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医药与保健》2005,13(6):54-55
加岁以后人越变越丑,可能并非衰老所致。专家指出,感觉自己面目可憎,有可能是患了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系腺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引起组织、骨骼及内脏的增生肥大及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疾病,它与生长激素异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樊成  余小祥  徐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745-746,749
[目的]通过临床对垂体瘤手术患者给予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分析其与患者远期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以及观察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所收治的垂体瘤临床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动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泌乳素、甲状腺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皮质醇)以及生长激素的水平变化,并对所有患者给予1年的随访观察,分析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274例垂体瘤手术患者在术后1周内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水平相较于手术前明显下降,并且术后随访观察一直维持。274例患者中有68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患者在术后有22例患者生长激素下降到0.34nmol/L,46例患者生长激素下降程度未达到0.34nmol/L以下,术后随访观察有26例患者有病情复发的表现。[结论]患者在手术后以生长激素下降到0.34nmol/L以下为治愈,而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检测能够有效判断垂体瘤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具有非常高的诊断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伽马刀结合手术切除与单独伽马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175例诊断为垂体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85例给予伽马刀结合手术切除治疗措施,B组患者90例给予单独伽马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75例患者有160例(91.4%)症状得到缓解,其中伽马刀结合手术切除组79例(92.9%),单独伽马刀组81例(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B组(单独伽马刀组)52例催乳素(prolactin,PRL)腺瘤患者及38例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腺瘤患者相比,伽马刀结合手术切除组48例PRL腺瘤患者血清PRL水平及37例GH腺瘤患者血清GH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法头颅MRI检查及并发症比较结果显示,A组患者瘤体均缩小,B组有2例患者出现瘤体略变大,但症状未加重;两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伽马刀结合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总体疗效好于单独伽马刀治疗患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以更明显降低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 it-1在垂体催乳素腺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⑴制备雌激素诱发的大鼠催乳素(PRL)瘤模型。成年雌性W istar大鼠切除卵巢后随机分两组,催乳素瘤组:皮下植入含有乙稀雌酚的硅胶管;对照组:皮下植入空白硅胶管;8周后处死动物,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PRL水平,垂体称重并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垂体组织PRL蛋白的表达和分布。⑵用RT-PCR方法检测rP it-1 mRNA在两组垂体组织中的表达,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借助于计算机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表达量。临床研究:⑴收集了31例垂体腺瘤标本,于液氮中保存。⑵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术前外周血激素水平。⑶用RT-PCR方法检测hP it-1 mRNA在各组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动物实验:用药8周后,根据大鼠血清PRL水平、垂体重量以及垂体组织学的改变,证实已诱发出催乳素瘤。rP it-1 mRNA在催乳素瘤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研究:31例垂体腺瘤患者,PRL瘤11例,生长激素(GH)瘤5例,PRL和GH混合瘤4例,无功能瘤11例,hP it-1 mRNA在所有PRL瘤、GH PRL瘤、GH瘤和81.8%(9/11)无功能腺瘤中有表达。hP it-1 mRNA在PRL、GH和GH PRL三组腺瘤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别,均明显高于无功能瘤组(P<0.01)。PRL瘤患者术前血清PRL值与腺瘤组织hP it-1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0.90,P<0.01),GH腺瘤患者术前血清GH值与腺瘤组织hP it-1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0.96,P<0.01)。结论⑴P it-1与垂体PRL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在雌激素诱发的大鼠PRL瘤的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⑵P it-1 mRNA在垂体腺瘤的细胞特异性表达形式,提示P it-1对垂体PRL腺瘤的特异性分化和其分泌功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级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局部控制率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采用超级γ刀对38例生长激素(GH)型垂体腺瘤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对GH、肿瘤体积及临床症状进行检测.结果 随访12~18月,肢端肥大症状改善38例,34例患者GH恢复正常;33例肿瘤缩小(86.84%).结论 超级γ刀能安全、有效的治疗垂体腺瘤,生长激素水平、腺体的体积、照射剂量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芦丁对雌性青春期大鼠内分泌激素水平、激素受体的表达以及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探讨芦丁促进乳腺发育的类雌激素样作用。方法 24只雌性青春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Con):灌胃生理盐水2 ml/d;芦丁(Rut):灌服芦丁60 mg/(kg bw.d)一次;雌二醇(Est):肌注雌二醇60μg/(kg bw.w)。试验期2 w,结束时检测大鼠血浆和乳腺组织中雌激素(E2)、孕激素(P)、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含量及其受体表达,并进行乳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大鼠血浆与乳腺组织中E2、PRL水平Est组>Rut组>Con组(P<0.05);P水平Rut组>Con组(P<0.05),而与Est组差异不显著(P>0.05);GH水平Rut组与Con组与Est组差异不显著(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催乳素受体PRLR、生长激素受体GHR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Rut组>Con组(P<0.05),Con组(P<0.05),与Est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芦丁能够提高雌性青春期大鼠E2、P水平,促进PRL、GH分泌,上调乳腺组织中ER、PR、PRLR、GHR的表达量,促进乳腺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妇科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2010年2月~2012年2月对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子宫肌瘤剥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并比较三种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内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6个月的血清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在手术后3个月E2、P、LH及FS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手术后6个月E2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t=3.54,P<0.05),而P、LH及FSH等血清激素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年龄将86例患者划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年龄≤40岁的患者手术前后雌二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40岁的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的雌二醇水平与手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35,P<0.05),手术3个月的雌二醇水平与手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肌瘤剥除术组的各血清激素水平在手术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组和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雌二醇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t=3.04,P<0.05;t=4.02,P<0.05),而P、LH及FSH等血清激素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对3种术式中不同年龄段患者手术前后雌二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3种术式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的雌二醇水平与手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手术后6个月全子宫切除术组中年龄>40岁的患者雌二醇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t=4.57,P<0.05),其他两种术式的不同年龄患者雌二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6例患者的手术后3个月、6个月卵巢动脉血流Vmax、Vmin、RI及PI等参数与手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切除术均可影响卵巢的血供及内分泌功能,对子宫肌瘤患者不论年龄均应采用子宫肌瘤剥除术,以延缓卵巢功能减退,更好地维持绝经前患者的卵巢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患者GH-IGF-I轴与性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H-IGF-I轴及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肌瘤生长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在30~55岁子宫肌瘤患者41例,其中增殖期21例,分泌期20例;年龄在33~53岁健康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增殖期21例,分泌期19例.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结果①肌瘤组分泌期GH、IGF-I、IGFBP-3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在增殖期肌瘤组的IGFBP-3比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0.05),但GH、IGF-I则降低不明显;②增殖期肌瘤组的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子宫肌瘤组在增殖期IGF-I与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分泌期IGF-I与IGFBP-3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E2与P无论在增殖期(P<0.01)还是分泌期均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对照组明显不同的是T与E2、与P的相关关系,及E2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不存在了.而GH在增殖期与IGFBP-3呈正相关(P<0.05),与P也呈正相关(P<0.05),在分泌期GH与E2则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①GH轴的变化是由年龄决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GH、IGF-I、IGFBP-3相应的降低,在此过程中性激素,尤其E2起主要调节作用.子宫肌瘤患者在增殖期IGFBP-3明显降低,有可能存在GH-IGF-I轴的功能调节不良;②子宫肌瘤患者GH轴的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降低,可能对肌瘤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③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激素的分泌与代谢失去平衡.雌孕激素与雄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若被打破,使得局部组织细胞增生与凋亡失衡则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9,(4):501-502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临床疗效和对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VAS评分、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 <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E2和PRL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 LH、 P水平均显著上升(P <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激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乳腺增生结节患者采用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5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27例,伽玛刀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19例(76.0%),激索水平下降或正常18例,占激素有异常者78.3%(18/23),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2~4周,平均20.3 d;伽玛刀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23例(85.2%),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22例,占激素有异常者88.0%(22/25),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组2例继发脑脊液漏,1例因术后颅内感染死亡;伽玛刀组2例出现反应性脑水肿,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好转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伽玛刀治疗,且影像学复查结果也好于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效果略高于手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激素水平下降缓慢,需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对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泌乳素血症伴不孕症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7年6月本院生殖医学专科收治的高泌乳素血症伴不孕症患者49例,采用分组治疗:A组26例(其中2例为垂体巨腺瘤,已行开颅垂体瘤切除术),采用溴隐亭口服治疗;B组23例(其中1例为垂体微腺瘤),采用溴隐亭阴道给药治疗。用药半个月、1个月、1个半月后观察泌乳素(PRL)变化情况。对PRL值降至25ng/ml以下者采用CC/HMG/HCG方案促排卵,观察妊娠情况。结果:经半个月、1个月或1个半月溴隐亭口服或阴道给药治疗后,各组血PRL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A组与B组比较,PRL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25例、B组21例PRL降至25ng/ml以下,给予CC/HMG/HCG方案促排卵后,分别有18例和14例妊娠。结论:溴隐亭口服与阴道给药两种治疗方案在降低高泌乳素血症伴不孕症患者PRL水平方面疗效无明显差异,溴隐亭阴道给药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伴不孕症可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不孕症患者内分泌六项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其不孕的内在联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六项激素水平,将其分成月经正常组、闭经组、月经紊乱组,并与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月经周期正常不孕症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其排卵期FSH、LH、E2、T四项激素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月经正常不孕组其PRL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卵泡期与排卵期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黄体期差异显著(P<0.05)黄体期P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闭经组其PRL水平与正常组各期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月经紊乱组其E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组各期水平 (P<0.01).结论 FSH、LH、PRL、E2、P、T六项性激素水平检测在诊断与治疗女性原发不孕症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与血脂、血糖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9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瘦素、皮质醇、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胰岛素(INS)和各项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瘦素、皮质醇、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FT_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HbA1c、HOMA2-IR及IN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意义(均P0.05)。观察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会出现血脂血糖指标异常、内分泌紊乱、生长激素减少及瘦素的抵抗现象等,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紊乱与糖尿病伴发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糖尿病心理支持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其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93例)与合并抑郁组(57例),并抽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全身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健康对照组,调查受检者一般资料,对比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检测并对比其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及生长激素(GH)等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根据SDS评分将合并抑郁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将健康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合并抑郁组比较有差异的因素纳入,对比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的各激素水平及SDS评分;分析各激素水平与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整体相关性及分层相关性。结果合并抑郁组年龄较大、病程长、受教育程度低、离婚率高、无业人员多、SDS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合并抑郁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GH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抑郁组SDS评分最高,其次为中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紊乱中FSH、LH、GH水平与糖尿病伴发抑郁整体呈正相关关系(P0. 05),伴不同程度抑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紊乱中FSH、LH、GH水平与其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多伴有以FSH、LH等性激素水平及GH水平升高为主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功能紊乱,且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紊乱情况加重,故临床应重视定期评估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对已经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展开一系列合理的心理支持等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激素、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杭州市大江东医院接收诊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氧化应激[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总抗氧化能力(AOA)]及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手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E2、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两组患者氧化产物水平均明显提高,而研究组患者ROS、MDA、AOP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两组患者抗氧化物水平均明显降低,而研究组患者SOD、GPx、AO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CD8水平均明显提高,而研究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促进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刺激程度小,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聚氨酯胶粘剂对制鞋女工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选择41名制鞋企业女工,分为接胶组和对照组,测定其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催乳激素(PRL)、孕激素(P)水平。结果显示接胶组女工血清中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RL、P、T、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仅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聚氨酯胶粘剂对接胶女工血中生殖激素水平有影响,引起LH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单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3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路选择适应证、手术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等.结果 135例患者中泌乳素(PRL)型93例,生长激素(GH)型23例,混合[PRL+GH或PRL+促甲状腺激素(TSH)]型12例,无功能性腺瘤7例.肿瘤全切除112例(82.96%),次全切除23例(17.04%),无一例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尿崩症28例,积极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85例,好转34例,无变化16例.81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57例影像学复查肿瘤未见复发或未再生长.34例肿瘤残留者行X刀或γ刀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控制满意.结论 依据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合理筛选病例采取经单鼻蝶入路手术,具有风险小、微创、操作简单、用时短以及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结合神经导航技术则提升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磁共振成像()在血清生长激素(MRIHGH)水平增高的不孕症妇女检查中的作用,对336例应用体外受精()方案治疗不孕症妇女进行前瞻性研究,化学发光法检ECI测卵泡早期血清HGH水平,例53HGH过多妇女进行颅脑(大脑和蝶鞍)MRI检查,其中48例(90.6%)妇女应用造影剂,以利于显示垂体微腺瘤的存在。结果:应用ECI法治疗不孕症妇女151例(44.9%)显示GH水平增高,根据MRI检查结果41例(77.3%)GH过多H妇女患有蝶鞍内垂体微腺瘤,其中蝶鞍旁微腺瘤1例,蝶鞍下微腺瘤4例,腺瘤合并出血1例,垂体囊肿5例(9.4%),其中4例合并微腺瘤;视神经交叉蝶鞍池囊肿8…  相似文献   

19.
正值妙龄的小王近半年来发现自己的面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眼距变宽、鼻子变大、嘴唇增厚、皮肤越来越粗糙。与此同时,脚变得越来越大,腿上的汗毛明显变长,手指变得异常粗壮,讲话时声音粗且低沉,看东西模糊不清。就诊后经检查,小王患的竟然是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的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的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及治疗前后PRL、GH水平的变化,以及利培酮对PRL、GH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周末的PRL、GH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2名正常人对照,同时分为利培酮组32例和氯丙嗪组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总样本的基础PRL、GH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PRL显升高(P<0.01),GH无显变化(P>0.05)。女性患治疗后PRL水平升高明显,为男性的2.3倍。利培酮治疗后6周末PRL水平为122.33±73.27μg/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较氯丙嗪组PRL水平(102.06±65.61μg/L )为高,但无显差异(P>0.05)。结论: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抗精神病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抗精神病药物所致PRL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利培酮有明显的致PRL升高的作用,有较强的拮抗中枢多巴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