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李莹 《当代护士》2018,(9):61-63
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持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取持续心理护理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评分(6MWT)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持续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开展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等生活质量相关因素都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837-838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CHF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评分。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F较高,LVEDD、LVESD、BNP水平及MLHF-Q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HF患者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按照抽签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数据相比,观察组均具备显著优势,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运用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就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心功能状况、生活质量水平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在6 min步行距离、HR、LVDED、LVEF及E/A比值等心功能指标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的6 min步行距离、LVEF及E/A比值均有所上升,其HR及LVDED水平均有所下降,2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显著,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均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对于延缓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康复均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在本院心内科确诊为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给予持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发次数;并应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量表(MHL评分)进行生活质量调查,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发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F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给予持续护理干预,可减少复发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金琳  宋蕾  姜风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1623-162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86例心功能为Ⅱ、Ⅲ级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即进行预见性评估、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预见性护理计划、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的BNP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率及血压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CO、E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使血中BNP浓度降低,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11年9-12月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72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自护维持与综合得分(r=0.238,P<0.01)、情绪领域得分(r=0.136,P<0.01)、身体领域得分(r=0.246,P<0.01)均呈正相关;自护信心与综合得分(r=0.312,P<0.01)、情绪领域得分(r=0.297,P<0.01)、身体领域得分(r=0.301,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且与患者的自护维持及自护信心密切相关,改善患者的自护行为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抽样选择苏州市3所综合性二级、三级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心衰患者共165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5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总体自我管理得分为(49.48±8.93)分;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45.82±19.04)分;患者总体自我管理与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呈中度负相关(r=-0.245,P<0.01),其中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管理与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呈高度负相关(r=-0.705,P<0.01)。结论心衰患者自我管理处于中下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总体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护理干预中要充分发挥患者完成健康任务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与睡眠质量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144例稳定性CHF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堪萨斯城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 questionnaire,KCC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社会人口学特点和心力衰竭特点。结果 144例稳定性CHF患者的KCCQ总分为(71.7±22.9)分,其中症状得分最高,心理得分最低;PSQI总分为(9.5±4.8)分,49.3%的患者睡眠质量差,其中入睡时间得分最高、催眠药物得分最低。相关分析发现,文化程度、经济状况、NYHA分级、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与KCCQ相关。结论 CHF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KCCQ各领域以心理问题最突出,且KCCQ与睡眠质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NYHA分级密切相关;加强心理护理、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PRECEDE模式建立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促进计划,并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和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外还将接受为期3个月的基于PRECEDE模式设计的健康促进计划干预。结果干预在情绪维度、其他维度、总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3个月MLHFQ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各维度及总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和时间在情绪维度、其他维度及总分上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 PRECEDE模式健康促进计划有效可行,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某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CHF患者292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25.41±7.60)分、(45.35±20.85)分,77.74%患者存在轻度至重度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自我感受负担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1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纠正心衰治疗,在药物种类、剂量及护理措施不变的前提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两组于干预前及干预4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DLI-74)评定其生活质量及测量心率、脉搏及血压。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在生活质量总分、心理健康维度、身体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在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身体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率、脉搏及血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完全按时服药31例,占77.5%,部分按时7例,占17.5%,服药依从率为9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Z=-4.430,P0.01);两组护理前CCQQ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一般生活功能评分为(9.21±0.36)、社会心理功能评分为(20.14±3.08)、工作状况评分为(5.32±0.51)、医疗情况评分为(5.12±0.45)、体力评分为(15.80±2.17)、病情评分为(16.23±2.46);两组CCQQ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较大(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活动能力、依赖程度、社交能力、目前症状以及SD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现行心理护理对肝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现行心理护理对PLC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院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 V2.0)对76例PLC患者进行调查,其中伴有抑郁的19例患者于出院当天再次测评.结果 76例PLC患者的抑郁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earsonr=-0.33~-0.56);实施心理护理后,19例伴抑郁患者,出院时的抑郁水平低于入院时,其中11例SDS评分指数降至正常,3例的抑郁水平稍升,其余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出院时19例PLC伴抑郁患者仅心理功能维度的生活质量有提升.结论 现行的心理护理对改善PLC患者的抑郁、提高心理功能维度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成效,但尚不足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进一步结合循证研究结果实施心理护理,以提高PLC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状况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瑞典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调查表(uppsala sleep inventory-chronie heart failure,USI-CHF)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item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120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组)的睡眠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期选择60例与心力衰竭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方面相匹配的健康成人作对照(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P<0.05),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其生活质量在SF-36量表的所有8个项目中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尤以生理功能和躯体角色方面最为显著。结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应引起医护人员重视,予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