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上静脉的处理方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0日,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和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200例患者中,术中切断岩上静脉主干2例,其中小脑水肿1例,脑干梗死1例;术中切断岩上静脉分支17例,其中小脑出血1例;术中完全保护岩上静脉181例。根据责任血管情况,单纯动脉压迫138例,单纯静脉压迫4例,动脉合并岩上静脉压迫58例。结论根据岩上静脉和三叉神经的解剖关系,对岩上静脉术中予以不同的处理,尽可能保留岩上静脉,尤其对岩上静脉蛛网膜双层结构的充分锐性分离,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特点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8年间3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静脉压迫的处理及结果.对静脉压迫的处理采取细小静脉予以电凝阻断,岩上静脉复合体分支可部分阻断.保留主干;全程解剖分离血管压迫后予以Teflon围套式包裹三叉神经. 结果 静脉压迫可位于三叉神经脑池段全程:33例中22例既有静脉压迫也有动脉责任血管,11例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其中3例为无名静脉,8例为靠近Meckel's腔的岩上静脉复合体;岩上静脉复合体按其引流模式分三种类型:微血管减压术后有效率为100%,平均随访2.5年无复发;术后主要并发症是三叉神经和小脑功能障碍,但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结论 岩上静脉复合体是三叉神经痛最常见的责任静脉,静脉压迫无论是主要还是次要压迫因素时,均需要妥善处理,对三叉神经充分有效减压.微血管减压术避免了遗漏静脉压迫,减少了复发,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稍偏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MVD)术中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同一术者主刀治疗的6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3型:Ⅰ型为交叉型, Ⅱ型为伴随型, Ⅲ型为平行型。对于Ⅰ型患者, 充分解剖分离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和(或)小脑幕之间的蛛网膜, 通过此空间进行第一间隙责任血管的减压;对于Ⅱ型患者, 需尽可能地将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及其神经根进/出脑干区的蛛网膜分离, 并置入垫棉隔离;对于Ⅲ型患者, 以吸引器将岩上静脉轻轻推开, 完整显露第一间隙进行减压。以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分级评估手术疗效。出院后采用门诊和电话的方式随访患者的BNI疼痛分级。结果 69例患者中, 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的位置关系为Ⅰ型者占比为52.2%(36例), Ⅱ型占比为30.4%(21例), Ⅲ型占比为17.4%(12例);MVD术中均完整保留岩上静脉。术后7 d内, 患者BNI疼痛分级Ⅰ级68例, Ⅱ级1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听力障碍、静脉回流障碍等并发症。69例患者的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提高三叉神经痛显微手术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纯三叉神经减压组(减压组)19例,三叉神经减压合并切断组(切断组)55例,三叉神经减压合并定位毁损组(定损组)11例.比较3组近期和中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术后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64例随访6-33个月,疼痛消失率减压组为94.4%,定损组和切断组达1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减压组未遗留面部麻木不适,切断组面部麻木不适占50%,定损组占1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屯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在三叉神经减压术基础上行定位毁损术,既能保证疗效,又可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的术前筛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伴颅底凹陷症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镜下行三叉神经包膜松解及神经梳理治疗。结果术后3例病人疼痛症状消失,术后均出现病侧面部轻度麻木。病人住院8~12d,出院时面部麻木感均不同程度缓解。术后2~8个月电话回访时病人面部麻木感均消失。结论颅底凹陷症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伴桥小脑角区神经走行变异,由于三叉神经受压变薄,又无明显责任血管,且术中暴露欠理想,增大术中操作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独静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单独静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并行MVD治疗,术中根据不同类型的压迫静脉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单独静脉压迫致三又神经痛于动脉压迫者有不同特点,术后早期疼痛治愈率较动脉压迫者低,且有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根是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原因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静脉可以是直接的责任血管,术中根据静脉的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只要分离彻底,减压充分,多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显微解剖观察三叉神经、小脑上动脉与岩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以为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 模拟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对15 例(30 侧)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骨窗范围设计为2.00 cm × 2.50 cm,于4 ~ 24 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显露范围和解剖结构,打开颅盖骨、剔除硬脑膜和大脑组织,显露小脑幕和脑干,通过显微镜解剖三叉神经、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观察分析相关解剖学变异.结果 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可较好地显露三叉神经、滑车神经、岩静脉和小脑上动脉.约36.67%(11/30)标本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15 例标本内听道上结节形态变异较大,阻挡了对Meckel憩室的显露.其中单干型岩静脉24 侧,双干型岩静脉6 侧;约22.22%(8/36)岩静脉在内听道内侧缘外侧部汇入岩上窦,63.89%(23/36)在内听道内侧缘与Meckel 憩室处三叉神经外侧缘之间汇入岩上窦,13.89%(5/36)于三叉神经外侧缘以内汇入岩上窦.三叉神经与岩静脉相对位置关系分为无接触型、接触型、属支"骑跨"型、蛛网膜粘连型和贯穿神经型.结论 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与三叉神经解剖关系密切,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责任血管.岩静脉是微血管减压术中必须显露的血管结构,其位置、形态、分支和静脉回流区域存在明显变异,个体化处理岩静脉,有助于手术视野的显露,减少静脉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锥-基底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锥-基底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椎动脉直接压迫9例,基底动脉直接压迫5例;同时伴其他小血管压迫,包括小脑上动脉8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和静脉3例。压迫点位于三叉神经脑池段9例,位于入髓区(root entry zone,REZ)5例。结果术后症状即刻完全缓解11例,明显缓解3例。随访3~32个月,仅1例病人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其他未见复发和严重并发症。结论遵循恰当的手术策略,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联合应用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优越性。方法将58例采用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28)。实验组术中使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自发性肌电图(EMG),对照组术中未使用电生理监测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有效率(三叉神经痛症状缓解或消失)及面瘫、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3.3%(28例),术后发生眩晕1例(3.3%),听力下降1例(3.3%),无面瘫发生。对照组术后有效率67.9%(19例),术后发生眩晕8例(28.6%),听力下降9例(32.1%),面瘫6例(21.4%)。两组手术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MVD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跟踪手术进程,能较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判断三叉神经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治疗特殊类型三叉神经痛的选择策略、手术技巧及体会。方法对35例特殊类型三叉神经痛进行术中探查,其中12例无责任血管类型、8例静脉无法减压类型以及5例复发类型选择单纯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10例责任血管不确定类型(5例小脑上动脉、1例小脑前下动脉、4例静脉)选择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联合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35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消失,均遗留有面部中度麻木,痛、温、触觉大部分存在,门诊平均随访3年,均无复发。结论针对显微血管减压术中无责任血管类型、静脉无法减压类型、复发类型以及责任血管不确定类型,单纯或者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不仅能够有效解除疼痛,而且较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而言对神经损害小,功能障碍程度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于全身麻醉下对9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微血管减压术,取垂肩侧俯卧位,耳后切口长4cm,骨窗直径2cm,硬脑膜"K"字形切开,借助显微镜和内镜仔细探查三叉神经全程,分离压迫神经的血管使三叉神经得到充分松解,止血后缝合硬脑膜修补颅骨缺损,肌肉分层缝合。73例患者随访3个月~6年(平均31个月),采用Giovanni Broggi标准进行手术结果评价。结果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包括小脑上动脉(81例)、小脑上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6例)、小脑前下动脉(5例)、小脑上动脉及岩静脉(1例)、小脑上动脉及大脑后动脉(1例)、基底动脉(1例)、无名血管(1例)。手术效果达优者94例(97.92%),良好者2例。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眩晕者31例,出现单纯疱疹者29例,伤口发生炎症反应者2例,手术后新增面部麻木病例7例。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病例,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安全、微创、有效,可作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下观察岩静脉的位置、分支情况,术中避免损伤岩静脉主干以及较粗大分支,对阻碍三叉神经暴露以及作为压迫血管的细小分支可予以切断。结果术中均发现岩静脉,根据岩静脉主干的数量分为:单干型17例(9.1%)、双干型102例(54.5%)、三干型68例(36.4%),术中发现岩静脉及分支为责任血管18例,其中动静脉混合压迫13例,单纯静脉压迫5例,术后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岩静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ectasia,VBD)并发三叉神经痛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rainstem trigeminal nerve evoked potential,BTEP)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方法、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结合现有文献报道分析。结果 MVD后W2波未恢复正常,术后患者疼痛症状虽缓解,但出现面部麻木。结论 BTEP可能预测TN术后有无面部麻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梳理术治疗无明确责任血管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2011年至2014年对23例术中证实无明确责任血管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结果术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率为78%,总有效率为96%,无效1例。随访2~5年,疼痛复发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有轻至中度面部麻木,多数在术后3个月内明显减轻,5例面部遗留轻度麻木。无听力下降、面瘫、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神经梳理术可作为无明确血管压迫型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经皮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颅后窝探查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情况,其中经皮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射频治疗组)治疗60例,颅后窝探查手术(颅后窝手术组)治疗66例.结果 射频治疗组术后有效率91.7%,颅后窝手术组为86.4%o颅后窝手术组三叉神经第1支病变病人术后7d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射频治疗组(P = 0.033),但两组疼痛缓解度无明显差别;对于三叉神经第2、3支病变的病人,术后7d两组疼痛缓解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18个月,射频治疗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复发4例;颅后窝手术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未见复发.结论 颅后窝探查手术是治疗由三叉神经第1支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的良好方法;对于由三叉神经第2、3支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经皮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颅后窝探查手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麻下经皮卵圆孔穿刺,通过电生理验证,结合阻抗、脉冲评估穿刺准确性,观察BTEP波W2-W3峰间潜伏期值的变化,个性化调整热凝毁损时间。结果术后即刻缓解率65.1%,明显缓解率30.2%,治疗有效率达95.3%。术后复发率2%。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率31.4%。结论神经电生理的应用,可获得满意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根据术中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波形变化,减少射频热凝时间,可降低术后麻木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PBC)治疗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分别采用MVD(25例,MVD组)与PBC(67例,PBC组)治疗的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MVD组和P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治愈率高于PBC组(88.0%vs 64.2%,P0.05);PBC组复发率高于MVD组(27.0%vs4.2%,P0.05);MVD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PBC组[(102.0±28.2)min vs(20.9±10.6)min,(11.7±3.5)d vs(4.3±1.8)d,均P0.05);PBC组三叉神经抑制反应、面部麻木发生率高于MVD组(26.9%vs4.0%,92.5%vs 16.0%,均P0.05);MVD组与PBC组口角疱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vs40.3%,P0.05)。PBC组出现咀嚼肌乏力37例;MVD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术侧耳鸣1例。结论 MVD和PBC均能有效治疗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MVD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三叉神经抑制反应、面部麻木、咀嚼肌乏力等并发症少;而PBC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中的效果,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外科手术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O型血患者79例(占43.65%),较国人正常O型血分布(33.80%)有增高趋势;发病率右侧:左侧=1.8:1;2条以上责任血管者45例(24.86%);责任血管包括小脑上动脉96例,小脑后下动脉7例,小脑前下动脉以及动静脉混合接触或压迫者各25例.内听动脉13例,基底动脉15例,椎动脉9例,单纯静脉15例(主要为岩静脉和桥静脉),无名血管9例(主要为以上动静脉血管的分支).181例患者术后1月内171例症状完全消失(94.48%);症状改善,但需结合药物控制者9例(4.97%);植物生存1例(0.55%).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O型血可能更易患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手段,防止遗漏多发性责任血管是减少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的术式选择.方法对54例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按选用术式不同分为3组:A组37例,行单纯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B组5例,术中未发现血管压迫,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R);C组12例,压迫血管不明确,均在MVD后加行PR.结果平均随访51个月.A组总有效率86.5%,复发率10.8%,无效率2.7%;4例复发病例中2例再次行PR治愈.B、C组总有效率100%,无复发.并发症:行PR者术后均有面部麻木,随访期间均见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发生听力障碍1例,复视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结论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人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术中探查的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悬吊法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因椎-基底动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椎-基底动脉悬吊法。结果术后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3%(28/30),平均随访20个月,无复发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面部麻木2例,听力下降1例,在随访期间均痊愈;无菌性脑膜炎2例,出院前治愈。结论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中应用椎-基底动脉悬吊法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