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瘀血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瘀血内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分别接受恩替卡韦加鳖甲煎丸或恩替卡韦加鳖甲煎丸模拟剂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硬度检测(LSM)值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对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中医证候积分和LSM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LSM值较基线均显著降低(P < 0.001), 肝纤维化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LSM值低于对照组[(8.67±4.60)kPa与(10.13±4.43)kPa, t = -2.011, P = 0.049]。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基线均显著降低(P < 0.001),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总有效率分别达74.19%、72.97%,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13, P = 0.910)。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医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调神针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肝郁脾虚证)疗效及血浆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入组病例随机分到治疗组及对照组,各为54例.治疗组给予真刺头针胃区(双)和头针肠区(双),假刺天枢(双)、足三里(双)、太冲(双)治疗;对照组给予真刺天枢(双)、足三里(双)、太冲(双),假刺头针胃区(双)和头针肠区(双)治疗.疗程均为4 wk.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浆SP、VIP水平.结果:共有96例(治疗组49例)患者完成4wk的研究.临床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9.80%(44/49)vs65.96%(31/47),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开始前明显降低[(26.4±3.6)vs(8.5±1.8);(25.3±2.5)v s(15.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8.5±1.8)vs(15.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浆SP、VIP水平均较治疗开始前明显降低:两组SP:[(43.68±15.15)vs(22.08±11.47);(45.24±15.07)vs(34.52±14.76)];两组VIP:[(38.44±13.57)vs(16.31±13.72);(37.13±10.19)vs(25.47±1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P、VIP水平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大[(22.02±11.47)vs(33.52±14.76);(16.31±13.72)vs(25.47±1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治疗组、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例及血清学转换患者.结论:调神针法可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腹泻型IBS(肝郁脾虚证)疗效,且优于传统针灸疗法;调神针法可通过影响血浆SP、VIP含量进而通过调节脑-肠轴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腹泻型IBS(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基因变异的变化规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机制。基因芯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证候的HBV前C区基因变异。不同位点变异率(%)与证候相关,肝肾阴虚1764(38%),1896(68%),1899(38%);瘀血阻络1762(93%),1764(90%),1899(50%)。不同证候变异株信号强度差异显著,1762、1764;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肝郁脾虚;1862:肝肾阴虚>肝郁脾虚;>1896: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肝郁脾虚;1899:瘀血阻络>肝肾阴虚>湿热中阻>肝郁脾虚。慢性乙型肝炎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中医证候相关,为分子证候辨证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06-01至2017-05-31收治的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160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胃镜下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胃痛、胃痞、嗳气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胃痛、胃痞、嗳气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胃镜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失眠纳入标准的64例失眠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组给予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每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睡眠状况均有改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SQI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PSQ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在痰多、不寐、心烦、口苦、舌苔黄腻、情志抑郁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肝郁痰火型失眠病人睡眠障碍,同时可以纠正病人的部分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口服。治疗2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标志物变化情况及HBV DNA应答率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中医证候改善、肝功能恢复、HBeAg和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可提高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伴焦虑状态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观察28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及治疗第28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4天、第28天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8天两组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泰丸加减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病人对PSQI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脾为主辨证治疗对脾虚为主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型、功能的影响.方法:CHB患者60例,中医诊断符合脾虚肝郁、脾虚湿热、脾肾两虚等证候,每组20例,1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分离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型;ELISA法测定DC分泌IL-10含量;同步检测患者生化指标及HBV DNA水平;各组患者分别予健脾法为主的中药辨证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重复指标检测.结果:CHB患者DC体外诱导增殖能力较正常人下降,DC成熟表面标记物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不同中医证候类型患者DC表面标记物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脾虚肝郁组CD8O、CD1a、HLA-D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脾肾两虚组(P<0.05);CHB患者DC培养上清液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脾肾两虚组DC培养上清液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中脾虚肝郁组(P<0.05).治疗后各组DC成熟度及分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脾虚肝郁组CD80、CD86、CD1a表达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脾虚湿热组、脾肾两虚组CD80、CD86、CD1a、HLA-DB表达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除脾虚湿热组CD80表达高于脾肾两虚组外,各型DC表面标记物与IL-1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CHB发病过程中,脾虚为主不同中医证候患者DC的表型及功能低下并存在差异,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DC表型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乙转灵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肝肾亏损、脾虚挟瘀型辨证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次,1次/日,口服;试验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乙转灵片,5片/次,3次/日,口服,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HBV 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四项、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A、IV-C、HBV DNA定量、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上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A、IV-C、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C-Ⅲ和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转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够减轻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亏损、脾虚挟瘀型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化治疗CHB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中医证候量表对594例轻度CHB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聚类,并结合变量频数分析对证型归属进行判定.结果:收集的轻度CHB病例均以肝郁脾虚为主要证型,在此基础上合并有6个兼证,分别为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62.80%)、肝郁脾虚兼肝肾阴虚证型(24.24%)、肝郁脾虚兼肝郁化火证型(5.05%)、肝郁脾虚兼肝胃不和证型(3.70%)、肝郁脾虚兼中气亏虚证型(2.53%)和肝郁脾虚兼瘀血阻络证型(1.68%).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又进一步分为5个亚型,分别为脾虚为主型(45.30%)、普通型(22.52%)、气滞为主型(17.70%)、湿热为主型(10.46%)、肾虚为主型(4.02%).结论:肝都脾虚证型为轻度CHB的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和逍遥散汤剂,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治疗第4周、12周、24周、48周时,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中医症候总有效率、HBeAg转阴情况及HBV DNA应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4周、12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较好,且优于单用恩替卡韦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陕西省5家医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至10月陕西省5家医院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86例,分为传统中医经方组(100例)及名家中医验方组药(86例),同时收集西药治疗患者50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传统中医经方组与名家中医验方组患者在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西医组,传统中医经方组与名家中医验方组患者总体疗效相当,但名家中医验方对肝郁脾虚型患者食少纳呆症状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确实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传统中医经方与名家中医验方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名家中医验方对肝郁脾虚型患者食少纳呆症状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辨证属于脾虚湿热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是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口服健脾清肠方,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疗程为8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肠道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腹泻与脓血便症状评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健脾清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可以有效减轻和缓解患者肠道症状,减少中医证候积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情绪改变,探讨中医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与情绪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调查133例CHB(肝郁脾虚证或湿热中阻证)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40.60%的CHB患者存在焦虑,49.62%的患者存在抑郁,以轻度和中度居多.两证型比较:轻度焦虑/抑郁以湿热中阻证居多,分别为:39.08%(P<0.05)、44.83%(P<0.01),重度焦虑/抑郁则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分别为:13.04%(P<0.05)、17.39%(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S/SDS总分与病程、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ALT、AST、HBV DNA载量成负相关(P<0.01).结论:CHB患者存在明显情绪改变,并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芪精丹兰汤治疗脾虚湿蕴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60例脾虚湿蕴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31例行芪精丹兰汤治疗,对照组29例行西药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5.21±1.53)分、(1.60±0.23)分,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5.22±1.52)分、(4.10±1.12)分,总有效率为65.52%,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精丹兰汤治疗脾虚湿蕴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解郁合欢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感染科门诊肝郁气滞型CHB合并抑郁症患者,对照组予心理疏导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解郁合欢汤加减和心理疏导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慢性肝病问卷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肝郁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慢性肝病问卷总分及全身症状、腹部症状、乏力、活动、情感功能、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患者慢性肝病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6%)(χ2=42.036,P<0.01)。结论:解郁合欢汤加减能够降低肝郁气滞型CHB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及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的特点,探讨2种模型客观化证候本质。[方法]建立UC脾虚及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进行一般情况、结肠组织损伤积分及镜下观察。[结果]2种证候模型的一般表现基本符合证候要点,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显示出UC特征,大鼠结肠黏膜充血积分、组织损伤评分、肠重系数分均显著上升(P0.01),脾虚组较肝郁脾虚组结肠组织损伤积分显著上升(P0.01)。[结论]UC脾虚及肝郁脾虚大鼠模型中,脾虚组较肝郁脾虚组结肠黏膜组织损伤更为严重,脾虚可能是UC中医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疏肝健脾丸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CHB肝郁脾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服用疏肝健脾丸,对照组74例,服用护肝片;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肝脏B超声像图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9%和95.1%,对照组分别为28.4%和6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在改善主要症状、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丸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泻火止痛方治疗肝火上炎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且属于中医肝火上炎证型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与对照组(53例)。治疗组予泻火止痛方颗粒,每日1包,分2次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5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予泻火止痛方颗粒模拟剂,每日1包,分2次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偏头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偏头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偏头痛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泻火止痛方治疗辨证属于肝火上炎证型的偏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胃动素(MTL)水平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肝郁脾虚证的病理生理基础,为PHG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辨病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对象120例,分为:PHG组(P组)、慢性乙型肝炎组(H组)、慢性胃炎组(G组)、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详细询问每例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进行肝郁脾虚证的评分;在早晨空腹状态下采肘前静脉血,检测血浆MTL水平。[结果]①P组MTL水平最高,并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组McCormick分度重度患者MTL水平比轻度者为高(P0.01);③P组肝郁脾虚证积分与血浆MTL水平呈正相关(P0.01);④P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MTL水平均明显高于B级和A级,各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MTL参与PHG的形成,促进其发展,在PHG的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症状越重,积分越高,MTL水平升高越明显,PHG胃黏膜改变越重;③肝功能损害越明显,MTL水平越高,PHG胃黏膜改变越重;④MTL可作为PHG肝郁脾虚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