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技巧。方法采用硬膜内-外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眼动脉段动脉瘤12例患者。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均经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已全部夹闭。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眼动脉段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共9个动脉瘤,动脉瘤瘤体直径9~25 mm,平均16 mm。结果术后CTA或DSA证实: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新增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脑血管痉挛1例。随访5~11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病人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和床突间隙的解剖学特点及夹闭术技巧和预后。方法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共13例(13个动脉瘤),包裹2例(2个动脉瘤),术中采用颅内外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方法。结果手术后经DSA或CTA检查显示,13例患者动脉瘤夹闭满意,载瘤动脉和远端动脉血流通畅;2例视力障碍患者手术后视力改善。手术后仅1例出现对侧肢体轻度偏瘫,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随访3~10个月(平均5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经翼点入路辅助颅内外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中荧光造影可即时发现动脉瘤是否残留及载瘤动脉有无狭窄,从而指导手术医师调整动脉瘤夹位置而达到夹闭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和床突间隙的解剖学特点及夹闭术技巧和预后。方法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共13例(13个动脉瘤),包裹2例(2个动脉瘤),术中采用颅内外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方法。结果手术后经DSA或CTA检查显示,13例患者动脉瘤夹闭满意,载瘤动脉和远端动脉血流通畅;2例视力障碍患者手术后视力改善。手术后仅1例出现对侧肢体轻度偏瘫,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随访3~10个月(平均5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经翼点入路辅助颅内外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中荧光造影可即时发现动脉瘤是否残留及载瘤动脉有无狭窄,从而指导手术医师调整动脉瘤夹位置而达到夹闭满意。  相似文献   

5.
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和预后。方法采用硬膜内-外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12例,共13个动脉瘤。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经CTA或血管造影复查,证实动脉瘤已完全夹闭。视力障碍1例,术后视力有改善,2例视野缺损者术后均有好转,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考虑术后脑血管痉挛脑梗塞所致。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及其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床突旁动脉瘤(颈内动脉-眼动脉动脉瘤17例,颈内动脉-垂体上动脉动脉瘤3例)在常规翼点入路经硬脑膜外充分咬除蝶骨嵴的基础上,继续向内侧分离硬脑膜,并用高速磨钻磨除前床突,然后再切开硬脑膜,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床突旁动脉瘤。结果20例动脉瘤完全手术夹闭19例,仅1例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因其颈部的前侧壁与周围紧密粘连,分离困难而进行了动脉瘤壁包裹术。随访6月,病人情况良好,无相关的手术并发症。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手术中,自硬脑膜外分离并切除前床突,可以改善颅内鞍区的手术显露,降低分离、夹闭床突旁动脉瘤时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62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方法62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均采用Yasa唱Yasargil翼点入路,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结果本组62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出院时治愈或良好53例,致残8例,死亡1例。存活病人随访6~12月,复查DSA或CTA,均无动脉瘤复发、破裂再出血发生。结论经翼点入路行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显露充分,有利于载瘤血管的临时阻断和成功夹闭动脉瘤颈;配合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自2006年9月至2014 年10月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29例(共62个动脉瘤),术后随访0.5~9年,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29例患者共62个动脉瘤均获一期一侧手术夹闭,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1个,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3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8个,眼动脉动脉瘤4个。术后DSA或CTA复查示动脉瘤完整夹闭,载瘤动脉畅通。据GOS评分判断预后:恢复良好15例,中残5例,重残6例,死亡3例。结论 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可行,应根据患者特点,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微血管多普勒监测下手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0例,其中7例采取翼点入路和3例采取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夹闭。结果10例患者共夹闭13个动脉瘤,切除2个动静脉畸形。9例恢复良好,1例术后1周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轻偏瘫患者于出院后4周恢复,2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均于出院后3个月内恢复。9例随访10个月-5年,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重要手段。翼点入路和扩大翼点入路可以有效暴露动脉瘤。微血管多普勒在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夹闭术中是一种直接、有效和便捷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的手术疗效、操作要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的20例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CTA或DSA复查颈眼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无瘤颈残留,无明显载瘤动脉狭窄。出院时,GOS评分5分16例,4分4例。结论 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40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7例,其中合并前交通动脉瘤1例,双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4例,合并后交通动脉瘤4例,合并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合并大脑中动脉瘤1例,合并基底动脉瘤1例.结果 按GOS评分评定手术患者预后,恢复良好33例,轻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4例;术后随访2 - 46个月(平均21.3个月),行头颅CTA或DSA检查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结论 经翼点入路夹闭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根据患者术前Hunt - Hess分级以及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医院的设备条件,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过程中应用微血管多普勒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方法对本院经单侧扩大翼点入入路一期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共28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夹闭,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4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5个,脉络膜前动脉瘤2个,颈内动脉分叉部1个,术后CTA复查示多发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病人。结论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可治疗部分颅内多发动脉瘤,根据多发动脉瘤的特征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翼点微骨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微骨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1月~2001年12月采用翼点微骨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病人83例,共86个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40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19例,前动脉水平段动脉瘤2例,中动脉水平段5例,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3例。结果成功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病人83例,共夹闭86个动脉瘤。术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4例,占4.8%;无手术死亡。术后80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无与开颅入路相关的并发症。本组均未输异体血液,术中采用自体血回收后输血26例。结论翼点微骨孔入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可以降低手术中的医源性损伤并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方法对本院经单侧扩大翼点人人路一期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共28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夹闭,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4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5个,脉络膜前动脉瘤2个,颈内动脉分又部1个,术后CTA复查示多发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病人。结论单侧扩大翼点人路显微手术可治疗部分颅内多发动脉瘤,根据多发动脉瘤的特征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2例大脑中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MCAA)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显微手术治疗的MCAA病人的病历资料。动脉瘤位于M1~2段26例,M3~4段6例;Hunt—Hess分级Ⅱ~Ⅲ级25例,Ⅳ级5例,Ⅴ级2例。均行经翼点入路,打开外侧裂,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后,解剖出动脉瘤进行夹闭或包裹。结果动脉瘤成功夹闭29例,行瘤壁包裹加固术3例。随访0.5~2年,恢复良好28例,中残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良好暴露MCAA:对动脉瘤进行夹闭或包裹可有效防止其再次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87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死亡3例。84例存活病人术后随访1~1.5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9例,中残27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7例。结论 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对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病例,其中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显微外科治疗组)97例,经血管内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07例.结果 术后改良Rankin评分,血管内介入治疗组:0~2分101例,3~5分4例,死亡2例;显微手术组:0~2分83例,3~5分11例,死亡3例.随访:血管内栓塞组瘤颈残留13例,动脉瘤复发5例;显微外科治疗组瘤颈残留7例,动脉瘤复发1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在术后病残率、病死率方面优于显微手术夹闭,但术后瘤颈残留、动脉瘤复发要高于显微手术夹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和巨大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和巨大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动脉瘤直接夹闭术、载瘤动脉塑形夹闭术、载瘤动脉近端闭塞术和动脉瘤包裹术.对所有患者出院时进行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5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 大型和巨大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应积极治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完善术前检查、充分术前准备和必要的术中监测是成功治疗的前提,而术中良好微创显露、合理血管阻断、充分减压和妥善夹闭技术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床突旁大型或巨大动脉瘤手术中血液回抽吸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2例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大型或巨大动脉瘤均采用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临时阻断孤立动脉瘤后用18号套管针在颈部颈内动脉阻断的远端穿刺,将套管针尾部用负压吸引器连接到血液回收装置,在不切开动脉瘤的情况下使动脉瘤塌陷.术中应用脑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结果 8例血液逆向抽吸后动脉瘤明显塌陷,将动脉瘤壁与周围结构剥离后夹闭.4例逆向抽吸后动脉瘤塌陷不明显,其中3例切开动脉瘤去除瘤内血栓后夹闭动脉瘤,1例改做动脉瘤孤立并行大隐静脉移植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8例术后行DSA检查,动脉瘤均夹闭满意.按改良COS评分术后良好为10例,差为1例,死亡l例.结论 血液回抽吸方法能使大部分床突旁大型或巨大动脉瘤塌陷,从而获得安全和满意的夹闭.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脑缺血和判断动脉瘤夹闭后有无载瘤动脉狭窄或误夹.  相似文献   

20.
两侧脑动脉瘤手术时,首先应该处理破裂的动脉瘤,然后最理想的是在同一术野中夹闭对侧未破裂动脉瘤,这样对患者损伤小。对于脑底动脉环半侧的动脉瘤(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和脑底动脉分叉部附近的动脉瘤)加上对侧颈内动脉瘤(颈-眼动脉、颈-后交通动脉、颈-脉络膜前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等),如果适当选择病例,从一侧翼点入路夹闭对侧颈动脉瘤是可能的。作者报告了2例。一例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加左侧颈-后交通动脉瘤;另一例为左侧颈-后交通动脉瘤加右侧颈-脉络膜前动脉瘤。这两例均由一侧翼点入路,处理了同侧动脉瘤后,在同一术野中夹闭了对侧动脉瘤的瘤蒂。本文主要探讨手术入路问题并报告了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