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癔症性立行不能症是由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多发于青年,且女性较多。临床表现与癔病性瘫痪相似,如:瘫痪以单瘫和截瘫较为多见,体格检查不能发现符合器质性神经损害的体征,无病理反射,电变性反应正常。不同的是患者在床上活动时并无明显瘫痪,但不能站立或开步行走,这是本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婴幼儿时期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变主要侵袭脊髓的运动细胞,造成肌肉不同程度的瘫痪(90%以上的瘫痪部位发生在下肢),从而引起肢体和躯干畸形。经过治疗后肌肉仍完全瘫痪或有部分的瘫痪肌肉恢复肌力。到后遗症期,由于肢体的正常肌肉与瘫痪肌肉力量不平衡,使关节运动偏向,长期的异常姿势,造成肌肉、筋膜、  相似文献   

3.
癔症性瘫痪指在意识清晰的背景下,一个或几个肢体全部或部分丧失运动能力,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不能发现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其神经症状也不符合神经解剖生理特点,是一种与器质性瘫痪有本质区别的功能性瘫痪。该病的发生大多与精神创伤有关,可以是偏瘫、截瘫或单瘫,常为完全性瘫,慢性病例可见肢体挛缩或是失用性肌萎缩。黑龙江省第二医院为职业病医院,患者多为职业活动中接触有害因素引起,常因担心诊断、治疗费用、预后等问题,存在多种心理障碍,导致癔症性瘫痪。该院自2015年至2019年收治12例癔症性瘫痪患者,现将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为了便于对本病的观察和治疗,从病程、病情、病理损害部位等不同角度进行分型,目前尚不统一。一、由于其损害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一)轻度:仅有肢体力弱,腱反射减弱,而无肢体瘫痪。 (二)中度:仅有肢体瘫痪,而无呼吸肌瘫痪。 (三)重度:肢体瘫痪严重而广泛,并伴有颅神经瘫痪损害,可突然发生呼吸肌瘫痪与循环衰竭。呼吸肌瘫痪,可表现为说话(或小儿啼哭)声音变小,咳嗽力弱,稍活动即有呼吸困难。查体可见胸廓运动减弱,呼吸音减低,甚至听不到呼吸音。单纯肋间肌瘫痪则腹式呼吸代偿性增强,重者呈胸廓矛盾呼吸;单纯膈肌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并不少见,但以肌病为首发症状者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2岁,1997年发病,入院前2d晨起时无明显诱因感四肢关节酸痛难忍,以髋关节及肩关节处明显,后渐感双下肢无力并加重,不能行走。查颜面潮红,精神好,心肺(-),四肢肌肉疼痛,弛缓性瘫痪,均以下肢为重,无病理征,各常规化验正常。患者女,31岁,2001年发病,入院前因轻度腹泻后感双下肢无力,在门诊治疗效果不佳,后渐感双下肢无力加重,入院后查生命体征平稳,精神一般,心肺(-),下肢疼痛,弛缓性瘫痪,无病理征,各常规化验正常。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7日,本安市未央区谭家乡联合等五个自然村60多人暴发了以下肢弛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此病有以下几个特点。l临床特点发病无任何前驱表现。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小腿肌肉胀痛·2一5天后疼痛减轻·出现下肢无力,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并逐渐加重,少数患者累及上肢手部肌肉无力,抓举东西困难。肌电图表现运动一传导延迟。2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家聚性很强·18家病人家庭有8户人家1加一。发病.11户人家8(小;以上发病。发病潜伏期不明显·无前驱症状,但病人临床症状、体征相似·无性别、年龄差异。从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原因与病…  相似文献   

7.
王春凤 《工企医刊》2005,18(4):90-91
瘫痪是指主动随意运动的无力或不能。因脑血栓或脑溢血引起的瘫痪,大多是偏瘫以及两次发佐累及双侧肢体瘫痪,病人常伴语言障碍,智力下降等。对病人须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8.
李司南  童光磊  张敏 《疾病控制杂志》2012,16(8):664-664,669
发生在产前及产后1个月以内,各种因素导致脑发育障碍或损伤而引起的非进行性肢体功能障碍称为脑性瘫痪[1].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痉挛肌治疗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有较好疗效.本项实验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痉挛肌治疗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发生中风后,病人往往手脚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中风病人要注意下面六个要点:一要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要树立信心,加强病人四肢锻炼,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经常按摩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办法。病人肢体可以自由活动时,应鼓励其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挡、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较轻者可用健身球);病情好些后家人可搀着病人练习站立和行走。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周期性瘫痪是甲亢病人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本症有时是甲亢病人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有的甚至因此而忽视了甲亢的临床症状 ,导致甲亢的误诊、漏诊。本文对1997年~2002年间本院收治的2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患者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患者中男19例、女l例 ;年龄20~50岁 ,平均年龄30岁 ;其中7例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 ,11例在患有甲亢后发生周期性瘫痪 ,2例同时发生。1 2临床表现17例晨起时发现肢体瘫痪 ;3例在日间休息时发作。均表现为肢体对称性软瘫 ,肌力均…  相似文献   

11.
戴志刚  李玉芳  吉沛 《职业与健康》2005,21(9):1387-1387
脑梗死并偏侧舞蹈症主要见于较严重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症中老年病人,多数病人肢体不完全性瘫痪,并伴有同侧肢体无目的快速大幅度的舞蹈样运动.且舞蹈样运动可见于脑血管病后立即或数周数月之后.现将我院近8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其中具有偏侧舞蹈症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巴利综合症又名特发性多发性神经根病,本病以四肢急性瘫痪及轻度感觉障碍起病,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其病因是周围神经因感染、中毒或营养障碍、代谢和内分泌障碍、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引起,属祖国医学中的“痿证”、“痹症”等范畴。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9岁,与其丈夫争吵后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与行走,渐至瘫痪,伴有双侧面神经麻痹,患者表情与瞬目运动消失,吞咽困难,发音不清,失眠。当地医院检查以“癔病”收入院治疗。经过1周治疗患者症状不但无改变反而加重。于是于病发后第8天转入我市附属医院急诊科治疗。患者于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且感觉四肢末端发冷、发麻,后因情绪波动而突发上述症状。查体:体温3 6 8℃,脉搏87次/min ,呼吸2 5次/min ,血压13 0 /95mmHg (1mmHg =0 13 3 3kPa)。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忧郁表情,卧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基本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但粗糙,弹性减弱;毛发分布正常,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无压痛,眼睑闭合不全,结膜正常,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角膜正常,瞳孔等圆等大,对...  相似文献   

13.
我们收治丘脑及中脑出血所致偏侧舞蹈病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70岁 ,因急起右侧肢体舞蹈样运动 10d住院。患者入院前 10d无明显诱因突起右侧肢体舞蹈样运动 ,以远端为重 ,紧张及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 ,睡眠时缓解 ,病情逐渐发展影响握筷、穿衣及行走。既往有高血压史 10年。入院体查 :神清 ,语利 ,BP 15 0 /90mmHg,眼底呈动脉硬化改变 ,智能、精神正常 ,无面舌瘫 ,眼球活动自如 ,光反射存在 ,右侧上下肢可见以远端为主的舞蹈样运动及投掷样运动 ,右侧肢体肌力正常 ,肌张力低下 ,感觉反射均正常 ,病理征未引出 ,入院…  相似文献   

14.
重症颅脑损伤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秀凤  吴燕  洪艳 《现代医院》2007,7(8):105-106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损伤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3月~2005年3月173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GCS评分在5~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配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在康复或后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或高压氧和针灸治疗,做一些随意运动和训练。结果出院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接近正常,四肢饱满,无明显萎缩,肌力好,关节灵活,活动时无明显疼痛,经口进食满意。而对照组肢体功能差,四肢肌肉明显松弛,肌力差,无弹性,关节控制功能不灵活,患侧肢体肌肉明显萎缩,活动时肌肉、关节疼痛明显。结论早期肢体功能康复对降低其病残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面瘫,顾名思义,面部肌肉瘫痪,指的是面部肌肉无法正常活动。表现为额纹消失、眼睑无力、鼻唇沟变浅、嘴角下垂等症状。这些症状总结起来可用四个字概括,即"口眼歪斜",这也是老百姓对面瘫这一疾病最直观的认识。事实上,面瘫包括两种病症,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病变部位和病变症状上。  相似文献   

16.
正帕金森病又叫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多在五六十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帕金森病虽然不会直接致命,但存在运动和调节障碍,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跌倒意外而发生骨折,以及肺炎、泌尿系感染,导致患者死亡。帕金森病起病隐袭,发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来发现抑郁、便秘、睡眠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与颅脑CT的改变。方法:对112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颅脑CT改变进行分析。结果:颅脑CT异常1008例,正常12例。主要表现症状为开始于婴儿时期,中枢性瘫痪,重症患儿肌肉强下,角弓反张,开始往往伴有喂奶困难和继发感染。同时因脑损伤并不一定局限于脑的某一部分,脑瘫患儿除运动功能障碍外,常伴有其他的神经精神状态,如癫痫、智力发育障碍、语言障碍、视力障碍、性格  相似文献   

18.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答四川王金梅等读者关于儿童痉挛性脑瘫的就医问题。痉挛性脑瘫脑瘫即脑性瘫痪,是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或发育不良,失去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控制,从而导致以肌肉运动功能紊乱为特征的非进行性脑疾患。以肢体运动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为主要表现,可分为单瘫、偏瘫、截...  相似文献   

19.
周期性瘫痪又称周期性麻痹 ,在我国多散在发生。山东省阳信县劳店乡有一户家庭连续几代人罹患周期性瘫痪 ,2 0 0 0年 9月 1日对这一家庭进行了追踪调查。1 家族发病情况1 1 追踪到的第I代患者司姓 ,女 ,农民。对她的家族共调查了 5代 37人 (男 18人 ,女 19人 ) ,其中患周期性瘫痪者 13人 (男 6人 ,女 7人 ) ,健康者 2 4人 (男12人 ,女 12人 )。2 发病特征分析 13名患者的病历 ,有以下共同特点。2 1 症状与体征基本相似 周期性发作 ,常突然发病 ,一般在夜间睡眠或清晨睡醒时四肢弛缓性麻痹 ,卧床不能翻身 ,大小便不能自理 ,最初两下肢…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瘫的体育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性瘫痪的体育疗法有两个原则:1.抑制、矫正异常姿势。2.建立、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脑性瘫痪最常见的是痉挛型,表现为双大腿内收,不能分开或分开角度太小,足尖着地,足跟离地不能行走,拇指内收,不能外展。治疗方法选用英国Bobath法,让患儿仰卧,先抖动患肢,使之放松,医者双手分开患儿大腿,手法要轻、柔,切忌暴力牵拉。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