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p33^ING1基因与p53基因间的协同功能对胃癌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PCD—NA3/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正义,反义)与wt—p53质粒,将其单、共转染至胃癌细胞株SGC-790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曲线比例;TUNEL法、MG-P-MY法染色观察SGC-7901的凋亡情况。结果 p33^ING1单转染和wt-p53共转染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较反义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S期变短(P〈0.05),细胞调亡数增加(P〈0.05)。结论 p33 ING1具有抑癌功能及生物活性.与p53基因共同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的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二者呈协同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谯敏  牛司强  王丕龙 《重庆医学》2013,42(6):604-606,6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maspin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和凋亡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maspin,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aspin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maspin导入SGC-7901细胞株后,masp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受到抑制,并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 maspin基因可以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酶反义基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封闭胃癌细胞的谷氨酰胺酶基因,观察反义GAcDNA能否对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有所逆转,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探索一条新途径,也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将含有GAcDNA片段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G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经筛选、鉴定,命名为SGC-7901GA,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反义核酸转染后胃癌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pcDNA3.0/G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PCR证实GAcDNA目的 片段已经整合到了SGC-7901细胞基因组,获得的G418抗性细胞命名为SGC-7901GA.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表明重组质粒转染后SGC-7901GA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实验通过含有GAcDNA片段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GA转染胃癌细胞株,发现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增加,提示肿瘤细胞恶性程度有所降低,反义核酸技术封闭谷氨酰胺酶基因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NHEl反义基因转染对SGC-7901胃癌细胞NHE1蛋白表达及裸鼠成瘤力的影响.方法:构建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中,通过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P法检测NHE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从电镜水平比较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并观察裸鼠成瘤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NHE1反义基因的SGC-7901胃癌细胞NHEl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透射电镜下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内质网扩张,核偏向一侧,极性增强;裸鼠成瘤能力下降.结论:NHE1反义基因能使SGC-7901胃癌细胞的NHE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裸鼠成瘤能力降低,NHEI蛋白在胃癌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魏伟  王智  汪玲  肖军 《医学新知杂志》2013,(6):410-413,F0004
目的构建针对Bmi-1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表达体系pHelperl.0/pHelper2.0/pGCL—GFP,成功构建针对Bmi-1基因的RNAi重组质粒vshRNA—Bmi-1,适时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稳定转染后胃癌细胞SGC-7901中Bmi-1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r法检测其增殖能力。结果稳定转染vshRNA—Bmi-1后SGC-7901细胞Bmi-1mRNA表达明显下降,总抑制效率达85%;癌细胞增殖减慢,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构建针对Bmi-1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成功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可促进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pDsRED2-HMGB1重组质粒,探讨转染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对奥沙利铂诱导的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MGB1 mRNA全编码序列,将PCR产物插入到pDsRED2-N1载体的Xho I和EcoR I位点,构建pDsRED2-HMGB1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SGC-7901胃癌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HMGB1红色荧光融合蛋白表达.Western blot鉴定HMGB1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标记)分析HMGB1过表达对奥沙利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DsRED2-HMGB1,转染SGC-7901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HMGB1红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转染pDsRED2-HMGB1后SGC-7901细胞凋亡水平较转染pDsRED2-N1组下降22.4%.结论 HMGB1过表达可抑制奥沙利铂诱导的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赵林  张才全  廖刚  龙结根 《医学争鸣》2009,(23):2798-2801
目的:探讨通过RNA干扰下调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基因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对与其共培养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PDGF-D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前后PDGF-D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将胃癌细胞SGC-7901与HUVECs共培养后,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变化,流式细胞术测量细胞周期变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s的血管形成能力.结果:PDGF-D-shRNA1,PDGF-D-shRNA2重组载体均能使SGC-7901细胞中PDGF-D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且后者抑制效果更好;干扰后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VEGF下降;与转染后的SGC-7901细胞共培养的HUVECs生长速度明显变慢,且无管状结构形成.结论:重组真核载体能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的PDGF-D表达,并通过减少VEGF的表达来抑制HUVECs生长和血管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8.
siRNA沉默surviv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iRNA沉默survivin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胃癌及survivin阳性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survivin mRNA 序列设计合成编码siRNA的DNA模板,构建2个重组质粒pGCsilencerU6/GFP/survivin siRNA-1和-2;实验分为脂质体对照、空质粒转染对照及survivin siRNA重组质粒转染治疗组,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观察重组质粒对其转染的SCG-7901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量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RT-PCR结果证实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erU6/GFP/survivin-siRNA-1 的SCG-7901细胞survivin蛋白质及mRNA抑制率(78.25%及88.75%)均高于脂质体对照组(5%及2%)和空质粒对照组(1%及6%)(P<0.01);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erU6/GFP/survivin-siRNA-2的SCG-7901细胞survivin蛋白质及mRNA抑制率(42%及77%)也均高于脂质体对照组和空质粒对照组(P<0.0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erU6/GFP/survivin-siRNA-1组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64%)高于空质粒对照组(11%)(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erU6/GFP/survivin-siRNA-1组细胞凋亡率(21.20±3.21)高于脂质体对照组(0.830±0.001)和空质粒对照组(1.98±0.67)(P<0.01)。结论:重组质粒pGCsilencerU6/GFP/survivin-siRNA可抑制胃癌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韦曙霞  龚辉  陈燕  官亮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0):22-24,43,F0002
目的研究人p73β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物学影响,探讨p73β基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SGC-7901细胞,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p73β(SGC-7901-pcDNA3.1-p73β组)和空载质粒pcDNA3.1-N0(SGC-7901-pcDNA3.1-N0组),并用未转染质粒具有相同遗传背景和代数的SGC-790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SGC-7901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P73β、p21、c-myc表达量变化,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的活力,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RT-PCR检测发现SGC-7901-pcDNA3.1-p73β组细胞与SGC-7901-pcDNA3.1-N0和SGC-7901两对照组相比,其p73β表达明显增高,p21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多,c-myc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与两对照组相比,SGC-7901-pcDNA3.1-p73β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p73β基因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内p21基因的表达,抑制c-myc基因表达。p73β基因可降低胃癌细胞增殖力,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核因子KB p65(NF-k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NF-kB p65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在0.1-10 mmol/L浓度区间内,随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阿司匹林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SGC-7901细胞经10 mmol/L阿司匹林作用6 h和12 h后,细胞发牛凋亡.随着阿司匹林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胃癌细胞NF-kB p65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与阿司匹林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胃癌细胞NF-kB p65的表达而使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人参皂甙Rg3在体外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3在体外对低、中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45和SGC-7901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KN-45和SGC-7901细胞,加入不同终浓度(20、30、40、50 μg/mL)的人参皂甙Rg3分别培养24、48 h或24、48和72 h,以不加药细胞作为阴性对照。MTT法检测MKN-45和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分析SGC-7901细胞周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50 μg/mL人参皂甙Rg3处理组SGC-7901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人参皂甙Rg3各处理组SGC-7901和MKN-45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人参皂甙Rg3各处理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和G0/G1期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上升,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50 μg/mL人参皂甙Rg3处理组SGC-7901细胞,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结构。结论 人参皂甙Rg3在体外对胃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能否诱导胃上皮肿瘤SGC 7901细胞凋亡,以及凋亡诱导与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方法:亚硒酸钠溶液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分别处理SGC 7901细胞,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亚硒酸钠溶液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应用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 (TUNEL)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亚硒酸钠作用于SGC 7901细胞后,可看到较为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呈新月型紧贴于核膜周边,核碎裂,染色质片段化,凋亡小体形成等。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的“凋亡峰”。TUNEL染色法细胞凋亡指数在8.4%~33.4%。结论:亚硒酸钠能够诱导SGC 7901细胞凋亡,亚硒酸钠诱导SGC 7901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人胃癌耐羟基喜树碱细胞株即SGC-7901/HCPT,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SGC-7901/HCPT;用细胞计数法描绘SGC-7901/HCPT和亲代细胞株即SGC-7901的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SGC-7901/HCPT对多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耐药特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GC-7901/HCPT与SGC-7901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历时9个月建成人SGC-7901/HCPT;SGC-7901/HCPT增殖减慢,倍增时间比SGC-7901延长8.2h;SGC-7901/HCPT对HCPT的耐药指数为9.583,与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柔红霉素(DNR)、足叶乙苷(VP-16)均无交叉耐药;SGC-7901/HCPT的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比SGC-7901增多。结论本课题建立了SGC-7901/HCPT,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SGC-7901,具有耐药细胞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SGC-7901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集落形成试验研究了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应用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了亚硒酸钠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的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其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亚硒酸钠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少,S期细胞百分率增加,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细胞的“凋亡峰”;电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呈新月形紧贴于核膜周边,核膜扭曲等特征.结论: 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程度与作用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亚硒酸钠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的机理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p33ING1基因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71例胃癌、12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p33ING1、p5 3基因蛋白的表达 ,并与正常胃粘膜及慢性胃炎粘膜 18例对照。结果 粘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中 p33ING1均阳性表达 (10 0 % ) ,而胃癌中表达 6 2 .0 % (4 4/ 71) ,明显下降 ,与前两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 ;胃癌中 p33ING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移及分化有关 (P <0 .0 1) ;p5 3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结论 p33ING1是抑癌基因 ,在胃癌中表达下降 ,对胃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 ,p33ING1和 p5 3在胃癌中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 )。p33ING1与 p5 3野生型基因互相协同、依赖 ,抑制细胞生长 ,促进凋亡。检测胃癌患者p33ING1的水平 ,对p5 3介导的基因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33ING1b与p53基因间协同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u Z  Lin J  Qu JH  Li FM  Ni CR  Zhu M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0):1795-1800
目的 探讨 p33ING1b与 p5 3基因间的协同功能对肝癌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对 p5 3下游基因p2 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方法将 p33ING1b与wtp5 3基因分别转染入HepG2、PLC/PRF/ 5和Hep3B 3株内源性p5 3基因表达状态各不相同的肝癌细胞株 ,同时设转染反义 p33ING1b及反义wtp5 3质粒实验组和转染空载体对照组 ,转染 4 8h后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及分析细胞周期变化 ,用Western印迹杂交分析各实验组肝癌细胞中 p33ING1b与 p5 3蛋白表达的变化 ,通过分析受 p2 1WAF1/CIP1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表达的强弱 ,观察各实验组中p5 3下游基因 p2 1WAF1/CIP1的活性情况。采用 6 %乙醇为诱导剂作用于各实验组后 ,再次观察上述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表达内源性wtp5 3基因的HepG2细胞中 ,转染入 p33ING1b基因后 ,与对照组相比 ,细胞凋亡率增强 (2 2 5 3% ) ,细胞周期中停滞于G0 /G1期细胞的比例增多 (6 7 4 5 % ) ,下游基因p2 1WAF1/CIP1启动子的活性 (13 0 8)增强 (P <0 0 1)。对于表达突变型p5 3蛋白的PLC/PRF/ 5细胞 ,联合共转染 p33ING1b与wtp5 3实验组的G0 /G1期细胞比例 (78 16 % )及 p2 1WAF1/CIP1启动子活性(12 99)比单转染 p33ING1b或wtp5 3基因实验组高 (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33ING1基因蛋白与胃癌发生及病理生物学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胃癌、12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18例对照组,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p33ING1.结果粘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中p33ING1均阳性表达,而胃癌中表达62.0%(44/71)有明显下降,与前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胃癌中p33ING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移及分化有关(P<0.01).结论p33ING1是抑癌基因,在胃癌中表达下降,对胃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p33ING1与p53野生型基因互相协同、依赖,抑制细胞生长、促进凋亡.p33ING1的水平,对p53介导的基因治疗尤为重要,应予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种人胃癌细胞株中及胃癌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4(ING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3种分化不同的胃癌细胞MKN-1(高分化)、SGC-7901(中分化)、BGC-823(低分化)以及人胃黏膜细胞GES-1,收集绍兴第二医院病理科40例原发胃癌患者的石蜡标本。以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4种细胞株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GC-7901、BGC-823组中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MKN-1、GES-1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C-823组中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SGC-7901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N-1组与GES-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ING4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G4作为抑癌基因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且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 microRNA-34a(mir-34a)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 PCR(RT-PCR)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 GES 及人胃癌细胞株 AGS、SGC-7901、MKN-45、BGC-823中 mir-34a 的表达水平。体外将表达人 mir-34a ( has-mir-34a)慢病毒感染人胃癌 SGC-790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评估细胞感染情况,MTT 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胃癌细胞 AGS、SGC-7901、MKN-45、BGC-823中 mir-34a 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 GES 明显降低,其中以胃癌 SGC-7901细胞降低最为明显(P <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mir-34a 感染组 SGC-7901细胞增殖明显减慢( P <0.01), G1/ G0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 <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0.01)。结论 mir-34a 在多种人胃癌细胞,尤其是SGC-7901细胞中呈低表达。 mir-34a 可以抑制胃癌 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