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调查骨外科手术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及梅毒抗体(抗TP)4项传染病指标的感染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强化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手术的1 319例出院患者病历进行汇总分析,统一采用ELISA法对抗-HIV、HBsAg、抗-HCV、抗-TP进行检测。结果在1 319例手术前患者检测中,总阳性68例,阳性率为5.16%;其中抗-HIV阳性1例,阳性率为0.08%;HBsAg阳性48例,阳性率为3.64%;抗-HCV阳性13例,阳性率为0.99%;抗-TP阳性6例,阳性率为0.45%。结论尽管手术前患者传染病指标阳性率不高,但强化传染病指标阳性病人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意识,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因此手术前传染病筛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魏彦刚 《药物与人》2014,(4):295-296
目的 :研究脂血和黄疸标本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集的脂血和黄疸标本各3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血浆血凝测定,记录两组血液标本中PT、APTT、TT、Fg的检测情况。结果:非脂血组的PT、APPT、Fg低于脂血组,TT高于脂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黄疸组的PT、TT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非黄疸组的APTT、Fg低于黄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血标本对PT、APPT、Fg以及TT的测定均具有一定影响,黄疸标本对APTT、Fg的测定具有一定影响,行凝血功能检测前应对血液标本进行处理,并行进行复查,可达到提高检测准确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袁恩武  刘军杰  王燕  王鹏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087-3088
目的:测定产前子痫前期患者相关凝血指标的水平,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以达到早期诊断和预防的目的。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0例正常孕妇和50例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产前子痫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PT、TT、APTT、Fib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产前子痫患者的相关血凝指标水平有助于产前子痫的早期诊断和预防,防止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与宫颈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STAGO全自动凝血仪检测106例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为宫颈恶性肿瘤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另选取137例宫颈良性肿瘤者为良性对照组,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凝血指标(PT、APTT、FIB)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OR=1.250,95%CI:1.137~1.375)、PT(OR=2.842,95%CI:1.709~4.721)和FIB(OR=3.385,95%CI:1.936~5.892)为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凝血指标异常在宫颈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肿瘤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为提高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了解我科不合格标本的分布情况,并予以建立检验标本重要环节的监控程序以提高检验标本的质量。方法利用LIS系统统计分析我科2010-2011年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并据此在LIS中设置监控程序来采取相应措施以减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结果根据《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接收标本的规定对检验标本进行验收,通过LIS统计,2011年临床不合格检验标本发生率(0.14%),比较上一年度同期不合格率(0.18%)有较大的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LIS可以提高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进一步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03-804
目的研究儿童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与降钙素原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同时将实验组患儿根据PCT升高的程度分为PCT<2.00 ng/mL组(n=27)和PCT≥2.00 ng/mL组(n=23),比较两组的DD、PLT和AT-Ⅲ水平,以及DIC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PCT、DD、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CT<2.00 ng/mL组的PLT、AT-Ⅲ水平均高于PCT≥2.00 ng/mL组,DD水平低于PCT≥2.00 ng/mL组,DIC发生率低于PCT≥2.00 ng/mL组,均P<0.05。结论 PCT水平可以反映重症肺炎患儿的炎性反应发展程度,PCT水平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越差,更易并发DIC。  相似文献   

8.
赵鹤进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52-215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90例产前检查和住院待产的妊娠晚期妇女为妊娠组和90例同期进行健康检查未婚或未孕妇女为对照组,采用CA-50血凝仪检测2组的凝血4项,并进行比较。结果妊娠组PT、APTF、T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IB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应密切检测凝血功能,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防止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形成,对提高分娩安全,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不同存储时间对标本凝血功能常见指标是否有显著影响。方法体检健康人的柠檬酸钠抗凝血抽取完毕后常规离心,每个健康人的血浆样本平均分装为9份,每份标本分别在0 h、2 h、4 h、6 h、8 h、12 h、24 h、48 h和96 h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 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i),并对这9个时间点的4个凝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T、INR和Fbi在0 h、2 h、4 h、6 h、8 h、12 h、24 h、48 h和96 h共9个时间点前后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8 h后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6 h以内标本存储时间对PT、INR和Fbi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标本存储时间超过8 h后APTT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缩短离心时间和加大离心速度对临床检验中常用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1例来自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和泌尿外科患者的枸橼酸盐抗凝的血浆分为2组:第一组新鲜标本4 600×g离心2 min后检测;第二组新鲜标本2 500×g离心15 min后检测。2种方案处理样品后均采用SymexCA8000全自动凝血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4 600×g离心2 min以及2 500×g离心15 min的2种离心方式对新鲜血浆PT、APTT、INR、TT、FIB的凝血功能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大离心速度至4 600×g并减少离心时间至2 min对凝血功能PT、APTT、INR、TT、FIB常见指标检测没有影响,此种方法可以显著缩短凝血功能指标的前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正常晚期任娠妇女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血征)孕妇三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妊血征妇女血液纤溶性凝血改变。对58例晚期孕妇、45例妊高征妇女和23名正常未妊娠妇女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把二者分别和正常妊娠妇女的指标作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①正常对照组:非孕育龄妇女23名,年龄20~40岁,平均24.23岁,经体检均为身体健康,心、肝、肾功能正常,并排除了凝血机制异常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正常晚期孕妇58名(妊娠28周后),年龄20~38岁,平均25.6岁。③北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4例ACI患者(小体积ACI为A组35例、中体积ACI为B组29例、大体积ACI组为C组20例)和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TNF-α、IL-6、CRP及D-Dimer、Fib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CI患者血中TNF-α、IL-6、CRP及D-Dimer、Fib 5个时间(1 d、3 d、5 d、7 d、14 d)段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 d~3 d炎症因子、凝血指标均在升高,5 d~14 d逐渐下降,其中1 d~7 d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 3组比较,其中1 d~7 d C组TNF-α、IL-6、CRP及D-Dimer、Fib水平高于A、B 2组(P0.05或P0.01)。结论检测血清TNF-α、IL-6、CRP及D-Dimer、Fib水平对判断脑梗死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凝血标本保存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忠亚  索翠萍  吕莎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223-1223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是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查的常规筛选试验,是用于临床术前及抗凝、抗栓治疗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为了探讨凝血标本保存的时间及意义,我们于2008年5月对检测完的标本放置冰箱冷藏的时间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病与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关系。方法使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111例肝病组的凝血醇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分并组比较。结果PT、APTT、Fbg、D—D在急性肝炎组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漫性肝炎、肝硬化及重症肝病患者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说明PT、APTT、Fbg、D—D检测对轻度肝病的意义不大,但可预计重症肝病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及可能伴有隐匿型DIC,以上凝血及纤溶指标,有助于预防DIC的发生、判断病情的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凝血因子变化的特点。方法检测820例住院结核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病患者与对照组存在D-二聚体、APTT、FIB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结核病人有血凝状态的异常,应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标本条形码管理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分析前标本时限管理的作用,以达到有序、高效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方法:采用条形码技术对标本进行有序管理,完成从标本采集、标识、传送、分析、结果的一系列操作,开展以标本为中心的新生疾病筛查流程的设计。结果:采用条形码技术对样本进行时限管理,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样本检验质量、效率、服务等多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结论: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可对样本实现全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新生儿筛查管理明显优化。  相似文献   

17.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医生的申请、标本的采集、标本送检处理等部分,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杨慧  赵建萍 《浙江预防医学》2010,22(5):41-41,43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感染状况,是鉴别患者是否因输血传播疾病的有效的临床依据。笔者对3216例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清HBsAg、抗-HCV、抗-HIV1/2和梅毒抗体检测,并与2817名健康体检者血液检测结果做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凝血功能指标在严重创伤复苏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组,按照其创伤严重度评分(AIS—ISS)进行分为B组(AIs~ISS〈25分)和A组(AIS-ISS≥25分)两个亚组,并选取同期的50名健康对象为对照组,观察各种复苏前后凝血功能中PT、APTT、D—D、FB、AT:A、PLG:A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具体的作用及意义。结果:经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复苏前研究组和对照组PT、APTT、D—D、FB、AT:A、PLG:A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复苏后研究组和对照组PT、APTT、D—D、FB、AT:A、PLG:A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复苏前A组和B组患者的PT、APTT、D—D、FB、AT:A、PLG:A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复苏后A组和B组患者的PT、APTT、D—D、FB、AT:A、PLG:A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复苏后A组和B组患者的PT、APTT、DD、FB、AT:A、PLG:A均较复苏前患者的PT、APTT、、D—D、FB、AT:A、PLG1:A有明显的改善,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严重创伤患者复苏前出现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复苏之后逐渐的恢复正常.并且其异常情况与患者创伤程度有关,临床中通过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判断创伤情况,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艳  张银  马维  李家伟  王青青  杨菲  张铭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85-185,187
随着国内外对肿瘤研究经验的不断丰富,发现建立起肿瘤生物标本库对于提高研究效果,并保证研究材料的全面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跟进我院肿瘤生物标本库的建立为案例,对肿瘤生物标本库在基层医院建立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从事相同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