窦.广泛侵袭海绵窦的巨大、分叶、多方向生长的垂体腺瘤,分期手术或结合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为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老年人巨大垂体腺瘤切除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顺性分析36例老年人巨大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分析该术式的优缺点。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部分切除12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9例,水电解质紊乱12例,脑脊液鼻漏5例,迟发性鼻出血1例,嗅觉减退2例,均经短期治疗后好转。33例随访6~36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6例,症状部分好转7例:12例泌乳素腺瘤病人血泌乳素水平均降至正常;术后13个月复发1例,再次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老年人巨大垂体腺瘤,其手术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10月手术治疗的11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侧鼻蝶 窦入路85例,标准翼点入路24例,右眉弓锁孔入路4例,冠状瓣纵裂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92例,次全切除20例,大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 术后发生一过性尿崩12例,脑脊液漏6例,明显垂体功能低下5例。结论 经单侧鼻蝶窦入路是目前首选的手术方法,但对于侵袭性生长的垂体腺瘤需 根据肿瘤影像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经蝶入路显微切除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和巨大型垂体腺瘤较理想的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经唇下蝶窦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结果 30例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4例肿瘤因侵袭入鞍膈上和/或海绵窦内而行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经额术后再二期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鞍内和蝶窦内肿瘤。结论 多数大和巨大垂体腺瘤可选择经鼻蝶入路全切。  相似文献   

7.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不同显微手术入路的优缺点,以便临床更合理有效地选用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经CT、MRI及内分泌检查确诊的124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这12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肿瘤29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肿瘤91例,4例分期采取了上述两种入路手术切除。结果经颅入路手术全切除肿瘤19例,次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肿瘤10例;复发6例,死亡1例。经单鼻孔一蝶窦入路手术全切除肿瘤74例,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肿瘤17例;复发2例,无死亡病例。分期手术4例,全切1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可作为各类中小型腺瘤和多数大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手段;对于大型垂体腺瘤,肿瘤向鞍上和颈内动脉两侧膨胀生长者采用经颅和/或二期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形生长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手术入路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的117例异形生长的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向鞍上侵袭105例,向侧方侵及海绵窦并包绕颈内动脉80例,向蝶鞍后方侵及脑干19例,向蝶鞍下方侵袭89例。根据垂体腺瘤异形生长的特点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鞍结节-蝶骨平台入路(35例)、神经内镜经筛窦-翼突-蝶窦-海绵窦入路(32例)、神经内镜经鼻蝶窦-斜坡入路(5例)、神经内镜经鼻多通道入路(45例)。术后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头颅MRI及内分泌检验。结果117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67例,次全切除36例,大部分切除14例。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术后头痛、头晕的缓解率为67.6%(25/37),视力、视野的改善率为66.7%(52/78)。117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3~24个月),其中肿瘤复发2例,术后长期垂体功能低下5例,失嗅12例。结论对于异形生长的侵袭性垂体腺瘤,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选择不同的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可减少创伤,提高肿瘤的切除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附117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11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向前方及额叶底部生长14例,向侧方生长包绕海绵窦103例,向后方生长破坏斜坡27例,突破鞍底向蝶窦生长45例,向两个方向以上的呈侵袭性生长者57例.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73例,次全切除40例,大部切除4例.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脊液鼻漏7例;脑神经不全麻痹5例;垂体功能低下5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单眼失明2例;水久性尿崩症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8年,2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而予γ-刀治疗,无再手术病例.结论 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肿瘤显露满意,全切除率高,手术并发症少;但对于肿瘤未能完全切除或激素分泌型侵袭性腺瘤患者,仍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联合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改进及其优缺点。方法 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08例,其中经鼻一中隔前-蝶窦16例,鼻-软骨后中隔(中部)-蝶窦72例。直接经蝶20例,所有病人均经CT或MRI确诊,术中辅以显微镜或内窥镜行肿瘤切除。结果 108例垂体腺瘤中,全切85例,次全切2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与同期经唇下-中隔-蝶窦入路病人比较,经此入路手术治疗的病人住院天数短,费用低。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诊断和经口唇下蝶窦显微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经口唇下蝶窦显微外科切除垂体腺瘤30例(微腺瘤8例,大腺瘤18例,巨大腺瘤4例,侵袭性腺瘤16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肿瘤全切除26例(86.7%),次全切除4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少。25例(83.3%)随访6个月至5年,22例(88%)痊愈,3例好转,1例复发。结论MR对选择手术入路有重要作用。经口唇下蝶窦显微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安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馒袭性垂体腺瘤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对经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辅助的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镜下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6例,无死亡。术后有脑脊液鼻漏2例,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另1例经手术修补治愈。患者术后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且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利用神经导航系统和神经内镜辅助手术避免重要结构损伤,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海绵窦间隙在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把海绵窦分为上、下、后、外侧间隙,术中对不同间隙内肿瘤采用不同切除方法。结果 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6例,垂体功能减退危象1例,眼球外展障碍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11例肿瘤全切除中,10例无复发,1例无功能垂体腺瘤复发并动态观察;4例次全切除中,2例无进展;2例术后6个月内行伽玛刀治疗。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效果良好,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的海绵窦间隙划分方法为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技巧与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46例(82.1%),大部分切除8例(14.3%),部分切除2例(3.6%)。所有病例未出现颈内动脉损伤,术中发现脑脊液漏6例,采用"三明治"方法修补鞍底;术后大部分病人临床症状好转,出现一过性尿崩症9例,脑脊液鼻漏4例,低钠血症3例。随访3~12个月,肿瘤复发10例,其中再次内镜手术6例,行伽玛刀及溴隐亭治疗4例。结论通过神经内镜能发现各个方向生长的垂体腺瘤并进行全切除,这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鼻窦镜与手术显微镜配合行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垂体腺瘤70例均行经口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后,用直径4mm的0°和30°硬性鼻窦镜及配套摄像系统,配合手术显微镜行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 70例垂体腺瘤中,59例一次手术全切除,5例分2次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术后随访1~3年,64例肿瘤全切除者无肿瘤复发,6例次全切除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残余肿瘤均无明显增大。结论鼻窦镜与手术显微镜配合应用,各有优缺点,能扬长避短,对于提高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疗效、减少副损伤及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囊性垂体泌乳素大腺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囊性垂体泌乳素大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肿瘤,根据术后复查血清泌乳素水平决定是否联合溴隐亭综合治疗。结果全切除26例,次全切7例。术后1周复查,血清泌乳素恢复正常19例,14例未恢复正常,联合口服溴隐亭治疗。14例联合药物治疗病人中,11例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余3例泌乳素水平未恢复正常,但均100 ng/ml,临床症状缓解,未行进一步处理。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正常未服药19例病人中,5例复发,采取联合药物治疗后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安全、简便、微创等优点,可以作为囊性泌乳素大腺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如单纯手术无法达到内分泌治愈或术后复发,联合溴隐亭综合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分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分期手术切除的18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不同形态及生长方式,采用两种分期手术策略:2例Ⅰ期经鼻蝶入路切除蝶窦、鞍内肿瘤,Ⅱ期经额下入路切除鞍上及脑室内肿瘤;16例Ⅰ期经额下入路切除鞍上及脑室内肿瘤,Ⅱ期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内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无严重发症。随访2个月~3a,18例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对残留肿瘤的患者行药物或伽马刀治疗,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巨大垂体腺瘤要根据肿瘤特性和个体化原则,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和分期手术策略,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同时术中要注意对垂体柄、下丘脑的保护,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的再次经蝶窦手术。方法 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9.9岁。4例为开颅术后残留性垂体腺瘤。12例为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平均复发时间为3.9年。临床表现视功能障碍14例,头痛6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肿瘤1~3cm者6例,3cm以上者10例。垂体无功能腺瘤12例,泌乳素腺瘤3例,生长激素腺瘤1例。均选择经口鼻蝶窦入路再次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随诊6月~5年,15例病人肿瘤未复发。结论 经额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可选择经蝶窦入路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32例.其中微腺瘤2例,小腺瘤9例,中腺瘤16例,大腺瘤5例。结果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2例。病理检查类型为泌乳素腺瘤27例,生长激素腺瘤3例,混合性腺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6例,脑脊液鼻漏2例,经治疗后好转。平均随访4个月,临床症状术后短期内均有改善,激素水平术前升高的均有下降。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附1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128例的效果.结果 经标准的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84例;简化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28例;经双侧鼻孔-蝶窦入路16例.肿瘤全切除99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脑脊液漏6例,保守治疗后痊愈.72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3年,70例激素水半明显增高的病人中,41例降至正常,18例术后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创伤小,安全且并发症少,是垂体瘤手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