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护理质量是医疗护理服务的重点,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如护士短缺、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于1986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即自我效能感[2]。Gist和Mitchell认为自我效能是整个组织中越来越重要的构成部分,它能影响员工的一系列行为[3]。有研究证明,护士的自我效能影响着护士的工作效率、绩效表现以及其离职意愿等[4-7]。它的水平还决定着护士的工作满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本文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形成因素及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于手术室护士的压力能够起到的调节效果。方法通过对66名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来源进行总结,并根据压力来源渠道分别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一个月,并进行自我效能感以及工作倦怠方面对比评定,应用自我效能量表(USES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I量表)进行测算,将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经过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提高,经过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手术室护士的MBI量表评分显著提高,干预前:手术室护士自我效能感以非常低的为主,占54.55%;干预后以非常高的为主,所占比例为48.48%;经过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手术室护士的MBI量表评分显著提高,干预前主要以中重度的工作倦怠护士为主,重度43例、中度21例;干预后主要以轻度和无倦怠的护士为主(P<0.05)。结论通过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减少工作倦怠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它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般来说,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特定领域(Domain-specific)的概念,即认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一定如此.但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Schwarzer认为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面对新环境或应付新事物时所具有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3~4].  相似文献   

5.
叶阳阳  李峰  魏芦梅  吴育红 《安徽医学》2012,33(12):1700-1702
<正>肿瘤治疗的进展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从而使人们更加关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能帮助肿瘤患者有效克服躯体和心理存在的障碍,已成为预测患者健康行为、疾病应对能力、康复训练和生活质量的强预测指标。1自我效能理论1.1自我效能的概念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于1977年率先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去完成某个行为的预期,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1]。自我效能是一种心理行为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动机、健康和个人成就的基础,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A.1977年提出的概念。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那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自我效能一经提出,首先博得了教育界,尤其教育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与重视。目前国外已深入到教育教学、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和治疗、职业选择、管理和计算机等各个领域。近年来,自我效能理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现将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琼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80-1781,1810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1977年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之后的30年,该理论得到了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作为一种诠释人类行为的理论,自我效能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形成与维系机制。自我效能感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关系,已经成功地被应用于学校教育、提高健康水平、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Adler[1]认为,人普遍存在自卑,人的缺陷感越大,自卑就越重,越敏感.缺陷感是衡量自尊的重要指标,缺陷感越强,自尊越低,国外对缺陷感应用较多,而国内却少见报道.Bandura[2]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背景中是否有能力去操作行为的期望",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3].大学生是一个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自我关注度高的特殊群体,缺陷感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大学生缺陷感及自我效能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儿科新护士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调控,探讨培养儿科新护士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方式,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自我效能感,减少职业倦怠,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综合医院护士专业护理实践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北京市综合医院护士专业护理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护士专业自主性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方法 便利选取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70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作为测量对象.采用NAS、CWEQ-Ⅱ、CES 3个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分别测量护理实践行为、组织授权和自我效能.以自我效能、组织授权因素为自变量,专业自主性程度为因变量,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果 自我效能、组织授权和职务与专业自主性成正相关(P=0.000),护士的专业自主性总体在中等水平.结论 自我效能感、组织授权感水平是影响护士专业护理实践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操作难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手术室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拟定手术室护理操作难度评测维度,根据评测维度进行常见的手术室护理操作项目难度分层,按照N0-N4对应层级护理人员任职标准进行不同难度手术操作管理;纳入贵州省某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80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评估,对比"核心能力""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认可度"。结果: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较实施前显著提升(P0.05);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较实施之前提高(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及家属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较之前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认可度较之前提升(P0.05)。结论:根据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护士分层次管理后,有助于为人才分配提供依据,提高专业服务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熊亚清 《当代医学》2010,16(1):127-127
护士长作为一个病区中的护士代表,是医生、护士和相关科室人际交往中倍受关注的焦点人物,是科室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护士长自我效能的高低,体现在发现问题与有矛盾,碰到困难,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是一种潜能的表现,是人们对护士长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下面浅谈我在基层医院怎样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来搞好科室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1护士长自我效能发挥的作用[1]应用准确的应对方法,面对各种应激,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护士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医院护士和护校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差异.方法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对90名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急救部的护士及78名普通护校刚毕业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急救类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分数明显低于护校的护士(t=-2.914,P=o.044),而回避失败的动机则明显高于护校护士(t=2.789,P=0.049);(2)麻醉科护士、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急救部护士之间成就动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救类护士除希望成功因子明显低于护校护士(P<0.05),回避失败、过度努力均明显高于护校护士(P<0.05);另12.22%的急救类护士成就动机达中等水平,明显高于护校护士(P<0.05);(4)急救类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数、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数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的分数均显著低于护校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麻醉科护士、ICU护士与急救部护士之间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数、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数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在职护士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动向,减轻护士工作倦怠的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士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方法对改善其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参与本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围绕常规管理模式(n=20,管理前)与人性化管理模式(n=20,管理后)在改善护士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管理后的护士人员在工作效能感中很高率高于管理前(P0.05);实施管理后的护士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士人员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能感,改善了其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而确保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助产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自我效能感及工作压力来源。方法选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医院的52例助产士及52例内科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对助产士进行压力源量表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助产士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37±0.30)分,低于内科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2.61±0.78)分(P<0.05);助产士压力源按照评分从高到低分别为: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的压力、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管理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结论助产士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内科护士,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是其主要压力来源,管理人员应注意了解助产士工作压力来源并进行适当减压,以提高助产士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效能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1].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一种表现.其实质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的自信程度,即自己在面临某一具体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任务[2].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35-138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焦虑的效果。方法选择新护士52例按入科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按常规即手术室新护士培训大纲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与集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培训。运用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G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别评价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以及心理焦虑水平。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心理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可以提升手术室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其心理焦虑水平,激发主观能动性,注重手术细节,实现从培训期到实战期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活动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活动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120名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观察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结果:观察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模式期间护士工作积极性明显高于为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时候。针对护士的护理措施,随机调查发现人性化管理期间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75、85、90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采取人性化管理之前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病患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70、60、70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仅有助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还能够促进护理人员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核心胜任力、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现状,探索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对临床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胜任力量表(CIRN)、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所综合医院6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对临床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并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和国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2份(97.0%)。临床护士的社会支持总体得分为40.42±6.76,高于国内常模的34.56±3.73(P<0.01)。自我效能感总体得分为2.64±0.52,显著低于国际常模的2.86±0.41(P<0.01)。护士核心胜任力总体及其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体、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P<0.01)。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核心胜任力总体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与自我效能感是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核心胜任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为临床护士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以不断增强其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20.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于1977年提出来的概念,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自我感知能力。教师教学质量与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自身所处的教学状态和职业价值观念等直接与学生的未来和祖国的教育事业相联系。教师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与自我价值观念的关键因素。教师自我效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