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钩疝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结扎术在治疗复发疝患儿中的诊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056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复发疝在单孔腹腔镜监视下,采用双钩疝针钩挂结扎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外,借助水分离技术于腹膜外套扎内环。针对巨大疝行脐内侧襞遮盖术加强,套扎内环后疝针带线再次进针入腹,穿过同侧脐内侧襞后预置结扎线,疝针再返回内环外侧间隙至精索血管前穿透后腹膜、进入腹腔钩挂预置线牵出体外结扎,使脐内侧襞遮盖已经结扎内环区域加强修补。 结果32例复发疝38侧疝成功实施内环结扎,其中6例发现对侧隐性疝同时给予单纯内环结扎。6例巨大疝行脐内侧襞遮盖术。单侧和双侧腹股沟疝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2±2.3)min和(15.2±2.5)min,无相关手术并发症发生。全部患儿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无再复发。 结论应用双钩疝针腹膜外注水分离技术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操作,是治疗小儿腹股沟复发疝优先选择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种使用双钩疝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结扎并脐内侧襞遮盖加强修补术。 方法59例小儿腹股沟巨大疝在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疝针钩挂结扎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外,借助水分离技术于腹膜外套扎内环;疝针带线再次进针入腹,穿过同侧脐内侧襞后预置结扎线,疝针再返回内环外侧间隙至精索血管前穿透后腹膜、进入腹腔钩挂预置线牵出体外结扎,使脐内侧襞遮盖已结扎内环区域加强修补。 结果59例患儿的65侧巨大疝成功实施内环结扎并脐内侧襞遮盖术(包括3例复发疝和1例复合疝),其中16例对侧隐性疝给予同时单纯内环结扎。单侧和双侧腹股沟疝的手术时间分别为 (11.2 ± 2.2)min和 (15.8 ± 2.7)min。其中术后1例鞘膜积液和2例线结反应,无复发疝、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双钩疝针腹膜外注水分离技术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结扎并脐内侧襞加强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瘢痕隐蔽、美观,是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疝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水分离技术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内环结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12月,102例(139侧)小儿腹股沟斜疝在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外,旋转钩针使钩针斜面背离术者视野,顶起后腹膜,利用钩针锹面顺势推进越过输精管与后腹膜之间间隙,在危险三角内抛置丝线于腹腔内;钩针沿原路退回至内环前壁腹膜外,再次进针经内环外侧间隙至精索血管外侧,旋转钩针使钩针斜面背离术者视野,顶起后腹膜,利用钩针锹面顺势推进越过精索血管与后腹膜之间间隙,沿此前针孔穿透后腹膜进入腹腔钩挂预置线牵出体外结扎闭合内环口。结果 139侧手术均获成功,未借助操作器械辅助。单侧(65例)和双侧(37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0.8±2.4) min和(17.6±2.9) min。平均随访13(7~26)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复发疝、鞘膜积液和皮肤肉芽肿形成。结论免水分离技术的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内环结扎术安全、有效、简便,脐窝瘢痕隐蔽,美观,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腹壁缝合器实施腹膜外斜疝内环结扎术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3月,使用专利产品腹壁缝合器,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37例,将腹壁缝合器挂结扎线经腹股沟内环体表穿刺,一次穿刺腹壁保持进出线在同一路径,采用水分离技术环绕疝缺损腹膜外套扎内环。结果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单侧21例,双侧16例,手术时间分别为(8. 5±1. 8) min和(15. 8±1. 6) min,术中无精索、输精管损伤。术后随访6~11个月,平均8. 3月,未见伤口感染、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复发疝、鞘膜积液和线结肉芽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腹壁缝合器辅助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内环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保持脐窝瘢痕隐蔽、美观的优势,腹腔内预置和钩挂丝线轻松流畅,可避免传统双钩套扎针钩挂肠壁或腹膜组织的风险,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值得选择的器械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使用筋膜闭合器辅助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囊结扎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20年9月~2021年12月我科对381例517侧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筋膜闭合器辅助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囊结扎术,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将筋膜闭合器挂线经腹股沟内环体表穿刺,一次穿刺腹壁保持进出线在同一路径,完全在腹膜外间隙内实现置线和带线出体外,采用或不采用水分离技术环绕疝缺损腹膜外双重结扎内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诊断单侧腹股沟斜疝24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36例;104例术前诊断单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均予以同期处理。手术时间单侧(8.9±1.3)min,双侧(14.6±1.8)min,术中无输精管、精索血管损伤。35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疝复发,无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鞘膜积液及皮肤肉芽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筋膜闭合器辅助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囊结扎术除保留原本双钩套扎针的优势外,内芯的微型抓钳设计可以避免双钩套扎针挂钩肠壁或腹膜的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内环口直径≥1.5 cm)腹股沟斜疝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水分离双钩套扎针内环口闭合并脐内侧襞遮盖修补术治疗的63例巨大疝资料。均为男性,年龄5个月~6岁,中位年龄36个月,疝内环口直径≥1.5 cm,实施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疝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结果 63例(77侧)巨大腹股沟疝均成功实施手术。49例单侧巨大疝术中发现32例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予以同时单纯腹膜外内环结扎。手术时间单侧49例为(9.5±3.5)min,双侧14例为(20.8±4.2)min。术中未出现血管损伤、疝环腹膜撕裂及腹膜结扎不全等。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2个月。2例鞘膜积液,2例线结反应,无伤口感染、复发疝以及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双钩疝针内环关闭并脐内侧襞遮盖术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5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单侧疝手术时间(14.9±2.2)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9.9±2.6)min,术中出血量(6.2±1.1)ml,术后住院时间(3.1±0.7)d。随访12个月,2例患儿出现阴囊肿胀,无输精管/睾丸血管损伤、无皮下积液、肠梗阻、肠粘连及切口感染发生,均未发生睾丸萎缩或医源性隐睾并发症,无复发病例。 结论应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治疗,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值得选择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疝钩针的改进在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8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单钩疝针、双钩疝针、注水分离疝针完成3 739例经皮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记录及术后随访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复发情况等参数并予以分析。 结果双钩疝针及注水分离疝针较单钩疝针,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均有明显优势。双钩疝针组中,较大疝因内环腹膜褶皱需插入辅助钳操作延长手术时间。注水分离疝针组针对巨大疝借助水分离技术可单独完成操作。 结论经过不断改进,注水分离疝针单独穿刺腹壁即可完成经皮腹膜外内环结扎,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灵活应对各种内环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双钩疝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应用单孔腹腔镜辅助经皮穿刺并于腹膜外行疝内环口结扎术的44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221例采用腹腔镜下双钩疝针内环口结扎术(双钩针组),22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腔镜下单钩疝针内环口结扎术(单钩针组)。2组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均由同一手术者操作完成,对比2组患儿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双钩针组、单钩针组单侧手术平均耗时分别为(12.42±1.60)min、(18.32±2.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手术时间分别为(18.17±2.50)min、(24.39±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5±0.69)d、(2.63±0.7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钩针组回访至今无并发症,未见复发。单钩针组有1例患儿在术后6个月出现穿刺部位线结反应,另有1例患儿同侧腹股沟斜疝术后1年复发。 结论双钩疝针用于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不仅具有手术操作方法简单,能够注水分离腹膜组织,不会结扎腹壁组织或者遗留局部的腹膜间隙等优点,而且完全能够保证在腹膜外间隙行结扎内环口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注水疝钩针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科对85例小儿鞘膜积液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经脐部置入腹腔镜,疝钩针带4号丝线经患侧内环口体表处穿刺进入腹膜外间隙潜行,借助水分离技术使输精管和精索血管与后腹膜间隙分离,环绕内环口1周完成鞘状突高位结扎。结果85例单孔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增加辅助操作孔,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单侧13~20 min,平均16 min;双侧23~36 min,平均29 min。85例随访4~9个月,平均6个月,1例患儿术后3周腹股沟穿刺点发生迟发性线结反应,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注水疝钩针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安全、可行,术后体表无明显瘢痕,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与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内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小儿外科34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13例采用疝钩针法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完成腹膜外内环结扎术(腹膜外结扎组),128例在腹腔镜监视下采用经脐单切口多通道套管(Triport)内环缝扎术(腹内缝扎组),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4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腹膜外结扎术组术后随访24~42个月,线结异物反应3例,鞘膜积液形成1例,对侧异时疝1例;腹内缝扎术组术后随访28~60个月,腹股沟局部血肿2例,鞘膜积液形成2例,疝复出1例;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45,P=0.621)。所有男性患儿术后无一例出现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结论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与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内环缝扎术均安全可行,疗效可靠,2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选择腹股沟斜疝患儿32例。年龄1岁~8岁。单侧26例,双侧6例。于脐内置入5mm腹腔镜,采用自行设计并改进的穿刺针及套线针(距针尖0.5cm处有V形缺口),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7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于腹壁。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6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斜疝。手术时间单侧5~12min,双侧10~27min。术后随诊1~23个月,无复发。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瘢痕隐藏、能同时发现并治疗对侧隐性斜疝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良和介绍双钩套扎针辅助小儿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对27例小儿非包裹性阑尾炎采用双钩套扎针辅助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经脐正中切口放置30°腹腔镜,脐旁切口放置操作钳,双钩套扎针钩挂结扎线经右下腹横纹穿刺,在同一穿刺点经腹壁分次带入结扎线,分别结扎阑尾根部和远端,结扎阑尾系膜,电钩离断并取出病变阑尾。结果 2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45 min,(31.0±3.5)min。术后1~3 d恢复排气并进流食。术后住院3~6 d,平均4.5 d。经1~6个月随访,均无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盆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钩套扎针辅助小儿单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阑尾切除方法,不但保留了之前钩针辅助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本身的安全、简便特性,而且降低手术配合难度和疲劳感,使操作更加灵活和流畅,为治疗非包裹性阑尾炎增添了一种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为3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行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经脐单孔操作完成腹腔内缝合及腹腔内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经验。结果:32例均成功完成腹腔内缝合、腹腔内疝囊高位结扎术,共39侧。单侧疝手术时间30-45 min,双侧疝40-55 min。术后住院2 d。术中均无副损伤,术后均无出血、睾丸移位、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及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现象。结论: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可完全经腹腔内操作完成缝合打结,避免了在腹股沟区操作,无精索损伤出血、睾丸缺血性萎缩等并发症发生,亦无发生神经损伤后遗症之虑,而且可施行内环口修补及封堵,进一步预防术后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脐无瘢痕腹腔镜女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为35例女性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脐部单孔微型腹腔镜进行疝囊高位缝扎术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患儿。本组30例单侧腹股沟斜疝,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本组35例女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均进行全身麻醉,于脐上皱褶处3或5 mm小切口,Veress针建立CO_2气腹,置入3或5 mm trocar,置入腹腔镜镜头,进行操作同时观察对侧是否存在隐性。在腹腔镜下于患侧内环相应体表投影处切开皮肤1.5 mm,用带线器腹膜外潜行穿刺进行疝囊颈高位缝扎,切口用创可贴粘住。结果本组35例腹股沟疝女患儿均成功完成经脐部单孔微型腹腔镜手术,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 min,术中无出血、后腹膜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2.5 d,术后随访6~2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标准腹腔镜器械较大,且腹壁留有10 mm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优越性不突出。经脐部单孔微型腹腔镜女儿童疝囊高位结扎术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明显缩短患儿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后恢复快。术后不留瘢痕,这种术式不影响学龄期儿童的上课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辅助双钩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经脐使用5 mm 30°单孔腹腔镜作为观察孔,配合双钩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26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或加用其他手术器械手术。单侧手术时间6~11 min,双侧手术时间10~16 min,术后住院1~3 d。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病例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双钩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不仅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而且能满足患儿及其家属对腹壁无瘢痕的美观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2012年3—9月我院施行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163例。于脐环下方置入5mm腹腔镜,采用自制疝气针,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爱惜康0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结果术中过程顺利,59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手术时间单侧5—10min;双侧10—15min;术中出血量0.2—2ml。术后恢复平稳,均于术后第2天出院。无精索、输精管损伤及术后阴囊血肿等。163例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可发现并治疗对侧潜在斜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单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74例腹股沟疝婴幼儿行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单侧斜疝68例,双侧斜疝6例。结果:74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疝15min,双侧疝25min,术后平均15d出院,无并发症和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单孔法更加微创,但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钳夹式疝环闭合针辅助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3月~2017年1月对168例腹股沟斜疝在腹腔镜下用钳夹式疝环闭合针行钩针法疝环闭合术,以自制的钳夹式疝环闭合针夹持慕丝线经腹股沟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腹腔镜肠钳辅助夹持内环最坚韧处(腹横筋膜外突形成的卵圆形裂隙外缘)分别于12、6点,1、5点及11、8点多次穿刺夹住或勾出慕丝线后于腹壁外结扎,最后再将内环口腹膜高位结扎,每次穿刺腹壁保持进出线在同一路径,予以疝环闭合。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45例行单侧疝环闭合术,23例行双侧疝环闭合术。单侧和双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分别为(13.6±3.2)min和(16.8±4.6)min。术后无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阴囊水肿、血肿等并发症发生。168例随访8~36个月,平均20.6月,2例复发,4例线结肉芽肿形成,余162例均未复发。结论钳夹式疝环闭合针辅助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安全可行,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脐单手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采用经脐单手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5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每侧手术时间5~8 min(平均6 min),双侧10~15 min(平均12 min)。有20例患儿术中发现对侧存在隐匿性疝,一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5个月,无精索血肿、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线结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有2例复发,其中1例为单侧疝,其腹膜皱褶严重;另1例为巨大单侧疝,其疝内容物反复突出形成瘢痕疝囊。结论经脐单手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不仅具备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而且安全、疗效确切、更加美观、手术时间亦无增加,更加节省人力,优于传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远期疗效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和大宗病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