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雨花台区羊布鲁菌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患者可能的感染原因,为非布鲁菌病流行区制定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网络报告南京市雨花台区1例羊布鲁菌病及其住院信息及流行病学调查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李某血培养等检测羊布鲁菌阳性,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有效。李某爱人及家养猫血培养等检测布鲁菌阴性。结论布鲁菌病非流行区需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疫管理,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及时切断布鲁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布鲁菌分6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和绵羊附睾型,前4种可引起人类疾病。布鲁菌含有20余种蛋白原和脂多糖,其中脂多糖(内毒素)在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传染源为布鲁杆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阴性菌。以羊,牛、猪为主,病原菌主要存在在病畜的组织、尿、乳液、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羔体内。布鲁菌病可由直接接触受染动物的肉、皮毛、分泌物和排泄物,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鲁杆菌的奶制品(如黄油和奶酪)而引起,罕有人与人间传播。布鲁杆菌经皮肤或黏液侵入人体后,可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后侵入血循环。由于细菌和内毒素同时侵入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急性症状,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后,易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处形成新的感染灶,并可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导致复发。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特别是从事密切接触布鲁菌的相关职业,如兽医、畜牧、屠宰、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疫苗、诊断制品生产、从事布鲁菌病防治的工作人员及动物科研人员等是感染该病的高危人群。以往布鲁菌病大多在内蒙、新疆、青海等疫区流行,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牛、羊肉和奶制品营养的认可和需求,由接触受感染牛、羊和饮用消毒不够彻底的奶制品而引发的布鲁菌病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后,由饮用羊奶和养殖山羊引发的布鲁菌病病例显著增加,在非疫区也逐渐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舞钢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为舞钢市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对重点职业的从业人员722例采血进行抗体检测,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初筛,用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认。结果布鲁菌病感染者9例,感染率1.24%;发病5例,发病率0.69%。结论饲养放牧的男性汉民为重点高风险职业人群,存在低流行态势,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布鲁菌病监测和健康教育,严防布鲁菌病从输入型转为地方型,有效控制布鲁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布鲁菌病主要由布鲁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变态反应和自然疫源性病。患病牲畜的皮、毛、乳、肉、内脏以及流产物污染的环境、水源、草场、乳、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新民市属于布鲁菌病稳定控制区,已20多年无该病疫情发生。2003年以来陆续出现散发疫情。2006年9月19日在新民市大民屯镇东章台子村出现了1例急性期布鲁菌病病人。为了解其感染原因及状况,我们到现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芮城县布鲁菌病高危人群的布鲁菌病感染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布鲁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2015年芮城县从事畜牧饲养、兽医、屠宰及贩运的高危人群进行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芮城县共调查布鲁菌病高危人群1 701例,布鲁菌病阳性感染率为5.70%。其中2013年、2014年、2015年布鲁菌病感染率分别为4.06%、5.16%、8.37%,3个年度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7,P0.05);男性感染率为6.81%,女性感染率为3.13%,不同性别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0,P0.01);不同年龄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91,P0.01);不同职业、不同乡镇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04、10.852,P0.05)。结论芮城县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疾病.人间布鲁菌病是由畜间传染来的.农十师一八一团1990-2000年期间,畜间布鲁菌病无暴发流行,人间无新发病例.但近几年来,畜间每年连续不断出现点状暴发流行,人间布鲁菌病逐年增多,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将一八一团2003-2007年人间布鲁菌病点状暴发的流行情况作出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现况,做到疫情及早发现及早控制,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实验室检测方法,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血样再继续做试管凝集试验(SAT),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重点职业的545名从业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10%,查出布鲁菌隐形感染者5例,确诊病例1例。结论发现布鲁菌病新发病例,监测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在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达到控制布鲁菌病流行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张晓慧  李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98-3699
目的对唐山市近年来布鲁菌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为布鲁菌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近年来布鲁菌病疫情资料,对全市布鲁菌病病例进行线索调查,对2002~2010年布鲁菌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2002~2010年全市布鲁菌病疫情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共有新发病人237例。结论唐山市疫情以散发为主,疫情回升态势明显,职业特征明确,以男性为主,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010年-2014年三门峡市、平陆县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对近5年到三门峡市进行布鲁菌病诊断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经调查发现2010年-2014年三门峡市和平陆县布病年检出率分别为48.85%、27.06%、42.39%、41.54%、34.71%,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6,P=0.000)。5年总发病高峰位于3月-9月,年龄主要分布于20岁~69岁。近5年该市、县布鲁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依次为发烧、困乏、关节或肌肉痛、纳差、多汗、头痛、失眠。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依次为养羊、养牛、养猪、养狗、宰羊、厨师。结论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内三省交界处的三门峡市及平陆县,近5年布鲁菌病流行状况不容乐观,三省应继续联防联控共同降低布鲁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宜兴市不同人群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感染状况,了解非流行区的高危人群和特点。方法调查宜兴市羊肉交易从业人员及羊只的饲养人员,抽查部分生猪屠宰人员,按地理方位在宜兴市东、南、西、北、中各地区调查一般成年人群。调查交易市场主要来源地羊只。先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RBPT)进行初筛,阳性者做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鲁血清抗体。结果宜兴市一般人群及生猪屠宰人员中未检出布病感染,羊肉交易市场的从业人员中布病感染率为6.82%。结论宜兴市布病的发生主要是染疫羊只输入所至,羊肉交易市场为宜兴市布病的高发场所,在羊肉交易市场从业人员中布病感染潜在危险性持续存在,应加强对羊肉交易市场的整治,对从业人员加强健康教育,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控制布鲁菌病在该市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包括羊种菌、牛种菌、猪种菌、森林鼠种菌、绵羊副睾种菌、犬种菌6个生物种,我国羊种菌占绝对优势[1-3]。布鲁菌病在我国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布鲁菌病流行广泛,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主要发生在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牧区,南方地区很少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牲畜的交易和流通日益频繁,病随畜走的现象更加明显,近年来中南地区各大中城市均有散发病例报道[1-5]。为积累、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12年-2013年承德市布鲁菌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布鲁菌病流行状况及影响流行因素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掌握承德市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3年承德市布鲁菌病病例1 130例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12年新发布鲁菌病489例,2013年新发布鲁菌病641例,相比上升31.08%,2012年围场县、丰宁县、隆化县3县占年发病总数的90.38%。2013年除围场县、丰宁县、隆化县外,其他各县的发病人数占年发病总数的比例有所增高。分布的范围由2012年的10个县区96个乡镇,扩大到2013年的11个县区127个乡镇,发病的范围有所扩大。发病以青壮年为主,有向老年发展的趋势,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农民、牧民发病率高,其他职业发病增多。结论承德市布鲁菌病疫情发展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疫情监测,采取有效措施使布鲁菌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14年安徽省一起人感染布鲁菌疑似患者进行表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经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可疑菌落进行种型鉴定。结果 136份高危者及疑似布病患者血清抗体筛查22份阳性,31份患者、病羊和外环境采样标本经荧光PCR检测5份阳性。2株安徽省分离株经传统方法和种型特异性PCR均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结论从患者和病羊均分离出羊种生物3型布鲁菌,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安徽省此次疫情由人直接接触病羊而感染布鲁菌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门市首例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查找该病例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例资料,咨询临床医生和实验室人员,以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市首例布鲁菌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血培养结果示布鲁菌阳性,门诊医生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确诊为布鲁菌病。同济医院公共卫生科及时向武汉市硚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报告,并进行网络直报。畜牧部门采集患者饲养羊群的血样本,经检测132只山羊中,34只血样本试管凝集试验检测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其妻儿)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阴性。对患者房屋及养羊厩舍进行消毒处理,监督患者按疗程服药,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医学观察,最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暴发流行。结论该例为天门市首例确诊布鲁菌病,可能与隐性感染疫羊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尉氏县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15-2016年尉氏县10个乡镇中从事畜牧饲养、兽医、屠宰及贩运的高危人群为调查对象。收集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址和职业,现场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1 520例,其中布鲁菌病感染者86例,布鲁菌病感染率为5.66%。2015年和2016年布鲁菌病感染率分别为4.53%和6.52%,存在一定的上升趋势。不同职业、性别和年龄段的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水坡镇、大营镇和张市镇是布鲁菌病感染率前三位的乡镇,分别为7.41%、7.03%和6.90%,朱曲镇布鲁菌病感染率最低为3.45%。结论尉氏县高危人群布鲁菌病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相关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布鲁菌流行菌株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北省布鲁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传统分型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布鲁菌属与种型鉴定.结果 8株分离菌株经传统分型方法鉴定均为羊种菌,羊1型1株,羊3型6株,粗糙型羊种菌1株;进一步采用布鲁菌属特异性BCSP31-PCR均扩增出223 bp的特异性条带;经种/型特异性AMOS-PCR均扩增出731bp的特异性条带,鉴定为羊种布鲁菌.结论 河北省近两年人感染布鲁氏菌的流行菌株为羊种菌3型,AMOS-PCR方法可以作为该省布鲁菌分离株鉴定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宝鸡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并对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基因分析,为布鲁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宝鸡市2019年—2021年4月分离于临床的6株布鲁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及MALDI-TOF MS进行细菌种属鉴定,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进行分型,并与其他已报道菌株聚类分析。结果 6株布鲁菌分离株检测结果与传统分型基本相符,为1个种(羊种)和2个生物型(羊2型和羊4型);MLVA-16将其分为6种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20株布鲁菌聚类分析显示,河南的2011Jiang#035菌株与宝鸡地区菌株的亲缘性最近,上海的2011Jiang#065与hong#003、hong#004亲缘性近。结论 宝鸡地区流行的主要是羊种布鲁菌3型,种型和生物型较单一。MLVA-16是一种分子基因分型工具,能够证明疫情暴发和追溯调查的流行病学之间的联系,且有助于提高布鲁菌病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布鲁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的致病力最强。布鲁菌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命健康以及感染者的生活与工作。该文从布鲁菌病的病原学特点以及人感染布鲁菌病的途径、诊断、监测、防控措施以及疫苗研究等6个方面就人感染布鲁菌病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其流行特点,为布鲁菌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包头市疾控中心布病门诊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166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结果在166例布鲁菌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03:1,41~60岁的中年人发病率最高,发病高峰期出现在3~8月,从事养殖的农民是主要的感染者。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肌肉痛、头痛、腰痛等。结论布病的发生流行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患者的临床特征复杂多样,因此充分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体征,有针对性的给出防治意见,可以有效的控制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桐乡市湖羊交易市场相关重点职业人群开展布鲁菌病感染现状调查,分析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布鲁菌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入职半年及以上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和行为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从业人员1 355人,阳性41人,阳性率为3.03%。感染者中以关节酸痛、低热、乏力为主要体症;不同性别、年龄、工种、工龄及地区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有男性(OR=0.391)、31岁~59岁(OR=0.252)、加工工种(OR=3.201)、有流产子畜接触史(OR=3.523);经多种因素分析,与布鲁菌病感染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流产子畜接触史(OR=5.178),而操作有保护措施(OR=0.151)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建议加强布鲁菌病职业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职业人群保护意识,降低布鲁菌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