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200例颅脑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全部病例均运用了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以及三维容积重建等技术显示其颅脑血管,并对其颅脑血管的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将结果与患者的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结果均与手术结果相一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为19例,动脉瘤患者为77例,血管畸形患者为4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为39例,脑肿瘤患者为19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3%,它清晰的显示了患者的瘤体、瘤颈以及载瘤动脉等,其显示的脑血管狭窄以及中断部位等均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颅内各种血管病变以及显示患者颅内病变的三维空间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诊断颅内血管病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腹部血管的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对20例肝癌患者行肝脏增强后的动脉期及门脉期扫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对照观察.结果 MSCT腹部血管成像可显示腹部大血管及中小血管的形态改变,并可同时观察腹部脏器肿瘤的其他表现,与DSA的检查结果有高度一致性,但对显示动脉远端的细小分支不如DSA.结论 MSCT腹部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技术,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血管走行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为临床特别是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制定合理方案、判断预后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4.
刘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68-6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三维成像CT对肝癌患者腹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癌患者采用腹部血管的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行肝脏增强后的动脉期及门脉期扫描,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对照观察。结果 MSCT与DSA的检查结果有高度一致性,可显示腹部大血管及中小血管的形态改变,并可同时观察腹部脏器肿瘤的其他表现,但对动脉远端的细小分支显示较DSA差。结论 MSCT腹部血管成像可无创性地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血管走行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为临床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制订手术方案、判断疾病预后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174-17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对62例疑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检查,观察其原始数据和图像与经过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处理后的头像和数据比较。结果本研究中62例血管病患者64排螺旋CTA技术对VR、MIP和MPR重建图像,其中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情况显示率100%,而大中脉5分支示率95%。本研究62例脑血管病患者中,58例动脉瘤(其中左右大前动脉瘤14例,左右大脑中动脉瘤10例,前后交通动脉30例,基底动脉瘤4例),清晰可动脉瘤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瘤颈;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其中右左侧颞叶2例,右枕颞叶1例,侧额顶叶1例),清晰可见引流静脉、供血动脉以及血管畸形血管团,经手术所见与手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和术后复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谈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劲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 30例患者病情均呈阳性,其中3例的双侧劲内动脉狭窄,5例一侧颈内动脉狭窄,1例海绵窦瘘,15例患者脑内动脉瘤,2例双侧椎动脉狭窄,4例一侧椎动脉狭窄。30例患者在血管成像下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范围。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头颈部的优点包括:无创、扫描快、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多角度、成面,可随意旋转,能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与毗邻的关系,对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有助于病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疑有动脉瘤患者行CTA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22例患者经CTA均检出有动脉瘤。瘤体直径最大6mm,最小1mm。结论:16层CTA检出动脉瘤准确率高,快速、无创,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瘤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脑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06~2020-05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脑血管成像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脑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度、特异性、灵敏性。结果:80例受检者经MSCT脑血管成像检查均能清晰显示椎动脉、颈内动脉、Willis环及基底动脉;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检查颅内动脉瘤的准确度为87.50%(70/80)、特异性为75.00%(12/16)、灵敏性为90.63%(58/64)。结论:MSCT脑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分支、动脉瘤形态及数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以及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片治疗的脑梗死疑诊患者75例,对发病6h后缺血部位和正常脑区域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血管造影成像以及灌注成像,对两区域的血管成像以及灌注成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变区的MTT明显短于对照区,CBV以及CBF明显低于对照区,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脑梗死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以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血管造影成像可以及时发现脑梗死发生缺血性病变的病因,为脑梗死的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脑膜瘤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膜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显示能力,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脑膜瘤病人33例,均行CT平扫和双期注药、一次延迟CT血管造影检查.图像送至SUN工作站后处理,观察瘤体影像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 16例为前、中颅凹单发脑膜瘤,9例为额颞叶、8例为顶叶脑膜瘤.重建图像显示瘤体充分强化,颅骨、血管、肿瘤三者立体关系显示清楚.主要征象包括:血管被肿瘤包绕,颅骨受侵犯,肿瘤周围组织移位等.结论 双期注药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显示脑膜瘤的影像特征,重建后可清楚显示肿瘤、血管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评估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CTA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变多排螺旋三维血管成像(CTAO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例脑血管病变CTA3D。其中颅内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3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3例。使用西门子Volume-Zoom4排螺旋CT机,层厚1.25mm,螺距4~6。造影剂量1.5ml/kg,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18-22s。数据重建在3D工作站用实时三维(RT-3D)及容积显示(VR),有的亦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法(MPR)等。结果19例颅内动脉瘤,经MIP、VR及RT-3D等成像,均立体、直观地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瘤颈的部位和大小,瘤体直径最小5mm,最大为3cm。3例动静脉畸形显示其部位和范围,3例介入栓塞术后可见瘤体栓塞的程度。在三维成像中,MIP显示图像较好,VR更佳。结论脑血管CTA3D是一种安全、无创、有价值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70次/min且较平稳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最佳,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对于桥血管及支架植入是否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安全、快捷、无创,对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内支架术后疗效随访等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D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结果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中均能明确诊断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真腔强化CT值显著高于假腔(P〈0.05),真腔多被假腔螺旋状包绕.横断面图像上可见“鸟嘴征”样特征,轴位图像上可虬“夹心饼”样特征。图像能明确显示初始破口位置、再破口数目、腔内血栓和主要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MSCTA可作为AD诊断和术前评估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7例患有AD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MSCTA进行检查,并将原始数据进行曲面重建(CPR)、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重建(SSD)等技术后处理,分析主动脉破口、真假腔、内膜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位置和范围、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等情况,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影像技术对主动脉破口、真假腔、内膜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位置和范围、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等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结论 MSCTA能快速、准确、安全的诊断AD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协助临床上及时制定相应的方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肝动脉解剖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评估作用。方法上腹部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患者500例,将动脉期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根据Michel′s分型标准对肝动脉解剖变异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Michel′sⅠ型300例(60.0%)[肝动脉变异者为200例(40.0%)],Ⅱ型40例(8.0%),Ⅲ型42例(8.4%),Ⅳ型10例(2.0%),Ⅴ型28例(5.6%),Ⅵ型30例(6.0%),Ⅶ型18例(3.6%),Ⅷ型6例(1.2%),Ⅸ型8例(1.6%),Ⅹ型6例(1.2%);另外12例肝动脉变异不在Michel′s分型中(2.4%)。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非损伤性检查方法对肝动脉解剖变异分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