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用于徐州地区胃癌高危人群筛查的界定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人群血清PGI、PGⅡ水平,计算PGI/PGⅡ,并行胃镜及病理检查;运用ROC曲线法确定适合徐州地区居民胃癌高危人群的血清PG异常界定值。结果共筛查142人,年龄35~70岁,胃癌高危组45人、非高危组97人。高危组血清PGI水平低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7,P=0.000);高危组血清PGⅡ水平与非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7,P=0.266);高危组血清PGI/PGⅡ水平低于非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6,P=0.039)。以胃镜及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根据ROC曲线法确定筛查的临界值:当PGI119.52μg/L,筛查灵敏度为95.80%,特异度为42.42%;当PGI/PGⅡ11.32,筛查灵敏度为69.80%,特异度为82.21%。结论血清PGI119.52μg/L或PGI/PGⅡ11.32,可以作为筛查胃癌高危人群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诊断高危Hp相关性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依据组织病理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59例,B组患者为浅表性胃炎53例,C组患者为胃癌患者4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42例做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技术联合诊断高危Hp相关性胃癌的临床价值。结果:C组患者PGⅠ及PGR水平均低于其他组患者,PGⅡ水平高于其他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30例血清PG阳性,12例阴性,胃镜联合血清PG检测高危Hp感染相关性胃癌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技术(P0.05)。结论: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对高危Hp相关性胃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准确度及特异度高,有效提升胃癌的早期检出率,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用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胃癌患者85例(胃癌组),胃溃疡患者85例(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患者85例(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85例(CAG组),四组受检者均经接受血液样本及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组间检验结果。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Hp)、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阳性率均高于胃溃疡组、胃炎组及CAG组(P<0.05);胃溃疡组PGⅡ、G-17阳性率均高于胃炎组、CAG组(P<0.05);胃癌组、胃溃疡组、胃炎组、CAG组PGⅠ、PGⅡ、G-17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用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胃癌临床早期诊断率仅约10%,迫切需要开展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探索[1],尤其是在胃癌高发地区及高危人群中开展此项工作.笔者于2008-2010年在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开展了3年胃癌的早诊早治工作,并对以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为初筛,胃镜和病理学诊断为精查的方案[2]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用于评估胃癌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500例,通过胃镜及组织活检确定是否患有胃癌,并采用乳胶比浊免疫法测量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根据血清PGⅠ/Ⅱ比率,将受试者分成四组:Ⅰ组,PGⅠ/Ⅱ 4;Ⅱ组,3 PGⅠ/Ⅱ≤4;Ⅲ组,2PGⅠ/Ⅱ≤3;Ⅳ组,PGⅠ/Ⅱ≤2。比较不同组的基本特征并评估PGⅠ/Ⅱ与胃癌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胃癌患者92例,非胃癌患者408例,胃癌组的男性比例、平均年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胃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情况显著高于非胃癌组;此外,胃癌组的血清PGⅠ水平低于非胃癌组,PGⅡ水平高于非胃癌组,PGⅠ/Ⅱ比值低于非胃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PGⅠ/Ⅱ分组间的性别、平均年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胃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情况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Ⅳ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比例最高。以Ⅰ组为参考值,Ⅱ组、Ⅲ组、Ⅳ组的胃癌风险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血清PGⅠ/Ⅱ比值为4.6时,其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72%。结论血清PG水平检测可用于辅助早期评估胃癌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近期胃癌筛查项目中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 PC)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作分析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三种方法检测100例胃癌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PG2个亚群PG1员和PG2含量及两者比值(PGR)。结果 TRFIA、ELIS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的敏感度分别为70.00%、63.00%、67.00%,特异度分别为74.00%、82.60%、77.00%。三种检测方法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大医院检测PG可首选TRFIA;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大、中医院可选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PG;而ELISA则可作为基层医院检测PG首选。  相似文献   

7.
胃蛋白酶原(PG)是一种门冬氯酸蛋白酶前体,可分为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Ⅱ。其中胃蛋白酶原I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Ⅱ主要由胃体和胃底黏膜的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在胃部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胃蛋白酶原的变化,胃蛋白酶原不仅成为这三种病变的良好诊断指标,而且是治疗和预防干预过程中重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4种检测方法在胃癌筛查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法(ELISA)4种检测方法,检测98例胃癌患者及137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含量并计算两者比值(PGR)。根据不同检测方法的临界值,严格判读阳性例数及阴性例数。结果 RIA、TRFI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74.49%、71.43%、68.37%、63.27%,特异性分别为73.00%、75.18%、78.10%、83.21%。4种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4种检测方法,不同医院可视自身情况进行选择。RIA法试剂具有放射性且有效期短,可不作为首选。有条件的大医院可选用TRFIA法、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基层医院可选用ELISA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Ⅰ/PGⅡ)联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医院治疗的胃部病变患者83例,经病理学明确诊断良性胃病患者29例(良性胃病组),胃癌患者54例(胃癌组),采集入选者静脉血,使用生化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PGⅠ、PGⅠ/PGⅡ及CA242、CA199、CEA水平,比较良性胃病组与胃癌组的PGⅠ、PGⅠ/PGⅡ、CA242、CA199、CEA水平,并计算各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结果胃癌组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良性胃病组,CA242、CA199、CEA水平高于良性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Ⅰ/PGⅡ+CA242+CA199+CEA诊断灵敏度(87.04%)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果(59.26%、64.81%、38.89%、44.44%、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Ⅰ、PGⅠ/PGⅡ、CA242、CA199、CEA联合诊断胃癌的灵敏度较高,利于提升诊断效能,能够为胃癌筛查、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预测模型分析本地区与胃部高危疾病有关的影响因素并评价模型预测效果。方法 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对719名徐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且收集其胃镜病理及相关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胃部高危疾病发生的饮食、生活状况及习惯、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运用训练集资料建立BP神经网络,通过测试集142例调查对象评价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预测精度。结果 对调查数据进行胃部高危疾病的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胃癌家族史、喜食烧烤类食物、生活节奏快等10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饮用自来水、喜食豆制品、常生气、年龄和生活节奏快与胃部高危疾病有关。BP神经网络筛查的效果较好。结论 建立好的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筛检胃癌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胃蛋白酶原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对术后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组的151例胃癌患者在手术前1周做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随后随访,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以及生存时间等.结果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显示,151例患者中,90例(59.6%)患者胃蛋白酶原阳性,61例(40.4%)患者胃蛋白酶原阴性.胃蛋白酶原阴性和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高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原检测阴性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60.7%)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56.7%)均明显低于阳性者(分别为80.5%、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蛋白酶原阴性是胃癌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有可能做为预测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CA72-4、CEA、CRP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9例、萎缩性胃炎患者55例纳入本研究,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其中AUC值采用Medcalc计算。结果胃癌组PGⅠ水平、PGⅡ水平、PGR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胃癌组CA72-4、CEA、CRP水平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血清胃蛋白酶原及CA72-4、CEA、CRP联合检测胃癌中灵敏度为93.57%、阳性预测值为95.85%、阴性预测值为89.97%以及准确度为93.43%,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联合检测胃癌AUC值为0.942,与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蛋白酶原、CA72-4、CEA、CRP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在胃癌诊断中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且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慢性胃炎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体检人群,分别检测PGⅠ、PGⅡ和幽门螺旋杆菌(HP),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对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HP感染分组,鉴别PGⅠ和PGⅡ与HP感染的关系;观察PGⅠ、PGⅡ和PGR对慢性胃炎的筛查作用。结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残胃胃炎患者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3组的PGⅠ/PGⅡ比值(PG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在活动性胃炎组显著低于非活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与活动性胃炎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1)。PGⅠ、PGⅡ和PGR联合检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阳性率为62.3%。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PGR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将来可能用于慢性胃炎的筛查或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胃癌高发区农村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探讨我国胃癌高发区农村成年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和分布规律。方法:以放射免疫学方法对赞皇县1504名30岁以上居民血清PGⅠ、PGⅡ和GAS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赞皇县居民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和GAS值变异范围非常大,明显偏离正态分布,其中位置分别为56.30μg/L,12.50μg/L、4.6和72.00pg/ml。男性居民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64.90μg/L,13.80μg /L、4.85)均明显高于女性居民(49.95μg/L,11.55μg/L、4.40;P均<0.0001),而男女居民血清GAS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居民血清PGⅠ、PGⅡ水平有一定差异,但PGⅠ/PGⅡ比值差异不明显。结论:赞皇县农村成年居民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与GAS值明显偏离正态分布,血清PG水平有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华嘉临  张艺  黄飚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945-2946
目的 检测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对胃部疾病检出的价值.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健康检查中筛查胃部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GⅠ、PGⅡ时间分辨荧光试剂盒,对718例胃部疾病患者及2 532例健康检查人群血清测定PGⅠ、PGⅡ含量和PG Ⅰ/PGⅡ比值.结果 胃蛋白酶原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胃溃疡的阳性率分别为56.1%、73.8%、40.7%、41.7%.在体检人群中约13%的人血清PG Ⅰ或PGⅡ异常.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是胃病疾病的良好指标,在体检应用方面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筛查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幽门螺杆菌(Hp)Ig G抗体所起到的临床指导意义与价值。方法收集辽河油田总医院于2013年5月—2016年2月接受常规检查的患有胃病的158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讨论分析,首先将胃病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浅表性胃炎患者组(34例)、胃癌患者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35例)和胃溃疡患者组(39例),并选取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获得,计算两者比值(PGⅠ/PGⅡ)记为PGR,Hp-Ig G抗体的检测利用胶体金法获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胃溃疡患者组血清PGⅠ、PGⅡ升高明显,PGR显著偏低(P0.05);胃癌、萎缩性胃炎两组患者血清PGⅠ明显降低,PGR显著偏低,而血清PGⅡ呈显著升高(P0.05);浅表性胃炎患者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阳性率中胃溃疡患者组明显升高,但与其他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以通过检查及观察患者血清中PG水平的异常变化来对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早期诊断,而且血清PG水平与Hp感染无显著相关性。根据临床研究数据可知,当数据处于PGⅠ≤70~80ng/ml,且PGR≤7.0~7.5时筛查准确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将PG检测水平、胃镜检查和病理学分析三者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癌症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联合检测对于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比值、粪便HP抗原阳性百分率。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粪便HP抗原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并比较多项指标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胃癌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比值低于其他2组,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的阳性率高于其他2组(P<0.05),萎缩性胃炎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胃炎(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比值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的AUC值分别为0.864、0.717、0.772、0.417。胃蛋白酶原与幽门螺杆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4%,较单一检测的敏感度高(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比值、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可用于胃癌及胃癌癌前病变的大规模筛查。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1(pepsinogen 1,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2(pepsinogen 2,PGⅡ)、幽门螺杆菌抗体(Helicobacter Pylori immunoglobulin G,Hp-IgG)联合检测应用于高危人群胃部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以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并经过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胃癌的中老年患者95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发生胃癌前病变的中老年患者225例,其中萎缩性胃炎患者117例作为萎缩组,良性胃癌前病变即浅表性胃炎患者108例作为浅表组,另外择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69名作为参照组。对四组研究对象PGⅠ、PGⅡ、PGR的临床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胃癌组、萎缩组和浅表组三组患者Hp-IgG的阳性率;观察Hp-IgG阳性与胃癌组患者、萎缩组患者PGⅠ、PGⅡ、PGR表达水平的关系;对Hp-IgG、PGⅠ、PGⅡ单独检测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PGⅠ、PGR表达水平分别为(55.59±18.64)μg/L、(3.62±1.37)μg/L,均低于萎缩组、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PGⅡ的表达水平(20.95±4.05)μg/L分别高于萎缩组、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萎缩组的PGⅠ、PGR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胃癌组患者Hp-IgG的阳性率为90.5%,分别高于萎缩组的65.8%和浅表组的48.1%(P<0.05);萎缩组Hp-IgG的阳性率高于浅表组(P<0.05);萎缩组Hp-IgG阳性患者的PGⅠ、PGⅡ表达水平高于同组Hp-IgG阴性患者(P<0.05);对胃癌诊断而言,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0.874、敏感度0.769分别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PGⅠ、PGⅡ、Hp-IgG联合检测在高危人群胃部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中具有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地区高危人群胃癌肝癌筛查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农村地区高危人群胃癌、肝癌筛查效果,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适宜年龄段人群(胃癌40~69岁,肝癌35~64岁)开展癌症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按高危人群判定标准,筛选出符合筛查条件的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进入临床筛查(胃癌:腔镜+病理,肝癌:AFP+B超)。结果检出胃癌4例(0.16%)(其中早期胃癌3例)、癌前病变(异型增生)55例(2.26%);检出肝癌7例(占0.25%)(其中早期肝癌2例),肝硬化23例(占0.83%),AFP异常(≥10μg/L)126例(占9.6%);检出其他肝脏异常者369人(占12.2%)。肝癌和肝硬化病例中HBsAg阳性比例较高,分别为85.7%(6/7)和82.6%(19/23)。结论定点、定人群、定期开展两癌筛查是发现早期病例的重要手段,同时,应普及防癌知识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早期癌症的识别能力,以提高机会性发现早期癌症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