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新思路。方法通过阐述脉诊客观化意义以及对近年脉诊客观化研究成果总结并提出问题,并对可穿戴设备与脉象仪,取脉压力定标,以及大数据分析与脉象信号分析三个方面与中医整体观和三因制宜观论述的结合来探讨。结果在遵循整体观,"三因制宜"观指导下,可穿戴设备,取脉压力定标研究,大数据分析可为脉诊客观化中存在问题提供思路。结论在传统医学理论支持下,脉诊客观化当多学科合作,紧跟信息时代的脚步突破瓶颈。  相似文献   

2.
尽管脉诊客观化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脉诊仪的研发一直在不断进步,但与传统切脉方法和脉诊的诊断意义仍相差甚远。寸口脉法为历代医家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寸口三部九候脉象的客观化检测,简要阐述研制寸口三部脉象仪的初步设想及其脉图信号特征的生理与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脉象,使脉诊客观化,对广泛应用脉诊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通过桡动脉的脉图分析来确定脉象是使脉诊客观化的一个较科学而可行的方法。自1953年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使用脉象仪描记脉图对脉象进行研究已有一些报导,但各种脉象仪所用换能器性能不  相似文献   

4.
脉诊是祖国医学诊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脉象,又是使脉诊客观化的重要步骤。目前,从临床普及应用来说,描记桡动脉的脉搏图,仍是使脉诊客观化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应用国产 BYS—14型四导脉象心  相似文献   

5.
要想切实可行地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 ,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诊仪及相应的软件相配合 ,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中医脉象的特点来探讨脉象客观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动态识别的寸口桡动脉运动多维脉诊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系统",研制新型脉诊仪.方法在寸口桡动脉处,使用不同的传感器(血流阻抗传感器、超声脉搏信号传感器、光电脉搏传感器)采集脉诊部位的不同物理量(如压力、血流阻抗、指容积脉搏波、ECG),并应用数据挖掘手段分析所采集的脉诊信息,进行综合的脉诊研究.结果突破了目前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中通用的记录脉搏波形的一维信息采集处理模式,建立了中医脉诊动态识别、二维剖面、多路信号复合和数据挖掘的新模式.结论该系统可将脉诊信号转换为直观的、可视的、定量的血管运动信息,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
500例健康人脉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脉诊客观化是实现中医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手段,而中医脉诊客观化的关键在于对脉波图形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中医脉象图谱的探索工作是脉学研究工作者的一项共同任务。为此,我院自1981年底开始了此项研究工作,现将我们第一阶段研究结果—500例健康人脉图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结晶,而中医舌脉诊又是中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舌脉诊客观化的测量数据在中医疗效评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该客观化数据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加大了中西医之间疗效评价的距离,并阻碍了中医的发展道路。因此,开展中医疗效评价的舌脉诊数据测量研究是有必要的,也是中医当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要想切实可行地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诊仪及相应的软件相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中医脉象的特点来探讨脉象客观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脉搏传感器、脉象信号系统是现代脉诊客观化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脉搏传感器的仪器精密程度、脉象信号的检测质量均可能使脉诊分析结果产生误差,但目前脉搏传感器的单一研究并不能解决客观化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本文以典型种类的脉搏传感器结合脉象信号系统的采集工具与方法,从脉搏信号分析的数字化信息、特征提取、脉象识别和脉象信息系统的种类与区别展开研究,重点介绍脉象信息分析系统中脉搏信号分析和脉象信号采集系统的种类与差异,提出脉诊多维度研究、脉搏信号侧重点不同的问题,以期为脉诊客观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脉图与病证关系研究中存在问题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脉象研究多应用脉诊仪进行脉图描记,并结合疾病及证候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脉诊理论体系,推动了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程.但由于脉象形成原理复杂,表达信息多样,脉诊仪描记的脉图很难反映脉象的复杂信息;加之仪器采集信息手段单一、脉图分析方法简单,以及证候标准化研究尚不完善等原因,增加了临床研究中脉证合参的难度.在今后的脉诊研究工作中,应注重临床应用;应加强沟通及交流,统一仪器及标准;同时加强与证候关系的研究,从根本上认知脉象本质;并且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多学科的联合.  相似文献   

12.
脉图研究是中医四诊客观化中研究最多的、最有成效的一种方法。自古以来就有以脉图描述脉象的记载;当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客观化的物理、数学等参数指标来描述脉象的技术渐趋成熟,促进中医临床诊病论治的规范化,加速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技术向中医领域的渗透,脉诊客观化的研究日渐深入,尤以脉图的研究最为广泛,是脉诊客观化的基础.目前脉图参数分析多采用时域分析法.但是该种脉象图中许多时域特征不明显,很难准确确定,随机误差较大,特征参数较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且时域内对脉象的识别正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有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脉图客观化的诊断也具有了科学性和实用性;心电图在诊断心脏疾病上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两者均属于无创性检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脉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研究进展张力(北京中医药大学1992年级硕士研究生100029)指导季绍良关键词脉诊;脉图;客观化;综述中医脉诊起源古远,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虽经历代医家发微解难,仍难免“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西医学、数学、生...  相似文献   

16.
心电图波幅时间参数与性别年龄具有显著性差异,与中医脉象诊断的性别年龄差异具有相关性,全面分析心电图波幅形态、时间参数的变化特点,对于探求脉诊实质,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脉象地形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是中医诊病取之以象的典型方法,所取之象即为脉象,具有多维、多变的特性。实现脉象信息的充分表达是近现代脉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脉象地形图的构建应基于分析传统脉象的特性,总结脉诊客观化研究的经验,以及借鉴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地形图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50余年的中医教育、科研和临床工作,论述了中医诊断学学术思想应与临床结合的观点。认为中医诊断方法的客观化、技术化是发展的趋势,应重视传统中医诊断方法的客观化研究及中医特色诊断方法的应用;舌诊、脉诊是辨证的重要依据,应重视学习与应用;提倡以“治未病”理念指导临床,主张病证结合,辨证宜从脏腑、寒热、虚实角度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现代信息化对中医脉诊研究做出现状分析和归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脉诊相关的文献,系统的概括出脉诊目前的研究趋势、研究情况和存在的不足等。结果:分析脉诊信息化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者、脉诊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实现脉诊信息化的脉象采集、脉象处理、脉象分析的研究情况。结论:目前在脉诊信息化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脉诊仪、脉诊系统、脉诊图和脉诊穿戴设备等方面,相比于面诊和舌诊的信息化研究,脉诊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主要由于实现脉诊客观化辨证的分类和标准没有统一制定以及脉象的复杂性、模糊性和易受多因素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一种中医脉象研究的仿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脉搏波形成的场论思想,建立血液循环系统的仿电路研究模型,论证中医脉诊的现代科学方法和客观化描述的5项指标,并以桡、尺动脉为例研究中医脉诊的物理意义和生理意义,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计算机仿真和建模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