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非外伤性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ity s ubarachnoid h aemorrhage,cSAH)患者头痛 的特点及出血病因,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14例cSAH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头痛 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结果 14例cSAH患者中,8例(57.1%)表现为急性头痛,其中6例(75.0%)为偏侧轻中度胀痛;4例 (50%)头痛为一过性,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 min。病因学方面,12例(85.7%)患者病因明确:8例 (57.1%)存在cSAH同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使 用抗凝药物以及可疑脑淀粉样血管变性各1例。 结论 急性头痛是cSAH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过性头痛或轻中度头痛的患者需注意cSAH的可能;同 侧颈内动脉系统主干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是cSAH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方法将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干预组45例,对2组患者均给予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心理、体位饮食、预见性护理等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者住院期间头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头痛(8±3.45)次,平均住院时间(49±5.3)d;对照组平均头痛(20±5.12)次,平均住院时间(61±4.6)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护理、心理护理、清洁舒适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对减少患者头痛次数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诊断容易,少数不典型的SAH临床诊断仍很困难,我科诊治二例,报道如下。 例1男性,35岁,3天前饮酒时突然剧烈头痛,呈持续性,呕吐一次。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做头颅CT检查,提示可疑SAH,转来我院。血压不稳定。查体:血压170/110mmHg,心肺正常。神志清醒,颅神经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未引出。颈部抵抗不明显,克氏征可疑。腰穿;未测压力(压力高),淡粉红色CSF。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颅脑损伤合并tSAH病人,在临床诊治和预后方面与无tSAH病人有显著不同。tSAH病人的预后明显较无tSAH差。本文就tSAH发生率、临床特征、CT成像分析、尼莫地平治疗tSAH的客观疗效及副作用、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注氧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临床资料本实验组共治疗冲撞击伤性脑、脊髓损伤378例。重型284例,中型94例,年龄19~63岁。男308例,女70例。昏迷204例,朦胧146例,意识清楚47例,双下肢瘫25例。高颅压284例,复合伤241例。蛛网膜下腔注氧与尼莫地平治疗方法从略。二、结果本组研究第一期:注氧组22例,对照组22例,红细胞消失时间注氧组1695天,对照组2523天(P<005),临床治愈时间,注氧组3284天,对照组5757天(P<0005)。有效率100%。本组实验第二期:本组161例注氧情况…  相似文献   

7.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致痛觉过敏样头痛2例山东滩坊89医院神经科(261200)陶志宇,卜振富,肖龙波例1男,49岁。某医院院长。因突发头颈痛2小时急症入院。入院前恶心、呕吐各一次。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查体:神志清楚,烦躁,颈强,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部CT...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表面或实质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1]。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脑卒中的20%。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常出现剧烈头痛,临床上,我们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时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患者焦虑、烦躁,甚至悲观失望。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主要病因为动脉瘤的破裂。该病起病急、致残率与病死率均高,也是神经内科的急症之一。SAH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检查无局灶性神经体征,可高度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如CT证实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探讨护理干预对SAH头痛的作用,本研究筛选的32例住院患者,分别予以护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在脑膜和脑血管周围有免疫炎性反应,高颅压、脑膜受血性脑脊液的刺激以及脑血管痉挛均可导致剧烈顽固的头痛,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和提高痛阈的作用。2003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严重头痛患者(共104例)采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72例,女32例,年龄16~68岁,平均35.5岁。入院时病程最短者30 min,最长者12 d,平均5 d,患者均为外伤(车祸、摔伤、重物击伤等)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入院后均多次行头颅CT/MRI/MRA检查,示单纯蛛网膜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癫痫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自1984年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25例,其中有癫痫发作者85例(26.2%),本文就其病因、临床和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料分析 癫痫发作组85例,男42例,女43例,年龄15~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分析了20例经CT证实的新生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2-72小时,平均21.5小时。其病因最常见是围产期窒息缺氧,产生和早产。临床表现不典型,可发生失明,脑瘫,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本病的发病率,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新进展北京军区院神经内科(100700)张微微北京五一一一六部队医院刘峰一、概述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多数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一部分是由于脑外伤、脑和脊髓血管畸形所致,少数发生于血液病、颅内非肿物、胶元血管疾病或医源性损害之故。好发年龄在...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脑内动脉瘤(FIA)常与有SAH的病人有密切关系,其发生率一般为1%-4%。到目前为止文献中很少有流行病学的研究报告。作者评价了1977~1990年FIA的资料。 在1977—1990年14年间,在Kuopio大学医院共治疗了1444例脑血管畸形病人(包括自发性脑内血肿),作者检查了1150例确诊为动脉瘤(IA)的病人的记录。 FIA组包含标准为有二个或更多家族成员证实患有动脉瘤引起的SAH或患有IA者。家族成员包括直系和第二系。每一例病历中,动脉瘤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16.
约5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出现心电图(ECG)异常,这些改变可酷似心脏损害,但实际上大多数病例尸检时心脏无肉眼可见之病变。若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则可能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从而延误外科处理甚至导致不适当的治疗。本文复习SAH可能发生的ECG改变和其发生机制以及ECG改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在临床上多见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具有发病急、再出血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我院神经内科2010-12-2012-12对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0例采用了积极的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12-2012-12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最新蛛  相似文献   

18.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tt)是指cT平扫显示脑蛛网膜下腔呈现血性的高密度值,其病因并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现象,由于此现象可能并非罕见,直接影响临床诊断,故本文就其概念、常见病闲、与SAH在临床表现、脑CT影像特点的鉴别以及预后问题加以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pseudo-SAH的认识,以制定正确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吸烟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与主动脉瘤之间的关系已众所周知.本文主要研究吸烟和脑动脉瘤之间的关系.因动脉瘤破裂可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与结果:作者查阅了1965~78年期间入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的病历记录,以确定其吸烟史.患者包括106例男性和162例女性.在男性中,74例证实为动脉瘤,6例为动脉畸形,26例因脑血管造影阴性未能确定其出血原因.女性患者中,134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由于发病急,病情危重,并常常反复发生,因而在治疗方面,已成为神经内外科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科治疗尽管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部分病例需采用手术办法来进行根治。但是,就我国多数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基层医院,其主要治疗手段仍是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